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磯竿是三米六的,準備釣淡水魚,但把買的手竿用的浮漂套在磯竿上,根本浮不起來,滑動漂座也不滑動,入水就帶著漂沉下去了,還有棉線結也過不了擋環,每次收線都被卡下去,掛的十克的中通式鉛墜,根本甩不出去,比手竿遠不了兩三米。我想問問大家,淡水磯釣釣底的話有必要掛漂嗎?看竿稍行不行?而且磯釣掛的漂是滑動式的,魚要是吃食的話,就是拽動魚線不也從漂上反映不出來嗎,因為漂是滑動的嘛。希望有達人回答一下。
回覆列表
-
1 # 科學釣魚
-
2 # 野釣王長毛
1/5分步閱讀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磯竿的遠投是無法和拋杆的遠投相比的,磯竿的遠投只是相對於手杆而言,對磯竿來說能丟擲50米左右就算是遠投了,再遠就難以辦到且也難以看清浮漂,也就失去意義了。
2/5
因此,下面講的“遠投”僅是針對磯竿而言的,距離也就在三、五十米左右,使用磯竿的釣友完全沒有必要將釣組拋到七、八十米甚至百米開外的,要拋那麼遠還是使用拋杆為宜,特此說明一下。
3/5
要想讓磯竿的拋投做到即遠又準,是不能一味的靠加大鉛墜來做到的,關鍵是線組漂墜的合理組合。
4/5
一般的釣友都是在測定好水深後就將浮漂固定在釣線上,這樣在遠投時,浮漂、鉛墜、餌料三者會形成三個分開較遠的不同的力點。
檢視剩餘1張圖
5/5
在拋投的飛行過程中,風阻很大,不同的力點會在空中相互牽制而旋轉打圈,極易纏繞,是無法拋遠的,更別提拋準了。要想投得遠而準則需要線上組上做文章。
-
3 # 國光先知
問題提的太籠統了,也不知道你是拿磯釣竿兒臺釣還是滑漂兒遠投?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掛七星漂釣谷麥,也沒說你是用2米7的磯釣竿兒還是用7米2的,所以回答問題的人很困難。
你使用的這個叫做帶漂遠投法,我們也叫滑漂釣,是歐洲人發明的一種淡水釣的方式。所謂歐洲帶漂遠投釣法,和我們傳統帶漂遠投釣法一樣,也需要調漂、找底。不同的是,歐洲浮漂自身帶有精確配重,比如10克、12克、14克等等。這種自帶配重的好處是:拋投準確,抗風性強,可遠可近,訊號靈敏,調漂簡便,目視清晰,適用範圍廣,科技含量高。這正是我所喜愛的科學性、精確性、系統性的完美統一。如:什麼樣的竿配什麼漂,遠、近用哪種漂,水面有風浪反光用什麼顏色的漂,都可以完美解決。當然,你也可以一漂釣到底,比如用18克的漂,白天、夜釣、風浪反光,一併解決。這個,需要你自己用心去掌握。關於這種釣法,各釣魚論壇均有提及,有非常詳細的,也有一帶而過的。但是,基本上都解釋的清晰明瞭。我的體會關鍵是調漂,只要掌握了調漂,釣魚就沒有問題了。那麼,應該怎樣調漂呢?國內流行的競技釣調漂,也很科學,也很精確。但是,沒有一種釣法能獨步釣場,特別是野釣。我釣魚近40年,雖說釣技一般,但是總會有一點點收穫。對於競技釣最基本的調4釣2,也有自己的體會。而歐洲浮漂,也同樣可以這樣調漂,雖然這種漂沒有明顯的目數,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天線”的小外掛,把它插入漂尾後,即可調漂、找底、垂釣了。具體步驟如下:1、選取好浮漂,如準備釣30米,最好選14克以上的漂;2、和組裝競技釣組一樣,依次裝上2組棉布豆(我用的是達輝生產的雙定位棉布豆的小號,裡面配有檔珠。)、檔珠、漂座、檔珠、3組棉布豆、八字環、子線;浮漂下端加3組棉布豆是因為浮漂自身重量大,用力拋投時浮漂會把棉布豆往八字環方向拉,從而造成子線纏繞。3、半水觀察浮漂,如果只釣白天,那麼天線插入漂尾後漂尾露出2、3公分左右即可;4、減去浮漂配重銅片,整個漂尾露出一半為好;(減去銅片是為了加等同重量的咬鉛,防止風浪帶漂移位。當然,也可不減銅片而直接調漂找底。)5、開始在八字環上面的主線上加咬鉛,把浮漂壓入水裡直到整個天線帽露出水面;6、鉤上加鉛皮找底。鉤子加上大於浮漂浮力的鉛皮(這種釣法國外都是單鉤),投入到預定釣點,浮漂沒入水下,而後往上移動雙定位棉布豆,直到露出天線帽為止。(說明:夏季我釣的水深均為4-8米,竿長為13英尺,也就是3.9米左右,所以釣的是滑漂,只需移動漂座上的棉布豆。)7、找到底後掛餌觀察,如果浮漂出水緩慢,慢慢減去咬鉛,直到打到釣點浮漂即出為止。出水緩慢是因為碳素線(我用的是吳羽化學西格3.5號碳素線)比重大,會吃掉1、2目,所以要減鉛。8、釣浮時只需去掉漂身配重銅片1、2個,拉下棉布豆止定層既可,相當方便。9、如果夜釣,可不裝天線,直接插入熒光棒座和熒光棒,調漂時整個熒光棒帽露出並露出漂尾2、3公分左右既可,以便於白天觀漂;10、需要說明的是,白天、夜釣通釣而懶得換漂沒用天線時,不等於天線沒用。畢竟設計者設計了天線,說明天線自然有它的用處。我這次沒用,僅僅是做實驗而已,不代表今後會這麼用。
對於歐洲帶漂遠投釣法,我也初學,因為天氣原因僅僅釣了4次共12天,正在嘗試、摸索之中,今將我自己的體會寫出來僅供參考,望得到教導、指正,以便儘快掌握歐洲帶漂遠投釣法的精髓。如有不當之外,請各位釣友海涵並教誨,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