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北釣魚郎
-
2 # 草帽哥野釣
早上5點到9點釣近水深2.5以下,9點到下午6點釣遠水深3米以上,晚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釣近水深隨意。白天釣魚找陰涼的地方 最好下風口。其餘時段最好找帶點草的地方!
還要看你釣什麼魚,鯽魚適合在水草密集的地方水深1.5米左右.鯽魚喜歡待在水草下面
-
3 # 杏花開放686
春天夜間釣魚釣遠還是釣近,我認為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春季一般釣灘,灘一般都比較淺,應該釣遠,釣近容易驚嚇到魚兒,影響釣獲。
二、在在水比較深的地方,應釣邊也就是釣近了。釣無定律,可根據魚情釣位做具體分析。
-
4 # 漁無雙
一般情況下夜釣不宜釣太遠,不超過4.5米為佳。如果岸邊過於嘈雜,應根據情況適當加長距離。當然還需要根據水深,如果近岸水太淺,也需要適當延長距離。
-
5 # 鯽魚殺手
各位釣友好,我是鯽魚殺手。春天夜釣到底是釣近還是釣遠?這個要根據水的深度而定,下面我就和釣友們一起分享一下,水深和水淺如何做釣。
一、深水
如果你所做釣的區域都是深水,夜釣最好選擇淺水或者在白天深水區域釣近。白天魚兒受外界干擾,魚兒不敢靠近岸邊,到了夜晚都會游到岸邊攝食,尤其是大青魚,一定要尋找岸邊有螺絲的區域,晚上和清晨青魚都會過來吃螺絲,我是屢試不爽。釣淺水是因為春天,魚兒夜晚都會去淺水灘,尤其是鯉魚和鯽魚特別是在這個季節,一是他們產卵;二是淺水灘有食物可以補充能量。
二、淺水
釣魚的水域水位本來就比較淺,建議最好釣遠一點,如果是一個人不影響,要是人多腳步聲說話聲使得魚兒不敢靠近。淺水我個人認為不超過1.2米的水深,不要使用夜光燈,水太淺魚兒不敢靠近,就算折射角度也會有影響。改用夜光漂,釣近使用吃鉛克輕一點的,拋投不會驚擾魚窩,也不會影響拋投的精準度。水深可以使用夜光燈,能夠起到誘魚的效果特別是喜歡吃浮游生物和攻擊性魚類,記住釣燈一旦架好,千萬不要隨意轉動,會驚窩跑魚。
建議:
由於氣溫越來越高,出門夜釣的朋友一定要主意安全,最好穿上膠靴防止被蛇咬。最好幾人同行,互相照應。
祝大家,大鯽大鯉!
-
6 # 湘江漁記
春天的魚都習慣性的靠邊產卵,特別是在晚上,在過去的農村,有很多偷魚賊都是晚上拿我們這邊一種像兜子一樣叫扒槓的網具,在打春雷下大雨的夜晚,用雷聲大雨掩護,站在塘邊一網一網的扒,那個收穫哦,用爆護來形容簡直就是侮辱了那收穫………一間魚塘走一圈,魚塘主這一年就白乾了。所以春天釣近總是沒問題的。魚都在邊上……
-
7 # 悠然小釣
夜釣是許多垂釣愛好者都比較喜歡的,由於白天工作較忙,基本上沒有時間釣魚,而且白天的Sunny相對比較強烈,魚兒都去水位較深水域活動棲息,所以說在春末時節,夜釣的各種條件都已經具備了,此時夜釣,選對釣位,很有可能會得到比白天還要好的收穫。
由於白天Sunny比較強烈,導致近岸淺水區域溫度較高,而且岸邊比較嘈雜,所以,稍大個體的魚類,都會在水位較深或水底水草較為茂盛的區域活動,但隨著太陽的落山,沒有了Sunny的照射,水溫逐漸下降至魚體比較舒適的程度,岸邊也沒有了嘈雜聲,所以稍大個體的魚類,此時會游到近岸處活動覓食。尤其是在水草和蘆葦比較茂盛的水域,更是魚兒比較喜歡的活動覓食場所。
此時夜釣最佳釣位應該選擇在水草或蘆葦的旁邊,且水深在1米2~2米之間的水域進行作釣。因為比較茂盛的水草和蘆葦為魚兒藏身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再加上裡面有比較多的小魚、小蝦、草籽和微生物等魚兒非常喜歡的天然食物,春末又是魚兒的甩籽季節,更需要尋找水草較多的區域甩籽,所以,此處是魚最喜歡的活動場所。
如果作釣水域岸邊沒有水草和蘆葦,我們可以尋找水底有水草,且水位在兩米以內的水域,進行作釣,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總體來說,夜釣只要滿足水草和水深的條件下,離岸越近越好,建議最佳水深在一米二以上兩米以內。
夜釣有風險,作釣需謹慎,在夜釣時,建議釣友提前備好保暖衣物和防蚊裝置,叫上幾個朋友一同作釣,以提高安全性。
-
8 # 咯真真的
首先,你得看一下水面是大是小
小水面三米六,四米五都可以
大水面還是五米四以上吧
雖然春季魚兒都靠邊,但不是所有魚都靠邊
小魚本來就不在深水,所以更靠邊
大魚本來在深水,只是相對離深水遠點
想釣大鯽魚,還是相對遠一點點
本人春夏秋冬常年夜釣野鯽為主
各種河流池塘都會有不同的情況
每天的風向,氣溫不同。魚離岸的遠近程度也就不同
各位喜歡夜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自我總結
(釣無定律,看天吃飯,因人而異)
-
9 # 步行的蝸牛
夜釣的釣位和釣點選擇與白天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若是以釣鯉魚為主,要選擇岸向水中凸出的鏵尖部位、有小水面與大水面相連的大水面一側、進出水口的緩流處等,下鉤點不要離岸太遠,要找到水底岸向水中伸出的斜坡底部作為釣點,竿伸的太長,離坡底太遠了反而會無魚咬鉤。若是以釣草魚為主,要選擇岸邊凹陷的背風灣處、選擇岸邊水中有水草的前沿、大樹下、有與大水面相連的小水域內,只要與大水面之間的通道通暢,相連的小水面不怕小,有幾十平方以上就足夠。因為在小水面內往往會有水草等豐富的食物,到了寧靜的夜晚,草魚便會結群潛入搶食。若要夜晚排釣鯰魚或黑魚,要在天黑之前進行觀察,選擇天黑之前水面小魚較多的岸邊,或者選擇天黑前風向的下風處的岸邊,要儘量選擇無立杆高草的岸邊,以便於排釣插竿。(釣不同的魚有不同的選位和選點方法,限於篇幅此處不能一一詳述)。另外,從人為的角度講,在很少有人夜釣的水域夜釣鯉魚或草魚,要首選白天經常有人釣的位置,若是在幾乎天天都有人夜釣的水域,就要儘量選擇無人夜釣過或相對夜釣次數較少的釣位。
-
10 # 然澤雨
不管什麼時候,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總是有獨到之處。釣魚人常說的“春釣灘,夏釣潭”,就是前人總結出來的,這一句話就簡單明瞭的告訴我們釣魚時選點和時間。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時節,魚兒當然也不例外。魚兒經過一個冬季的休眠,到春季正是它們繁殖成長的時候,都需要大量的能量。
而,靠岸邊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食物是最多的地方,很多植物,也有很多小魚,還有從岸邊樹上掉落下來的小蟲子,所以魚兒們會游到岸邊覓食,不管白天還是晚上(總體來說白天相對要少點)。
春夏季是魚兒產卵的季節,魚兒產卵一般都是產在樹枝或者草堆裡面的,靠岸的淺灘這些相對要多點,所以這也是魚兒喜歡在淺灘的一個原因。
所以綜合來看,春季釣魚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首選都是靠岸的淺灘,水深在1--2米左右。
回覆列表
近些年來,季春大多以晴好天氣為主,尤其是到了清明、穀雨時節,晴朗的天氣更是多見,“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情景已經很難見到了。季春中上午的氣溫大多在二十五六攝氏度,高時甚至達三十攝氏度以上,而夜間的氣溫多在十攝氏度左右,晝夜溫差達十五六攝氏度,有時甚至達二十多攝氏度。再就是季春的大風天多,因很少降雨,天乾物燥,大風一刮塵土飛揚,經常出現沙塵暴和陰霾天,給釣魚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並且刮的多是南風和西南風,這是導致氣溫大幅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受熱帶暖溼氣的影響,季春的氣溫雖然較高,但氣壓卻比較低。
因鯽魚是冷血變溫動物,體溫基本與水溫保持一致,而這麼大的溫差,對鯽魚來說是很不適應的。一旦淺水區的水溫上升,趨溫性會促使鯽魚來到水溫高的地方取暖曬太陽。因淺水區水溫比較高,尤其是上層水域,在Sunny的照射下升溫更快,鯽魚就會追溫離開水底,在中上層水域取暖曬太陽,魚也更不好釣了。
此時期氣溫高而水溫比較低,水溫一般比氣溫低十幾攝氏度,甚至會更低一些。因空氣導熱快水導熱慢,太陽落山後,氣溫迅速下降,氣壓升高,氧氣向水中滲透的能力加強。到了晚上,氣溫和水溫相差不大,有時比水溫還要低一些,氣壓也變得比較高,水中含氧量也高。而因水導熱慢的原因,雖然氣溫下降很快,但水溫卻下降的很慢,晚上就是釣大鯽魚的好時機。去年4月9日,天氣晴,氣溫10-26攝氏度,11時颳起了五六級的西南風,下午17時風就不颳了。筆者到高潮水庫的一個斷頭溝釣魚,使用2.7米手竿,1號主線,0.6號子線、2號袖鉤,開了一款濃腥味紅蟲拉餌,所釣水深不足1.5米。釣到晚上24小時收竿,收穫清一色大鯽魚60餘尾,是白天梁老師等在此點釣獲的3倍多。
季春雖然是夜釣大鯽魚的好時候,但在釣點選擇、釣組配置和餌料使用上,還是有一些講究的。
一、釣點選擇
季春夜釣鯽魚要在溝汊處選擇釣點,在水草邊緣的明水處下鉤。釣點可選在斷頭溝處,就是溝尾處沒有汊,是石頭壩子或是土壤、陡坡等地方,水下最好是去年枯水季節種植農作物的地方。這些地方水下比較平坦,被淹沒的農作物基本腐爛,而腐爛的農作物富含腐殖質、有機質和無機養分;因水位較淺一些,水溫較高,沒爛完的農作物上還會附著大量微生物和水生昆蟲,這些都吸引著鯽魚前來覓食。水位選擇不能深,一般不要超過1.5米。斷頭溝不管處在什麼方向,釣位都要選在斷頭處,其他地方也不是沒魚鉤鉤,但數量要比斷頭處少多了。
二、釣組配置
季春雖然溫度比較高,但鯽魚咬鉤的動作還不是很大(使用素餌時),而晚上情景,光線也暗,鯽魚又是一種喜弱光性魚類,藉著較暗的光線,鯽魚的膽子會大一些,遊近岸邊活動覓食,開口較大,浮漂動作也大一些。在釣組配置上,竿子要短,線組要比白天大一些,可使用2.7~3.6米手竿,1號主線,視鯽魚的大小使用0.3~0.6號子線、3~4號袖鉤。浮漂使用長腳細長尾棗核型浮漂,但浮力不能大,一般選擇1~2好小型浮漂即可。視魚情可空鉤半水調4目釣1.5~2.5目。因有時鯽魚咬鉤動作很小,只有一個小的下頓動作或是輕微上頂,所以要釣靈一些,才能抓住有效魚口,否則會失去很多中魚的機會。
三、餌料使用
葷餌選鮮活的紅蟲和細紅蚯蚓,對此時的鯽魚比較有吸引力,素餌要突出餌料的蛋白質含量和腥香味。紅蟲和蚯蚓對鯽魚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但缺少誘魚能力,釣效不錯而動力不足(指誘魚);素餌動力很足卻釣效不佳。在餌料使用上做到葷素結合,筆者所說的葷素結合不是一鉤掛蚯蚓一鉤素餌,而是開紅蟲或蚯蚓拉餌,俗稱“肉夾饃”釣餌。
1.紅蟲拉餌:使用紅蟲鯽、腥香型湖庫野戰鯽魚系列餌(選擇比重較輕、顆粒細小的商品餌,最好是紅顏色的品種)、速攻加南極蝦粉和適量拉絲粉,幹餌拌和均勻,撒入部分紅蟲,按比例加水,攪拌均勻靜置5-10分鐘即可使用。
2.蚯蚓拉餌:商品餌同上。先把蚯蚓揀出來,放在茶碗或其他小容器中,在蚯蚓上均勻撒上綿白糖,時間不長蚯蚓就被白糖融化,開餌時把融化的蚯蚓液加進餌料即可。
這兩種餌料在釣鯽魚上都有不錯的效果,既能釣也能誘,還省去掛紅蟲或蚯蚓的麻煩。
季春夜釣 鯽魚,筆者提倡邊釣邊誘,一般不喂窩。如果要喂窩,也不能用手仍,要使用打窩器,但量要少,一次喂窩不要超過25克。否則,釣獲量就少多了,這是筆者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