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原貌
-
2 # 布魯斯維克
不能人工養殖的常見海魚有哪些,相信很多朋友們對此都很感興趣,下面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洄游性魚類,極難在小池塘或者小海域生存,所以難以人工養殖,如帶魚、鮁魚、小黃花魚、大黃魚等。
2
/4
深海魚,生活在比較深的海域裡,對水質要求很高。
-
3 # 生薑老何
01鮁魚
鮁魚也叫藍點馬鮫,硬骨魚綱,鱸形目,鮁科,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中華馬鮫”,斑點馬鮫,康氏馬鮫等,馬鮫的俗稱還有燕魚、板鮁、竹鮫、尖頭馬加、青箭等。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兇狠,鮁魚體長而側扁,體色銀亮,背具暗色條紋或黑藍斑點,口大,吻尖突,牙齒鋒利,游泳迅速,性情兇猛,很難人工養殖。
02
大黃魚
大黃魚,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又名黃魚、大王魚、大鮮、大黃花魚、 紅瓜、金龍、黃金龍、桂花黃魚、大仲、紅口、石首魚、石頭魚、黃瓜魚,為傳統“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是中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大黃魚,體延長,側扁,體長約40-50cm。金黃色。尾柄細長。鱗較小,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8-9行鱗。椎骨25-27枚。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後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很難人工養殖。
03
鯧魚
鯧魚,別名有鏡魚、鮀魚、昌侯龜、昌鼠,狗瞌睡魚,鯧鯿,鏡魚、平魚,白昌,叉片魚等。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動物為食。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魚類,很難人工養殖。
04
沙丁魚
沙丁魚在香港被人們稱沙甸魚,又稱薩丁魚、鰮和鰯。小者長二寸,大者尺許,下顎較上顎略長,齒不顯,背蒼腹白,肉美,多用來製為罐頭食品。最初在義大利薩丁尼亞捕獲而得名,古希臘文稱其“sardonios”意即“來自薩丁尼亞島”。分佈於南北緯度6~20度的等溫帶海洋區域中,很難人工養殖。
05
偏口魚
偏口魚,即比目魚,高眼鰈,是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總稱,包括鰜科、鮃科、鰈科、鰨科、舌鰨科魚類。偏口魚身體扁平,成長中兩眼逐漸移到頭部的一側,平臥在海底,極難人工養殖。
06
小黃花魚
小黃魚又名小黃花魚,脊椎動物,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5-6行鱗,金黃色。魚群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黃昏時上升,黎明下降,白晝棲息於底層或近底層,很難人工養殖。
-
4 # TB歲月留香
我不抄襲別人的東西,我簡單的理解,人們常吃的,帶魚,鯧魚無法人工養,人工無法仿它們生存環境,大小黃花魚,福建,浙江早己人工養殖了,數量極大。
回覆列表
洄游性魚類,極難在小池塘或者小海域生存,所以難以人工養殖,如帶魚、鮁魚、小黃花魚、大黃魚等。
深海魚,生活在比較深的海域裡,對水質要求很高。人工養殖達不到深海魚的生存條件,如:鮟鱇魚、魷魚等。
海產量大,人工養殖經濟附加值低的魚類,如:龍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