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westcole

    關於烏龍茶是不是適合儲藏取決於幾點:第一,茶的品質。這個茶的品質不是指茶的等級,而是茶原生地的生態情況和後期製茶工藝的問題。這點上會立馬篩選出一大堆不適合儲存的烏龍茶?為啥?不是山場有問題,就是工藝不過關。這些年武夷巖茶類別中很多茶都做青做得不透,新茶喝上去想起口感還能湊合,時間一久就不行了。很多人說茶沒焙熟,其實不然,就是因為做青的時候沒做好,只顧著做香,使得茶做得少了口氣。第二,茶的存放得當。好茶也得存放得當,跟普洱茶不一樣,為啥拿大錫罈子囤茶,很大的程度上在於要尋找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減少茶與空氣的接觸,控制茶的轉化速度。這點上,管理妥當我覺得烏龍茶真比普洱茶、白茶難整。所以好的陳茶烏龍其實特別少,像老紅茵、陳年老樅、老單叢……但凡能喝得上的,都不會有很多的量,有個十幾斤已算是難得了。量多的,要能喝上的,好不意思,要麼我閱歷有限,沒碰到,要麼就是本人孤陋寡聞。第三,很大的程度上,差的茶是沒有收藏價值的。這個邏輯跟普洱茶類似,絕對不要想一款差的茶經過時間驚豔四座……it’s impossible!所以存茶,你要知道你要收的這款茶什麼身份,什麼工藝,現在如何,以後會如何……如果你沒有這個預估的能力,那還是不要囤茶藏茶了,因為你必然淹死。第四,反對烏龍茶不能存放的觀點,但贊同有資歷的,有經驗的人考慮選擇烏龍茶的收藏。是不是能存放,剛才我已經說得很明確了,不是不能放,是你有沒有這個資格,有沒有這個資歷,有沒有這個條件來放。識別,鑑賞,感受,認知才會得出精確的結論。這個之中,陳茶的香氣,轉化程度,口感,耐泡度……每一項指標都要細細感受,給出結論才是你決定收不收它,認不認可它的根本。第五,這裡我還要指出的一點:不要以為清香型的茶就必然是沒有焙透的茶,茶是不是焙透跟是不是清香型,輕焙沒有關係。它是一款茶製茶工藝各個環節決定的,用什麼方式來把茶焙到適合的程度。所以呢,在選擇茶的時候,不是看什麼清香、熟香,而是看有沒有焙透焙好,只有焙透焙好的茶才是你選擇藏茶的一大條件。補充一點:有人說很大一堆所謂的陳年老烏龍茶屬於賣不出去的茶才放陳放老,拿來忽悠人。我覺得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一方面,我不否認有很多賣不掉的茶放著放著變成了陳茶,但是請相信,大多數被市場淘汰的茶放陳並不是好茶,好茶是不愁放不愁賣的,只有有問題的茶才會被淘汰,變成所謂的老茶;另一方面,有些茶新做出來的茶是並不好喝的。一定要有時間的轉化,才能令茶的滋味有所改變。比較明顯的就是比如像單叢的紅茵。下圖70年代紅茵老陳茶,獨有的鳥嘴茶轉化後淡淡的參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網傳華為將清理34歲以上的老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