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末ol
-
2 # 無所謂。。。
隨著時代的進步,祭祀這項富有傳統意義活動也開始了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國家提倡文明祭祀,綠色祭祀,環保祭祀,以往一到清明節前後就會有人在燒紙,這樣極大的影響了環境而且容易引起火災。
-
3 # 穆文子
文明祭祀,這個話題由來已久,那麼,什麼才是文明,如何做到文明祭祀,就需要探討一番了。比如過去的燒紙祭祖,磕拜之禮,燃放鞭炮之類,隨著時代發展,都不能算是文明祭祀了!我們可以像古人那樣,書寫祭文,然後在相關場合深情的朗讀給先祖去聽就可以了!或者說,進行網上祭祖,更加文明進步!
-
4 # 喝奶茶不長胖
大家好,醫學院大學青年教師前來答題。
又要到清明節了,關於祭祀其實不僅事關風俗習慣,也是醫學人文領域會探討的問題之一。首先,我們澄清一下,傳統祭祀習慣中,有些行為不夠文明,有些行為不夠環保。但並不是所有的傳統祭祀行為都不文明。例如在家中擺放先人遺照、逢年過節小範圍內紀念先人;既不影響他人也寄託了愛思,是我們所提倡的。
那麼,什麼是文明祭祀?文明祭祀的手段有哪些?多個網路雲祭祀平臺已上線
第一、疫情期間,多個地區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提倡“雲祭祀”。
近日,山東省濟南市釋出關於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的通知。當地民政部門發出倡議,呼籲市民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選擇“雲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祭祀活動同樣應該重於心而不拘於形,透過網路獻一束花、上一炷香、點一支燭,頌讀祭文來寄託哀思,一樣可以達到祭奠先人、追思哀悼的目的。(光明網--時評頻道)所謂“雲祭祀”就是透過微信等平臺影片和直播的方式,由公墓管理人員代為進行祭祀活動。海外華人也建立了“雲祭祀”網站,透過微信掃碼線上創立“燭光紀念館”即可寄託哀思;並且能夠實現全球統一祭祀。無論身在何處,只要開啟網站,就可以為自己逝去的親人、愛人點亮一盞愛的燭光。
“雲祭祀”改變的只是祭祀的形式,並不是改變祭祀的核心。在特殊時期採取特殊方式,不改變追終慎遠,不忘先人的心情。
大資料、全息影像和人工智慧技術為新型祭祀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透過大資料、全息影像和人工智慧技術寄託哀思。
早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日本科研人員透過收集遇難者生前的聲音碎片,模仿逝者的口吻寫了遺書,並且透過語音合成技術,還原出逝者的聲音並且讀給家屬聽。有些家屬聽了頗為感動,於是走出內心陰霾,決定重新認真生活。當然,也有些家屬聽了悲痛欲絕。這就是這項技術的爭議所在。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已經有專案組可以透過逝者生前留下的大資料、照片及影片資料,結合人工是能技術,還原出逝者的全息影像,並可以與家屬進行簡單對話。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見到逝去的親人,你會選擇見面麼?聽到逝去親人的聲音,到底是好是壞?作為醫學人文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我也相當關注這項技術的倫理研究進展。
但是,沒有疑問的是,如果這個專案技術完善、倫理審查透過,將來會成為“文明祭祀”的主流。
越來越多家屬選擇海葬方式紀念先人
第三,種一棵樹、出一次海、看一看天空。
越來越多的家屬選擇將親人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有國外的商家提供將逝去親人的骨灰埋在盆栽中,讓植物伴隨家人的生活。還有的人,選擇將親人的骨灰撒在大山裡,隨風而去。
每到節日,盆栽、大海和群山,就是他們寄託哀思的物件。這種祭祀方式,既新穎又浪漫。逝去的親人並沒有與家人切斷聯絡,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守護著這份親人之愛。
以上這些,也只是“文明祭祀”的一部分;隨著科技、文化的發展,相信我們會有越來越豐富的方式,緬懷先人。畢竟,“愛就是永遠不不忘記”;“不被忘記的人,就永遠活著”。
《尋夢環遊記》愛,就是永遠不忘記
-
5 # 容淇8614
透過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綠色環保,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追思先人,這些都是文明祭祀。但是祭祀之前我們一定要帶著感恩的心,虔誠的心,慎終追遠、禮敬袓先、弘揚孝道來感恩祖先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恩澤,護持,才能讓家族發揚光大,光宗耀祖等等。所以說清明節祭祀是最好的旺根之法,大家一定要去祭祀祖先。
-
6 # 南國舊逸
我覺得文明祭祀就是撇除陳規舊俗,比如燒製進貢品這些就行了,取而代之是鞠躬,敬獻鮮花,現在也大力提倡網上祭祀。
-
7 # djateegs104869086
祭祀在心不再形,形式的繁簡,型別是心形於外物的體現。佛前三支清香,心誠則靈。祭祀亦可三支清香,以寄哀思就可
-
8 # 殊街
建祠。
全國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各建一個祠堂,不管在那個祠堂都可以祭奠自己想要祭奠的已故先人。
象銀行一樣地通用。這樣也還有促進團結和民族感情的因素。
回覆列表
做到文明祭祀很簡單。
第一,響應國家政策。國家制定政策,都是從大局出發。比如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家要求今年的清明節禁止掃墓。那我們就要聽國家的話。這是為了防疫大局考慮,不是不講道理的一刀切。
第二,掃墓是祭祀祖先。不要鋪張浪費。
第三,要愛護環境。很多農村地區是土葬,難免燒紙錢燃鞭炮。這時候就要注意不要引發山火,給自己和集體造成不必要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