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企業資訊化大講堂

    為漢語而驕傲!

      記得的本人都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堂而晃之地寫著: “ 走拼音化道路是漢語的必然趨

    勢。 ”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理由便是,英文可以打字,而漢語不能。現在回想起來真可笑。隨著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漢字的鍵盤輸入速遞已遠遠超過英文,而且還在雖這技術進步而不斷快速提

    高。可英文呢?滯步不前了吧。

      現代所有學科領域,中國都有很好的學者,沒聽說哪位因漢語 “ 不精確 ” 而搞不好研究

    的。中國的火箭照樣可以精確升空,中國的原子彈照樣可以精確爆炸。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獻都可

    以翻譯成漢語。漢語文獻影響力正隨著國力的增強而在世界範圍內增強。下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來顯示英文的笨拙:本人曾問系裡的幾個教授 “ 長方體 ” 如何用英文講,可這幾位母語是英

    文的工科教授竟說不知道,接下來連問幾個本地的研究生,結果他們也不知道。著實令我大吃一

    驚!現在我要問讀者:

      您知道麼?反正不是 CubeRectangular... 。後來,我倒是真的在字典裡找到了該詞,可現

    在又忘了,原因是它太生闢。感嘆,英文真是笨人的語言,試圖給天下每一事物起一個名字。宇

    宙無窮,英文詞彙無窮!詞彙如 “ 光幻覺 ” 、 “ 四環素 ” 、 “ 變阻器 ” 、 “ 碳酸

    鈣 ” 、 “ 高血壓 ” 、 “ 腎結石 ” 、 “ 七邊形 ” 、 “ 五面體 ” 都只有專業人士

    才會。根本不可能象漢語那樣觸類旁通,不信?去親自問問母語是英文的人好了。英文是發散

    的。搞的一些基本概念如 “ 長方體 ” 也只有專家才會講!

      怪不得英文世界裡專家那麼多,而且都那麼自信;是啊,一般人連他們的基本術語如 “ 酒

    精綿球 ”“ 血壓計 ” 都不會講。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對無知無奈!可悲可憐!

      英文是一維的,是密碼語言。寫英文是編碼,讀英文是解碼。細想想:如把英文的 a 、

    b 、 c 、 d 、 e 換成 1 、 2 、 3 、 4 、 5 ,並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區別。按上邊的對應,

    如一開始就把 cab 寫成 312 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區別。用一樣的讀音,又有什麼不可以?

      漢語就不同了,是二維的 ( 紙面上的最大維數 )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紙面的幾何空間。每

    個漢字就是一幅畫。試問從一幅畫上得到的資訊快,還是從一行密碼中得到的資訊快?國家漢字

    的掃盲標準是 1500 個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 2000 個漢字。就憑這 2000 個字,大家可

    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裡,沒有 20000 個字別想讀報,沒有 30000 個字別想把

    ( 時代 > 週刊讀順,大學畢業 10 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 80000 字。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

    者英文新詞,例如火箭 (ROCKET) ,計算機 (COMPUTER) 等,可漢語則無須,不就是用 “

    火 ” 驅動的 “ 箭 ” 麼,會 “ 計算 ” 的 “ 機 ” 麼!可英文就不能這麼幹,不能靠組

    詞,原因是 “ 太長 ” 了。

      如火箭將成為 “FIRE-DRIVEN-ARROW” ,計算機將成為 “COMPUTAIONAL-MACHINE” 等。人 的視角有限,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目前,英文詞彙已突破 40 萬,

    預計下世紀中葉,將突破 100 萬大關。而漢語則相對穩定,現在中學生還可以琅琅上口地讀屈原

    的楚詞。英文就難了,太不穩定。現在的人們讀沙士比亞的原著已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讀 400 年

    前英國詩人喬叟的詩了。學 GRE 的時候,注意到很多韋氏字典收錄的詞彙竟是本世紀初的新詞,

    如 “Gargantuan” 取自拉伯雷的小說。這也不奇怪,畢竟英文 400 年前才統一了拼寫。

    為漢語辯護! 呼籲那些糟蹋漢語的人注意以下事實:

    (1) 聯合 6 種文字的官方檔案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漢語;

    (2) 漢語的精確性已為蓬勃發展的中國科技事業所證實;

    (3) 計算機語音輸入最具有希望的是漢語;

    (4) 漢語是穩定的是收斂的,英文是不穩定的是發散的;

    (5) 漢語是二維資訊是生動的是高效的,英文是一維資訊是密碼型的是枯燥低效的。

    (6) 在英文世界裡能讀文學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都能幹的。如閱

    讀 ( 荊棘鳥 > 中用英文描述的非州的一些植物真是艱澀無比,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圇吞棗而

    已;可在中文世界裡,又有誰會對僅有中學學歷的人讀完四大名著而感到驚奇?

    (7) 當今雖是英語文明的蓬勃期。但在歷史的長河中, So far ,英文世界的文明史遠比漢語世

    界的文明史短。英文是先進文明的語言是沒有根據的。為漢語驕傲!更為堅信漢語時代即將到來

    的華人熱情與信心而歡呼!

    (8)簡體漢語是環保的語言,花費的油墨紙張最少!

    (9)漢語的相容性最好!任何語言,很容易嵌入其中。

    (10)漢語的發展性最好,造新詞彙不必說了,造新字也很方便。

      為漢語辯護!為漢語驕傲!更為堅信漢語時代即將到來的華人熱情與信心而歡呼!!!

  • 2 # 外語那點事

    漢語比英語的表達會更豐富。

    比如說我們在寫文學作品的時候,用漢語來表達河流,可以找到非常多的詞語和句子去描述河流。單純能夠表達河流的詞語,可能就有20多個。

    但是英語表達方面就沒有那麼的豐富,表達河流的詞彙並沒有很多。

    所以英文的文學作品如果翻譯成中文,不同時代不同時期的翻譯版本,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同樣是一個詞,表達成中文以後可以變成無數種不同的詞語。但是從中文翻譯到英文就會顯得很枯燥,只能夠選出幾個詞來翻譯。

    其次漢語中有很多抽象的表達,特別是表達人內心的情感的時候,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抽象的意思來去描述人的內心,但是同樣的表達抽象的內心活動的句子,如果翻譯成英文,在英語母語讀者讀起來就會感覺是具體的東西,但是和具體的東西差別會很大,所以他們往往沒法理解這種句子。

    因此善於進行抽象的心理描述的中國文學家的作品,如果翻譯成英文,往往會很有劣勢。直接翻譯具體的心理描述,會讓英語母語讀者根本讀不懂。如果跳過這些翻譯,直接用形容詞去代替,整篇文章又會顯得非常枯燥無味,並且字數上會有很大的不對應性。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一些中國的文學作品,你感覺它完全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能力,但是卻沒有辦法獲得。因為所有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作品都是要翻譯成英文或者其他外文以後,再來去評審。

    另外中文的語言相對簡潔,如果說通篇的文章有比較多的諧音,或者是有比較多的成語,文章會看起來非常有意思。但是這種文字要是翻譯成英文,還想要讀出味道來就非常的困難了。但是反過來如果是英文的文章有很好的押韻,翻譯成中文怎麼翻都能夠翻出押韻的味道來。

    另外中文的文章讀起來非常好聽,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把中文當作是一種音樂文字。讀起來非常的有韻律,在老外的耳朵裡面聽華人的說話就好像是在唱歌一樣的感覺。所以中國的文章如果拿來朗讀,可以讀出非常好的味道來。但是外國的文章如果拿來讀,就算是用莎士比亞的詩歌來讀,都不一定能夠讀出很好的味道來。歐美語言如果說讀詩歌能夠讀出味道的,通常來說都是兒歌。

    如果用漢語來譜寫歌曲的歌詞,可以根據歌的韻律來調整歌詞,可以做到歌詞跟著歌曲走。但是如果用英文來去寫歌詞,就要非常注意每一個音節對應的韻律的位置。所以通常是歌手要跟著歌曲走。

    此外同樣是一篇英文文章,翻譯成中文,可以用各個時代的古文文體以及現代文體來翻譯。一篇文章可以翻譯出幾千種版本。但是一篇中文的文章,如果翻譯成英文的版本,往往是千篇一律。並且經常翻譯不出味道來。因有非常厲害的漢學家前,要把中國古代的詩歌翻譯成英文。像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這種句子,翻譯成英文後卻翻譯出了野餐的感覺,一點沒有那種悠然自得的意味。

    英語的表達就是比較具體,和中文比,他可以在形式上和中文進行同步。但是在意境和一位上,很難與中文的表達做到形與神的同步。

    但是也因為英語的表達比較具體,所以英文作為法律用語以及醫學用語,還有航空航天上面用英文,都可以作出比較準確的表達。不會因為使用漢語造成的歧義而含糊其辭。

    總體來講就是漢語的表達更豐富,而英語的表達更準確。

  • 3 # 和諧193826835

    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希望中國堅決要發揚光大母語呀!維護中華民族的的安全。英語應該作為副科自學科目,減輕學生學習壓力。

  • 4 # 郭智勇

    比英文強十倍的華語字母文字

    為什麼要增加一套華語字母文字來輔助漢字?由於漢字數量眾多,計算機無法直接利用,必須透過字母轉換。漢字也很難表示科技符號,以及數學、物理、化學公式。對中國科技非常不利。我們只有增加一套漢語的字母文字,彌補漢字在科學方面的不足,同時也會加大漢語的傳播速度,讓外華人學習漢語更容易,華語字母文字可以設計漢語的資訊交換嗎,可以設計漢語程式設計系統,可以設計漢語的作業系統。有了華語字母文字,華人可以不用學習英語

    在語言文字方面(高中以前),中國學生學:漢語拼音100個課時,漢字1500個課時(漢字太多也只能學一部分),英語英文5300個課時(學了就跟沒學一樣)。一共6900個課時。

    美國學生只學英文:400個課時。

    中國學生在學語言文字方面用的時間是美國學生的17倍,而且還學不精,中國學生要想超過美國學生,除非中國學生長10個腦袋。

    華語字母文字

    由於現在大家都在使用《漢語拼音方案 》此文字方案暫時就使用《漢語拼音方案》的拼音規則。 我的方法是:原拼音方案不變,只用V代替u(魚),再用聲母當中的17個字母給拼音字定意,標在拼音字的後面,不發音。為什麼是17個字母呢,因為zh ch sh 用著不方便,n g r標在後面會對拼音字產生錯音錯意。用dzjhmqc wyxtslfb P K把漢字在按語法分成17類,如果拼音字在定意以後每個音節在分類以後還有相同的字可以在定義字母后面再加17 個字母和 n rg3個字母。漢字有400多個音節,可以在每音節中選一個字是常用字高頻的,不用加字母定義 。名詞是mcdzwqhjl動詞是tsfyk形容詞是xp其它的詞用b表示。具體分類如下:m人的名詞(人名 人倫 人體 思想 病 排洩物等) c人物 人事的名詞(族名 人事活動 工作 職業 文學 體育 藝術 信仰 抽象等) d是動物的名詞 z是植物的名詞 w是地理名詞(天文地理 礦物 化學元素等) q是器物名詞(機器 電子 五金 傢俱 器具 金屬材料等) h是合成加工物的名詞(化學品日用品 醫藥 食品 服裝 裝飾等) j是建築 處所等名詞 l是方位時間等名詞 t是非手動加思想動詞 s簡單手動動詞 f是複合手動動詞 y是綜合動詞 k是其它動詞 x是形狀 性質形容詞 p是狀態形容詞 b表示其它的詞。以下是部分漢字定形 阿a 啊ab 愛ai 挨aik 哎aib 礙aiy 癌aim 艾aiz 藹aip 哀aips 埃aiw 安an 按ans 暗anp 岸anw 俺anb 案anq 氨anh 媽ma 罵mat 馬mad 嗎mab 好了在這就不寫了。 注意:這種字不加聲調,聲調只在學習中用,書寫時不加聲呼叫字母代替也不行。加聲調會對以後的使用帶來困難和混亂,也會影響文字的伸縮性,對以後的文字發展不利,我認為文字的發展還是以詞為標準的好,其實在我的常用字詞表中要加字母定義的單字只有不到一千個,有400個左右的單字不用加字母定義,其餘的都用詞表示如:美麗meili 魅力meilim 眼睛yanjing 眼鏡yanjingq 很多詞不用區分只接拼寫:螞蟻mayi 警察jingcha 電視機dianshiji 在造個句:她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 tab you yib shuang meili de da yanjing。只有兩個字要加字母,在日常用語中很多字與詞怎麼讀就怎麼寫。其餘的單字全在我的備用字表中,很少用,主要針對部分地名 人名 古文 古詩 成語 不過我還沒有全部整理。在日常學習中 詞 根本就不用專門學習,主要學習同音詞。

    這套文字看似比較難學,不過這是設計文字,教學不是這樣的,經過巧妙的設計安排,小學生只要學習漢語拼音,和組詞方法,還有少量的同音詞同音字的區分,小學三年級的認字能力和閱讀能力就可以達到現在高中生的水品,我們的孩子會有大量的時間接觸其他事物,詞性區分到了初高中在慢慢學習。

    下面是簡單舉例:

    區分同音字的能力,以及華人的姓名書寫

    張庭和章亭是開郵輪的,章婷和張霆是開遊輪的,張莛和章葶是開油輪的.Zhangm tingjy he Zhangc tingj shi kai Youlunqc de, Zhangc tingx he Zhangm tingw shi kai Youlun de,Zhangm tingz he Zhangc tingzl shi kai Youlunq de.

    日常 用語 怎麼 說 就 怎麼 寫 richag yogyu zenme shuo jiu zenme xie 我的祖國是中國, wo de zuguo shi zhogguo, 我的母語是漢語, wo de muyu shi hanyu, 但是我不喜歡漢字。danshi wo bu xihuan hanzi.

  • 5 # 使用者5257147391308

    據說中國準備在初中階段開設計算機語言程式設計課,所謂計算機語言特別是計算機高階語言,都是根據英語的語境進行編寫的,如:Javac語言,C語言,Basic語言,Fox basic資料庫等等,這是漢語沒有優勢,美華人發明了第一臺計算機,他們把這個機器慢慢的打造成了只懂英語的傢伙,我指的是各種計算機語言,人家已經先我們走出去了好遠了,我看還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吧,別總異想天開了。

  • 6 # 信心36012

    中國的教育是英語掛帥,英語不合格啥都考不上。比之前的政治掛帥有之過而無不及。難怪最高學府能培養出了漢奸天才。

  • 7 # 明天194531667

    人工智慧翻譯已經能秒譯30~40語言,甚至連地方方言都能翻譯(語音和文字在手機螢幕上同時顯示,遠超人翻譯速度);

    日本已經宣佈2020年英語退出高考!

    高考科目感覺需要調整

    花太多時間學習英語,值嗎?

    語言的作用是說、讀、寫。

    隨著人工智慧翻譯的進步(影片|人工智慧翻譯機發布 可譯33種語言)(此影片為2018.4的,電子產品一般3個月左右就會升級換代,現在功能更為強大,手機上下個軟體即可翻譯全部語言),這個功能很快就會被機械所替代(就像蒸汽機代替人力、代替馬車一樣)!因此,對現今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深感憂慮(很不恰當,最應該選修)!

    感覺學好中文,加強科技教育(理化生及計算機)加強體育(開設足球課、游泳課等)及琴棋書畫等教育才是對個人和國家都受益的方向。

    關於英語,現階段國家可以鼓勵並加強翻譯,及時翻譯出版最新科技資訊及其他好作品。

    一生時短!用有用的時間學習對個人和國家發展有幫助的知識,發揮各人特長,應該更有意義。

    高考改革要從國家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高度著眼,要把中國的人口優勢變為人才優勢,看看未來30年國家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吧(見下面連結)!再看看現今的高考改革(日本高考將迎改革,2020年起英語不再納入考試科目),真的很無語!

    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toutiao_wallet_bundles/toutiao_learning_wap/online/article.html?item_id=6714557535736562190&app_name=news_article

  • 8 # 浮生若夢未停歇

    漢語尤其是古文古詩詞更需要人去理解文章的意圖,去體會作者的想法,去感受文章的意境,可能與華人中庸,內斂,含蓄的性格有關。

    而英語更加精準,後期加工成分多,與西方人直接開放的性格有關,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就是這樣,不需再花心思理解。

    我更喜歡中文,就因為他的美!

    現在小學一上學就開始讓孩子接觸甲骨文,瞭解漢字的歷史,當你看見一個羊字,一個馬字,一個鳥字,多麼美妙神奇的漢字,字是鮮活生動,立體的。漢字表意,表情。

    英文就是程式碼,冷冰冰,毫無感情,僅是交流工具而已,只表意,不表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越嚴厲,孩子的內心可能越叛逆,一旦時機出現就會爆發,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