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牽手教育

    關注的藝術,正確的關注孩子。家長選擇正確的傾聽,能帶來最大收益。

    我們知道,拓展自我界限和實現自我完善是愛的目的,所以,愛需要不斷的努力。真正的愛一定需要努力和勇氣,不然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愛,這一點毋庸置疑。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我們愛孩子,一定會關注他,細心照料他,幫助他成長。我們對對方的關注,一定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能促進對方心智成熟,還可以對抗自己內心的懶惰,讓我們付出努力。

    體現關注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努力傾聽。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聽別人說話,可多數人卻不懂得如何傾聽。我們的學校教育,在學校裡,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教孩子如何去傾聽。教孩子學會傾聽是明智之舉。即使取得的成就有限,起碼也應該使孩子明白,傾聽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更應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傾聽是對他人表達關注的具體表現。大部分人不懂得傾聽,是沒有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或者不願意為此付出努力。

    但在大部分的傾聽中,我們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接受者,而是給予者,尤其是在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根據孩子的年齡的不同,傾聽的方式也應有不同。幼兒園學前班的孩子,說起話來可能沒完沒了,對於這種情形,父母如何處理呢?

    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讓孩子閉嘴。在有的家庭裡,父母甚至做出規定,決不允許孩子說個沒完。

    第二種方式是不管孩子說什麼,大人都不予理睬,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能自言自語,他們跟大人之間絲毫沒有互動和交流。

    第三種方式是假裝傾聽,實際上仍在忙自己的工作,想著自己的心事,偶爾說一聲“嗯、啊”或者“好極了”,以此應付孩子。

    第四種方式是有選擇的傾聽,孩子說到某些似乎重要的事情時,家長才會豎起耳朵,集中一下注意力,試圖以最少的精力獲取最多的資訊。

    在以上五種傾聽方式中,父母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說一種比一種多。其實孩子也能夠意識到,父母有時是在有選擇的傾聽,但這種“傾聽原則”同樣能使他們感到滿足。父母最為關鍵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聽與不聽之間,做出恰當的選擇,找到最佳平衡點,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真正的傾聽,不論時間多麼短暫,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 2 # 淏東

    言教不如身教。想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首先家長得做好榜樣,這種無聲、無言的教育,往往比有聲的說教更加有作用。在家裡家長要做好示範,比如說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認真的聽,耐心的聽,即使孩子說的不對,說的有問題,也要耐心的聽完。另外,對於家裡的老人,作為爸爸媽媽一定要耐心聽取爺爺奶奶的話,給予對方傾聽的尊重。這些都是良好的身教表現。

    孩子從小都是跟著大人、跟著環境有樣學樣,所以做家長的,做爺爺奶奶的,對孩子的教育都同樣重要。另外,可以讓孩子聽音樂,以安靜、舒緩的音樂來輔助孩子,鍛鍊其安靜耐心的心理構成。

    另外,可以在家裡有聚會,或者參加其他家庭聚會的時候帶著孩子。讓孩子去做一個安心的傾聽者,可以透過這樣的方法進行訓練。當他做得對的時候給予鼓勵,做錯的時候予以批評,並告訴他為什麼。

    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他養成這種習慣對他有非常大的好處。從社交的角度看,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他一定是討人喜歡的。聽到就可以學到,學到就可以用到。可見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培養,有多麼重要!@閱讀第一 @認知框架 @語文亦國學

  • 3 # 心理諮詢師李國棟

    教孩子學習傾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事情,學會傾聽別人使聽者和講者都獲益。傾聽別人也意味著良好的溝通狀態,代表著比較近的人際關係。不善傾聽的人不僅限制自己的交流,也影響與人的相處。

    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我覺得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家人要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想要讓孩子學會傾聽,一定要有良好的示範,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庭是最好的學校。如果家庭中用爭吵解決分歧或用冷漠對待異己,那麼孩子是無法學會傾聽和表達的。尤其是家長和孩子之間如果是單向的教育,缺乏雙向的交流,孩子一直處於被動傾聽的狀態,孩子也學不會傾聽。

    傾聽不僅是良好的聽者狀態,還包括良好的迴應狀態。不會傾聽並非指不能耐心聽,如果只有聽沒有反饋或者反饋不同頻,都是失敗的聽。傾聽意味著聽到全面的意涵,並給出恰當的迴應。傾聽意味著不隨意打斷,不隨意插話,不隨便評論,更不會任意曲解或聽而不聞。傾聽意味著耐心聆聽,深刻理解,尊重感受,接受不同,恰當反饋真實感受,適度分享意見,並能積極引導對方充分表達。

    在家庭裡,家長要會傾聽長輩,也要會傾聽孩子,被傾聽的人才會有機會正確表達,被傾聽的人才會不急著搶話、爭辯或者為證明自己而建議或評論。得到家長充分的理解,被充分接納自主想法的孩子,更容易對別人的想法和意見保持開放和耐心。家長能夠耐心傾聽不僅僅是對孩子做出最好的示範,讓孩子看到怎麼做,怎麼效果好,還是在心理上對孩子的勇氣與耐心給予支援,幫助孩子有能量傾聽別人。孩子不能傾聽別人,除了部分孩子是因為衝動或敏感氣質影響無法更好的交流,多數都是由於缺乏被充分傾聽和足夠關注而需要不停的急著表達自己,就如嘮叨的家長。

    其實,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學會傾聽,是由於覺得孩子總是急於打斷家長或者不肯接受家長的意見。家長想要孩子接受的想法孩子總是聽不到。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孩子不肯傾聽也許和家長非常一致,那就是孩子覺得家長沒有聽懂自己要反覆強調或者不停拒絕家長的想法。你觀察一下他和好朋友交流的狀態,就可以知道孩子是不會傾聽,還是不會傾聽教育他的人。也許,他能很好的傾聽能彼此傾聽的好友。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想家長會想到該怎麼先從自己開始傾聽家人,用以引導孩子學習傾聽的做法了。

    2.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會傾聽的人一定是會表達自己的人。很多孩子不會傾聽是因為他總是無法充分恰當的表達自己。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愛表現自己,過度表現自己是青春期的階段性特點,無可厚非,不該過度指摘或者否定,到仍然可以引導他們更有效的表達自己和表現自己,告訴他們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語言不在聲高而在有理。多數孩子無法掌握的表達方法是在發生爭執的時候語言技巧。家長和孩子在發生爭執的時候,使用理性、清晰、確定的方法表達意見,處理分歧,能夠使用語言表達情緒,能夠給孩子做出好的示範。

    例如,家長如果覺得孩子講話過分,可能會馬上火冒三丈,拍桌子大聲斥責:你太過分了,如此無理,不尊重長輩,再有能力也是廢材!就不如用語言表達:你講***,令我感覺非常生氣,我認為你非常不尊重我,恨不得痛罵你一頓…這樣的表達並不會把情緒直接變成行為,保持了語言的交流和情感的宣洩。孩子才有機會現場模仿、學到如何表達情緒,否則孩子會也透過行動對抗。

    除了情緒的交流和表達,針對有分歧的意見和態度,也需要教育孩子恰當處理。例如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先確認對方的想法,舉個栗子:你說到***,表達了***,是不是這樣?在談話中,要經常提問以確認雙方是否互相理解了剛說的話,及時消除誤會。此外,還要會表達拒絕。比如,我還沒有很清楚,不知道如何回答等。

    3.有些不善傾聽別人的孩子並非由於沒有方法或者沒有傾聽的意願,他們的確困惑於不知為啥想做卻總也做不好,那麼,幫助這樣的孩子就要除了用耐心以外,藉助一些訓練和輔導也是非常不錯的嘗試。例如一些口才班、交際營,都會有針對性的解決孩子溝通方面的問題,一些專業的課程通常還會對孩子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針對性的做干預,效果也比較好。

    總結一下就是,孩子傾聽習慣的養成,前提是被充分的傾聽,以及有傾聽和交流的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傾聽其實只是溝通的一種狀態,而且是一種相互的狀態,沒有一方總是傾聽另一方的方法,傾聽就是為了相互理解和充分表達交流。如果能傾聽孩子使其被充分理解和充分表達,那麼他也很容易接受傾聽別人的邀請,耐心傾聽別人。

    其實,沒有幾個人總是希望對面是隻會傾聽的空椅子

  • 4 # 雨後山林靜

    孩子在3歲前傾聽習慣不是很好,他們很難認真傾聽別人說話。3歲以後,就能有意識的發展了。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3—6歲孩子關於傾聽的內容:

    一、3到4歲幼兒的發展指標

    1.能夠認真聽別人講話,並作出迴應。 孩子在四歲前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他們會很在意別人的評價。有時當大人說我不喜歡你了,他們就會哭起來。他們會開始認真地去傾聽別人說話,並且根據爸爸媽媽的一些指令來做一些事情。當別人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他能做出一些迴應。

    2.孩子能夠聽懂日常簡單對話。 孩子學說話,就像我們學外語一樣,需要有一個語言環境才能夠更好地發展。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經常與孩子說話,並且發音要清晰、準確,說慢一點。孩子天天聽,就能慢慢的聽懂這些語言。

    二、4—5歲幼兒的發展指標

    1.在群體中能夠有意識的聽與自己有關的資訊。如果爸爸媽媽在和別人聊天,他們會認真聽爸爸媽媽在講什麼。他們會留意自己的名字,或有選擇性的聽與自己相關的一些資訊。

    2.孩子能夠聽懂結合語氣、語調聽懂不同的意思。孩子有的時候甚至能夠聽懂反話。

    三、5—6歲幼兒的發展指標

    1.在聽不懂的時候能夠主動提問。

    當媽媽告訴孩子要做一件事情時,他沒有聽懂,會一直追問下去。比如:為什麼金魚不會眨眼睛?為什麼含羞草一碰,葉子就會合上。

    2.能夠理解一些複雜的句子。

    能夠理解有關聯詞的句子。比如: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

    不但......而且......

    如何來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呢?

    一、給孩子多創設交流情景。

    要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是需要進行練習的。父母可以主動給孩子創設一定的情景。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來交流。如:去哪裡玩了?看到了什麼新聞?哪些有趣的事情?父母都可以跟孩子說一說。父母在說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能夠認真傾聽,不要隨意打斷父母的話。

    在父母與孩子的對話中,最好可以讓孩子加入進來,一起來討論一個話題。比如:你喜歡哪本繪本?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當對方在發表自己觀點的時候,另一方就需要認真地傾聽。當聽懂了對方的意思後,也要說說自己的看法。可以一起討論,你為什麼喜歡看,你喜歡什麼角色。如果沒有認真聽的話,孩子是說不出來的。

    三、讓孩子多聽故事。

    現在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會給孩子買播放器,讓孩子聽故事、三字經、唐詩等等。用這些播放器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一般來說,孩子不會很認真的坐下來聽,但是經常放給孩子聽,孩子聽多了就能學會里面的詞彙和句子了。這也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還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愛插嘴的小雞》。故事中有一隻小雞特別愛插嘴,所以大家都不愛和他玩。一年一度的“腦經急轉彎大賽”。現在臺上比賽的是,小羊和小鴨子,題目是什麼東西越洗越髒?小羊和小鴨子都在很認真的思考著,臺下的觀眾也在關注著他們。可是,愛插嘴的小雞又犯老毛病了,只見他大喊道:“我知道,我知道,是水。水,就是越洗越髒的。” 說完,很得意的看著小羊和小鴨子。小雞心想:你們都不如我聰明,這下,大家都會很佩服我,會誇我聰明瞭。可是,大家都很生氣的走開了,沒有一個人理會小雞。

    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隨便打斷別人的話是不禮貌的、不對的,引導孩子學會傾聽,懂得尊重別人。

    四、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傳話的遊戲。媽媽對孩子說一句話,要求孩子在仔細聽完,然後再把這句話說給爸爸(或其他在場的家庭成員)聽,依次類推,看看傳到最後一個人那裡時,是不是會變得面目全非。

  • 5 # 向之初

    關注孩子傾聽的家長不多,但關注孩子關注力的人倒很多。個人認為,這兩者是同一種能力的表現。

    因為,導致孩子傾聽不專注的原因跟導致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原因往往是一樣的。

    很多家長自以為是,一邊花錢培養傾聽和專注,一邊又在生活中破壞。

    為了提高孩子傾聽,幾點建議:

    1.孩子有自身特點,要尊重他們的規律

    2.要有耐心,聽不懂時避免傷害

    3.多找孩子喜歡的話題

    4.強迫壓抑來的最終會爆發

    5.引導 疏導更重要

  • 6 # 星辰朗文

    先判斷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傾聽,

    1.聽覺記憶力很好,你說什麼他都能聽得很清楚,記的很準,反應敏捷,但老是愛插話。

    2.聽覺能力有欠缺,對聲音的反應比較遲鈍,如:我說了你沒聽見嗎?說了半天你怎麼還沒反應啊?或是老師口頭佈置的作業,常常他聽不清楚,記不住。再有你連著說了很多句,他只記住最後一句。

    找準原因,採取相應的辦法解決。

    1.聽覺記憶力很好的,愛插話的。多與他談話交流,鍛鍊他每次說話時沉下心來聽別人說完,眼睛注視著別人,靜下心來,自己想好後再說。

    2.聽覺能力有欠缺的,主要是聽覺的記憶力不是太好,是指孩子能保持複述所聽到的資訊,這個記憶力是非常基礎的。可以讓孩子有意識地去鍛鍊,⑴努力的去聽別人說的是什麼,能聽多少聽多少,然後再講出來。⑵看新聞時,可以讓他重複剛才聽到的新聞。③用手機放朗讀的短文,讓他試著聽背。④可以每天背一小段文章,鍛鍊他的記憶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姐弟戀,有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