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形世界

    悟空問:怎樣才能讀懂道德經?大公曰:要讀懂道德經至少應俱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一是要懂得古漢語的語法修辭特別是六書理論即古文字知識尤其是理解和掌握國際音詞形詞理論效果會更佳(略);二是要知道老子以前的文化背景。老子生活在西周之末,東周之初,距今約2500多年。西周文化的主題是以周文王開啟的《周易》文明。《周易》自武王取得政權後由周公修編並制定禮樂制度作為國家的統編教材和施政法寶上下傳承了800餘載,足見它的社會治理功能是十分強大的。研究周易的人都知道周易的原理是嚴密科學的太極原理的分割,其演化為六十四卦是有著內在的、嚴密的、科學的理論依據的。但是對六十四卦的應用則存在明顯的時效性的侷限。這種侷限如果在新的歷史時期不做修正,當作死的教條必然無法指導現實社會問題。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在歷經大約800餘年的西周之末已經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個現狀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沒有直言而隱藏著的常道或恆道。三要懂得老子本人的心路歷程。老子自幼就是一位歷經魔難但胸懷大業且聰明絕頂的人,有幸被推薦到朝庭做了周室之管(相當於國家檔案局局長之職)因之他有機會蒐集整理了大量的關於上古文明記載的文獻資料。當老子面對世情每況愈下,目睹禮崩樂壞,常道泯滅,絕聖棄智,為道日損,甚至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等殘酷的現狀時,為了從根本上徵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老子以天下為己任,奮筆疾書寫下了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經》,目的在於治人事天、富國強民、做到"天下定"和"長生久使"。然而老子的主張並不被當時已經禮崩樂壞的統治者認可,且被認為是不合常道(周易)的異端邪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老子才憤然西行退出政壇。就是說老子是先作《道德經》,當發現濟世不醒之後才退隱的,並不是消極出世後才作《道德經》,故而把道德經理解為消極出世的作品是完全錯誤的解讀。四是…。一一詳請參見張暱施的《通靈寶鑑》《太上真言譯點》。

  • 2 # 東方俊俠74412004

    《道德經》博大精深,含概了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每個人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搞政治的說他是一部治國的書,研究軍事的說他是一部兵書,喜歡修身的說他是一部養生的書,其實人人都是在盲人摸象。《道德經》不是靠讀就能讀懂的,更不是靠研究就能明白的,那些“入門”“揭義”的書更是無稽之談。真正能明白《道德經》需要人的一生的閱歷和經歷去悟道。而真正能悟道的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標。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也”,也如老子所說,立天子,置三公,不如坐進此道。

  • 3 # 丁哥聊歷史

    首先,要拋開單純的人倫之道,《道》5000字,皆是天道,不要隨意對老子的話進行降格處理,搞成了當代哲學,甚至是心靈雞湯。

    其次,擯棄後世的訓詁學,避免牽強附會,不要試圖用後世的語言邏輯、典故來曲解老子的話,老子的話都是至簡大道,是錨定天地,亙古不變的真理,是對三皇五帝道術的傳承和總結。

  • 4 # 明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要真正讀懂道德經就得斷除依賴性,以無我之心閱讀自然命運。首先,做到上善若水體會社會低層人物的內心世界的訴求,忘我無私設身處地以超善惡是非功名利祿之境界體會生命之終極歸宿,於心物之外求有無之真相,始得遨遊無何有之鄉,知人本真之歸處。

  • 5 # 道者姜華遠

    百分之百讀懂老子已成為永遠的不可能,因我們無法見到老子五千言真正的原貌,這是永遠無法解開的謎。老子五千言當時刻寫在五百左右片竹木簡上,主要因材料問題,相傳及傳抄過程中原文的章句次序被無意打亂,再加上有意與無意的字句的增減與遺漏,現今所能見到的主要版本,在章句次序上已面目全非,失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在章句的字詞上也已失真百分之十以上。當今說讀懂老子只能說你讀懂老子的八九成已是高水平了。然而當今世界,釋老之人及書成千上萬,達到八九成之人及書還未有。老子五千言是他一輩子心血的凝聚,言簡意賅,有其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與思想高度,要想真正讀懂她,前提條件是必須依照其五千言內含的邏輯推理關係與思想內容從新編排章句的前後次序。本人研讀老子二十年,老子開篇之句決不是道可道也非恆也,而是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其五千言結尾句為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五千言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做主人之道術,是為每一個人的知行提供指導的,使每個人達到最高的人生幸福即自然的老死,而不是戰死病死。不要說二千多年前的老子所處的時代,就是當今社會,雖然戰死的很少了,但多少人是吃死的喝死的抽死的,達到自然老死也不及十分之二。目前文化熱國學熱升溫,建議大家在學老上不要迷信國學大師及名出版社,見到開篇不是老子原話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結尾不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書不是為了研究而是為了學習,最好是不要購買,因其謬誤之處至少在四成以上,以免誤入歧途,因為你把老子五千言的章句次序都弄不明白,想較準確的釋老比登天都難。在此推薦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還原〈道德經〉本意》一書,其還原老子的真實成份達七成左右,值得每個想學習老子思想的人一讀。

  • 6 # 澄思心理

    老子闡述的是自然的規律。這和一般人心中,自己的規律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時候就要學習大家平時所不能、不願學習的;行人所不能行、不願行的。這樣才能有所體會、和經典有所契合、明白經典的真意。

  • 7 # 只緣無事可思量

    《真正讀懂老子的前題條件是什麼》?要想(讀懂老子的前題條件)就是(智慧)若沒有(智慧)是很難(讀懂老子)的,何以故?眾生喜歡(著相生心)凡事(我見擋道)故難(了知真義)。六祖曰:自性(本來清淨~夲具智慧)所以要(讀懂老子)就必需(自淨其心),(心清淨~智慧生)才能找到(老子真義)按(真義而行)便能獲益。

  • 8 # 陌路聽雨2

    條件很簡單,但是,很少有人做到。

    1、能正常閱讀古文。

    2、能夠熟讀《道德經》。

    3、能夠靜下心來。

    4、要以旁觀者的姿態跳出來讀。

  • 9 # 西蜀府河人

    先了解陰陽,古人把有形的物質和無形意識稱之為陰陽,又簡稱為有無。《易經》《道德經》講的就是陰陽(有形和無形)的交替、迴圈。

    有形有名。人是用眼睛來分辨、歸類萬物,所以,有形的事物都有名稱。上有日月星辰,下有山川江河,草木金石,飛禽走獸……有形的萬物都有分類名稱。

    所以,《道德經》開篇就用“道”(無形)、“名”(有形);“有名”(有形)、“無名”(無形)來替代有形和無形。

    無形的道,就像水。從大道分離出來(道生一)凝聚而成氣(一生二),氣凝聚而成形(二生三),凝而墜地,蒸而昇天,不斷迴圈往復,周流不息。

    所以,油性和無形都只是暫時的狀態,無形可以是無形的狀態,但不會永遠是無形的狀態,有形的也不會永恆是有形。故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 10 # 長風浩蕩

    讀一個人的著述,是在理解這個人的思維脈絡,理解他的意圖。那你首先要明確,那是個人,是個與你同質的人,是個與你有共同探討基礎、可以思維交流的人。

    其次,一個完整、自主的人的思維脈絡,是相通的,是不太能自相矛盾的。兩點即能確定一條線,三點就能確定一個面,藉由《道德經》五千言八十一章,尋根溯源,去找到那個一以貫之於其中的思想脈絡。

  • 11 # 梁平甫

    讀懂老子的文章容易,沒有什麼前提條件,就如我們讀魯迅的書一樣,雖然深奧一點,但是我沒聽說過哪個讀沒懂,就包括老子一樣如果你寫的東西讓人讀不懂,那你還寫它做什麼?所以老子寫的東西也希望我們容易讀懂。但是要弄懂老子的人就難,因為老子己經不在世止,他所說的和所做的,是不是口是心非誰也不知道,所以我講讀懂老子沒有前提條件而是靠歷史對他的評論。

  • 12 # 朱清國1

    我認為是"致虛極,守靜篤"。必須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要"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即為學習《老子》要日益博學,為求道要少而精。要做到至少通讀《老子》十遍,然後一章章精讀。這樣才不至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13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要想讀懂《老子》,必須首先讀懂《曲全》或《中》、《止》、《道》。《中》、《止》、《道》都是從《曲全》發展而來的經典,三者內容完全相同,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由於這些經典中的有些詳細內容在《老子》中變成了略語,如果不首先讀懂這些經典就直接去讀《老子》,那麼,就無法理解那些略語。到今天為止,所有對《老子》的解釋的書籍都是一堆廢紙!試問:這些作者見過《曲全》嗎?這些作者知道《中》、《止》、《道》嗎?

  • 14 # 手機使用者宣德

    若想讀懂道德經,也並非太難,而能難住人的是很難做到!然道德經所訴一切,皆為道德二字,若想真正的讀懂道德經,那必須要有傳統的思想意識做基點,要修養自身的道德精神思想意識!

    讀懂道德經並不難,難的是有幾人能做到,一道經一德經,把宇宙天地的道理,都說了個明白,天地生命皆由道而生,世間萬物皆有德而長久!然道是生命萬物的根本,則德是萬物生命的全部,因世間一切皆有道則久,無德則亡!是自然的規律,也是萬物生命生存的法則!總之,讀懂道德經不難,修養道德精神思想意識也不難,難的是一生中,要用道德二字來捆綁自己,來制約和約束自己,本身的精神思想意識和道德溶和,最終同化於天地道德中,成為天地道德的一部分,終功德圓滿,返本歸真也!上善!若真的想讀懂道德經,那前題就是,用傳統的道德精神思想意識,來邦捆綁自己的身心精神思想意識,以道德的精神思想意識為標準和準責,嚴格要求自己!!生命中若真能如此!則此生不虛矣!

  • 15 # Jojo187491740

    能真正讀懂老子的人還不存在……誰敢說他真正讀懂了老子?那他成精了……老子的思想是對易的辯證思想起到了承前啟後的發展,老子敢說他真正讀懂了易?他只是更好的發展了易,而孔子的易經也只是對易解了個通俗讀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想要真正讀懂老子就又不難了,甚至人人都能讀懂老子,只要想真正讀懂老子,就能真正讀懂老子……所以啊能真正讀懂老子的前提條件就是想要真正讀懂老子……因為有了真正想要讀懂老子的善念,老子的字裡行間都會滿滿的給你留下智慧,他老人家會毫無保留的,耐心的給你一句一句的講解……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

  • 16 # 初代哲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精髓是表達不出來的,表達出來的都不是最想表達的。所以,與其想讀懂它,不如只是參考它。即便你百分百讀懂,但也不可能達到作者的境界。只有與它產生了共鳴,才是真正的懂。而不是理解了就完事了。

  • 17 # 拙筆淡靜

    答:鄙以為,真正讀懂《老子》(或《道德經》)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對歷代對它們的註解解釋僅抱“參考”“啟發”的揚棄態度!不能太過迷信過去的“權威”解讀,而是自己參考著各方資料和當時情狀尤其是特定“語境”去用心深入的領會思考,方才能得出與《老子》基本精髓完全不相悖的理解認知來。

    須知,懶惰照搬,人云亦云,迷信權威的態度,是根本讀不懂《老子》(或《道德經》)的!

  • 18 # 戒心224

    真正能讀懂老子的前題是不要把老子神話了,凡人是無法讀懂神仙的,其次是學習老子,因為只有體悟才能真正的理解。

  • 19 # 驕傲的少年174391210

    看了大部分回答,都離題萬里。老子的思想很難嗎?難得是人總想用後天發明起來的知識去解釋道德經,但實際上道德經卻通篇在教人放棄自己後天人為發明的偽巧,復歸於嬰孩,這就是道,就是真。

  • 20 # 斷劍66336482

    《老子》不難懂,有腦子就行。當然,讀老子,最好能懂點古代漢語,不要只看白話譯文。能讀點其他諸子更好。觀點,思想,是需要比較的。若是當作哲學文章讀,要懂點中西方看待世界理解萬物的不同視角和方法。特別是近現代和當代的。地球多轉了那麼多圈,人類繁衍了那麼代,科學技術發展了這麼多年。老子活著,該寫《道德經》太空篇人工制導續集的第十四篇《宇道經》了。我們都在前行。可以走向消亡,寂滅。但終究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走回老子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聯】出句:萬般皆下品;(求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