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風細語言
-
2 # 愛你一萬年2017
華為人是太老實。都要被幹掉了,連bb都懶的掙扎了。不要覺得血腥,任老闆的手段裡這已經比較仁慈。年前就開始透過still2005放風,要清理,給員工“預痛”。社會不講道德,華為只是遵守了法律而已。可悲的是,大家多數認同了公司的政策。死了也要幫他數錢。就跟皇帝賜死一樣,受死的還認為那個理所應當。
-
3 # 夜夜風雨孤燈下
不可能,華為不是傻子,這樣做後果很大,拋開國家法律和道德層面不說。雖然華為的工資和獎勵高,但是年輕人進入華為只會把華為作為掙錢的一個工作單位,不再會有所謂的主人公精神,到三十歲左右的時候就要開始給自己找下家了,其次是,三十四五歲正是開拓創新的黃金年齡,這樣做華為是要把自己培養出的人才送給其他公司,自掘墳墓。網傳只是網傳,不會的。
-
4 # 秋風渡亂雲
讓投入產出比低的員工退出是任何公司都會面對的事情,對於一個近二十萬人的從初創都高速發展的大公司來說更是一個大問題,人的生理與心理存在一個12年為節點的規律,12,24,36,48每個節點均有不同的表現,公司也一樣,如果老人待遇好,就必然會沉澱下來一部分人,只有透過新老一個評價尺度來評估人對公司的貢獻,並以貢獻度確定報酬才是保證人才社會化流動的關鍵,大多數公司,可能也包括華為,有很多是被驅動型的人,還有一少部分是自治式驅動型的,只有自治式驅動型人多,公司才會有創造力與活力,否則就會有暮氣,被驅動型人在新員工及36歲以上的佔多數,尤其是36歲以上的,如果他又有了支配地位,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是致命的,因此清理掉被驅動型的有管理職責的人才是讓企業保持活力的有效途徑,目前華為的34與42作為強制性清理界限會是一個有較大爭議的方案
-
5 # 元素2017
你去機關裡看看,四十三歲以上的那層人還幹活不,基本上的吃空餉了,體制內的人大多都心知肚明的,幹活的大多是一些臨時招聘的合同工和臨時工。國企也如是,你看電力,移動等,還有新華書店,在店內站樁的包括收銀的,全都是臨時工,正式工只是偶爾進單位一下,其它時間都呆在家裡,但工資福利高得驚人,我們這裡一個縣級新華書店,還在十多年前,正式工的住房公積金每個月就扣到一千八九,你可以想象工資有多高,當時公務員實發到手每個月也不過一千八九。
-
6 # 遊戲不遊你
這個好難答。
30而立,34歲後,人到了中年,而人到中年,各種能力和34歲前的小年輕們相比,會差很遠,儘管這個時候他們的經驗會很豐富,但是華為骨子裡的那股衝勁並不需要這些經驗。華為需要的是那種有衝勁的年輕人,只有那樣子,華為的活力才會一直迸發。
再者,人到中年,家庭,事業的壓力會很大,而生活中有太大壓力的人在工作上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在華為這樣的一個牛皮沖天的工作環境中,不知道員工自己會不會很煎熬,但是一定是與那個氛圍格格不入的。
再加上34歲的員工都屬於老油條了,工資都屬於高級別的,在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華為今年的利潤增幅有所下降,清理一些高薪階層,有助於成本的節約,使得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環節中,有利於華為的成長。
但是,清理老員工是不可能清理完的,華為的發展需要精英老員工的支援,精英老員工對華為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以後的管理等事務,需要他們。所以說。留下的只能是精英,清理的是那些不突出,天天混日子的那些員工。而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老員工不僅不會被清理,還可能被委以重任。
-
7 # 偶黑口
我認為很多人看到華為牛逼了眼紅嫉妒了等原因故意製造出來的謠言或買辦正在扼殺本土企業,清理幾歲以上的首先就是違反勞動法,其次你這樣搞年輕人更不願意來這沒保障的公司,更嚴重一旦內部謠言四起人心散了就離分崩離析不遠了。
-
8 # kitcheng
我也是乾電信的,現場工程師那種。實話實說,以華為的工作強度,能一直熬到45歲不離職不過勞死的基本也已經殘掉,當然,我說的是一線工作。就算不裁你,你自己有信心繼續在一線幹下去嗎?我自己的黃金時代也是在35前,35後家庭孩子太多牽絆,而且身體衰退很明顯,再也沒法2-3天不睡在機房奮戰了。現在奔四,主要做些戰略性的研發,公司有敬老的傳統罷了。做it的,45前必須賺好退休的錢,目前一線城市2套房,保守估計2000多萬,現在退休也可以享受正處級待遇了,怕啥?
-
9 # 手機使用者51800657953
再說一次,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偽命題,華為從沒宣佈要清理34歲以上的員工!在華為有大把34歲以上的員工,我大學同學40加也乾的好好的!只是華為員工合同期滿後,對少部分工作績效達不到要求的員工不續簽合同而已,這部分員工剛好大部分到34及以上而已!那個企業也會辭退不合格員工,不知這些無良的媒體人反覆熱炒華為這個問題幹什麼?
-
10 # 周衝的影像聲色
隨著華為老員工的貢獻產能,無法和發放的工資形成正比,華為決定裁掉部分老員工。
任正非也在內部講話說:“30多歲,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一位華為離職職員工講:
“最近也在網上投了不少簡歷,我們這三十多的年紀,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業也不要,面試機會就會很少。
少數小公司面試過,可算下來到手的工資,稅後連房貸都不夠。更有個別小公司,還看不上我們。”
語氣中,充滿失落、不甘,以及無可奈何。
人過35歲,在職場上的危機壓力危機,還不僅僅侷限於華為。
去年12月1日,42歲的中興員工歐建新,被公司直接勸退。這對於兢兢業業,工作了多年的他,是一個巨大打擊。
12月10日,歐建新在和公司做出最後一次溝通無果後,從26樓跳了下來。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更讓人悲傷的是,在他決心跳樓之前,監控顯示:他在乘坐電梯直達頂樓時,突然舉起雙手,對監控做了一個投降的姿勢。
此刻,他的臉色,異常難看。
第二次,也就是他站在窗臺準備跳下之前,他又艱難地舉起雙手,做出了個投降的姿勢。
(歐建新的一隻皮鞋,另一隻不知去向。攝影:梁宙)
35歲,已經結婚成家,上有老人,下有兒女,身邊還有妻子,生活壓力巨大;在工作上,你的能力、思維、技術,已經慢慢落後於年輕人。
此刻, 你想換份新工作,職場嫌你老;你想退休,政府嫌你小。
35歲,前有職場荊棘迷途,後有新生截堵追趕。
35歲,是你人生最無助的年齡。
光是舉起雙手投降,就能用光你的所有力氣。
-
11 # 恩蘭
任何一個有點經驗的管理人員,有真材實料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這不可能是事實。當然站在功勞簿上不求上進的員工另當別論
回覆列表
如果華為一旦清退三十五歲的老員工既成事實,必然也將華為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三十五歲,正是經驗豐富、身強力壯的黃金年齡段,他們因為工作年久,其工作等各方面更是與剛剛進入社會的新一代有無法比擬的優勢,而華為集團為了集團的利益,清退老員工,既損壞了老員工依法工作的權益,對集團的身譽及以後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而如果清理老員工能夠順利達到其目的話,對其它行業的連鎖反應更會產生可怕的後果,對社會的安定也同時會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