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人一枚
-
2 # ranjianjun
白巖松說【29歲前買房很神奇】的言論沒有任何問題,是很正常的認識和見解。現在一套房動輒幾十上百萬甚至更高,一個人沒有十多二十年的打拼和積累要想買套房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單是那十多二十萬的首付就讓人壓力山大,29歲的人如果是大學畢業也就7~8年工作時間,說有那麼多的積蓄估計是屈指可數了。
大學剛畢業時,工作經驗為O,技術能力方面也是萊鳥,說什麼高薪就是奢求了。收入能維持房租水電人際交往等日常生活開支就不錯了。部分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還有償還讀書所花的貸款那就更不容易了。漲工資的可能最起碼在工作崗位有個三五年的學習和專研才能有所建樹,工資也才有所提升。那買房子的事就算是個長遠的計劃吧!
當然也有能在29歲之前就買房的人,他們絕對稱得上大學生中的佼佼者了,能力出眾,頭腦靈活自己衝勁十足能為單位創造巨大價值。作為回報,單位給予他豐厚的待遇也是理所當然,無可非議。他們積攢的資金或許就能支付人生的第一套房的首付。
另外能在29歲前買房的人肯定就是父母或其他親友的支援了。作父母的如果收入頗豐家底殷實,出資幫助子女購房也在情理之中。
29歲前沒有買房的年輕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望房興嘆。自己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平時開銷精打細算,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苦行僧”般的日子。還是在不遠的將來能擁有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的。
-
3 # 有夢想的小云雲
你好,我認為這個問題首先還是得從兩方面看:
如果29歲前買房是透過父母的贊助,我認為白巖松的這個說法就不是很準確,大多數都知道,現在的房價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靠自己真的很難買到,父母多多少少都會贊助一些,目前,尤其是90後的父母,給孩子出首付買房已經見怪不怪了。
如果29歲前買房是完完全全靠自己的,我也認為很神奇,也很不容易。
先舉個例子吧,我是恆大內部員工,今年三月份一個老同學的同事透過我的內部推薦,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當時把內部推薦折扣返給他後,首付是32萬,這個錢是完完全全他自己出的,當時我確實很驚訝,這個朋友正好29歲,工作6年,相當於每年能存下6萬塊錢,大家表面看感覺並不多,實際真的並不容易,怎麼存的呢?這個朋友每月到手工資7000多,房租一月1000元,幾乎一天三餐都在公司吃,只要是能加班,都會去公司加班,不談女朋友,幾乎每天兩點一線。首先說他目前的工資,在天津並不算低了,試想,有幾個男生能做到他這樣?說實話,談個物件每月就得支出一兩千,再加上別的亂七八糟的費用,每月剩兩千就不錯了。所以很神奇。
-
4 # 拉爾街茶館
一般說來,普通工薪階層在29歲之前靠自身的工資有買房能力的很少,這個言論應該是基於對大部人工資水平的瞭解基礎上的。排除掉那些父母自身積累積蓄,為讓兒女體面的結婚,幫忙買房的一部分。靠自己能力在29-30前買房難度是很大的。
但是當今社會隨著網路和科技的發展,有一批年輕人敢打敢拼也能在29歲之前快速積累到一定的財富。
其實各種情況都有,這個言論是一個基本現象而已。近十年,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部分家庭的整體收入可以湊個首付,然後靠兩個年輕人的工作來月供。
所處的階層,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就會有不同的言論。
對於一部分群體來說,是神奇的事情,對另一部分來說,是平常事。
-
5 # 地產老雷
對呀,中國十多億人口,一線城市就四個
二線城市十來個,難不成國家給你分配一套? 再分個老婆?
那就是60年代呀~~~
回覆列表
這話說的很有內涵,也很有深意,29歲大學畢業八九年吧,按正常收入水平能買起房的不多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僅靠自身努力和收入就能在一二線城市買得起房是不太現實的,如果自身達不到,還能買房那就只能靠外力或不正常手段來取得,一是靠父母幫襯,二是靠非常規手段暴富或獲得利益,至於是否合法就不一定了。房價如此高,收入與房價又不成比例,確實生活壓力大,也確實需要對房價進行必要的管控和調控,讓房價趨於合理,符合大多數人的生活條件和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