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澎釣魚

    餐條介面鬧窩在野釣中是經常遇到的事,處理方法也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話題,真正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案還是有的!常見的加大團、調硬釣挫餌、用本味餌、用顏色暗淡的餌、加重線組縮短子線讓餌料快速到底這樣的方法相信很多釣有都有過嘗試了,效果還是有的,但是效果不一定盡如人意。今天我給大家分享2個更直觀的辦法。

    這2個辦法比較粗暴,但是它卻是效果非常明顯。

    首先我們都知道餐條是上次層魚,所以餐條搶食多是介面,截口,浮漂下水就開始跳舞,我的第一個方法就是利用野外水域的自然環境和餐條泳層降餐條引開,讓我們的鉤餌能順利到底。

    方法一:浮食牽引

    野外做釣多為流水環境,就是水不流動也會有風去帶動水面,遇到餐條鬧鉤,我們可以用米糠(稻穀除去殼之後還有一層膜,這層膜就是米糠,在農村比較多見)撒在釣位的水面。米糠質輕會漂浮於水面,一下水餐條就會相繼浮出水面搶食。而米糠隨流水走,會把餐條帶走,這樣我們的鉤餌就能順利到底了。

    等水面米糠消耗完了,餐條又回來了。再重複操作一次就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作釣當窩子形成,進窩的魚多了,餐條也就走了。同樣的道理只要是質輕麩類都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釣友的包包裡總有一些輕麩類的餌料的嘛!之所以說用米糠,一個是因為它很輕,浮面持續時間久,在一個是因為它便宜。

    方法二:物理留餌

    餐條搶食基本只在中上層,當餌料到底之後它也就不怎麼鬧鉤了。那麼我只需要保證鉤餌到底之後鉤上還有足夠的殘留,那麼我們就有機會釣獲底層的鯽魚鯉魚了。我們只需對鉤子做一個簡單改動就能照常用我們的拉餌做釣。

    我們只需要在鉤子鉤門的位子纏上一點織物纖維(毛巾上面拉出來一根線就夠纏2個鉤子的了,不用擔心野外取材問題)有了纏在鉤門上這點線拉出來的餌團更是圓潤大團,而且就算餐條半路搶食啄餌也不會被啄食乾淨,能保持鉤上有餌料殘留。

    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底層魚多是吃死,劣勢在於浮漂下水之後照樣跳舞,看著鬧心,開始使用的時候弄不清楚什麼時候打口,經常會導致吞鉤過深不好取鉤!

  • 2 # 墨海遊釣

    1、餐條也很好吃啊,用油炸成金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這時,我會果斷開拉餌,抽白條。

    2、若真心想釣鯽魚,可以把餌料味型改一下,不要加腥餌。然後弄點腥味餌料打在離釣點遠些的位置,把白條吸引過去。這叫“調虎離山”之計。

    3、改變餌料狀態,把餌料開粘一點,用搓餌。

    4、用大漂重鉛,能讓餌料迅速到底。

    5、殺手鐧——夜釣!白條那麼苗條,得益於它不吃宵夜啊!鯽魚胖胖的,很喜歡吃宵夜的。夜釣往往能上大板鯽。

  • 3 # 使用者3288874866403

    見神殺神,見鬼殺鬼。我一般是回家時只帶十幾條白條回家,兩個老傢伙下一杯酒就行,其餘放生。一本人並不覺得有好高尚,但認為浪費不好,反正天氣好又要去釣。

  • 4 # 釣魚老趙

    春天野釣鯽魚大量餐條介面鬧窩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一、用小漂重鉛到底,釣跑鉛。即能讓鉤餌快速到底,又不失靈敏度。或者用雙鉛墜釣法,比上者要靈敏。

    二、減少餌料中的腥味,但不能不加。因春季魚類需要補充動物蛋白和產仔前準備,要比植物蛋白更喜歡吃。加入時可以用鯉魚腥味餌料所代替如螺肉和貝類等,少加或不加南極蝦粉類餌料。

    三、減少霧化、底層脫落,使餌料硬或軟粘來減少餐條追逐。上餌用搓餌大點。

    野釣過程中雜魚鬧窩是常見現象,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餐條鬧窩介面。個人見解請指正。

  • 5 # 達奇釣魚網de春冰

    這個問題我喜歡,我還遇到過更奇葩的夜釣鬧白條。印象非常深刻,朋友說找到了一個特別好玩的地方,野釣鯽魚,風風火火的趕去,小100公里的地方,到的時候已經天黑了,是一個水庫大壩下面,支竿開餌,結果第一杆下去,就發現了問題,白條特別兇,介面特別厲害。這可是夜釣啊!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地方有意思吧?!

    這事兒可難不倒咱,偷偷的拿出了避小雜魚神器,用拉餌泥拉酒米!透過避免霧化,無味無刺激的拉酒米方法,先控制頻率,待原窩中白條散開後,開始了鯽魚連桿三小時。朋友傻了眼,本來是要考驗我的魚情應對,餌料狀態控制,以及浮漂的調釣與摘口,沒想到咱不按套路出牌。最終是送了他半斤拉餌泥,感謝他提供的釣點。

  • 6 # 釣魚小侯

    當有小魚鬧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使用拉餌,要用搓餌,而且要把餌料做的稍微硬一些黏一些,搓的時候搓的大一些,讓餌料入水後,大概五六分鐘化開,這樣能避免餌料入水以後被小魚叨開。

    另外在浮漂的選擇上,儘量不要選擇行程漂,要選擇入水後翻身快的短腳漂,這樣餌料能直擊底部。有效避免餌料在下降過程中,被小魚圍攻搶食。還有,在調漂的時候儘量調的鈍一些,這樣可以過濾掉小魚吃餌產生的虛假訊號。在抓口的時候,對於浮漂的訊號,我們要抓大放小。

    我們在做窩的時候,不要用粉狀的窩料打窩,那樣非常容易招小魚,要選擇一些,大顆粒的,片狀的窩料,比如:花生餅,玉米,小麥,小米等。

    晚上釣魚相對好一點,這就是很多釣友喜歡夜釣的原因之一。

    在我們野釣的時候,要完全避免小魚鬧窩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採取一些措施來降低小魚鬧窩帶來的影響。但是小魚鬧窩有時候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很多釣友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小魚鬧著鬧著的時候,突然不鬧了,這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因為大魚一進窩,小魚就跑了,過一會就釣上大魚了。

  • 7 # 非漁不可

    野釣鯽魚最煩的就是被小魚鬧窩,白條和小麥穗的憎恨值最高。那麼如何避免或減少小魚鬧窩呢?我認為應該從調釣方式和餌料搭配上做出改變。

    調釣方式:改用吃鉛量大的浮漂,使餌料快速落到水底;

    餌料:降低餌料的腥味,已本味香為主;同時改變餌料的狀態,儘量把餌料做的粘一些,降低餌料的霧化速度,這樣也能有效的避免小魚鬧窩;

    如果上述內容仍不能解決小魚鬧窩,那麼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換小勾、腥餌直接拉白條,也是下下策了。

  • 8 # 探釣者老袁

    小雜魚鬧窩有兩種,一種是底層小雜魚,一種是提問者所說的上層水域白條之類的小雜魚,針對提問者所說的上層水域裡的小雜魚,談談自己的觀點!

    最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就是用大浮漂和重鉛,我想這也是很多釣友都能想到的解決辦法,確實如此,重鉛能把餌料快速的帶入水底,避開上層白條的咬鉤!

    用重鉛大浮漂一定要精準調漂,最好用質量好點的浮漂,太差的大浮漂可能做不到精準,在自然水域裡,調漂也一定要有耐性,否則也調不出精準的浮漂!

    其次就是在餌料變化上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用白條不容易把餌料咬掉的餌料,比如酒泡麥粒,膠粘酒米,俗稱搖三搖!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在釣點裡打窩,不要用散餌霧化效果好的窩料打窩,這類窩料入水就會霧化,最容易招食白條之類的小雜魚!可以用酒米,酒泡麥粒打窩,免得招來白條,影響釣魚心情!

    釣無定法,靈活運用!

  • 9 # 王雷39821466

    野釣的時候碰到小雜魚是很正常的事情,當然,要分清是那種小雜魚。

    如果是餐條,小翹嘴一類的,那麼我一般是來者不拒的。釣的多了,可以做油炸小餐條,美美的下酒菜。如果是鰟鮍,麥穗一類的,就要換套路了。

    首先是不要使用腥餌,腥餌最招小魚。可以使用穀物類的或者是顆粒類餌料,這樣的話小魚由於嘴小吃不到。

    其次可以改拉餌為搓餌,減少餌料的霧化;並可以在餌料中加入適當的粘粉,也可以減少霧化。

    第三,可以在餌料中多加一些拉絲粉,並多攪拌幾次,使餌料少霧化。

    第四,改懸墜釣為滑鉛或跑鉛釣法。

    去年在茨河釣魚,麥穗、小鯽魚特別的多,水深不到1米,使用的藍鯽單開。剛開始的時候小魚鬧的特別歡,空鉤的機會特多,明顯的小麥穗鬧,偶爾能釣一條鯽魚。找到了問題後,把餌料加入拉絲粉,重新打粘。這樣,鉤到底後,小麥穗先吃,魚鉤上還有一點殘留的餌料,鯽魚接著吃。3個小時的時間釣獲鯽魚5近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竿收竿時主線是否需要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