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念甘露
-
2 # 權謀才智
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孟子所述,原為告子所持觀點論述,被記錄在孟子的篇章之中。2、食並不只代表吃東西,它是泛指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是一種代稱,屬於物質上的。3、色既不是代表喜歡漂亮的東西,更不是特指好色(其實好色也算是喜歡漂亮事物的一種特例)一類,色的原意為感官上的追求,人有五感六覺,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折射出人性中的喜怒哀樂,莫不過佛說五蘊色受想行識,亦為八苦之一。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告子說“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對於人來說,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樂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罷了,寬厚善良,同樣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卻是需要後天的培養,無可厚非。
-
3 # mummchen
食色性也,語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節》,本為告子與孟子辯論時告子提出的觀點,若有半吊子文化人將其作為孟子的觀點或者儒家觀點,則不過是僅從出處是《孟子》就斷章取義罷了。
這次兩人辯論的內容主要為人性論,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論,孟子主張性善論,這兩者與荀子主張的性惡論一起構成了對人性的三種認識。
“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這句話僅僅是這次辯論中告子的眾多論點之一。
告子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對於人來說,享受吃喝也好,喜歡繁華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罷了。寬厚待人是人的本性,無需外界教化即有,而仗義助人卻是需要後天的培養,不是天生就有的”。
孟子則論述觀點:“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再拿出詩經裡的觀點以及孔子支援詩經的觀點為證,舉出:“‘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講:‘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孟子的一番論述翻譯過來就是:“仁義禮智都不是外界鍛造給自我的,而是自我本來就有的”。再有:詩經裡面有“上天生養萬民,有著形體也有法則。百姓把握常規,喜愛美好品德”的內容。孔子說:“作這首詩的人,是瞭解道是什麼的”。
孟子並未駁斥告子對食和色的論述,而是強調了義也是本性,這已經很能說明儒家的觀念了。
儒家首先是把仁義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慾望放在第二位,但儒家並未否定人的慾望,在儒家的經典《禮記》中有:“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見儒家是主張人有基本的慾望和需求的,孔子在衛國見衛靈公和南子時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句話並不該以孔子感嘆人喜愛美色而不是道德更多來理解,而是從這句話裡體現了孔子自己的主張,也就是追求道德應該是和追求美好事物(即好色)的這種天性是一樣的,即“人天性崇尚道德”就如同人天性追求美好事物,兩者都是孔子所認可的人的天性。另外,孔子名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足以說明孟子為何不反駁“食”了。
我現在講另一個現象來補充說明:現在的人大多認為男性天生好色,而實際上女性才是天生好色(這話是從整體上來看,並非以偏概全)。
人,不可否認天生喜歡新奇、有趣、色彩豐富、賞心悅目的東西,但這一點在男生身上表現的卻是不如女生,原因我也無從解釋,暫時稱為男女差異。男生隨著年齡增長被教導以男性要爭鬥、要陽剛,不能喜歡太陰柔的東西,然後男孩子大多興趣是戰爭、軍事、科技這些“社會認可的”男孩興趣;反觀女生,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女性幾乎都愛打扮,玩遊戲不在乎勝利而在乎要選好看的衣服,談戀愛很注重臉的賞心悅目,幾乎成了不折不扣的“視覺動物”。這個例子也是讓人明白,色是人的天性,但不是指情愛,指的是喜好美好事物。
綜上,“食色性也”是告子孟子都接受的觀點,孔子也不例外,喜好飲食、喜好美好事物都是人的天性。
-
4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食色性也。
最簡單的一句話,不必去美化和昇華。
告子論性還有以下幾條: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杯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杯棬。”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生之謂性。”
掉個書袋,可以看出告子是個自然主義的人性論者,人性就如杞柳湍水一樣自自然然,只要人一生下來,天性就存在了,主張順從天生的人性,簡稱之為"順性論"?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這個就可以稱之為"成性論"?強調了後天的修為。
既然是順性論者,人的本能也當然是人之本性了。
是以食色性也,就是
生存和繁衍(吃飯與性交?)也是人性!
佛教主張破財、色、名、食、睡五欲,可以互參!
-
5 # 鴞鸚鵡
先來看一下這個“色”字怎麼寫,不是繁體字,也不是簡體字,是甲骨文哦是不是看不明白,沒關係一會你就明白了,我們在看人怎麼寫:下面,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下一張圖片一定是“女”,恭喜你,猜對了現在答案已經出來了,色就是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在一起就是“色”在老祖宗的心目中,一男一女圍坐在一起就構成了“色”字,這還需要多說什麼!在荷爾蒙的分泌刺激下,這就是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色”的最原始的本意!老祖宗說這個話的意思不僅僅是因為食色都是人的本能和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最關鍵的是,食和色兩者之間的確有很多共通點,譬如一男一女發生關係就像是打平夥,一個出水一個出米,把飯做好了,大家都吃得高高興興的,所以老話就說這個叫“生米煮成熟飯”。至於誰出的水誰出的米那反而不是重要的事情了。倒過來也是一樣,不吃飯人就會死,人類就會滅絕,沒有性,人類一樣會滅絕。所以兩者都是人類延續的必須。
但人的本性卻總是喜歡喜新厭舊的,飯就這樣吃總是覺得很膩味,所以就發明了菜,這樣吃起來就可口多了,至少多了很多種不同的味道,並且把某一個區域內的差不多做法和味道歸納起來叫做菜系,就像人把差不多的性格、習慣和興趣愛好的人歸納成型別一樣。菜不管什麼菜系,吃多了也就那樣,再喜歡吃麻辣味的人,天天吃火鍋也會有的時候想去嚐嚐粵菜,人也是如此,再喜歡的人天天呆在一起,有的時候也想去試試其他人是什麼味道。結果就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腸胃可能適應不了,會拉肚子。如果經常換來換去的嘗試不同的味道,就會覺得其實也都差不多,吃什麼都沒有意思,也就再也沒有最喜歡的口味,只剩下味同嚼蠟的機械行為了。
性當然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更多是佔有慾,胸懷天下,視界是對外的,恨不得天下美女都和自己有點什麼,可真的和什麼女人有點什麼了,卻又覺得女人麻煩得很,一會這樣一會那樣,可就是沒有想到這個麻煩本來就是自己找的;女人更多的是控制慾,心存一家,眼光是對內的,巴不得自己的男人對自己的話言聽計從,可男人真的這樣做了,卻又覺得這男人太窩囊,沒有主見,卻沒有想到這個男人都是自己訓練出來的。
食色性也,飽暖才能思淫慾,說白了,也就是人類的兩件大事:做飯和做愛。張愛玲在《中國人的宗教》曾說:奈何“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們能做的,也只剩下詩酒趁年華,珍惜現在的擁有。
-
6 # 心誠絕對會靈
食色性也,出自儒家經典著作《孟子》,但不是孟子講的,而是告子講的,是告子在與孟子辯論人性問題時提出的觀點,意思是“食慾和性慾都是人的本性”,所謂本性,也就是人的生理需要,餓了需要吃飯,冷了需要保暖,困了需要休息,想了需要發洩,等等。只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曲解告子的原意了,把色當成女色,把性當成了性愛。這種曲解也正好反映出了封建社會在兩性問題上所提倡的不正確思想,就是男權主義。在兩性關係上,表現為男尊女卑。男人成了好色之徒,女人成了被好之色,完全忽視了女人的本性需求,也壓抑了女人幾千年的本性需求。直到今天,中國女性還被這一思想所困擾,男嫖女娼根深蒂固,錢色交易理所當然。婚外出軌國國有,唯獨中國有小三。女性解放很多年,處處力求平等權。唯有對待兩性上,自動放棄平等權。這值得很多女性好好深思!
-
7 # 楊朱學派
《孟子》一書中,記載孟子與告子辯論人性之善惡。告子引用了孔子之言:‘食色,性也’。
孔子的原話是‘人之大欲,飲食男女。’
儒家思想不等於周禮,卻源自周禮。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學派的鼻祖卻是周公。
周公制禮,周王朝的性觀念十分開放。
先秦時代,各個諸侯國在春季,都有萬人相親大會。此時,尚未婚配的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尋覓自己的意中人。兩人情投意合之後,便談情說愛,野外歡合。然後透過媒人說親,送彩禮,完婚。《詩經》中記載的男女歡愛之所,有墉國桑中、衛國淇奧、鄭國溱水和洧水等等。
周公制周禮可謂因民之性。孔子謂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
8 # 不糊塗時塗糊不
食色乃人之天性,或者說是人的基礎需求!沒有食物就會餓死,沒有性慾就不能繁衍。
人們的所有追求,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抽絲剝繭地予以邏輯演繹,最終都會落腳於食和色。
這就是“食色性也”的內涵和外延。
回覆列表
“食色性也”經常被人誤認為是孟子說的。其實“食色性也”語出《孟子·告子上》:
告子的觀點:“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是告子的論點之一。
孟子觀點: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並以詩經的觀點以及孔子支援詩經的觀點為證。
詩經觀點:‘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講:‘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孔子觀點: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怎麼正確解釋“食色性也”?這裡應該 讀作“食色、性也”,食,這裡是動名字,有喜愛的意思;色,這裡為態度、美好的意思,即喜愛美好的東西,是本性使然。
“食色性也”就是喜愛美好的東西是本性使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