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伍愛影視
-
2 # 花樓電影人生
與開放式結局電影相比,我更傾向於這是一個有結局的電影,並且結局出現的很早
像帶著狗的前工作人員一樣,同樣不知道有很多人捱餓的廚師長認為奶凍被送回是因為有一根頭髮,在對比過幾個廚師的頭髮後斥責有嫌疑的廚師,這其實就是整個故事的結尾了。
333層的小女孩是不存在的,是男主的幻想,男主為什麼會有這種幻想呢?先前的春夢已經暗示男主對亞洲女人有好感,或許是因為他希望她與自己一樣沒有完全被這座監獄變成無理由殺人的瘋子,而是被他理想化的苦苦尋找孩子的母親吧。
但由於影片結尾處男主的幻想情節佔的比重太大,很多人會認為女孩是真實存在的,但其實包括女工作人員告訴男的資訊這一項明示外,房間沒有升溫降溫這一暗示也說明食物被送回0層,而男主留在房間裡在幻想中死亡了。
如果小女孩真的存在,那她是不可能加入輪迴的,因為除了最後男主之外沒有人真正的見過她之外,她也極有可能被當作食物吃掉
那麼永遠停留在333層的小女孩如何進食呢?
不可能是她的母親,因為能到達333的只能是屍體,而房間過分乾淨小女孩身上也沒有血汙。
工作人員餵食?那小女孩就不會是餓了幾天的狀態,還要保證往上幾層沒有犯人,不然上面的人不可能不會在極度絕望的情況下跳下來搶奪食物
這算是對小女孩存在的最直接的否定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小街圖集
故事交代了結局:蛋糕被送回了0層,但沒有起到訊號作用,廚師長以為蛋糕被退回來是因為裡面有頭髮。
小女孩是幻想出來的(證據在另一影評)。設計小女孩的目的是為了設計主角把蛋糕給她吃了。因為真相是蛋糕最終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隱喻了人性和體制的絕望。幻想把蛋糕給小女孩吃了,救了一個小女孩是對這種絕望的一種溫柔
-
4 # 荒唐的夢境
聽我細細道來:
1、首先,這座高塔就像社會一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所有人都已經見識到了底層的痛苦,當你被同化以後,往往是沒人想往下邁步的,如果制度規定200層為底,那麼當處於底層的人發現,200層還有深不見底的深淵時,很難有人會有勇氣一探究竟。
2、亞洲女只是這座監獄的第一個發聲者而已,她並沒有乘坐餐梯,也沒有所謂的女兒,小女孩只不過是她幻想制度改革的希望罷了,每月分到不同的樓層時,不管是高層或者底層,她都會選擇更下一層,妄想以自己的力量,改變這個社會每層的現狀,殺該殺的人,救該救的人,下不動了就原地休息,等待下一個輪迴。
3、沒有小女孩,男主最終只不過是把蛋糕送往了0層,幻想帶著亞洲女的希望一起到達0層,從電影裡那個餐梯的速度來看,安然無恙的到達0層,不現實;除外,電影結局在電影中間已經出現了,那個管理者訓斥廚師,蛋糕裡有頭髮的一幕,就是呼應結尾的到達0層的蛋糕,制度並沒有改變,管理者和廚師也不過是服務者,即便接收到了下層的資訊,也無法理解,他們只能從自身找問題,懷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出現了問題,並不知道0層以下的世界,究竟是如何殘酷;因為管理者和廚師的世界,或許只是負一層。
4、為什麼下層的人從來都不回想著跟著站臺下去之後再回到0層看一下呢?只有男主最後決定發起抗議的時候才有這個舉動,雖然下去有可能被殺,但是換到下層的第一天就開始發起抗議,應該沒有那麼容易死掉吧?
5、那個每次都會從上層下來找孩子的女人,又是怎麼做到一個月下來好幾次的呢?假設她到了最底層給孩子送食物,站臺最後從底層上升時候的速度能否讓女人(最後的孩子也是)最終安全到達0層?根據電影來看,是可以的,因為女人一直都這樣做,但是即使是這樣,整部電影由始至終,除了最後的小女孩,都只有一女人一個人搭乘站臺來回好多次,但依然什麼都沒改變。
6、第二次和男主同一層的女人說那個一直尋找孩子的女人才進來10個月,那底層的小女孩到底是不是她的孩子呢?如果不是的話她到底在找什麼或者做什麼?
7、那個一直想找孩子的女人每個月都會乘坐一次往下的餐檯,一個月後她怎麼回到新房間裡的?也就是男主角經歷過的旅程她可能早就走遍不止一次了,在垂直世界裡唐吉訶德故事發生了很多次然而改變人性規則的舉動往往徒勞無功,理想主義者活不下去的地方
侵刪
-
5 # 小丑影視咖
表明一下我的觀點:
小女孩不是幻想出來的。因為黑人也能看見她。(當時黑人沒有失血過多死亡)
1;影片中男主出現幻覺都是在紅燈亮著的時候產生的。而黑人給小女孩吃的時不是紅燈。
或者就算黑人當時已死,看見小女孩給她吃蛋糕是男主幻想。
那麼根據之前老頭說的黑髮女人是在找兒子,男主甚至問了黑髮女人的“兒子”叫什麼名字。那麼男主潛意識裡333層的“幻想中”的小孩也,應,該,是,小,男,孩!而不是小女孩!
這說明了小女孩是真的,因此就是小女孩吃掉了蛋糕,奶凍就是從0層送下去的,就是為了表達管理層對食物的極致要求和這個奶凍的象徵意義。而不是什麼瀕死幻想之後送上去的。最後也是小女孩上去了。就是這麼個劇情,不要過度解讀。
2;至於小女孩為什麼沒有餓死,影片中也有表達,那個黑髮女人的善良救了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的確是沒有食物剩下給333層的小女孩了,然而小女孩吃的是黑髮女給她送去的人肉。
3;小女孩為什麼嘴邊沒有血,這個在影片中也有表達:黑髮女人喂男主吃人肉,男主嘔吐。黑髮女吸吮人肉然後喂男主吃乾淨的人肉,男主吃下去了。
4.;333層留蛋糕為什麼沒有升溫降溫:因為蛋糕就是小女孩喜歡吃的食物,她可以把蛋糕留下而房間不升溫降溫。
如果按照管理層的理想設定,每個人都只吃留下來的自己喜歡的食物,那麼房間不會升溫降溫。每個人都不會餓死。
只有當你留下了不屬於你的食物,才會觸發溫度懲罰機制。
然而,很遺憾,也很殘酷。
5;黑髮女人為什麼每個月只下去一次,因為她只需要找到小女孩然後呆在那一層保護她就夠了。
如果小女孩在上層,那麼自然食物管夠。如果小女孩在下層,那麼黑髮女就會殺掉其他人當作食物分給小女孩。
開放式結局,導演交待的並不細緻。
現在大部分人都是說小女孩是男主臆想出來的,我只想說,小女孩不存在是這些人臆想男主臆想出來的。
Ps;還有人舉例說癌症女證明亞裔女沒有女兒,說監獄沒有16歲以下的,說癌症女的話可信。那癌症女還說監獄一共200層呢,結果呢?這些人就對這個視而不見了!玩起雙標來一套一套的。結果證明癌症女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老頭子說那女的找女兒就是在找女兒嗎)
廚師長訓斥是不是結局導演就沒交待明白,整個故事導演就沒細緻交待清楚,所以不要太細究這些細節了。
-
6 # 在影一方
《飢餓站臺》裡那個生活在監獄坑第333層的小女孩,是不存在的,她是格倫美好願望的化身,也是義大利凍奶的化身,最後隨著站臺上到頂層的,就是義大利凍奶,而不是那個小女孩。
《飢餓站臺》這部影片,是西班牙的優秀作品,它取景於一個深不見底的監獄坑,每天的食物由平臺自上而下送到每一層,正如影片剛開始那樣:“社會上只有3種人,上層的人,下層的人,掉下來的人”,在監獄坑裡,食物分配的更加明顯,上層人隨意揮霍,下層人飢餓無比。而最底層的小女孩,則是不存在的。
第一點:根據劇情交代,神經質的亞裔女性拉美西斯每隔幾天就會從平臺上下來,尋找自己的兒子,整個監獄坑的人都知道,故事結局出現在監獄坑最底層的卻是一個小女孩,這和劇情不符合。
第二點:在格倫和獄友巴哈拉特進行反抗時,他們均勻的分給每層定量食物,格倫發現自己嚴重失策,本來以為只有250層,但隨著平臺的下沉,超過200層的監獄坑,每層鮮見活人,大都是互相殘殺,飢不擇食,而在最底層333層,出現一個白白嫩嫩的小女孩,這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三點: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小女孩出現的這一層,私藏食物平臺沒有任何懲罰,格倫和獄友巴哈拉特把食物拿下來,平臺沒有反應,實際上此刻的格倫已經意識模糊,分不清現實和虛幻,他醒來並未看到獄友,顯而易見獄友已經被格倫殺害,而格倫則是帶著義大利凍奶繼續在平臺上,到達底層時,格倫走下平臺,讓小女孩帶著殘缺的義大利凍奶到頂層,之前義大利凍奶已經被小女孩充飢,因此是不完整的。
影片中並不存在小女孩,他是格倫美好願望的化身,也是儲存的義大利凍奶,格倫在向頂層的管理者傳達一個資訊:即使是在飢餓中,也有人願意傳達美好,努力共建“烏托邦”。只不過這個開放式的結尾,讓觀眾有點不過癮,和與其格倫成功被釋放,監獄坑的管理得到根本改善,“烏托邦”式的美好結局有很大出入,有點難以接受。
回覆列表
小女孩應該是男主臆想出來的。
1.首先小女孩活在倒數第二層,在如此殘酷的監獄環境活下來不可能。
2.同時這層沒有因為食物留存的原因變冷或表熱,不符合背景設定。
3.小女孩是亞裔面孔,貌似是亞裔女的孩子,但其實只是男主過度“臆想”亞裔女,之後順理成章的更多想到她所說的要找的女孩。
人在彌留之際會更想一些自己一直渴望的東西,會讓自己心態平和。(迴光返照)
4.最後一層男主與老人離去,“小女孩”在平臺上極速上升,符合了男主與黑人的初衷:傳遞“資訊”。電影中還有一個鏡頭管家在責難廚師們,拿的就是義大利布丁,所以義大利布丁就是小女孩的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