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a宇宙
-
2 # 前方征程
不是下降了,而是現在的測量手段比以前的更先進更科學了,8848的那個資料是多年以前測量的,當時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所以測量出來的資料誤差較大,而這次的資料應該是比較準確的資料。
關於高程的變化,很難說珠峰這次公佈的高程資料是下降的,1975年雪深的測量是0.92米,這次測量是3.50米,也就說明1975年的時候,在測雪深的時候沒有達到真正的巖面,只是達到了上面雪層的覆蓋,下面的冰和岩石沒有達到底。所以,當時公佈的巖面高層是8848.13,現在是8844.43米,當中測定岩石面的深度,1975年是0.92米,這次是3.50米,差了差不多2.7米。
由於技術的原因,並沒有真正達到巖面,是由於技術的原因,現在達到了巖面。高度的變化是由於測深技術的改進,使高度降低了一部分。
為什麼還差1.1米呢?由於是在黃海海面延伸到珠峰下面,這個計算涉及到重力差。
-
3 # 古羅馬的馬
國際上仍然認可8848,中國實測高度是珠峰峰頂岩層高度,而冰層高度還是8848。作為登山愛好者們,肯定更喜歡8848。
-
4 # 養生一節課
首先先糾正一下,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8844.43米,不能說是“喜馬拉雅山”,也不是8848.13米珠穆朗瑪峰較近的一次測量在1999年,是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定的,他們認為珠峰的海拔高度應該為8850米.
我們把傳統的測量技術和當代先進的GPS技術結合起來,把測量的資料進行了加權處理,最後互為參考,互相透過權重的分配得出精確的資料,應該說比1975年在技術上是上了一個很大的檔次,精度比1975年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比如3。50米的雪深,在1975年是登山隊員拿一個鋼釺戳,戳不動了,就認為是戳到岩石面了,當時是0。92米。當然,這個差距很大,絕對不是一個精度的概念。
-
5 # 小葩vlog
以下是我個人看法,並未證實!
一、臭氧層稀薄,二氧化碳增加,全球變暖,頂部冰水融化,降低了高度。
二、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脈降低了高度。
三、之前測量技術,裝置有所欠缺,產生一定的誤差,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成熟,縮小了誤差。
-
6 # 獵奇動物社
嚴格來說,珠峰高度為8848.13米,這個資料是中國的國家測繪局於1975年測量的。但是就在30年後的2005年,國家測繪局再次對珠峰進行了測量,測量結果成了8844.43米,從資料上看,珠峰在30年間確實矮了3.7米。但是,珠峰是真的變矮了,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我認為實際的珠峰並沒有變矮。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就是30年前後測量技術的革新早在1975年,中國科學技術還相對落後,當時測量珠峰時用的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而三角高程測量是根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角,計算兩點間的高差,其方程如下:
但是由於D(大地水準面)是曲面的,再加上空氣密度不同,因此測量結果與實際高差是有一定的誤差的。
而2005年最新的測量結果是在三角高程測量的基礎上,又採用了光電測距、當代最先進的連續GPS觀測,另外還採用了冰雪探測雷達,對峰頂的冰雪進行了精確的測量。
也就是說30年過去了,中國的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測量結果更加接近於實際的高差。這是珠峰兩次測量結果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測量冰層的變化以及溫度根據1975年中國珠峰高程測定的方案設計者和組織者之一的陳俊勇院士的表述,在1975年的測量中,峰頂積雪的厚度為0.92米,而這0.92米是標杆插入積雪直到插不動了為止的厚度,而實際上珠峰的積雪層下面還有冰層以及冰和碎石層,而這兩個層的總厚度約為2.5米左右。2005年的測量標杆的位置就已經是最下層了。
這也是資料不一樣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冰層融化也導致了測量資料的偏差。
總結測量方式的先進化和精準化是造成兩次測量結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在珠峰的峰頂被積雪覆蓋,在積雪之下才是真正的珠峰,它並沒有什麼變化。
其實,從1975年後,各國就對珠峰進行過不下十幾次的測量,每次測量的結果都有偏差,比如1987年,義大利人阿迪託·德希奧測得珠峰高程為8872米;1992年,義大利科學家喬治·普瑞迪測量出珠峰高度為8846.10米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測量方式得出的不同結果來說珠峰縮小了或者變大了。這都是不科學的。
回覆列表
1.珠穆朗瑪峰的8848千米的海拔高度是中國登山隊於1975年測定的,登山者設定的高度為總體高度,即巖面高加雪蓋高。而珠穆朗瑪峰的8844千米海拔高度是中國2005年用衛星測量的巖面高度,封頂的冰雪厚度為3.5米。
2.所以8848千米為整體高度,而8844千米為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