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呦萍
-
2 # 我是一個賦閒在家的人
真是奇葩的家長,連自已的孩子在哪兒上學都不知道,可見對孩子的學習太不關心了。但比那些經常校鬧的家長要好些,那些對學校橫挑鼻子豎挑眼,雞蛋裡面挑骨頭的家長,既想驢兒好,又不想驢兒吃草。其實教師對每個學生是一樣的教法。
-
3 # 清涼油WF
我絕對不相信此事的存在。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也不管孩子是在什麼階段接受教育,此事都不可能發生。
主要原因是:現在的孩子是個寶,家家都比較嬌慣。小學階段學校就要求家長接送,學校不要求,家長子不放心孩子獨在去學校,不存在不知道孩子學校的名字,中學階段即使正常不接送,入學時一定會接送,所以也不存在不知道孩子所在的學校。
我遇到過家長到校找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幾年級上學的情況。
這種情況發生,有可能是家裡幾個孩子,分別在不同的階段,不同學校就學,某一個孩子的老師打電話,家長和老師都沒說孩子的姓名,導致家長看似荒唐的答案:“在哪個學校啊”。
我說的有道理嗎?
-
4 # 風景剛好
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雖然沒遇上這麼極端的家長,但和他類似的家長遇到過不少。他們共同之處都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問隨性發展。
在我所帶的班裡,我進行過統計,我班共有學生53名,父母離異的有29人,由爺爺奶奶扶養(離婚後沒人管的)的有19人,由單親母親或父親帶的有10人。其餘的家長也多半是打工的或做小買賣的,家境也都很一般,勉強維持生活。這樣的學生在小學的基礎就很差,到了初中,由於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都掉隊了,根本不願學習,越落越多,越學越費力,索性就放棄了,導致我班的成績在學年的20個班裡基本是倒數第一,我是盡力了,但無能為力。成績不行,我就從抓道德品質入手,始終貫徹這一點,效果比較明顯,學校各項活動走在前面,紀律衛生雙優秀班級,這方面是比較突出的。
對於這樣的學生家長,我的原則是儘量沒啥太大的事,就不找家長,自己解決。有時找他們的家長,還不如不找,因為他們的素質實在太差,有的還不如孩子,來了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起到相反作用。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也酌情掂量家長的情況,不行,乾脆就不找,自己研究處理。
幾個學期以來,不到開家長會,家長從來不說打電話或到學校來問問學生的情況,沒有一個,我也都服了,就這樣的家長,怎麼能培養出好學生呢?也難怪學生差,有這樣的家長,沒個不差!我感覺,現在的學生家長呈現兩極化傾向,有的家長素質高,特別重視孩子的培養,學各種課外班和興趣班,接送孩子,費盡心機,不遺餘力,這樣的孩子就特別優秀。另一類就是我們這樣的,就特別差,久而久之,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究其原因,家長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學生,此言千真萬確!
-
5 # 雲姐愛美文
①作為家長,竟然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哪個學校,真是有點失職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而孩子的言行舉止家長都應該注意觀察,多方位瞭解,才能真正懂得孩子,瞭解孩子的心理,以便及時溝通,增進感情。作為家長,不但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更要在學習上給予關注,連孩子在哪個學校都不知道,這家長肯定沒送過孩子,但不能作為理由,即使沒送過孩子,最起碼應該看過孩子的作業或書本吧,孩子的作業和書本上應該有孩子的學校年級和班次,以後多關注一下孩子吧。
②家長不知道孩子在哪個學校,也許是沒跟老師聯絡過,也沒參加過家長會,這就說明家長對孩子上學不夠關心,作為家長,及時與孩子老師聯絡,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便於幫助教育孩子,使孩子不斷進步成長。
不管家長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時間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一點關心,就像一束溫暖的Sunny,會溫暖孩子的心,一點關心,就像一座燈塔,能給孩子指明方向。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一定會得到幸福的回報!
-
6 # 簡一閱讀筆記
或許是一時糊塗,或許是明知故問,或許也真是什麼都不知道。老師明白了家裡是這樣的狀態也好,可以調整教育的策略與要求。
-
7 # Tina育兒
老師打電話請家長到學校交流學生的情況,家長最後問老師“在哪個學校啊?”,你怎麼看?————這個問題真的是讓人感覺到很淒涼。
1、作為父母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
這可能是這對父母的悲哀,也是孩子的悲哀。中國的傳承都是一代人一代人往下走的,每一對父母多數都是為了下一代努力奮鬥,很少有人說掙錢是為了給自己年邁的父母養老,即便是為了父母,也會說我賺錢養家……所以,孩子其實在華人心中還是有著很高的地位的。很多爸爸媽媽努力賺錢就是為了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為了自己下一代奮鬥的人,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上學,實在是可悲。
2、當然,這位家長也有可能是隨口問的一句,他是知道自己的娃娃在哪個學校上學,只是想確認下具體的位置,如何去那裡~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的,這位家長也不應該在電話裡問老師,給老師的感覺是:這位家長對學生的不負責,對學校工作的不配合。
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若是負責的家長絕對不會不知道孩子在哪個學校,也不會隨口問老師這樣的問題。
-
8 # 三味聊教育
家長都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讀書。這樣的事,對家長而言,確實很尷尬;人們聽起來,不免覺得很慌唐!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幾件媒體報料:
據網爆,一位爺爺去幼兒園接孫子時,居然認錯了孩子,將別家孩子接走。
離譜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爺爺接走“孫子”4個小時裡,不僅帶他逛了菜市,中途還帶他去醫院打了感冒針。
如果說爺爺接錯孫子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孩子親爸送孩子上學而送錯學校,恐怕就說不過去了!
看來,有些家長還真是“只負責生孩子”,而將“育孩子”的責任全然託付給了學校和老師。
“三味”在鄉村學校從教30年,雖然尚未遇到上述這樣誇張的家長,但不清楚自己孩子在哪個班,上哪個年紀的家長,卻是大有人在。
在此,"三味"僅講不久前的一件事:
今年3月的某天,我在校門衛室等人。由於當時氣溫驟降,不少家長給孩子送些保暖衣服到學校。其中有位家長,把一包衣服遞給保安。保安叫這位家長填寫登記表時,除了孩子名字以外,關於年級、班級資訊一無所知。因資訊未全,保安拒收,該家長還出言不遜。
當時,我看不過了,說了家長一句:
“你這個做父親的,快閉上嘴別說啦!如果你孩子知道了,臉往哪擱?”
他聽了還不高興!
如今,不少家長養成了一種不良習氣,習慣於對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工作評頭品足,表面看似乎很懂法規、很懂教育。特別是一些孩子學習成績較差的家長,總喜歡將孩子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全歸結到學校和老師身上。卻從來不好好反思一下,自身的職責是否盡到。
現在不少年輕媽媽吐槽"喪偶式”帶孩子,年輕的爸爸們,也應該認真、冷靜地反思反思!白天要繁忙的工作,下班後又只顧捧著個手機。有時間和機會時,不好好陪陪孩子,不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習慣,而一旦孩子在教育上出了問題,除了推責給學校和老師,便別無他法。
-
9 # Smiling95
嘿嘿嘿,我們這兒還出現過這樣一位當父親的呢:有次這位家長專程跑到學校聲稱來找女兒的班主任,一不知道班主任姓什名誰?二不知道女兒在哪個班讀書?還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學名?!說只知道女兒在家的小名叫xx,搞笑麼?其女兒已經讀到初中啦!
-
10 # 一位教師
說句實話,當了這麼多年的班主任,還真沒有遇到過這種家長。不過,問學生在哪個年級、哪個班的,還真遇到過幾個。
題主說,打電話請家長到學校交流學生的情況,家長卻問出了“在哪個學校”的問題。在老師看來,問題確實是奇葩的問題,家長也是足夠奇葩的家長。
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也就算了,連孩子在哪個學校也不知道,這得是多不靠譜的家長才能幹出來的事。
現實生活中,不靠譜的家長還真的有。在大城市裡,情況可能會好一點,畢竟生活的壓力在那擺著。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教育好孩子,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
在縣域以下的地方,尤其是農村,情況就很讓人擔心了。比如,農村裡那些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到頭都回不來幾次。連孩子都見不到,更不要說關注孩子的學習問題了。
-
11 # 優學生物課堂
現在有些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重視不夠,尤其是農村地區比較突出,進而鬧出了不少笑話,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學校,不知道孩子的年級班級,甚至有爺爺奶奶不知道孫子在學校的姓名(只知道乳名)。這些問題都更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不高有關,更孩子沒有有效溝通,更學校沒有有效溝通有關。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荒唐的事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一些家長對孩子教育不夠重視,尤其在農村,很多孩子的父母都要外出打工,進城務工,孩子只能留給爺爺奶奶照顧,而爺爺奶奶只能給孫子做飯,不能在學習上有所幫助,有些根本不管學習好壞,或者由於孫子調皮而直接管不了,有些孩子父母打工,過寄宿生活,一週回一次家,沒有很好的與父母溝通,父母也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還有一些孩子由於是單親家庭,父母離異,或由繼父繼母撫養,孩子不聽話,對學習上也不太關心關注。以上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學困生,學習較差,家庭不完善,家長不重視,所以才會出現不知道孩子學校班級的事。
家長跟孩子跟學校溝通出現問題
家校溝通是在培養孩子成才過程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一定要有效進行。孩子還小時,父母都視孩子為掌中寶,經常與孩子玩耍,與孩子黏在一起,孩子到了中學,進入青春期,由於孩子的心理、生理、性格都發生了變化,開始叛逆,不聽話,但是家長沒變,有些家長還是那個教育方法,還是那樣嬌生慣養,不問孩子需求,不管孩子感受,進而無法溝通。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父母也完全不知道。還有一些父母不關心孩子的學習,不跟學校老師溝通,甚至孩子在學校犯錯誤後也叫不到學校,這樣的家長也就對孩子學習不夠重視,把孩子交給學校,所有的事情都是學校的,學習問題完全是老師的問題。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我們應經常與孩子好好交流,關心他們,噓寒問暖,關心他們在學習中有什麼困難,要經常與學校交流溝通,問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鼓勵孩子,讓他在學習上充滿信心,給他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總之,教育孩子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我們要足夠重視家庭教育才行。
-
12 # 文字的文清
題主所說“老師打電話請家長到學校交流學生情況,家長最後問老師“在哪個學校啊?”,這種問題聞所未聞,簡直是世間奇葩!
出現如此讓人笑掉大牙、顛覆認知的“怪事”,至少暴露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漠不關心,甚至置之不理,這既是家長的悲哀,也是子女的悲哀!雖說這種家長是極少數,但也至少反映出少部分家長几乎不履行對子女的教育責任。如果說有的家長記不清孩子的年級、班次尚可諒解,但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上學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遇到這樣的家長,孩子還能學好嗎?
二是老師對個別學生的忽視。固然一個班有五六十名學生,老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度肯定不一樣。但打比方說,如果老師對這個學生一直高度重視,經常與家長聯絡交流溝通,家校聯絡相當緊密的話,這樣老師與家長可能會成為老熟人或好朋友,那樣的話家長就不會在電話中最後問老師“在哪個學校啊”!
三是家長家教責任的缺失。由這個問題的出現可以看出,這個家長只管生孩子,不管教育孩子,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上學,顯然是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學校、老師,這是家教的缺失,是對子女的極端不負責任。
四是家校聯絡很少,難以形成對孩子的教育合力。
-
13 # 吳迪845
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在問老師,“老師,你在哪個學校畢業的?”,潛臺詞是:你是碩士畢業還是博士畢業,學校是985,211嗎,適合教我孩子嗎。
-
14 # 愛生活的焰子
是不是家裡有幾個娃,都在不同學校讀書啊,把家長整暈了還是家長醉酒了
一般情況下,我覺得這種奇葩事情應該太少見了吧,要是真發生了,估計自己都一頭霧水
你要知道,孩子每天都有作業跟學校的任務,相信老師都會有跟家長溝通,你說不知道學校說得過去嗎?
像我家爸爸從來不管娃的學習跟學校的事情,不知道哪個教室還是說得通的學校活動,不願意去參加的原因是,進入學校後手足無措,不知道往哪裡走,也不知道教室在哪兒,更不認識一個家長
-
15 # 黔南州基礎教育公共服務雲平臺
學生的教育不能全權丟給學校、教師。 家長應該承擔起與教師共同教育的義務。
這個家長連自己的孩子在什麼學校都不清楚,讓人覺得十分荒唐。
這是家長家教責任的缺失。
如果少了這部分,無論教師再負責,學生的教育定然是不完整的。
家長一定要多教育、關心孩子。
-
16 # 輕聽花開聲
我來說說我遇過的類似事情吧校門口值班,有個家長想送東西給他兒子,問他孩子在幾班,他說不知道;問在幾年級,他說應該是八年級。好傢伙,後來一查是九年級的。一女學生身體不舒服要請假,我讓她用我的手機給家長打電話,1公里不到的路程等了20分鐘還沒來。於是重新撥通電話,原來家長太緊張,跑去50多公里的縣城去接大女兒去了。
不過也沒有你說的奇葩。我覺得你說的情況,要麼是外地打工的父母不知道在家孩子的學校,要麼就是你們學校的知名度還不夠
回覆列表
老師打電話請家長到學校交流學生的情況,家長最後問老師,“在哪個學校啊?”這聽起來有些太荒唐,太尷尬了!真是奇葩啊!
家長連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學校上學都不知道,這太誇張了!說明這位家長太不負責了!可能只顧著掙大錢了!
我認為,這位家長可能知道孩子在那個學校上學,但不知道是在哪個班級,不知道班主任姓什麼叫什麼名字吧?我教學時,這樣的家長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哪個班級的非常多。
但也不能問老師“在哪個學校啊?”如果真是這樣問了,只能說明這位家長,太不關心孩子了!也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更不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
說明這位家長和孩子缺少溝通。也說明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把教育孩子推給了學校和老師。
其實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關心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也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只是這樣的家長還真少見!奇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