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藤籌勁草論教育

    歷史事件不是已經告訴我們怎麼做了嗎?雖然表述簡單,但也抓住了精髓,如果把每個歷史事件都原原本本呈現,那每一個事件就是一部長篇小說,歷史就成了小說了。例如《史記》僅52萬餘字就寫了那麼多事件,那麼多人物,從炎黃到漢武帝,因為記錄歷史必須刪繁就簡,不能詳述,能簡寫就簡寫,因為要是詳細記錄那就太浪費資源了。

  • 2 # 天一閣圖書管理員

    歷史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當時怎麼做,主人公已經做了選擇了,其它的所謂選擇,都只是一種假設。讀史使人明智,讀歷史最重要的是學會經驗教訓。之所以先講背景原因,然後做選擇,就帶來結果和意義。為什麼不講具體怎麼做,越古老的歷史,當時的場景越模糊,根本無從追溯。而即使是近代史,也因為細節需要過多的筆墨被略過了。即使是武漢疫情,剛剛發生的事,不身臨其境,也難以體會。人生活在一個大時代裡面,時刻都在做選擇,所做的選擇都成為歷史。即使是自己,也難以說清楚當時為什麼要那麼做,因為很多極端條件下,來不及多想,僅僅是我覺得要這麼做。學歷史,學的不是過程,而是人性,群體,利益,取捨等東西。去分析怎麼做,高度就沒有了,大局觀沒有了,看得就不長遠了,沒有深度了,也沒有廣度了。比如打仗,打仗要的是師出有名,然後是打誰,誰負責打,至於怎麼打這種事情就太細了。你所說的具體應該怎麼做,屬於執行層面,每個行業每個職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歷史屬於戰略層面,怎麼做屬於執行層面。而執行又涉及其它各種學科,根本和歷史學沒有太多關聯的。每個時代做同一件事都有時代的方法,分析了也未必有太大意義,這個怎麼做屬於各個學科的歷史,比如水利方面,都江堰就是重點。數學,有數學史。醫學,有自己的醫學史。他們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和純粹的歷史不沾邊。不知道這樣回答能不能解答你的疑惑。

  • 3 # 皇上約約

    其實歷史講的都是當時怎麼做,恰好跟你提問的相反。背景、意義和影響都是後人的分析和評價,後世對當時的一種看法。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以史實為例你就知道我說的意思了。

    舉個例子,就舉個改變三國命運的一場戰爭吧,夷陵之戰。具體時間我就不說了,反正是在東漢末年建安年間,大概是公元220年左右發生的戰爭,具體時間我們就不糾結了。

    劉備從孫權手裡借荊州,而後入蜀得成都,然後取漢中稱漢中王。這時候孫權要求歸還荊州,劉備說要攻下涼州再還荊州 於是孫權生氣。此時曹操剛好退出漢中坐鎮長安今西安,安徽合肥遭孫權進攻,曹操指揮大軍支援安徽,與孫權在安徽合肥相持不下,於是孫權求和,曹操封孫權為荊州牧,南昌侯。

    曹操去調兵去支援合肥,所以荊州曹軍空虛,關羽趁荊州空虛北上討伐駐守襄樊的曹仁,襄樊之戰爆發,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而攻之。曹操調徐晃支援曹仁,孫權曹操聯姻結盟,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將領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遭擒殺,劉備知道後氣到吐血。荊州至此落入孫權之手。

    曹操去世,曹丕繼位逼漢獻帝讓位稱帝,次年劉備於成都稱帝,而後便組織大軍東伐孫吳。一來為關羽報仇,二來奪回荊州。禍不單行,在組織大軍準備東伐時,張飛也被手下部將張達所殺,斬首拿去投奔孫權,所以三來為張飛報仇抓叛徒。

    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沿長江而下,孫權見狀求和,劉備不許,此時孫權慌得一批。劉備破宜昌魯肅,直逼夷陵。呂蒙等人向孫權提議與之決戰,但是陸遜看到蜀軍士氣正旺,銳不可當、鋒芒畢露。於是向孫權分析了形式堅壁不出,對孫權說:“蜀軍士氣正旺,正想要一場決戰,如果硬碰硬可能打不過,即使打得過絕對兩敗俱傷,所以不可打,應該堅壁不出、避其鋒芒這是其一。其二蜀軍奔襲百里沿江南下,糧草運輸不便,加上天氣逐漸入暑,蜀軍不敵南方炎熱和蚊蟲叮咬,如果我們堅壁不出,蜀軍得不到想要的決戰,慢慢的蜀軍士氣將會潰散,到時候再伺機反攻,定能大破蜀軍。第三,蜀軍沿江而駐,營帳數百座,駐於長江兩岸百餘里,可掐斷互相聯絡逐個擊破。”就這樣說服孫權,堅壁不出再伺機而動。最後結果,也是跟陸遜所說的一模一樣,相持幾個月後蜀軍士氣潰散,南方蚊蟲叮咬天氣炎熱導致水土不服,加上糧草不便,陸遜看時機成熟反擊大敗劉備,真正的是運籌帷幄之中。

    所以綜合以上陸遜所說的例子,其實他是把該怎麼做,具體怎麼做,然後從哪做哪結束都是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的,只是我寫的不夠詳細。而且大部分歷史都是這樣的。因此背景、意義和影響那些只不過是後世的綜合看法而已,而歷史講的都是當時怎麼做,春秋戰國時期更經典,那些縱橫家和兵家把當時該怎麼做簡直演繹到了巔峰,玩的都是智慧謀略。

  • 4 # 唐燏00

    對於“歷史講背景原因意義和影響,就是不說在當時具體應該怎麼做”一事,應該是這樣。

    歷史背景,就是某一事件所處的的空間環境。歷史原因,就是促使某一事件發生的直接成因,歷史意義,就是某一歷史事件所起到的里程碑式不同高低層次的終始標誌,其影響,就是歷史某一事件對別的歷史事件發生所產生的作用及強度大小。

    以上都或多或少的提及,為什麼就是不提在當時具體應該怎麼去做,主要還是因為歷史是眾多人物參與的故事,同時編寫史籍的工作者們,起碼也不是參與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歷史事件的發生,是包涵許多當事人的反應的,在繁雜綜錯中從來都沒有確定統一口徑去怎麼做,歷史畢竟不是帝王豪強的個人日記和奮鬥章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枝頭數枝喜鵲鳥,下聯如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