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話歷史

    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被合稱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個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早已不復存在,為何只有華夏文明能夠傳承至今呢?

    縱觀中國近代歷史,無論是外來侵略還是內部戰亂,都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可是即便如此,中華民族也在內憂外患到危機之下仍能屹立不不倒呢?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擁有特有的民族精神。

    那麼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民族精神的形成過程大體可以分為萌芽、發展和成熟三個階段。

    首先是萌芽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這段時間內,華人民開始形成各民族統一、各民族團結奮鬥的意識。

    近代的中國飽受列強侵略蹂躪。為了保家衛國,華人民開始自主或不自主的進行一些反侵略活動。

    雖然此時的民族精神對華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起了推動作用,但是它也存在著鄙視外國、盲目排外的情感。雖然洋務運動是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主,但其中透露出很明顯的鄙視外華人情緒。從洋務運動的口號“師以長技以制夷中的“夷”字就可以看出此時的民族精神還比較狹隘,更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

    在眾多由地主階級、農民階級組成的反侵略運動中,民族意識開始初步形成,除了“愛國精神”之外,較為典型的特徵就是“排外情緒”。因此,這一階段的民族精神尚且不夠成熟。

    第二階段,發展階段。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運動,這段時間是民族精神不斷完善的階段。

    這一時期,“愛國救亡”仍然是民族精神的主題,不過這裡的愛國救亡運動不再單純的是指反對外來侵略者。辛亥革命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推翻清政府,想要改變整個封建制度,雖然受時代侷限未能完全推翻整個封建制度,但是此時革命人士在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和革命態度也變得更加的成熟。

    以孫中山為主的革命黨員,在構建中華民國的國家體制時借鑑了英國的議會制和和美國的總統制;以陳獨秀、胡適、魯迅為主的新文化運動則充分吸收了外國“民主科學”的先進思想。此時的民族精神體現著“接受”、“容納”的色彩,不再是單純的排外性。

    因此這個階段也是民族精神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過程,即發展過程。

    第三階段,成熟階段。從1931年開始的抗日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段時間是民族精神成熟的階段。

    為了“逼蔣抗日”、實現全民族一致對外而發動的西安事變是民族精神在這一階段中傳播、發展的高潮。全民族的抗日開始,促使中華民族就形成了一致對外的意識。

    此外,在抗日戰爭中也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他們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不畏生死,為國家、為人民盡心竭力;並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放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崇高精神貫穿於這一階段始終。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式在全球展開時,民族精神包含的對“世界各民族團結合作”的色彩愈發濃厚,這也使中國的民族精神狹隘性日益減少,包容性、廣博性現日益擴大。

    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的民族精神逐漸走向成熟,它不再單純強調“愛國”思想,還包含了華人民的各方面精神氣質。

    與中國古代以漢民族為中心的民族精神不盡相同,從近代以來形成的民族精神,它更加強調民族平等、民族統一、民族團結,它的外延更廣,涵蓋的精神也更加豐厚。

    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不斷向前攀登,民族精神也沉澱得日益香醇濃厚。

  • 2 # 深心豪素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中國在其中算是比較年輕的,西方一直聲稱中國只有不到四千年文明,因為文字和城市的出現是文明的標誌,而中國近年的考古打了西方一個耳光,具體可以百度。

    為什麼中國可以流傳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主要是文化和地理因素,首先,中國四周東面是海,臨近的就是北韓半島,小日本,北面是遊牧民族和西伯利亞西面是沙漠和小西域國家,西南是西藏(吐蕃),原始森林和越南(交趾)。所以,可以看到能夠對中原產生威脅的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其他國家要麼由於荒漠森林無法形成強大的文明和國家,要麼就是實力太弱,中國歷史上的戰爭除了內戰就是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而埃及,巴比倫,印度,在歷史上都被侵略,而且被佔領,民族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影響了他們文明的傳遞。

    第二,很多人說中國在五胡亂華,元朝,清朝也被外來入侵過啊,那是因為這些文明是文化上的弱雞,只是武力強大,一旦來到中原就會變成漢人,衣食住行全面漢化,文化反而得到了延續,具體可以看北魏,金國和元朝。當然,中國的人種早已不是純種的漢人,匈奴,突厥,鮮卑,羌族,氐族,党項,女真……不同時代的民族不斷的融入這個國家,這其實是好事,雖然伴隨著戰爭和流血,但是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和基因,唐太宗就有鮮卑血統,大家不要用狹隘的眼光看待。

    暫時想到這些吧,希望多多交流。

  • 3 # 使用者63611886033

    的確,中華五千年是有獨特之處。

    幾千年來,歷代王朝奉行以儒道為主流的思想,諸如人與君,人與人之間服從【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乃仁、義、禮、智、信),家庭服從【三從四德】,人與國恪守【精忠報國】等,推行一系列的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利益和自我操守的主張。違背者皆為大逆不道。

    加之佛教傳入中國更加豐富了維護中華民族文化文明的歷史傳承。

    所以,中華民族是一個值得驕傲而自豪的民族。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 4 # 大秦鐵鷹劍士

    華夏文明為什麼能傳承五千年不斷絕?因為華夏文明剛柔並濟,文武並重,相容幷包,和而不同。正是因為華夏文明的剛與柔並重,文與武齊飛,所以外來民族無法征服華夏,而華夏也不會因為過於擴張而崩盤。正是因為華夏文明的相容幷包,所以外來的民族大部分融入了華夏,和而不同則讓華夏文化能多頭齊放,百花爭妍。

    華夏文明武功鼎盛,文治繁華。夏商周秦漢因為武功赫赫,所以一代比一代地盤大;後世王朝即使守不住邊遠地區,但是中原等核心地帶是穩若磐石,即便不能主動開疆拓土但是守成還是有餘。華夏文明善戰而不好戰,興文而不廢武,所以想要毀滅華夏文明不僅要武功高強,更要文化昌盛。最後秦始皇時期的全國統一文字與思想,修築全國交通網,水網,這對於後世華人凝聚成一體是功不可沒的;而華人堅持統一,反對分裂的國家民族認同感全世界無出其右。

    反觀其它四大文明古國,埃及過於神化,最終被地上的人擊敗了;巴比倫大興文采,結果被武功高強的其它蠻族滅了;印度文武皆不濟,最終各方勢力在印度你來我往,古印度早就沒有了。希臘人喜歡思考哲學,發展藝術,興盛文明,結果被羅馬人給幹掉了。羅馬帝國喜歡擴張,他東征西討,北伐南征,最終沒有消化掉擴張的領土,也沒有將各地人民整合成一個民族!當羅馬被蠻族攻滅了,羅馬就永遠消失了;歐洲沒有中國大,但是卻分裂成三十多個國家,如今歐洲的統一還是路長且右。

  • 5 # 平凡2850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來試著看能不能將它梳理清楚。

    先說答案

    為什麼中國文明是永恆傳承的文明,唯天道使然。

    正統的華夏文明,是以天為錨定,為判準的,而不是以人言為錨定,為判準的。

    以天為錨定的文明,自得其樂,有好生之德,求生不求死,貴生,貴自得,因而得以生生不息。

    華夏民族的文明源流

    我們的民族,是從一個小小的部落發展起來的。

    在遙遠的古代,氣溫較高,大氣含氧量也較高,雨水充足,植被十分茂盛。

    過於茂盛的植被,給生物帶來了足夠的食物,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野獸數目眾多。

    華夏的開荒始祖——有巢氏帶領著族群從認知上、思想上、精神上做出了巨大的改變,發動了第一場文化革命——築巢而居。

    築巢而居,讓華夏族躲過了被猛獸殺戮的危機,然而,也帶來了一個問題。

    在定居之前,採集漁獵的生活方式,可以保證族群隨時得到足夠的新鮮食物。

    而現在,因為居所固定,遷徙不方便,則需要囤積大量的食物。

    囤積的肉食,無法再像以前那樣保證新鮮。

    華夏民族的第二個開天之皇燧人氏應運而出,教人民學會去使用火。

    火的使用,讓不新鮮的食物去腐去臭,避免了食物腐敗導致的食物中毒。

    隨著地球氣溫的下降,茂盛的原始森林生態開始退化,原本靠狩獵怎麼吃也吃不完的小動物們,變的越來越少。

    而人口的增加導致對食物的需求增加,造成了狩獵過度,進一步導致了獵物供給的減少。

    食物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

    本來吃肉的人類,不得不轉型為吃草,經濟生態,也從狩獵轉向採集。

    人類的人文時代,正式開始了。

    天文和曆法,是一切文明的源頭和肇始。

    天文曆法,指的是天文觀測和天文計算。

    人類開始研究天文曆法,是為了觀象授時,以天時來指導農業生產。

    我們的祖先伏羲氏,透過圭表測影,以矩尺為基本測量工具,利用勾股定理和重差法,算出來了周天數,也就是一年有365.25天。

    在周天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算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四個極值點: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定下四時,靜態的四時模型,再透過天地交合的過程,就可以推算出動態的天地運動的象數模型。

    天地陰陽互生,為一三二四。天地陰陽交午,為五;天地陰陽互成,為六八七九;

    互生有四象一三二四,互成也有四象六八七九。

    冬至一陽生,天一交五,成地六;天三交五,成地八;地二交五成天七;地四交五成天九;天五交五,成地十,十復歸於天一,進入下一年陰陽二氣的迴圈,繼續以終為始,進入下一年的迴圈生息。

    這十個數,不僅建立了一個完美的象數模型來解釋天地,而且也是後世所有數學的基礎和源頭。

    這也就是河圖模型。

    對河圖模型,再進一步推算,算出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就是洛書模型。

    再以這八個極值點為根據,把周天分為八等份,這便是八卦模型。

    八卦的每一卦,分別對應三爻,總計有二十四爻。把周天分成二十四份,二十四節氣,便誕生了。

    伏羲,就這樣掌握了農時,指導百姓進行農業生產。

    定居,用火,採集,人類的社會性和組織的複雜度越來越高。

    原本,人類像動物那樣,依循天地設定好的預設程式生存。

    而現在,定居的文明人類需要一套可以理解和應用的法則,以支撐社會的運轉。

    伏羲開天,立天道以定人,我們華夏文化,就這樣從伏羲開始。

    華夏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道”

    為什麼中國文明是永恆傳承的文明?

    唯天道使然。

    這樣的思想,被後世稱為易道思想。它體現在河圖、洛書、易經、道德經、莊子、陰符經、黃帝內經、列子、素書等等先秦時期的典籍之中。

    在正統的華夏思想看來,萬物本來都是不存在的,是天地的陰陽二氣,創造了它們。

    天地,也是由陰陽所生,天地本來也是不存在的,是什麼創造了天地呢?

    這就有了《道德經》中,無生有的概念。

    那麼無既然能生有,那麼無又是從何而來呢?

    無,從一個連無都沒有的地方來,這個連無都沒有的地方,就是道。

    道從何而來呢,道不生也不死,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從道中來,它只效法自己,這便是道法自然。

    這就是正統華夏的宇宙觀:“道”。

    道為第一因,道生出無,一種混元之氣,純粹的能量,無質無像,所以無名。無生出有,有質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

    要理解,連無都沒有,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非常難。

    理解不了道,就很容易失道。失道了,那麼就會以天地為準則,人法則天地,便是失道而後德。

    河圖洛書八卦易經這樣的象數模型,就是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天道。

    然而,要理解河圖洛書,要理解易經的天地運轉模型,對很多人來說,依然很難。

    無法做到法天則地,那麼就會人法人。

    這樣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人倫之理,失德而後仁。

    黃帝垂裳治天下,周公制禮,孔子立教,儒家就誕生了。

    人倫之道,效法天道。

    天無二日,因此,天下之有一個天子;

    天地慈愛萬物,因此天子衣養萬民,這就是仁者愛人;

    天地對萬物從不偏愛,因此天子亦不偏私,這就是天下為公;

    有了仁,人倫綱常的禮儀就制定出來了。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日益發展,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原本平等的社會分工逐漸造成了對社會資源佔有的不平衡,階級的固化出現了。

    聖人越來越少,妄人越來越多;君子越來越少,小人越來越多。

    天運之善和禮運之善,都被惡人突破,華夏不得不以國家暴力機器為錨的強制性法律制度來約束人們,制止天下大亂的局面,法家就這樣出現了。

    道家的至善,是天運玄同;儒家的至善,是禮運大同;法家的至善,則是權運循同。法家的核心精髓,是通權達變,循名責實,選賢任能。

    秦朝以強力摧枯拉朽的蕩平了六國,終於實現了天下大一統,但是卻短短的十幾年,二世而亡。

    中國的智識階層開始反思。認為秦國的政治思想,太過於殘暴和霸道。法家的思想,沒有人性和人情味,也沒有仁義。

    他們認為,應該是華夏的文化道統出現了問題,於是開始出現了一次文化溯源運動。黃老之學,一度成為了西漢正統,這是一次從霸道向王道的復歸。

    到了武帝時期,大一統帝國,又必須得配一套王霸思想,這時候董仲舒應運而生,創立了漢儒。

    從此,華夏的治理格局就此成型,國家政體上,是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的法家帝國,社會治理上,則是以法制規範官員,以禮教規範百姓。

    然而,神學化的漢儒由於領導者的先天不足,曲解了先秦儒,讖緯之學成了國家顯學。

    隨著漢朝的滅亡,漢儒破碎。

    魏晉玄學興起,然而,王弼這些人,相比漢儒,更為不足取,華夏道統,在王弼這裡,只剩下了一個無。

    混亂的唐代之後,宋儒再次開啟了文化溯源運動,以北宋五子為代表的宋儒,再次回到了中國文化的源頭——道,開始以道援儒。

    可惜宋儒開始,儒家的思想逐漸偏離了經世致用的本旨,出現了體系化,本體論化的特徵。

    他們的工作雖然很出色,但是卻似乎用力過猛拔斷了源頭的那顆根,以至於後世的幾朝,再也無法發起文化溯源運動。

    明清時期,只出現了兩個大儒,一個是王陽明,一個是王夫之。

    然而,王陽明並沒有返回到老莊孔孟的那個一流和二流思想界。

    他走向了和朱熹平行的另一種世界:解構。

    打倒了朱熹,也順帶這把孔孟之道也全拆除了。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的是既然世界不存在先驗客觀的真理,那麼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人人都是聖人,大家想幹啥幹啥就是了。

    於是,各路野心家利用王學的理論,成功擺脫了天子治理天下的合法性,士大夫階層的氣節徹底淪喪,儒學的經世致用的宗旨也被廢棄,以至於明朝亡國之後,都沒有哪個知識分子感到痛心疾首,還樂不可支的趕著伺候滿清。

    王夫之強烈反對王陽明,認為王學使人任性而廢學,對導致明朝亡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王夫子的鴻篇鉅製《船山遺書》,中國幾千年經學道統的絕唱。

    到了新文化運動時期,失去了華夏文明之根,一群不學無術的文人粉墨登場,各路奇談怪論漸漸佔據了輿論,大道自然消隱,辜鴻銘,唱響了華夏道統的輓歌。

    然而,雖然千百年來,華夏文化不斷衰落,但以天下為己任的浩然正氣,自強不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成功的被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大儒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華夏道統,也被儲存在每一個真正的華夏人的血液之中,每逢亂世,總有英雄應運而出,我們這個民族,也就總能在治亂迴圈中重新崛起,直到今天。

    貴生之道

    我們從一個小部落,繁衍成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我們文明的深層驅動力到底在哪裡?

    就在於我們前面所說的天道,

    就在由這樣的天道而來的,子孫以祭祀不輟的生生不息的萬世傳承之理。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為什麼那麼多的文明都消亡了,那麼多的民族都亡種了呢?

    因為他們沒找到萬世傳承的之道,抱道不離。

    他們理解不了這樣的思想,所以就更不要說可以找到這個答案,並勤而行之了。

    無道,就如同河流失去了源頭,天下萬物作為道的子孫,就無法再源源不斷的被生出來。

    王朝這一代興了,下一代又亡了。

    子孫這茬亡了,下一茬生不出來,整個文明和民族也就消亡了。

    我們的文明,從個人的修身,到家族的繁衍,到鄉、邦、國的繁榮昌盛,到天下的長治久安,無不遵循的是同一個“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與天地同德,天地生生不息,我們人類自然而然的也應該生生不息。

    一個人,修身以合道之後,其德就可以與天地同德,就會讓自己所載具的生命種子,萬世傳承。

    體會到這種生生不息之德,萬世傳承之大義,就能理解,生命原來是那麼的美好。

    意識到,生命是美好的,那麼就會充滿激情和快樂的繼續把這個傳承生命這個幾百世的先人交到我們手裡的接力賽繼續跑下去,開始組織家庭,繼續的創造生命,繁衍生命。

    兩個以道修身的人,和氣形於外,和顏悅色,相看兩不厭,人有和氣,才能順,順了之後,才能生化創造,家和則萬事興。

    夫妻同心了,家庭和睦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經營家庭和事業上,家庭興旺了,那麼就有條件,養活更多的孩子。

    如果一個家庭,子孫持續都很興旺。幾代人之後,就會形成基於血緣關係所構成的家門。門再繼續擴張,再持續興旺,幾代人之後,就會形成家族。家族再持續興旺,一個龐大家族的人口,都聚居在一起,就會形成鄉。

    以道治鄉,讓人長久的聚居在一起,繼續興旺,繼續繁衍壯大,很多代人的持續擴張,人口的擴張,文明的進步,就可能形成邦,形成國。

    國家的統治者進一步以道治國,不妄施妄為來,整個國家,就會上下通達,興旺昌盛。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

    雖然華夏文明一代代衰微,但秦漢建立的外儒內法的社會治理體系幾千年來成功的穩定了國家的社會秩序,而華人的倫理觀念,由被孔子的思想成功的影響了幾千年。

    由“道”一脈而來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他們通於天倫,極於人倫,達於權變的三家之善,構成了我們華人思維裡的深層意識,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有意無意的遵循它們。

    這便是我們華夏能夠傳承至今的人文基礎。

    至於,為什麼只有華夏文明而不是其他文明得以綿延至今,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體質根源,今天就不扯那麼遠了。

  • 6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

    大道至簡,回答這個問題,不需要陳述太多的理由。

    這是一個文化價值取向的大是大非問題。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傳承五千年,其實遠遠不止五千年,就在於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價值取向。

    文化,是人類社會的精神財富,屬於上層建築領域,事關人類社會的文明與發展,是一個帶著鮮明歷史性特徵的偉大命題,是不可以隨性而為的,更不能偏離“正確”的價值取向軌道,背離了或者“跑偏”了,那是註定要滅亡的,在這一原則性問題上,毋庸置疑,板上釘釘。

    中國文化之所以傳承五千年,之所以會被永遠的傳承下去,之所以成為世界唯一一個沒有文化斷裂斷層的國度,其關鍵就在於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價值取向,即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第一是自然至上,第二是民本思想,第三是和而不同。

    其核心,即其獨特之處與魅力:是有“道德”,守“中庸”,講秩序。道此,足矣!

    華夏五千年文明,將永遠會被傳承下去,中華民族文化,具有偉大的生命力!未來世界,一定是中國文化時代。中華民族文化,必將在全人類大放光輝!

  • 7 # 平民鉅子

    華夏五千年文明源於華夏族人的信仰文化。華夏神話故事已告知了世人,華夏族人的意識天地是固有的,是人的智慧改變了天地。而西方神話故事天地是有神創造的,人的生存及事物的變化要聽從神的安排。因此,兩種不同的意識決定了兩種不同的信仰誕生。

    華夏族的信仰文化中,把日月倫回的春夏秋冬自然規律視為天道,把物質自然生命規律視為人倫。人生於自然歸於自然,人應遵循自然生命規律。人祖伏羲以龍為圖騰,天道是由龍守護的,龍恪守誠信維護著天地正氣。人恪守天道,死後昇天化為龍,人是龍的傳人。

    伏羲女媧制嫁娶正姓氏後,天下為公的意識和誠信已成為華夏族信仰文化立人之本,人者仁也,仁生稼,稼生籽,籽成仁,人的傳承是精神信仰和品德的傳承。恪守天道人倫是華夏文明文化的根。

  • 8 # 風景如畫aaa

    謝邀。根源在於中國有自己的漢字、文化體系和中華統一思想。中國早在遠古時代就有甲骨文,堯舜禹時代,兩個部落結合謀求文化的統一,建立了度量衡,和以貝為金錢手段的貿易方式,大禹治水就開始建立了以水系為一體的黃河文化,這種文化向長江發展,形成以黃河、長江為圖騰的中國文化。這種文化都是以筆劃為基礎的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進行了中國文字文化大統一,中國文化在漢朝得到了更進步和發揚光大,因此,一個以秦漢文字文化為基礎的中國漢文化開始走向文明,中國漢文化在朝代興衰中,總是在統一的華夏文明中堅不可摧,蒙古和滿清進關後也被容入了中國漢文化。所以,華夏文明五千年經久不衰根源是有自己的漢文化和中華統一思想,華夏文明秦皇漢武功不可沒,是中國歷史的偉人。

  • 9 # 茗茶淸香

    【華夏文明為什麼能五千年長盛不衰】

    一,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是傳承歷史的文化,播種歷史悠久的民族習俗。二,華夏五千年永遠逞現出文明禮貌,寬容,修養,德厚載福觀念之上。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感恩和珍惜之上,兒女與父母團聚是無法分割,兄弟姐妹是相互珍惜,相互信任。夫妻之間的結緣,都是用在感情與相愛之中,長守白頭皆老,牽手同甘苦共患難之交。總之我們的華夏文明和家庭文明所以才能延續到今天,延續到更深遠。

  • 10 # 緣鏡1

    元丶清二朝不就是大衰特衰了嗎?還有近代小日本侵略中國之時至今天,華夏文明真正復興了嗎?沒有傳統文化何談根源呢?

  • 11 # 手機使用者15687264644

    一方水土一方人,地理環境塑造就了性格體質思想,反過來又影響著環境。幾個回合下來,發現幹不過環境,但祖先的選擇是幹不過也要幹,死了變鬼都要幹,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這種精神被傳頌被信仰,至今未變。

  • 12 # 周子期我心光明

    華夏文明何止5000年,黃帝蚩尤大戰發生在7000年前左右,神話中后羿射日其實並不是射日而是射蚩尤方抱著同歸於盡心態招來的十三個熱核武器,但后羿只射了9個後犧牲,西王母射下一個,還留3個爆炸了,導致地磁改變,兩極融化人類進入大洪水時期,一支撤退到陝西,途經風凰現在還有黃帝衣冠冢,成為絕大多數華人的先祖,一支從雲南玉龍雪山乘諾亞方舟因磁場改變誤到土耳其中東一帶,中央政府西遷,中華文明在西方開枝散葉了。

    上古更上古,人類智慧遠超現代人類,所掌握知識遠非現代科學所能比擬,現在所說鐵器時代實際指的是人腦生鏽時代,想當年戰後36萬聖人想到中華兒女後世智慧不彰人類進入矇昧時代,就在瑤池開始為期1000年的祭祀,祀後聖人們將神傳知識在各地儲存起來,史稱伏藏,聖人們也沿崑崙一脈消失在崇山峻嶺中,默默守護子孫後代,守護這地球,他們一直都在。

    當代人接受人是猴子變的這套說辭,放棄了一直以來的祖根文化,祖宗崇拜信仰,變成了信自己,變成了受物慾驅使的動物,信仰金錢物質,墜入萬仗深淵而不知改悔。

    只要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看看留下的經典,看看留下的財物,我們真的瞭解過往嗎?為什麼春秋戰國時代的戰車在歷史長河中消失了呢?戰車如果戰力弱於戰馬,那又何必發明出來呢?就此一例足以證明過去並不是進化論所說的不堪。易經更是對現代人來說摸不著頭腦,神一樣的存在,但在上古易經是修行入門讀物,是工具書給小孩查東西用的,後來嫌給學生帶來束縛扔到社會上,黃帝內經的知識對現代人來說也是太高了,所有一切表明過去歷史並不原始,是個高度發達的智慧社會。

  • 13 # 在林中路上

    我給你一個全面和較深入的回答。相信這個回答也是目前網上最完整的回答!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黃江、長江流域,兩大水系,氣候溫暖溼潤,土地肥沃,地域廣闊,物產豐富,資源雄厚,給炎黃子孫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迅速,農業文明高度發達,為國家的執行、人口的增長、文化的繁榮提供了豐富而堅實的物質基礎。世代耕種勞作,社會形態能夠充分發展,社會階層迅速分化,出現了大量的有閒階層,使得他們有條件創造豐富多樣的知識,國家容易建立,社會結構相對穩定,經濟、社會、文化互相促進。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是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無法比擬的。

    中原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容易統一。關中平原和西蜀表面易守難攻,但是農業文明對於土地的依賴決定了對土地的佔有就是生存,對土地需求極為強烈。這兩處土地肥沃,近在咫尺,是歷代王朝必爭之地。炎黃子孫吃苦耐勞,開山啟林,這種特性使各民族敢於征戰,長江水上交通方便,利於軍事行動。擁有蜀地,可進關中;擁有關中,則蜀地可取;這兩地有資源可依,有地勢可守,華夏民族就有了堅實的後盾。

    得天獨厚的地形優勢。 華夏大地東面臨海,西邊、北邊是險峻的高原、大山、廣大的沙漠,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華夏文化得以不受大型遊牧民族的侵擾,而獨立發展,並迅速成熟,以至於高度文明。而西邊北邊的地形及雲貴川、關中又為華夏民族在面對外敵的時候,有戰略支撐和縱深迴旋餘地。臨海而幾千年來沒有干擾,主要的敵人來自北邊和西邊,避免了國家四面受敵的境地。

    人口數量的優勢。 人口多,力量大。當面對外敵入侵,具有統一精神支柱和共同民族心理特徵的華夏子孫能夠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即使遭受大難,血脈也能綿延不絕。其基礎是地理條件的優越,豐富的物產,物資不斷增長,能夠支撐不斷增長的人口,不斷運轉的國家,大規模的征戰等,而人口的增長又不斷製造更多的生活物資,形成複雜的社會結構和多樣的分工,如社會階層、社會分工、文化發展、各種規模的戰爭等等。

    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也有一些民族,但是這兩地貧瘠,生存條件惡劣,難以支撐人口的大規模增長,民族長期處於尋求物資和生存土地的階段,難以發展出高度的文遊牧文明,難以支撐國家的長久存在,難以支撐大規模的長久戰爭,無法和中原地區形成長久對抗,除非中原地區的統治者走向高度腐敗,國力貧弱。他們向東邊、南邊侵擾,也大都被中原文化逐漸同化融合,或者被趕走。東部、南部地區地勢較為平坦,華夏文明的源頭之一中原文化得以迅速向南邊和西南邊擴張,並不斷兼併同化周邊各民族,整合了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華夏文化有了更加廣闊堅實的土地基礎和經濟基礎,來支撐各民族的混同融合,華夏文化自然就越來越強大。

    封建王朝的大一統。 推行統一的語言文字,不斷完善國家機器,注重文化建設。文化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例如科舉考試,培養了大量高素質國家管理人才,使國家機器越來越牢固,封建王朝在此一代代建立,每一個王朝都稟承統一天下的宗旨。即使歷史上,在西南、西部的有割據小國,但都被一一征服,原因在於如果不征服西南地區和蜀地,必影響國家的穩定。

    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尤其是春秋戰國及其之前的文化繁榮,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各類學說的碰撞、融合,讓文化成長獲得了的豐富土壤,使文化的發展獲得了永不枯竭的源泉。那些偉大的思想家及其學說如儒、道、法、兵、縱橫等,被歷代統治者和文人所吸收、發展和運用,魏晉時期又吸收釋教。海納百川,使華夏文化在精神內涵上更加豐富和壯大,具有特殊的包容性。當然,為什麼華夏文明出現了這麼大偉大的思想家,提出了相當豐富和成體系的學說,這不能不說有民族的早熟。

    修史確保了華夏文明的源流一脈相承。由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修史風氣得到延續,至司馬遷以《史記》奠定了華夏子孫相同的宗祖歸宿,讓歷代獲得了認同感。歷代的修史行為,是對前朝文化的基本內涵的主動繼承,也不斷強化了這種思想,無形當中以共同的典籍形式給華夏各民族規定了一個共同約定的文化契約和精神契約,也成為文學、哲學、政治發展的重要基源,具有強大的凝聚作用,讓各民族達成共識而慢慢融合成中華民族,逐漸讓華夏民族形成堅不可摧的種族整體和文明整體。長江、黃河之外的民族在文化上大大落後,一進來就只能適應中原文化而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分子。這些都奠定了中國幾千年來文化的基本內涵和統一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歸宿感。

    多民族融合發展, 從古自今,華夏民族和文明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果。春秋戰國時期及其以前各部落各民族國家的融合,魏晉南北朝民族的融合,宋元明清文明的融合,各個時期無論是文化上還是種族血統,都不是單一,而是不斷吸收、借鑑、融合,不斷推陳出新,這造就了華夏子孫的血統和基因的豐富性,這有利於人種最佳化,智力發展。

    如果說整個華夏民族是一棵大樹,那麼土地是基,諸子百家是根,封建國家是身,史是主幹,文學與哲學則是核心,文史哲構成了華夏文明的文化基因。經史子集,內容雖不同,學說不一,但語言文字統一,內涵雖然豐富,但旨趣上殊途同歸,都以修身、治國、平天下為宗,特別是儒釋道融合,雖然給華夏民族的民族性格有負面影響,但是它給炎黃子孫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聚合力,這在一定程式上彌補了沒有統一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問題。

    正是因為有肥沃的土地,廣闊的疆域,得天獨厚的地理,迅速增長的人口,統一的言語,多民族不斷融合,等等一系列條件的綜合,才有了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反過來說,失缺了上述任一條件,華夏民族將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大民族和大文明。

    其它文明的存續可見本人主頁!

  • 14 # 故人論江湖

    延續5000年的中華文化,為何能夠歷經滄桑而不曾斷絕?

    中華文化享譽世界,延續至今已有五千餘年的時間。為何中華文化能夠在時代的變遷當中久經不衰,歷經滄桑卻未曾斷絕呢?這一切都需要從秦朝時期開始說起。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開端。它意味著中華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宮殿內設宴,和一群大臣在宴會上有說有笑,相談甚歡,並且還談到了周朝之所以能夠維持統治多年的重要原因。當時的博士淳于越表示,周朝之所以能夠維持上千年的統治,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其他諸侯給予的幫助,每當天子陷於危難之時,這些諸侯,都能夠站出來幫一把。如果像秦始皇這樣把大權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恐怕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其實淳于越的話看起來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上來看,當時秦國各地鬧起義,很多的地方都不能夠形成統一的力量來對抗這些反抗勢力。導致多地的戰力體系崩塌,局面可謂是十分混亂。如果能夠和西漢初年一樣,分封關東六國為諸侯,那或許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起義產生。

    但是仔細想想,秦始皇滅掉六國才用了八年的時間。如此意氣風發的秦始皇自然不會聽淳于越的話,當時的丞相李斯在聽到了這一番話之後,也是感到非常不滿,連忙勸阻秦始皇,並且還提出了一個計謀。

    李斯認為,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學者還在宣揚舊的分封制度,那是因為這些學者想要透過宣揚舊制度的方式,來營造一個對朝廷不利的輿論趨勢環境,想要借舊制度的方式來打擊行制度,起到借古諷今的效果。表面上是借古諷今,實際上是唯恐天下不亂。倒不如把這些不入流的學派所有的書籍都給馮慧。只留下對朝廷有用的法家思想就足夠了。

    丞相李斯認為透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天下的百姓實現思想統一。雖然他的做法在當時來看是最好實現思想統一的方式之一,但是焚書坑儒的做法有些過於極端,雖然實現了思想統一,但是對於我們傳承了上千年的中華文化,卻是一種非常大的破壞。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想法,幾乎把所有其他無關的書籍都給燒燬。只在咸陽宮內留下了一套供學者研究的書籍和一些具有史料研究價值的史書。除此之外,還讓所有的平民百姓不能夠談論《詩經》,一旦抓到私底下討論的人都會被處以極刑。秦始皇的做法對於中華文化是非常大的破壞,差點導致中華文化的根基被斷了。

    雖然秦始皇的方式非常極端,但好在他還是為中華文化留下了一些備份。或許會有人認為秦始皇是歷史的轉折人物,他的做法或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中華文化的重新塑造,但無論站在哪一個角度來說,秦始皇的做法確實有些過於極端,任何人都需要懂得遵守歷史的規律,一旦用自己的極端手段來改變歷史,那麼就會遭到非常嚴重的反噬。

    誰能夠想到,在短短的七年過後,項羽就帶領著大軍攻入了咸陽宮,一把火把咸陽宮內的書籍燒成了灰燼。根據史記當中的記載,這一場火前後一共燒了三個月的時間,項羽對於自己所做出的行為還感到很有成就感。畢竟那時的相遇才只有26歲,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就能夠實現推翻王朝的大業。

    項羽的行為把中華文化僅剩的一點備份都給全部燒燬。項羽的行為性質和秦始皇焚書沒有太大的區別,那時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系統的中華文化,就這樣付之一炬。可以說這是中華文化歷史上說遭受的第一次大劫難,發生在2200年前。一旦在發生任何的差錯,或許中華文明就會這樣永久的被埋藏在歷史當中。

    如果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那麼這一段歷史就會變成所謂的神話。畢竟我們沒有能夠親眼所見他所留下來的證據。就好像我們曾經聽過女媧補天大魚之水的故事,但是歷史上卻沒有確切的記載,它就變成了神話。一切的歷史事實都是要以歷史依據作為支撐的,虛無縹緲的故事只能夠被列為神話小說。

    在2200年前,書籍並不像我們當今社會這樣流傳廣泛,也難怪那時的學者大多都嗜書如命,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有追求的學者,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償命書籍。甚至最終和書籍埋葬在了一起。他們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生命和這些寶貴的知識綁在了一起。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秦國時期的一個博士伏生,曾經冒著生命危險把寫在了竹簡上的《尚書》,裝滿了一車運回了自己的老家,藏在牆壁當中。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在那個年代這些學者們的學術精神。雖然如今的這個年代,我們不必採用這樣的方式,但願意把書籍知識和自己生命捆綁在一起的人還會有嗎?

    焚書坑儒之後,短短的四年時間,陳勝吳廣起義掀起了全國的起義熱潮,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帶領之下,似乎人人皆想稱王。來自齊國的田氏自封王侯將相。後來項羽幾乎佔領了全國的大部分地區,在他分封諸侯之時,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齊國田氏。項羽在一怒之下,揮師北伐,北上山東,手下的軍隊燒殺搶掠,甚至還放火燒屋。

    伏生在這樣的亂世之下,想要謀求生存都很困難,但是他依然心心念念自己藏在老家的書籍。項羽北伐山東,讓他的老家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他只能夠帶著自己的家人逃亡。為了能夠躲避災禍,他和家人到處流浪,甚至要靠乞討為生。不過最終他還是挺過來了,一直到劉邦統一天下,天下恢復安定之時,他才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公元前191年,漢惠帝向全天下發布詔令,允許書籍自由流通。當時的百姓又可以重新談論詩經,尚書這一類的書籍。中華文化又重新打開了一道得以傳播的裂縫。在這個裂縫當中,有無數的學者,他們想要透過自己的方式來宣揚中國文化。

    伏生就是其中一位,在回到自己的老家之後,雖然老家早已經面目全非,但是那一道藏書的牆壁卻依舊儲存完好。12年之久,實在讓人感慨物是人非,伏生重新扒開了家中藏書的那一道牆壁,發現其中大部分的書籍都已經腐敗損壞,還有一小部分也被老鼠蟲蟻啃食。

    面對這一堆已經接近破敗的書籍,伏生沒有選擇放棄,他竭盡自己的全力整理出了其中的29篇文章。這就是我們如今能夠讀到的《尚書》底本。在當時,全中國像伏生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他們豁出了自己的性命,保全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些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書籍,如今大多數都仍在流傳。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伏生這一類文化人的存在,中華文明或許會就此斷根。他們拼死連線上了中華文化的脈絡。天下在完成大一統之後,自然要追求文化治國,但是當初劉邦在進入咸陽宮之後,竟然不管不顧,一心只想著享樂。沉迷於酒色錢財當中的劉邦似乎有些失去了本行。任憑當時的蕭何和張良如何勸阻,劉邦也沒有能夠醒悟。

    那些和劉邦一同出生入死的許多將領,也都沒有太高的覺悟跟著劉邦一同享樂,蕭何最終只能夠選擇封存咸陽宮的國庫,不讓錢財外流。蕭何的做法充分的說明了他是一個不貪財,不愛財的大臣,也正是因為如此,秦國的大多數國庫封存才不會流入他人的手中。那些有關於田書政令的檔案也都被悉數封存。

    在漢朝真正平定天下之後,蕭何為劉邦建起了未央宮,未央宮的旁邊有一個石渠閣。用來存放這些有關於秦國的田書政令檔案,同時也用來存取一些比較重要的歷史書籍。蕭何明白,這些文化是需要流傳下去的,只有做到了完好的保護,才能夠讓其更好的流傳後世。

    在漢惠帝時期,朝廷就宣揚那些有藏書的學者。把自己的優質藏書抄寫一份奉獻給朝廷,這些學者們也都會得到相應的獎賞。這一種募集文化書籍的方式確實很有用處,朝廷的國庫文化封存一下就充盈了起來。石渠閣不僅僅是起到了常熟的作用,更多時候它也起到了一種宣揚文化的作用,許多的學者都會在石渠閣講學,宣揚各種文化知識,談論各種政事和國策。

    據說當初司馬遷之所以能夠寫出史記這樣的史詩鉅作,也是因為讀遍了石渠閣當中的書籍。石渠閣的建成,無疑是對於中華文化的一種很好的保護。前後幾百年的文化典籍也都藏與其中。雖然有些東西在項羽的一把火之下已經永遠消失了,但好在大多書中華優良文化都被儲存了下來,中華文明的傳承之火又再度亮了起來。

    一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全國各地四處興起的起義軍攻入了朝廷內。石渠閣遭到了這些起義軍的破壞,多數的書籍也都被焚燬。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董卓遷都長安。洛陽城當中的大多數書籍都散落民間,甚至被普通的百姓做成布袋來裝東西。

    後來曹操成功的掃蕩中原,他才開始重新的整理這些散落的典籍。他打聽到了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學者,他一定有不少的藏書。但是蔡文姬告訴曹操,蔡邕只留下了400卷書籍。曹操也沒有辦法,只能夠先整理這幾百卷書籍。經過漫長的曹魏時期,還有後來的西晉,中華文化典籍從新恢復到了3萬卷,但是沒想到後來西晉末年爆發的五胡之亂,導致這些古典書籍只留下了3000卷左右。

    東晉一直到後來的南北朝時期,文化統治做的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說是一塌糊塗。在經過了上百年的文化沉澱之後,謝靈運寫了《四部目錄》,其中記載了典籍六萬多部,一直到後來的梁朝,國家的藏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4萬卷。侯景殺入健康城之後,又只留下了四千多卷。

    度過了這一混亂年代之後,一直到隋朝時期,隋煬帝朝廷藏書達到了37萬卷,雖然數量上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但是這是隋煬帝為了防止文化流失,典籍再度散落。讓人把當時所有的典籍都超了50個副本。不得不說,隋煬帝在這方面做的確實很不錯,很好的保護了中華文化。以至於當時國家在經歷了隋朝末年的戰亂之後,依然留有了八萬多卷書籍。

    但好景不長,再後來李世民把這八萬多卷書籍用船想要運回首都,沒想到在運輸的過程當中竟然遭遇了船觸碰暗礁的事故,導致前代皇帝花費了許多心血保留下來的書籍,最終留存下來的只有1/5不到。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之後也是非常注重對於文化的保護,他派人在民間大肆地收集購買書籍,甚至還請來了一堆學者背誦他們記得的書籍,派專人抄錄。經過皇帝的努力,唐朝鼎盛時期的藏書達到了52000卷。

    雖然後來經歷了安史之亂,許多的書籍又在民間散落或者毀壞,但是一直到晚唐時期,朝廷保有的書籍量依然有56000卷,沒想到後來的黃巢起義導致這56000卷書籍毀於一旦。根據史實記載,當時的狀況確實很慘烈,“平時載籍世莫得聞。”。

    宋朝歷經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雖然宋朝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但是中途歷經了靖康之恥,以及北方蒙古族的入侵,中華文化的許多典籍也遭到了毀壞。或許中華文化的命運就是如此,國家興盛,文化便得到恢復,國家衰敗,文化便得到毀壞。在戰火之下,文明遭到了踐踏。

    在這個過程當中,中華文化說保留下來的這些史書典籍經歷了一個毀壞,恢復又毀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許多非常具有歷史價值的書籍都已經不復存在。好在那些記載了中華文化核心的史書典籍,像《詩經》,《論語》,《史書》,雖然前後歷經了無數人的修改,但是它們也都流傳了下來。中華文化就這樣在無數的劫難當中歷久彌新,依然充滿著活力。

    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花費了四年的時間寫成了《永樂大典》,把當時中華文化中流傳的所有書籍都編入其中,《永樂大典》同樣是中華文化歷史當中的一部史詩鉅作,它幾乎記載了明朝以前所有中華文化精華。雖然明成祖朱棣良苦用心,他認為自己寫成了這一部《永樂大典》,就不用再擔心中華文化遭受再度的流失,但是明成祖的想法還是太簡單了。並且這一部《永樂大典》並沒有備份。在歷史的波濤洶湧面前,一部書又算得上什麼呢?

    在嘉靖年間,張居正才命人抄寫《永樂大典》的副本。前後僱傭了109名攜手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才把《永樂大典》抄寫完畢。在歷史上對於《永樂大典》正本的記載確實有,但卻不見其蹤影。有人猜測,《永樂大典》或許是被埋在了嘉靖皇帝的陵墓中。否則也不會突然消失。《永樂大典》的副本雖然至今仍然又流傳,但是到了清朝年間,就已經只剩下八千多冊。

    一直到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朝廷步入盛世,乾隆皇帝也是大費周章,把當時的所有書籍文化再度進行彙總,鑄成了另一部史詩鉅作《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總卷數達到了《永樂大典》的四倍,有接近8萬卷。但是在後世卻有很多人議論,乾隆皇帝的這一本《四庫全書》存在著許多的修改部分,其實史料研究價值並不是特別大。

    但既然這本書存在,其中所記載的部分就有著很大的歷史研究價值,有總好過沒有吧。在這些事件當中,我們也應該能夠看出中華文化能夠流傳久遠的原因。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美德,珍惜歷史文化,珍稀典籍。雖然中華文明在歷史的戰火當中遭受了許多的摧殘,也早已經面目全非。但是中華文明的核心載體也算是被中華人民給留了下來。

    即便國破家亡,但有了書就有文化的延續,那些焚燬的書籍就如同點燃了中華文化之火的薪材,它們讓中華文化之火能夠燃燒至今,有了這些典籍的存在,我們才明白我們文化的根基所在。書籍是讓中華文化歷經千年而不朽的根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貧窮可以使一個人卑微到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