-
1 # 育兒如育己
-
2 # 笑笑1949511
有些孩子喜歡閱讀,可是閱讀後很少交流溝通!所以表達不出來,很多時候因表達而影響理解能力!所以平時家長多和孩子交流,不要帶有目的性的交流,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僅個人建議!呵呵
-
3 # TT三寶麻麻
看起來孩子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並沒有思考,所以讀過的書很可能也是走馬觀花,似懂非懂。
孩子小學三年級,早就到了自主閱讀的階段,所以家長估計也沒有參與到孩子的閱讀裡去。這個階段家長髮現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可以從親子閱讀的陪伴開始。
2. 一本書讀完了,可以讓孩子用簡單的語言複述故事講了什麼,不用太複雜,一兩句話就可以。也可以讓孩子看著繪本的圖畫進行復述。
3. 鼓勵孩子寫日記和讀書筆記,哪怕只是幾句話,一般來說,讀書可以不過頭腦一略而過,但是寫文字就需要對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了。
閱讀能力提高是一個緩慢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耐心,千萬不要發火!千萬不要發火!千萬不要發火!
-
4 # 零享繪本
曾經遇到一位有相同困惑的家長。
個人認為不在於是否精讀,而是孩子還不知道如何把看到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表達出來。給的建議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閱讀過程中或者讀後,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就閱讀的內容進行交流,互相討論故事內容等,鍛鍊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
5 # 生活對我說
第一 閱讀品類太單一,10本和1本沒區別!
第二 沒有主動的複述或者給別人講書中內容。
第三 和大人交流不夠,特別是父親,邏輯思維 差。
第四 沒有自己編故事的想法和習慣。
第五 說話太囉嗦,估計和媽媽待的太多。
第六 缺乏同伴的玩耍。
治療方式:
父親加入孩子學習中,陪伴參與。
找邏輯清晰的同學多在一起。
看一些看是沒有用的書。
家長給孩子編故事,引導孩子參與。
多一些耐心,靜等花開!
-
6 # zero237838355
說到孩子閱讀,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因參加《爸爸去哪兒》而爆紅的林志穎和兒子Kimi,在去法國遊玩時,恰巧趕上立圖書節。為了鼓勵孩子閱讀,兩天內,誰讀的書多,將會有一份大禮物送給他。
林志穎便給小小志報了名,而小小志也很聽話,一週後經過圖書館工作人員考核,小小志背會了三本書,成績遙遙領先。
這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帶著第一名的禮物對林志穎說:“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這次圖書活動,禮物可以先發給你。”林志穎很驚訝,問:“還有一週呢,為什麼提前給禮物啊?為什麼讓我孩子退出?”
工作人員說:“你的孩子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想爭第一,而不理解內容,沒有感覺到讀書的樂趣。讀書不是比賽沒有功利性,他這樣瘋狂地讀,要是得了第一,會給其他孩子作出不好的榜樣。所有。我們提前發給你禮物,他退出了,別的孩子就沒有了憂慮感,才會用心去感受讀書的快樂。”
我想,這件事對中國家長觸動不小,大多數中國家長教育孩子讀書,目的都不純,規定了目標,好像是為了完成任務。反而,法國舉辦讀書節,目的就是為了放鬆,享受,孩子讀書僅僅是因為讀書快樂,就這麼簡單。
孩子閱讀量可以,那就繼續閱讀,至於閱讀什麼樣的書,最後是優秀的書,不過孩子喜歡更重要。
閱讀不是讀完就沒事了,要摘抄優秀的句子,並且在生活中就能用到。
表達能力是需要練習的,不能一撮而就。平時多參加些活動,當然更簡單的呢,比如說,孩子想要某一物件,你規定孩子說出至少3點為什麼想買這個東西,每點不能少於10個字。再或者,每天在孩子做作業之前,讓孩子簡單複述一下今天老師所講的內容,表達能力只能是練 ,而且必須開口才行,不要擔心說的不好,說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好,而且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至於讀題能力,繁化簡,大化小,一遍讀不會就讀2遍3遍直至讀會為止。如果孩子實在不會審題,家長和老師也可以幫忙。
-
7 # 宇悅媽咪育兒記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足以證明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一個輸入過程,是慢慢積累的過程,從小要養成好習慣,只有不斷的輸入新的知識,才能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能有大量的內容輸出。才能在以後的人生中,讓那些精神糧食滋養你一生,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對於孩子愛閱讀,但是表達能力不是很好這個問題,
第一,你家孩子現在才3歲,孩子年紀小,就算經常閱讀,也不一定有好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現階段是習慣的培養,不要太著急看到成效,只要她一直愛閱讀,輸入量足夠多,待中學,高中,她的能力就會比不愛閱讀的突出很多。
第二,表達能力也是需要學習的,並不是說讀書多,她就能表達很好,有的人不愛表達,但內心豐富。如果是女孩的話,語言方面天性就比較好,也不用太著急,慢慢引導就好。
-
8 # 寂寞的瓦片
首先請大家弄清楚閱讀能力和做閱讀題的能力完全是兩碼事。閱讀能力包括提取資訊能力、總結概括能力、形成評價能力。三年級孩子讀完書以後,能跟你就書的內容作適當探討,簡述其中部分情節、評價其中人物、談自己感想,都有利於提高閱讀能力。即使不談,也不代表沒有閱讀能力或者能力低。孩子喜歡讀書,有這麼多的閱讀量,閱讀能力不成問題。私下猜猜,可能這孩子比較羞澀,不大願意說話。
你沒複述老師講課內容不完整,也在情理之中,誰能聽四十分鐘,完全把內容記住?重講一遍感覺沒必要。
做閱讀題需要專門的技術指導。現在考試閱讀題都是程式化的東西,套路太深,很多情況下老師都得翻答案才敢講。真是太坑,用這些來衡量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不是扯嗎?你只需要對他做閱讀理解做一些指導就行了,可以找老師幫忙。
不要聽那些專家瞎說,成套的理論都是從哪扒來的。不要懷疑現在的做法,繼續讀下來,只問耕耘,晚求收穫。
祝你的孩子學業有成。
-
9 # 火星寶貝與地球媽咪
坦白說,平時的閱讀與考試的閱讀理解是不同的。平時的閱讀都是孩子的興趣使然,讀的時候非常放鬆,不一定會進行思考,而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則是對文章的深度挖掘,很多題目是需要孩子進行深入思考和總結的。所以,並不是說,孩子平時讀書多,做題就一定能行。
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可以在孩子平時閱讀後進行一定的訓練,比如:
1、讓孩子給你講講這個故事的內容。
2、讓孩子說說,他最喜歡書裡的哪個人物,或者印象最深的情節。
3、問問孩子,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是什麼。
透過一系列的問題,來訓練孩子提煉主題,概括故事的能力。孩子做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時間的,父母要有耐心,陪伴孩子慢慢提升。
-
10 # 芝蘭其室
孩子年齡小,閱讀興趣有了,但想要從量到質的轉變,在家長的引導下進行更有效。下面就自己親身教育經歷談談感受。
1、講故事
孩子每讀完一段故事,可以讓他(她)停下來講一講,家長做個耐心的聽眾,一直等孩子講完,給個擁抱鼓勵鼓勵。這樣孩子讀的會越來越認真,並且在講故事過程中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會提高。
2、角色扮演
在孩子讀書之前家長可以先閱讀,瞭解故事情節。當孩子讀到精彩章節時,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扮演書中的人物或動物,進行情景對話。讓孩子在扮演中培養興趣,並體會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或動物特點。
3、片段仿寫
每一本書都有好的語段,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做好標記,摘抄下來。家長可以選取摘抄本中的某一段進行仿寫,透過片段仿寫提高孩子書面表達能力。
閱讀中,只有想法讓孩子走近故事,走近文字,才能算是真正的閱讀!
-
11 # 李先生
根源在於:只重數量,沒重質量。
三年級讀三百萬字,我相當吃驚,書中字詞句認識嗎?理解了嗎?中學生一年也就一百萬字的目標。注意是目標。
小朋友讀書一定不要貪多,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來。時間長了,積累量變,促質變。
讀書步驟:
1 培養閱讀興趣,積累閱讀知識。小學生閱讀,字詞句仍是閱讀中的攔路虎。家長應該扶著走路,及時解決閱讀困難。
2 培養閱讀習慣。引導孩子走進故事裡面去。這個階段閱讀理解能力尚有欠缺,需要大人指點著走路。
3 培養閱讀興趣。目標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開囗複述故事情節。鼓勵孩子自己走路。
4 提高閱讀技能。重視閱讀的質量,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探討,在這過程中教會孩子獨立思考,把閱讀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
5 訓練專業的閱讀技能。在閱讀中梳理作者的思路,提煉文章主旨,分析文章修辭方法,記錄閱讀中的體會。
-
12 # 熊媽談情商
大家都覺得愛讀書的孩子學習一定好,其實不盡然,那種玄幻小說動不動幾百萬字,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喜歡讀,一週能看完一本,但是純屬消磨時間,要說看過以後有什麼提高是沒有的。閱讀要分為有效閱讀和無效閱讀,如果孩子閱讀的內容一直是簡單幼稚的口水書,讀的時候不思考,只是被動的接受故事情節,那麼這種“閱讀”除了以文字作為媒介外,不加思索被動接收大量資訊的模式和看電視並無區別,自然也不會對提高學習能力有任何幫助。(話說我家熊熊上學期自己訂了《小文學》雜誌,我以為是教孩子寫作文的,後來一看,鼻子都要氣歪了,全部是少女版言情小說,還是文筆特別矯揉造作的言情小說)。 建議關注一下孩子閱讀的內容,如果全部是故事類,就要引導她讀一些其它方面,如歷史、科普、地理、經濟類的書籍,並經常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問題,鼓勵她說出自己的想法,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另外還可以做的一件事,是讓孩子每天大聲朗讀半小時,內容由她自己選擇,朗讀的好處是能培養語感,有了語感後,語文的造句子、閱讀理解不需要特意訓練,也不容易出錯。堅持半年,必能初見成效。
-
13 # 楊柳言6868
這位孩子媽媽/爸爸你好,語文從教近三十年,您說的這個情況確實不常見。根據我對您孩子學情的判斷,可能是學習方法需要改進提高。小學閱讀題我建議這樣做,您不妨一試:
首先通讀全篇瞭解大意,然後,帶著後面的問題再讀。試著在文章中做圈圈畫畫找答案。一篇文章讓孩子帶著題後設計的問題認真讀三遍,圈畫出問題答案不是難事的。
因為,答案就在原文中的,特別是小學三年級的語文閱讀試題。
您可以總這樣的做題方法堅持一段時間,一兩個月之後會有效果的,您不妨一試,開始的時候您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然後慢慢放手,孩子就會獨立運用這個方法做閱讀題啦。
-
14 # 萌媽愛學習
閱讀量大並不能說明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強。
高質量的閱讀才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高質量的閱讀最主要的是要讓孩子帶著思考去閱讀。思考:如果我是書中的主人公,遇到類似的事情,我會怎麼做?
思考:她在這裡說這句話的用意是什麼?
無論看哪類書,都要像偵探一樣,抽絲剝繭去尋找書中的奧秘。
高質量的閱讀還要不斷的重複。書是看了不少,可只看了一遍就把它束之高閣,這樣看得再多也無多大意義。
我們都懂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書是要拿來反覆讀的,第一遍和第三遍讀時的感悟會有很大不同。同一本書,隔上一段時間再讀,體會也會不同。
帶著思考多讀幾遍,理解能力自然會慢慢提高。
下面再說一說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分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它像理解能力一樣需要訓練。
把書中優美的句子記下來,書中的思想想明白,把它們變成自己的,肚子裡有貨,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樣,表達出來。
口頭表達能力比書面表達能力要求更高些,不光要肚子裡有,還要說出來,讓對方能夠明白、認同、支援你的說法。
平時和孩子多聊聊她看的書,聽聽她講講書中的故事和知識。再一次重溫書中的內容,把語言進行重組說出來,就是很好的表能力訓練。
讀書不要只盯著讀了多少本,讀了多少萬字,這些表面文章,要更多關注孩子的深入閱讀和高質量閱讀,這樣的讀書才有意義。 -
15 # 飛天蘿莉想
我也有一個女兒,也在上學,我跟你分享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透過你的描述,孩子閱讀量大,但是閱讀效率低,理解力是她的薄弱環節,導致後續的表述、不論是口頭表述,還是書面考試均出現問題。
問題的關鍵在於理解力,有了正確的理解才會有正確的行為,尤其是學習,理解力可以毫無誇張的說佔據學習力的半壁江山。
理解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是什麼+不是什麼=行為定位
2、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行為順序
針對這個情況,我建議你幫助孩子訓練理解力。準確複述是最好的理解力訓練,也是學習有效性的第一步。
你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口述,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或者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又或者是孩子喜歡看書,那每次看完書,可以講給你聽,這樣有意訓練孩子的口頭複述的能力。在這過程過程中,你細心觀看,看孩子是以為那些原因導致複述不精準,是自卑、自負、無心、還是什麼原因,再進行針對的指導和改進。
另一方面是書面表達,年級孩子,應該會筆記了,不論是學習還是讀書筆記,這也是理解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方法。
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在於理解力,而複述是訓練理解力很有效的方式,最後說一句,別急慢慢來。
-
16 # 北京仁愛堂客服
是科普、漫畫還是文學,繪本,和語文的閱讀理解題不是很沾邊。低年級的閱讀可能重點在識字,三年級以後的閱讀難度就要加深了。
女兒今年三年級了,孩子特別喜歡,也愛讀書,我前幾天給她統計了一下大約讀了350多萬字的書了。但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差,以至於老師稍微說一點複雜的話,讓她複述一遍,她都不能完成平時老師課上講的內容,她最多也就能吸收一半就不錯了,導致課下需要我給她再講一遍才能消化。這次期中考試,三年級閱讀理解的題特別多,她好多題都沒有做,我問她為什麼空著不寫,她說多不懂,不知道怎麼寫。我感覺是孩子讀不懂題目,不知道試卷的題在考什麼,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求助。
回覆列表
就題主說的情況,孩子閱讀量可以,但是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應該是孩子平時讀書都是泛讀、速讀,沒有精讀、沒有思考導致的。孩子的讀書方法不對,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正確的讀書方法。
1.孩子讀書不能單純的追求量,也要講究質。
2.孩子讀書要放慢速度,一本書可以反覆的閱讀。
4.孩子要學會帶著問題去閱讀,提出問題然後在書中尋找答案。
實際上閱讀的方法孩子透過漫長的閱讀之路會摸索出來的,如果家長能夠耐心等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