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L看球
-
2 # 寒山夜雨738
魯能球迷擅長"查論文",原來中超裁判大多是兼職,他們基本是省市體育院校的老師,比如傅明單位是首都體育學院,沈寅豪是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副院長,馬寧擔任無錫職院副教授……2019年開始中超推出職業裁判,第一批五人克拉滕伯格、馬里奇、馬寧、傅明和張雷。
中超執法以場次計算,兼職裁判沒有年薪。每場主裁6千元、助理裁判第四官員等4千,中甲一場大概2300元左右吧。當然馬寧等職業裁判年薪50萬元,另外還可能有各種補貼。
隨著大牌外援外教的引進中超越來越有吸引力和觀賞性,然而裁判的執法水平真的跟不上比賽節奏,頻繁的爭議哨嚴重影響聯賽公信力,可以說怨聲載道的地步了,究其原因還是業務不精通和地方足協有千絲萬縷聯絡的緣故!
中國裁判團隊基本上以體院老師、體育局工作人員培訓選拔而來。先從低級別聯賽吹起經過考試,然後由二級、一級、國家級、國際級、亞足聯精英裁判逐級晉升!
其實嚴格的程式形同虛設,一般裁判們正常吹罰一場最高6千助理4千,一年頂多吹20場算下來才12萬元,同在比賽場上外援年薪1000萬歐元,國內球員1000萬元比比皆是,這個落差也導致很多歪哨、嫩哨、黑哨、官哨的原因,當正常收入過低額外心思發大財時,很明顯產生爭議比賽了。
俗話說:拔出蘿蔔帶出泥,查了一個傅明原來沈寅豪馬寧論文也有問題,即使承認費萊尼頭球被吹是誤判也改不變了,另外最重要的京魯之戰為什麼沒說法?顯然裁判制度落後嚴重影響高素質人才,各方干預過多影響判罰,怎麼解決先推行職業裁判與國際規則接軌吧。
-
3 # 東球弟
從恆大開始把口袋中的鈔票砸出來以後,中超進入了一個瘋狂的時代,想要有競爭力,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金錢投入,這也讓很多囊中羞澀的俱樂部只剩下兩條路:要嘛不玩,要嘛回家把小豬存錢罐砸了。
而隨著資金的投入,外援引進向大牌看齊,甚至蘇寧的敢考慮貝爾同學了,自然,國內球員的薪水也是水漲船高。SO,問題也就來了,在資金滿天飛的情況下,中超裁判一年的年薪有多少?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中超裁判一年的年薪有多少呢?就當前而言,中國並沒有職業的裁判隊伍,現如今的裁判大多數兼職,所以也就不存在年薪的問題。目前執法中超的裁判的結算是按場次算,多勞多得。據悉,執法一場中超比賽,主裁判的收入是6000元,助理裁判是4000元,而一個裁判一年能夠參與到的比賽也就是10幾場,這也意味著在裁判在綠茵場上的收入一年大概在6萬-8萬之間。
當然,為了增加收入,很多裁判員也會中超、中甲兩頭跑,增加出勤率,不過中甲每場只有2300元的薪水要比中超差上很多,所以一名出勤率高的裁判員一年收入很難超過10萬人民幣。
他們是如何選撥的呢?當下的裁判團隊更多還是大學老師、體育局工作人員選撥、培養而來的。也正是因為這些裁判兼職的身份,讓這些裁判員在比賽執法中經常出現爭議的問題,沒辦法,這些人並不是職業裁判,他們的人事關係在地方,光這一點就夠吃死他們。
所幸的是,中國足協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2019年,中超開始推進裁判職業化,傅明、馬寧與張雷三位國內裁判,成為國內首批職業化的裁判員,據悉,在轉換身份後,這些職業裁判的年薪可以達到50萬人民幣,如果加上執法場次的補貼,最高年薪可以達到70萬人民幣。
最後,也期待足協儘快推動裁判職業化的腳步,只有當裁判沒有和各方的利益掛鉤的時候,中超比賽的爭議才會有希望減少。
-
4 # 毒舌財經
而在足球比賽當中,除了球員之外還有一個關鍵的角色,那就是裁判,而且裁判的判罰對於比賽的走勢影響是非常重大的,一個客觀、公平、公正的裁判,對於提高比賽的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也正因為裁判對比賽的影響重大,所以對於那些頂級賽事來說,裁判的收入水平都是非常高的,比如在西甲、英超等這些頂級聯賽,一個頂級裁判一年的收入就可以達到幾十萬歐元。
比如2020/21賽季英超裁判員的薪水當中,邁克·迪恩( Mike Dean)、邁克爾·奧利弗(Michael Oliver)和馬丁·阿特金森(Martin Atkinson)的年薪為20萬英鎊。
另外,裁判員每執法一場將得到1500英鎊的補助。助理裁判員和影片助理助理裁判的基本工資為3萬英鎊,外加每場850英鎊的比賽補助費用。
當然中超目前的影響力和賽事水平跟五大聯賽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對應的無論是球員的薪資水平還是裁判的薪資水平,跟五大聯賽都是有很大差距的。
至於目前中超裁判年薪是多少,這要看裁判的水平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超裁判的薪水構成結構。目前中超裁判的收入水平構成跟其他賽事的收入構成差不多,都是由基本薪資加+賽酬金+年終獎構成。
1、基本年薪。
至於基本年薪是多少,就要看裁判的等級,比如對於專業的裁判,在薪酬改革之後,他們的年薪最高可以達到50萬,但真正能夠領到這個薪酬的目前不超過5個人;對一些普通的裁判,他們的年薪有可能只有6萬到10萬塊錢之間,目前中超大多數裁判的年薪基本上都屬於這個水平。
2、賽事酬金
在2018年的時候足協頒佈了《中國足球協會賽事競賽官員酬金標準》,這個檔案對中國足協舉辦(主辦、批准)的各項賽事,以及在中國足協備案的國際性賽事的各類競賽官員酬金髮放標準進行了統一的規定。
按照這個酬金標準,不同賽事裁判酬金標準差距是比較大的,比如對於主裁判,主持中超聯賽一場6000元,中甲聯賽一場2300元,中乙聯賽一場1600元,中超預備隊聯賽900元,5人制及沙足450元到1600元不等每場;參與國際賽事的酬金則相對比較高一些,比如中國國家男子足球國際賽,主裁判每場可以拿到12500元,助理裁判可以達到每場8800元;對於國際一級賽事和二級賽事,主裁判同樣拿到12500元,助理裁判每場也可以拿到8800元。
當然我們所提到的這些賽事酬金都是稅前收入。
另外除了比賽酬金之外,對於中超、中甲、中乙、女超、女甲、五超聯賽,這些裁判每一場還可以拿到600元交通補助;其他賽事每一場可以拿到300元交通補助。
3、年終獎。
並非所有中超裁判都有年終獎,實際上真正能夠獲得年終獎的主要是那些被評為優秀裁判的人員,而每年真正能夠被評為優秀裁判的人員估計也就20個人左右。
目前這些優秀裁判的年終獎其實也並不是很高,大多數都是在1萬塊錢到幾萬塊錢之間。
只不過在2013年左右,當時因為中超有萬達的贊助,所以中超裁判不論是單場比賽還是年終獎都是比較高的,裁判被評為“金、銀、銅哨”的,將分別獲得萬達20萬、12萬、8萬元的獎金;另外被評為“金、銀、銅旗”的裁判分別獲得16萬、8萬、6萬元的獎金,但在萬達撤出中超之後,這些獎金基本上就沒了。
再來看一下不同等級的裁判年收入能夠達到多少。在瞭解了中超裁判的薪資水平之後,我們大概就可以推斷出中超裁判一年的獎金大概是多少。
1、頂級裁判的年收入。
頂級裁判每年的年薪差不多有50萬,另外再加上賽事酬金以及年終獎等各項收入,每年的收入最高可以達到70萬,但目前真正能夠領到這個收入的人很少,估計也就馬寧、傅明,張雷、沈寅豪這些國際級裁判才能拿到這個薪資水平。
除此之外,目前中超有一些特邀外籍裁判,比如2020年賽季特邀裁判分別是高亨進和金希坤,這兩名國際裁判的收入應該也比較高。
2、普通裁判的年收入。
普通裁判的年薪大概在6萬到10萬之間,另外賽事酬金估計也不會太高,因為賽事相對比較少,而裁判也比較多,所以每名裁判參加的比賽相對是比較有限的。
比如在2020年賽季當中,因為疫情原因賽事縮水,中超聯賽總共只進行162場比賽(第1階段112場,第二階段48場,附加賽兩場),共有41位裁判員參與到中超聯賽的執法工作當中,其中25人獲得了執法中超的機會,在這些裁判當中,馬寧執法了16場中超聯賽,石禎祿路執法13場中超比賽,李海新、王哲各執法11場,沈寅豪、張雷、王迪和艾堃各執法10場,其他人均少於10場。
這意味著在2020年賽季當中,主裁判酬金最低的可能只有6000塊錢,最高的也就9.6萬。
另外除了主裁判之外,2020年賽季還有31位助理裁判參與到了中超聯賽執法當中,這裡面有27位擔任助理裁判,其中宋祥雲執法場次最多,達到25場;另外曹奕,張鋮以及王德馨也執法了20場以上的比賽,按照助理裁判,每場4000元酬金計算,助理裁判酬金最多的宋賢明也就10萬塊錢左右。
綜合各項資料之後,目前中超裁判根據等級不同,執法場數不同,總體的收入水平應該在6萬塊錢到70萬塊錢之間,大多數人的收入都是在6萬到20萬之間。
那對這些中超裁判來說,他們是如何選拔出來的呢?其實中超裁判的選拔是一個不斷晉級的過程,最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是從各大體育院校開始選拔培養,如果一個人有意從事足球裁判工作,那就要學習裁判的有關知識,首先從邊旗開始學習和參與賽事,然後慢慢開始學習和訓練主裁,具備一定的知識之後,就可以考裁判證。
這些裁判證一般由各地區足協組織,裁判證也分為等級,分為為三級,二級,一級足球裁判。其中三級的等級最最低,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識,然後參加考試就可以,而二級和三級裁判則需要有一定的比賽經驗,而且有些賽事必須得到足協的認可。
等大家升級到一級裁判之後,就有機會執法一些職業聯賽的機會了,但是想要進入中超任裁判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在一級裁判上面還有國家級助理裁判,國家級裁判以及國際級裁判,目前擔任中超裁判的基本上都是國家級以上的裁判員。
而想要上升到國家級裁判,並不是你考試就可以,你還要有很多職業聯賽執法經驗,而且還要經過足協的推薦,才有可能升任到國家級裁判,想要上升到國際級裁判那就更難了。
回覆列表
有媒體曝光了目前中國足球裁判的薪金標準,一時間引起廣大球迷的熱議。根據足協的標準,一場中超的主裁判稅前薪資為6000元,助理裁判、第4官員以及影片助理裁判等都為4000元一場。看似單價頗高,但一名主裁判一個賽季下來究竟能掙多少錢呢,我們不妨來算一下:
1.亞足聯精英裁判
像馬寧、艾堃、傅明等這種級別的亞足聯精英裁判,只要沒有特殊原因,幾乎每輪比賽都能得到執法任務,但是也並不是每場比賽都能當主裁判,還要穿插著做第4官員和影片助理裁判。根據以往的觀察,這些裁判差不多吹兩場主裁判然後當1場第4官員,有時還會當影片助理裁判,1個賽季30場中超比賽,最多能吹20場主裁,5-6場第4官員,4-5場影片助理裁判。那麼在中超聯賽的執法過程中,全勤的情況下這些最頂級的裁判一賽季能拿到稅前16萬元,扣過稅之後只能剩下13.5萬元左右。當然,除了執法中超,這幾名裁判還會執法一些國家隊比賽、亞冠聯賽、足協盃或者中甲賽事等,但加起來滿打滿算一年稅後也到不了20萬元。
2.國際級裁判
目前,中國現役一共有7名男性國際級主裁判,除了上述3人外,還有張雷、顧春含、關星、沈寅豪,這幾名裁判執法的頻率明顯沒有馬寧等3人高。1個賽季下來,每人能執法差不多15場中超,5-6場第4官員,4-5場影片助理裁判,稅前收入為13萬,扣完稅還不到10萬。再加一些足協盃和中甲聯賽第收入,收入也就12萬左右。
3.國家級裁判
國家級裁判中,黃燁軍、王哲、王迪、黑小虎、石禎祿等幾人執法中超聯賽的頻率相對較高,一個賽季差不多能吹10場左右的中超聯賽,5-6場第4官員,4-5場影片助理裁判。1個賽季下來,稅前收入差不多10萬,扣稅之後也就8萬。把執法中甲聯賽的收入和足協盃的收入都算上,勉強能達到10萬塊。
一般的國家級裁判,每年最多執法4-5場中超,20場左右的中甲聯賽,稅後收入也就6萬元左右。
當然,目前中超的裁判都是兼職性質的,他們中大部分人的本職工作都是大學或者中學體育老師,執法中超的收入屬於額外收入。
肯定會有球迷說了,1場比賽90分鐘就能掙6000塊很高了,但是你看到的只是表面,臺前一分鐘臺後十年功。能吹到中超的裁判員,至少要經過10年幾百場低級別比賽的歷練,並且按照規定,執法中超的裁判員必須在賽前1天到達賽區,賽後1天離開,加上在路上的時間,至少需要3天。
還有,1場中超比賽,主裁判的跑動距離跟中場球員差不多,得9公里左右,要知道9公里的變速跑對人的體能消耗很大,並且還要迅速判斷和反應場上出現的情況,主裁判必須要有良好的體能儲備。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休賽期,裁判員一週至少要拉練3次10公里跑,賽季中,一週也至少需要跑1-2個10公里儲備體能。此外,執法中超的國際級裁判以及國家級裁判都需要掌握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當然裁判們除了執法,還要參加各種培訓以及每年都要集訓等等。
綜上所述,對於中國的足球裁判來說,除了最頂級的那2-3個外,一般裁判員單純吹比賽掙到的錢算比較低了,很多人都是因為熱愛才成為兼職裁判的。
裁判的產生需要去學習足球規則、裁判法,然後參加裁判考級。從三級裁判考起,然後二級、一級、國家級到直至國際裁判。成為中超聯賽的裁判至少應該達到國家級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