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約車精選

    估計你真是沒動手做過飯,十指不沾陽春水,魚認識的也就一種兩種,這是普通的土鯽魚,竟然不認識,塘主只能對你深感佩服。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鮒魚、寒鮒)常見於歐亞地區,為常見淡水魚,屬於輻鰭魚亞綱鯉形目鯉科鯽屬的其中一種魚類。鯽魚經過人工養殖和選育,可以產生許多新品種,例如金魚就是由此產生的一種觀賞魚類,和食用的野生鯽魚學名同為Carassius auratus 。

  • 2 # 老孃舅說事

    在農村小河裡我們從小就抓這個,它叫土鯽魚,三歲小孩都認得。不過現在菜市場買鯽魚可要當心識別了,一種是飼養的鯽魚,價格便意,全身泛白,帶點紅色,而真正的土鯽魚,全身較烏黑,價格每斤最少相差5元錢。大家可要注意噢,別讓魚販子給糊弄了。

  • 3 # 快樂的小泥鰍

    品種的話,

    土鯽魚。上面的說的對,身體瘦長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但這個營養不良不一定是壞事,飼料養殖的就不會營養不良,請看我的圖,圖一是任然有網箱的水庫釣的,圖二是黑坑的,圖三是正宗野生土鯽魚。至於提問者的圖,我只能說你被坑了,雖然頭大眼大(因為同重量或者說相同大小的野生魚年齡肯定比飼料養殖魚大,也就是說骨骼大),但是不算瘦弱,仔細看背部,就是魚頭魚身交界處(我覺得魚沒脖子)並沒有很高的隆起,真正的野生土鯽魚那個位置就像瘦弱的人高顴骨一樣,會隆起很高感覺不協調。所以你的圖,這魚應該是黑坑被反覆釣放因而不敢多攝食的鯽魚。要驗證我說的,你剖開魚,看腹腔內的膜,乳白色半透明是好魚,,深灰或者直接黑色的生活環境不行,少吃點。

  • 4 # 豫章小龍爺

    親愛的網友們;我都被你們罵死了、首先這些魚苗都是上個月漲水搶水游上來的、?每年下半年小河都要乾枯、它們還是會死、你們看到一群群魚會不釣?

    不要被道德綁架、會很虛偽、

  • 5 # 手機使用者醉墨題香

    海邊塘河裡釣的野生鯽魚,鹹水中生長的,既保持了鯽魚的鮮美,又像海魚一樣沒土腥味,骨軟肉嫩,背部沒細刺,鯽魚中的極品……

  • 6 # 野夫釣魚

    鯽魚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下游動、覓食、棲息。在氣溫、水溫較高時,也會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

    成魚鯽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矽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另外還有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

    鯽魚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最為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裡湖,仍然能生長繁殖。

    鯽魚的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鯽魚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2]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庫中的鯽魚也是擇食而居。尤其在較淺的水生植物叢生地,更是它們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們貪戀草根,多數也不游到無草的深水處過冬。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鯽魚它們是遇流即行,無流即止,擇食而居,冬季多潛入水底深處越冬。
  • 7 # 城南舊事147503220

    朋友你曬的鯽魚圖個頭真不小半斤八兩的,從圓頭看的出是養殖的張嘴就有食吃,不用練追逐獵物所以嘴短……呵呵

    下面鯽魚圖雖然小野生的……呵呵

  • 8 # 小市民的茶餘飯後

    很多人把這條魚認成土鯽魚了,其實不是,土鯽的鱗片沒那麼粗大。這是湘鯽,是上世紀末培育出的雜交品種,又叫鯉鯽、工程鯽。個頭比土鯽魚大,鱗片比土鯽粗,味道比土鯽略差。

    賣魚的攤主經常會進很多一斤多一條的湘鯽當土鯽賣,進價約六塊左右,而土鯽售價約十二塊一斤。

    希望不要被魚販子看到了,省得詛咒小市民過年吃湘鯽……

  • 9 # Tiger78952946

    大阪鯽,又名

    日本

    鯽、白鯽、河內鯽等。大阪鯽是從日本引進的一種大型鯽魚,最大個體可達2.5公斤,生長速度比本地

    鯽魚

    率高;養殖成本低,它與

    白鰱

    吃相似的餌料,但售價比白鰱高60%以上。近幾年內江市推廣養殖以來,大阪鯽畝產量由原幾十公斤猛漲到200-300公斤,成為當地池搪成魚養殖中僅次於鰱鱅、

    草魚

    而位居第三。

  • 10 # 明天會更好147682335

    這是野生鯽魚,以前在農村的溝溝渠渠很常見,如果碰到下大雨溝渠流水這種魚就會出來迎水,它的繁殖率極高,如果放幾個到池塘一年能繁殖幾千尾,但隨著汙染嚴重和捕撈很難見到野生的了,但現在人工養殖很多它們不叫鯽魚叫銀鯽,看起來差不多外行看不出來,但營養沒野生的好。

  • 11 # 順其自燃

    鯽魚呀!

    鯽魚都是野生,好象沒聽說誰專門養鯽魚,但養鯉魚的魚塘在撈完鯉魚後,都有大量的鯽魚。再就是有積水的大池子,不用投魚苗,時間久了都會有鯽魚。

    小一點的鯽魚,收拾乾淨,鹽,料酒碼底味,調酥糊裹魚直接炸著挺好吃。

    大點的鯽魚,可以燉豆腐湯,或考做蔥酥鯽魚。

    兩種做法:

    1,鯽魚燉豆腐,鯽魚去鱗,去鰓,收拾乾淨,清水直接下鍋,加蔥,姜,料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下入豆腐塊燉一會,至魚湯奶白,加鹽,少量胡椒粉,味精,淋幾滴香油出鍋裝盆,撒點香菜即可。

    2,蔥酥鯽魚,鯽魚收拾乾淨,碼底味,下油鍋炸至金黃撈出。鍋留底油,下蔥姜爆香,倒入鯽魚,加醬油,料酒燒上色,加水,加辣角,花椒,八角,小茴香,香葉,鹽,糖,味精,大火燒開,小火燜十分鐘,轉大火收幹汁,蔥酥鯽魚,是美味冷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ta2風行出散失的傷害比雷錘高,為什麼雷錘是常規出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