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門前海藍藍
-
2 # Veeyn
老師打罵學生可以,但是有度才好。老師直接把孩子打到住院,家長就會找事來了。
即使家長說過嚴格管理孩子的話,但是老師也別放開了使勁打,不顧後果。
首先,我認為打罵學生也是一種管理手段,一直靠講道理、批評孩子,效果是很有限的,對於一部分孩子是不管用的。所以,必須使用更加嚴厲的懲罰手段。大多數家長對於這個道理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於老師打罵孩子的程度,孩子的接受程度,家長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長覺得打自己孩子就是不行,我的孩子上學是去學習知識的,不是去捱打的。
我作為家長來說,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因為違反紀律,遭到老師懲罰,我是絕對支援的。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孩子被打傷了,我就會找老師溝通這個問題,可能會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一定範圍內,家長是講道理的,超過這個範圍,家長更講情理。也就是要有分寸感。
對於說,老師課堂上真的打罵學生,學校裡可能也會管,家長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是不會管的。
-
3 # 飛刀亂情
打罵孩子是缺乏教育手段和情緒不受控制的表現。所以打罵孩子的情況常常在家裡出現。家長沒受過教育培訓,愛之深責之切,打罵一兩下有情可原。但是教師這樣做就說不過去了。
首先,打罵並不是教育方法。
教育裡懲戒孩子有很多種方式方法,打罵不是教育手段,作為教育從業者,不可以應用。
其次,打罵學生和打罵孩子的場景不同
父母打罵孩子,無論方法如何,是家庭環境下,孩子的心理創傷相對小一些。在學校裡,打罵作為懲戒是公開的,當孩子處在敏感年齡段時,這種傷害和影響都是巨大的。
第三,授權無效
家長說老師可以打罵孩子,那就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你要當真就太天真了。孩子真受了傷,或者出現一些心理的應急狀態,你看家長找你不。
最後奉勸家長和教育工作從業者,如果你認為,這個孩子不打不成,不罵不解氣的時候,說明你的教育能力已經接近極限了。放鬆心情,找回狀態,開始學習,從新開始。孔子是教育行業的鼻祖,他有弟子傳道,卻沒有十八銅人助教,不是嗎!
-
4 # 駿捷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家長讓老師嚴格管理自己的孩子,打罵都可以。這是家長對孩子負責的一種體現,說明家長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可以和學校教育有效配合,共同促進孩子成長。
2、作為教師,嚴格管理孩子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一定不要認為家長這麼說了,就可以打罵孩子了。一旦教師對孩子進行打罵的話,家長的態度很可能會有大的改變。
3、嚴禁體罰變相體罰學生,這是相關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的明確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
4、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懲戒也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如何對學生進行懲戒,我們還缺少相應的規範。例如,學生犯了什麼錯誤需要進行懲戒,誰來認定需要懲戒的錯誤的性質,進行什麼樣的懲戒,懲戒的方式是什麼,由誰來進行懲戒,懲戒的知曉範圍有哪些,懲戒後的教育工作如何開展,等等,都是我們目前需要探討的問題。
所以,嚴格管理學生,不等於可以打罵學生。當然,新的教育環境下,探討適度的懲戒也是急需提上議事日程的工作。
-
5 # 檻外書生
望子成龍,是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撫養長大,多少艱辛。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沒有任何代價的。他們期盼孩子長大有出息,能夠平安幸福,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但是,家長也明白,孩子如同小樹,他的成長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家裡,有父母的監督和看管,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眼底下,如有過錯或不足能夠即刻糾正,如到了學校,脫離了家長的視線,只有委託給學校和老師管理了。
嚴格管束,是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家長讓老師嚴管孩子,無論打罵都行,說明家長是個聰明人、情理人、明白人。同時,也說明他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極為重視,對學校和老師也是極為信任的。
現在一些家長比較護短,孩子一旦有錯,不是找自家孩子原因,而是找學校和老師的毛病。這樣,老師和家長溝通起來非常困難,不利於孩子學習和成長。
如果如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那麼老師與家長既利於溝通問題,也利於學生改正不足,是雙利雙嬴的一種情形。
嚴管厚愛,是老師對家長的交待。其實,這也是老師對學生應該擔負的使命和責任。老師如何管理,嚴格到什麼程度,是受道德、情理和法規約束的,但打罵學生是決不允許的,即使家長真有此心,那麼老師也絕不可有此行。
否則,他既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情理的不容,也會受到法規的懲罰。
老師對學生,就如同父母一樣,管理要嚴格嚴厲,對各種違紀行為和過錯過失,要及時制止和指出,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知錯而改,不斷進步。
同時,也要真心關心學生,象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能夠順利地成長成才。
總之,老師遇到這樣通情達理的家長,是值得欣慰的;同理,家長有如此的覺悟和胸懷,也是值得讚許的!
回覆列表
別開玩笑了吧。
首先,家長讓老師嚴格管理自己的孩子,打罵都可以,家長確實會這樣說,而且當時說得也是很真誠,但是老師打罵孩子,是後來發生的事情,時過境遷,情境不一樣,家長未必願意自己的孩子給老師打罵。
其次,“家長”這個詞語要拆開來說,可能讓老師嚴格管理打罵也可以的家長是這幾個,不願意老師嚴格管理打罵自己的孩子是那些不跳出來反對的家長,老師有可能覺得“家長同意”,實際上是部分家長同意。就像前次一個老師,家長在群裡一再要求把成績發到群裡,老師發到群裡之後家長去投訴,有些老師認為家長不厚道,但我覺得更可能是不同的家長做兩件不一樣的事情,而不願意公佈的家長當時可能並沒有出來表示反對,也就是說,不反對,也未必就是同意,但老師沒有注意到在老師和家長這樣不對等的關係中,再加上還是在集體贊同中,許多家長不願意再公開場合表示和老師不同的看法。
再次,家長總不會說打死了也沒關係,對不,說明家長在心裡其實也會有一個打罵的容忍範圍值,但這種範圍值可能和老師自以為打罵的範圍值很不一樣,如果老師的打罵得狠,超出了家長容忍範圍,家長照樣也會和老師翻臉。那個時候,家長是處於法律保護的優勢的地位,老師就處於劣勢。
所以,如果你是學生,你放心,一般情況下,一般老師可不會想因為你給自己添麻煩,你放心玩好了,反正前途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是老師,我建議你不要把自己放在被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