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語文思維
-
2 # 教育知識匯
初中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字數一般都在400—850字左右,但是在初中因為年級的不一樣,所以老師為其要求的字數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如果孩子剛上初一的時候,那麼寫作的字數一般都在400字左右,因為孩子剛上初中,還是希望你不要去寫什麼長篇大論的內容。
然而到了初二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過度期,因此寫作的字數也不需要太多,但是又要比初一的時候多出那麼一兩百字,畢竟自己已經上初二了。
還有就是到初三的時候,這時我覺得是寫作的一個關鍵期,所以我建議在寫作文時候,作文的字數都需要比初一、初二的時候要多,一般在850字左右。
而對於題主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我覺得孩子上初中的話,一般寫的最多的就是記敘文了,特別是在初一。
那什麼是記敘文呢?
其實所謂的記敘文就是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的表現方法,然後以及敘述現實生活中有意義的人物和事件的最基礎的一種文體。
然而對於記敘文來說,它一般包含了這四大類作文。比如:寫人作文、記事作文、狀物作文和寫景作文四種。而我們在寫記敘文的時候,是需要寫清記敘文的這幾個要素的,不然你寫的文章就不是“真”的記敘文!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1、時間一般記敘文的時間都是在文章的開頭就有所交代的。而對於記敘文的時間,我們可用某年某月某日來具體表示,也可以用節日來表示等等。
比如:用時間來表示:“2020年9月14日”;而用節日來表示的話就是“春節”“中秋節”等等。
2、地點地點和時間一樣,一般兩種都是在文章的開頭就需要角度清楚的。
3、人物這個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在生活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由我們人去做的,所以人物也是我們在寫記敘文的時候,最為關鍵的一點。
4、起因而除了有人之後,任何事情的發生也都是有起因的,所以這個所謂的起因,其實也是一件事情最不可缺的。
5、經過而這時候,有了上面四個因素之後,,就會有一個主體發生,這個主體就是記敘文的一個經過。因此這個經過也是我們寫清整件事情的一個來龍去脈。
然後對於經過這個因素來說,要說“人物”是最重要的,那麼“經過”就是最最為重要的因素。因為“經過”交代了整件事情最為詳細和具體的內容。
6、結果結果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一篇記敘文中,要說沒有結果的話,那這篇文章就寫的太失敗了。因為“結果”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結束語而對於上初中時在寫記敘文的時候,文章中六要素的順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我們還可以根據事情發生後的情節和結局放在作文的開頭。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在閱讀自己文章的時候,能夠及時的給予讀者留下深刻的懸念。
而對於題主所提出的“孩子初一,每次寫作文都不夠字數,該怎麼辦?”其實我覺得是孩子腦海中沒有更多的素材或者佳詞佳句可寫。
然後更多的我覺得是孩子不懂得在寫記敘文的時候,自己要怎麼去安排事情發生的情節才會更感人和更吸引讀者吧!
回覆列表
初一主要是寫記敘文。我用我剛講的八年級上冊第3課《“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來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讀七年級,也能理解我下文講的內容,因為閱讀與讀書的年級無關,只與理解力有關。這篇課文是新聞特寫,排除它的新聞性,其實就是一篇普通的記敘文,是孩子學習寫作記敘文很好的例子。
1.通讀全文後,把呂偉做了什麼的語句勾畫出來。就是我圖片中劃紅線的句子。
把這些句子連起來,就成為下面這段文字:
她站在十米高臺的前沿,輕舒雙臂,向上舉起。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緊接著,是向前翻騰一週半,同時伴隨著旋風般的空中轉體三週。還沒等觀眾從眼花繚亂中反應過來,他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進碧波之中。
讀一讀,你會發現:這段話,記敘的要素、呂偉跳水的全過程,都交待清楚了的。但是,就這一段話還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呀!
你與孩子一起讀,然後問孩子:還差什麼呢?孩子通常的回答是:不知道,好像不差什麼了。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孩子們作文字數不足,寫不生動,得不到高分,一般就是寫像這樣的文字。然後就不知道怎麼寫了。
2.閱讀4個劃線句後面我加小括號的句子,分析各自的內容和寫法。
(1)第一段小括號的內容,“沉靜自若”,風度優雅”是對人物的神態描寫;“白雲……她的身旁”是環境描寫。這些描寫渲染烘托了呂偉比賽時的沉靜。
(2)第二段我小括號裡的句子,用了比喻,把呂偉起跳的姿態比作壁畫中的“飛天”;用“修長美妙”的形容詞來描寫她的身材;用“被空氣托住”的樣子來寫她姿態的輕盈;用“襯著藍天白雲”來渲染烘托她身姿的美麗。
(3)第三段我小括號裡的句子,用“急如流星”的比喻寫她的動作之快;用“瀟灑自如”“特別慷慨”“從容不迫”的評價來表達作者的讚美;用“優美的線條,從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續到繃直的腳尖”的描寫,表現她動作的優美。
(4)第四段我小括號裡的句子,是一個細節描寫,也是一個擬人句,來表現動作的完美。
透過上面的分析,是不是文章更生動,人物形象更鮮明,作者的情感也含在其中了?
3.方法總結一:
是不是簡單易學?
4.閱讀分析第5——8自然段,我加中括號的部分。
(2)第6自然段寫評委給的分數。
(3)第8自然段寫一個印度觀眾的語言。
我們發現,這些段落都不是寫呂偉本人,但他們的表現都與呂偉有關。這叫側面描寫,1——4自然段都是寫呂偉跳水比賽的,屬於正面描寫。
有了這一部分,字數是不是又增加了不少,而且更具現場感,更具感染力了。
5.方法總結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初中生記敘文寫作方法總結:1.平時收集自己經歷過的有感受的事件。
2.把事件細分為幾個部分。
3.想本文這樣正面表現和側面表現相結合。還可以正反對比,還可以插入相關回憶。這些方法都是比較好學也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方法。
如果你弄懂了我上述的分析,並一點一點地讓孩子去落實,這篇文章就成為寫作記敘文的寫作教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