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釣魚人老高
-
2 # 漁人青峰
冬天釣鯽魚和秋天的差別還是很大的,也會有一定的共同之處。主要差別有,氣溫差距,魚活性差異,垂釣水深選擇不同和釣組使用的不同。本文主要說一說秋冬垂釣鯽魚的差別。
氣溫 鯽魚活性差距
秋天氣溫舒適是一年中釣鯽魚的第二個收穫季節,此時的鯽魚活性比較大,為了儲備能量過冬,會大量進食。由於野草種子等天然食物都已經成熟,成熟的種子會隨著大風進入河流湖泊。這些都是魚兒的天然食物,所以此時的鯽魚在清晨或者傍晚會靠近岸邊進食。
秋天裝備餌料選擇:
秋天氣溫比較涼爽可以全天垂釣,但是秋老虎也時常出現。在白天大太陽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釣深水區或者天然的陰涼處{長竿},清晨傍晚就選釣有水草或者障礙物多的近岸處{短竿}。
餌料方面;初秋小雜魚多的時候可以選擇天然的穀物餌料,或者儘量減小餌料味型。深秋天氣比較冷的時候,餌料要適當加腥來提高魚的吃口慾望。也可以選的蟲餌
冬天裝備餌料選擇:
隨著冬季的來臨,鯽魚的活性會降低很多,此時鯽魚會慢慢向深水區轉移,並且減少進食量。我們知道鯽魚是變溫動物,有趨溫性和趨氧性等特點。由於冬天氣壓一般比較高而且多風所以不用考慮缺氧的問題。釣點的選擇應該多圍繞著溫度展開。比如深水區,背風向陽處等,
餌料:應該選擇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蟲餌作釣。釣竿要長一點,主釣深水區{大太陽也可以試試淺水區}線組要較秋天而言,選擇更小更精細的。
總結:
-
3 # 飛揚小哥哥566
冬季釣魚不同於其它季節,冬天的寒冷使魚兒基本不動,很少遊動,吃食的動作也會特別小。跟秋季相比,有一定的改變:
1.長杆短線七星漂活餌作釣,冬季的魚兒活動量小,基本都聚集在深水處和雜草處,這時的長杆短線七星漂就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可實行走釣,方便!
2.上午打窩下午作釣,冬季的上午氣溫很低,魚兒不活動也不開口,需要提前打窩,可多打幾個窩點,到了中午以後,氣溫慢慢回升,魚兒開始活動尋找自己想要吃的食物。
3.線組靈敏,細線小鉤靈漂輕墜,冬季魚兒吃口輕,一般選用2-5號的伊豆(我習慣用伊豆),漂要調靈,輕墜能明顯的看見魚兒吃鉤的情況,使釣魚人及時的捕捉浮漂的動作,提高中魚率。
-
4 # 眼鏡哥說魚
鯽魚是一種比較耐寒的魚種,冬季釣鯽魚在某些方面其實是有優勢的,因為很多魚種耐寒能力較差,冬季很少出來活動,所以鯽魚進窩之後不會受到其它魚種的驅趕,因此在冬季釣鯽魚經常能夠釣出連竿上魚的狀態。
(1)冬季釣鯽魚要更靈敏冬季鯽魚的吃口比其他季節都要輕,所以必須整體提高釣組的靈敏度。首先必須選擇吃鉛量更小的細尾浮漂,並且搭配更細的線組。以2米至3米左右的水深為例,可以使用0.8號主線搭配0.4號子線,浮漂吃鉛量不大於1.5克。
在調釣方面不能讓子線彎曲的幅度太大,但是最好也不要讓上餌離底,因為這樣做很有可能導致空竿和脫鉤跑魚增多。在不走水的情況下,建議採用調4目至5目,釣2目至3目的調釣方法。
(2)冬季釣鯽魚要以腥餌為主冬季的鯽魚會對腥味食物的依賴度更高,特別是小鯽魚,更喜歡腥味食物。由於冬季小雜魚鬧窩現象不會非常嚴重,所以想釣大鯽魚可以使用蚯蚓或紅蟲,如果是釣小鯽魚可以使用腥味為主的商品餌,開拉餌。如果商品餌中的腥味成分較少,可以適當新增一些紅蟲粉或者是蠶蛹粉來增加腥味。
(3)做窩要更精準冬季小雜魚較少,所以窩料的消耗速度會比較慢。同時,冬季魚的食量偏小,因此冬季釣鯽魚需要對窩量進行更精確的把控,窩量不可過大,否則魚進窩不咬鉤,或者是魚進窩之後很快吃飽然後離開。建議使用超誘加少量紅蟲粉以及酒米打窩,有流水的水域用純酒米打窩。剛開始的時候窩量不可太大,根據魚口快慢進行補窩,魚口快時加快補窩頻率,但每一次補窩量不可太大。
-
5 # 魚不開口咋整
冬季釣鯽魚,與秋季釣鯽魚的不同之處,隨著季節的轉換,魚口發生了變化。由於冬季氣溫較低,魚兒活性不強,不愛動彈,攝食慾望低下;即便開口,也常常出現口輕口微的現象。與秋季的魚情活躍,魚兒攝食積極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那麼,季節的轉換,溫度的降低。在冬季釣鯽魚,已經不能像秋天那樣率性而為。而是要充分考慮到冬季天氣因素,給魚口帶來的影響,重新制定合適的調釣方案及策略。
線上組的匹配方面,我們要力求精細,還要注重細節。鉤條最好選擇自重較輕的袖鉤,鉤號也可以放小一點。子線放細一點,以不切線的最小值為最佳。儘量選擇吃鉛量較小,漂尾較細的漂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適應魚口變化,放大魚口,突出漂訊。
冬季釣鯽魚,蟲餌更好(紅蟲,蚯蚓等)餌料要以腥香為主,在注重味型的同時,兼顧餌料的狀態。為了保證良好的適口性,在開餌時,要合理搭配好基礎餌、狀態餌、輔助餌之間的佔比。為了刺激魚口,可以新增適量新增劑,啟用魚兒攝食慾望,改善魚口。為了適應魚口,無論是搓拉餌,餌團都要弄小一點 。
冬季魚兒愛扎堆,選擇釣位很重要。人要勤一些,可以布上幾個窩,試釣一番,根據上魚情況確定釣位。冬李釣魚,選釣位原則,是人找魚,釣點裡的魚多了,釣起來相對容易來多。
冬季釣鯽魚,除了線組的匹配精細外,在調釣上也要調高釣低,釣靈敏一點,這樣也可以放大漂訊,突出魚口。可以採取逗釣或打飛鉛的方法來誘釣結合,喚醒魚兒原始本能,激起攝食慾望,改善魚口。
回覆列表
每個季節垂釣鯽魚,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垂釣鯽魚的確存在不小的差異,正如釣友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詳述。
1、秋季、冬季的水情、魚情差異
2、秋季、冬季垂釣方法的不同
秋季、冬季的水情、魚情差異垂釣方法的差異,都是因水情、魚情的改變所致,因此詳細瞭解兩者的變化,能更好地瞭解秋冬兩季釣鯽魚的差異。
秋冬兩季水情的差異
1、水溫差異:每個魚種都有最適宜的水體溫度,這這個環境下魚活性高,覓食積極,鯽魚也不例外。16-25℃是鯽魚最適宜的水溫,秋冬兩季水溫差異明顯,比如秋季水溫適宜,除去深秋個別天日水溫與初冬相近外,大部分時間內水溫在10-20℃範圍內,鯽魚活躍;冬季則不同,絕大多數時間水溫較低,多處於0-15℃範圍內,其中深冬時期,多在0-10℃間。不難看出秋冬兩季水溫差距顯著,這也是後文提到的垂釣方法改變的重要前提條件。
2、食物含有量不同:秋季水溫高,水體的活躍著大量浮游生物、軟體小蟲、藻類植物碎屑等等,魚所需要的食物眾多;而冬季則不然,原有的大量活躍微小生物,因水溫降低,無法忍耐低溫的侵襲,生物活性逐漸下降,甚至消亡,所以冬季湖泊、河流水質變得清澈,水體偏瘦,魚也因此缺失了食物來源。
秋冬兩季魚情的差異
1、覓食積極性不同:魚長期活躍在自然水域,會形成有規律的攝食習性。秋季的鯽魚會大量的覓食,為冷冬補充能量,抵禦寒冷;而水下下降,鯽魚的活性受到明顯抑制,覓食不積極,即使有攝食慾望,也相對低一些。
2、分佈水域有差異:秋季水溫並不低,且岸邊、草叢食物豐富,鯽魚多分佈近水區,水草處,及食物豐富的回水灣等等;冬季鯽魚的趨溫性強,而覓食性弱,多棲息在水溫較高的水域,比如深水區、背風向陽的水域及水草豐富的地方。秋季鯽魚分佈分散,而冬季多群聚。
秋季、冬季垂釣方法的不同上述秋冬兩季的水溫、魚情的差異,是垂釣方法調整的前提、基礎,那麼兩季的垂釣方法、技巧的差異有哪些,具體如下。
1、垂釣時間的差異
秋季除去陰天氣壓低等極少數天氣外,絕大多數日子裡適合釣魚,並且不限制每天的時間段,幾乎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不同魚種的覓食高峰期;而冬季則不同,多選擇天氣晴朗的時間段,比如像北方山東等地,常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水溫較高的時間魚情較好時垂釣。
2、垂釣釣點的差異
前文在秋冬兩季鯽魚分佈水域中層提到,秋季鯽魚多分佈在食物豐富的近水處,包括水草處;冬季多在水溫高的深水區、向陽處等,也包括水草處。鯽魚多的水域,也是釣點設定的位置。另外深秋兩季,即使是水草處也有差異。
比如:秋季選擇的水草處釣點,水草密度不宜太高,鯽魚多集中在疏密適宜的草窩;冬季鯽魚為禦寒,而水草可遮風避寒,所以多在水草密集的水域。
3、打窩的差異
水溫高,窩料的氣味在水體傳播速度快,擴散範圍廣,反之水溫低,傳播速度受到抑制。所以秋季打窩後,半小時至1小時便會能發窩;冬季通常需要2-4小時的發窩時間,遇到刮西北的天氣,甚至半天多窩料才能發窩。
比如:最近筆者多次冬季在徒駭河野釣,打窩之後多睡是3個小時才發窩,當然發窩之後,魚群密度低,魚口也零星。
4、餌料上的差異
鯽魚的食性會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改變。秋季鯽魚喜香腥味型的餌料,以香為主、腥味為輔,深秋時也可使用蚯蚓;冬季鯽魚喜腥味或腥香味餌料,腥為主、香為輔,此時鯽魚對腥味的蚯蚓、紅蟲等葷餌的偏好度高於秋季。
5、線組搭配的差異
秋季的鯽魚活性高,吃口猛,對線組靈敏度要求不高,且在水體易掙扎,主子搭配1.0/0.8+0.6範圍內;冬季鯽魚活性差了許多,上鉤後也不怎麼掙扎,主線、子線多在0.8/0.6+0.6/0.4。冬季鯽魚對浮漂靈敏度的要求也高於秋季,儘量冬季適應鯽魚專用漂,提高線組整體靈敏度。
6、浮漂動作的差異
秋季鯽魚覓食積極,吃口迅猛,浮漂動作幅度大、速度快;而冬季水溫低,魚活性低,開口覓食動作輕緩,咬動餌料後,拉動浮漂動力量微弱,浮漂動作輕微、緩慢,有時甚至看不出漂相。
寫在後面本文從秋冬兩季水情、魚情的差異,再到秋冬兩季垂釣的細節,不難看出,兩季在垂釣過程中的確有顯著差異。除此之外,釣魚人的垂釣積極度也有差異,冬季天氣冷,大多數釣友也不願冒著嚴寒揚竿,而秋季則更適宜釣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