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日常博君一笑

    柏拉圖在《會飲篇》裡有一個小故事,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為宴會上的人們講了一則奇妙的寓言:很久以前,我們都是“雙體人”,有兩個腦袋、四條胳膊、四條腿,由於人類的傲慢自大,眾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兩半,於是人類不得不終其一生苦苦尋找另一半,但是被劈開的人太多了,找到“另一半”成了最難的事情之一,但是孤獨的“半人”仍然苦苦尋找著。

    阿里斯托芬說這就是愛的起源,“半人”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更隱喻著個體永遠是未完成的、殘缺的,它訴說著人類精神的孤獨,和人類試圖從孤獨中走出來的焦慮。

    在很多哲學家看來,孤獨,乃是人存在的本質。孤獨不是一種心理狀態,而是全人類要面對的客觀事實,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

    第一種認識孤獨的哲學觀點:“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現代人文主義生存哲學,如叔本華和尼采認為,每個人一生下就註定受到生存意志的擺佈,對意志的領悟不能訴諸理性,只能求助於神秘的自我體驗,生存意志讓人類慾壑難填,得不到的和暫時得到的都只是痛苦,人生是悲劇、夢幻和泡影,徒勞的行動最後只是一場幻滅。

    存在主義先驅克爾愷郭爾說,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生來獨一無二,不可替代。每個人的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在體驗著人生的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磨難,讓人類意識到自己的不確定性和有限、脆弱,並從“死亡”中體會到人的終極性的悲劇下場。

    薩特也很悲觀,他認為人生而自由,人就是自由,每個人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其他的立法者。上帝既然已死,一切事情都可能發生,再也沒有別的東西為個體生命提供尺度和參照,因此,每個人都處於孤獨之中,一切都需憑自己決斷。人類無法跟最高的真實對話,也不能再在上帝或者誰那裡找到庇身之所。

    空無的萬神殿並未讓人類有成為主宰的勝利之感,反而讓他覺得生命無所依託,孤立奮戰又終歸虛無。這是個體生命的悲歌,孤獨是人類的原罪,每個人都被生命之流裹挾,順從生命的擺佈而孤獨無援。

    第二種觀點,自我的孤獨來自於和他人的關係。

    首先,自我的本質是什麼?在不同的情境裡,“自我”都是不同的,我們會在求職時把自己描述成“認真負責、出類拔萃”,甚至“精通office軟體操作”人,在社交網路上給自己貼的標籤則是“貓控”、“二次元少女”“吃貨”、“風一樣的女子”。這意味著,我們看待自己與所處的情境是如此的相關,我們無法抗拒這樣一種感覺:在這些因不同場合而對自我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個不因背景而改變的“真正的自我”。

    離開了特定社會的語境,說一個人“風趣幽默”、“紳士風度”“有教養”是什麼意思?如果沒有置身於那些對“美麗迷人”、“學識淵博”“三觀正確”等品性與你有相似觀念的人當中,這些品性又如何理解?於是,我們認識自我的思維語境,早就預設了他人的存在。海德格爾說,從本質上講我們是共同體的一份子,正是在這個共同體中,我們學會了怎麼樣成為一個個體。卡爾·馬克思更直截了當的說,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只有在一個(特定型別的)社會中才能獲得自己的身份。

    澄清了自我,也就不可避免的導向下一個問題:每個人都處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與他人共處,為何我們還是孤獨?

    自我被哲學家們認為是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東西,薩特說“他人即地獄”,在《存在與虛無》中,薩特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從本質上定義為衝突。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力圖按照某個形象創造自我,這樣,他人就外在於這種創造,他們是我們創造自我的工具,或者尚待加工的材料,或者是創造自我的討厭的障礙。他人提出種種要求,設定期望,來限制我們的能力,規制我們的行為,於是也就干涉了我們創造自我的自由。我們藉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識到個體孤獨無依,體會到個體生命與他人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孤獨的源泉。

    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很多的哲學家,都認為溝通當然的可以消解孤獨感,這種說法在維特根斯坦和莊子那裡則受到限制。維特根斯坦拒絕承認語言可以描述所有的東西,事實問題可以言說,然而“什麼愛情?”“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卻都是“神秘之域”,是“不可說”的。莊子說“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禪宗佛教說“不可思議”,都是拒絕語言可以承載一切的先見之誤,也就是說,語言不能完全的表述所想。所以,他們甚至拒絕承認溝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涉及思想、觀念時。溝通的效用還依賴溝通雙方對語言精確的共同理解,但既然語言是受到限制的,更何況我們組織語言的能力有限,溝通的絕對效用也就也就無從談起。

    第三種觀點,現代人的孤獨體驗。“我迷失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找不到自己”。

    這是一種將社會形態與個體經歷結合起來的哲學觀點。因為我們其實都生活在某個社會里,我們的行為受到社會的塑造,我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也跟社會形態密不可分。照這個觀點看,現代人的孤獨感就和古代人不同。所以對我們當下的人而言,就不能空泛地說個體存在的孤獨,和他人即地獄了,要具體事實具體分析。

    資本主義革命以來,技術一直在進步,環環相扣,我們的生活和交往也就與以往相比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

    現代社會工業和科技正加劇個體之間的疏離,消費主義讓我們成為商標的附庸,好像每個人都是由他消費的品牌定義的,穿什麼樣的衣服、開什麼樣的車有了定義一個人的能力。除了我們自身,就只能和自己的產品做無意義的獨白。

    自我是個人安全感的基礎,而科層制和流水線,把我們變成龐大生產機器上的螺絲釘,讓我們喪失了自我,我們自以為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而實際上他想要的只不過是別人期望他要的東西。因此自我在根本上受到削弱,人覺得無能為力和極度不安全,從而在失去自我的過程中體驗著孤獨。

    甚至,我們與內在的自我也失去了接觸,反思自我已經不流行了。我們還失去了與土地和自然的親密關係,它們曾經是我們認識人類本質的參照,古人講格物致知,現在我們對著一件阿瑪尼或者香奈兒五號能格出什麼來呢?

    然而網際網路的出現是又一次“資訊革命”,人們驚喜地發現,工業時代未來恐怖的幻象到來之前,就擁有了抱團取暖的工具。“自我”重新變得重要了,孤獨又有了化解的方式,溝通變得如此便捷,以至於孤獨似乎不再是一個沉重的哲學命題,而是一個可以排解的社交困境。

    當人們藉助社交媒體搜尋有趣的資訊,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交流時,他在做的就是對於孤獨的抗拒。

    人是一個追求生存意義的精神存在,他的靈魂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超越,但肉體終將死亡的事實,時刻在提醒他個體生命的脆弱無依。他人的存在,也時刻讓人類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本質上來看是互為陌生的。但孤獨靈魂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嘗試與他人抱團取暖的種種努力,姑且算是對“我們生來就是孤獨”的超越。

  • 2 # justdoit765

    我以前總以為孤獨=寂寞,後來經過幾十年人生的歷練才發現這是多麼的可笑,寂寞了,可以找個人來填補,可孤獨卻很難填補!

    1 孤獨是一種心理,是一種自卑心理!

    很小就沒有母親的我,感受不到了母愛,再加上家庭條件不好,便產生了自卑,一個人玩,一個人上學,一個人放學,在路上陪伴我的是那昏暗的路燈,堅硬的沙石,在家陪伴我最久的卻是我的書桌,一個人在書桌前靜靜的思考,把往事都塵封在心裡,父親總是問我為什麼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我總是笑笑不說話,我的世界他不懂,也沒有人懂!

    2 孤獨是一種態度,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發現了一些城市有這樣的一群人,網咖是他們的庇護所,沒錢了就去幹一天活,有了錢就去網咖揮霍,吃在網咖,睡在網咖,錢用完了再去幹活,週而復始,他們如同沒有親人朋友一樣,也沒有人生的追求,有的只是做為生物最本能的求生欲而已。也有一些人像一群流浪貓一樣,蜷縮在角落裡,公園的長椅上,背風的樹下,他們沒有給這個社會留下什麼東西,留給別人的只有那孤獨的背影和對消極的生活太度!

    3 孤獨是一種習慣

    週末起來,一個人看著空蕩蕩的房間,一個人吃著飯,無聊的玩著手機,想找個朋友出去玩卻不知道誰才是自己的朋友,誰願意陪自己出去玩,剛拿起手機準備打電話,仔細一想還是算了吧,下次再說吧,可到了下次,再下次還是和之前一樣,遲遲不願意邁出第一步,無所謂了,反正已經習慣了,一個人挺好!

  • 3 # 左岸花語情感故事

    我認為和自己的認知有關係!

    你們有沒有經常這樣發現,身邊一群人,但是自己卻感到孤獨!雖然身在人群,卻沒有可以交心的人!

  • 4 # 使用者1698254458354

    這是一個迴圈

    孤獨因為自身問題,環境,環境不能改變,那就個人唄,性格,性格後天可以改變,往壞處發展機會更大,但也基本固定了,自己的不自信,見識等等,我覺得歸更到底牽絆太多,不過呢,魯迅說過,錢能解決百分之九十的煩惱。但是錢怎麼來,魯迅沒說

  • 5 # 我心依舊137785711

    孤獨,是人的內心深處缺少靈魂伴侶,與周圍環境不相融洽,自我封閉,沉浸在以自我的內心世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缺少愛!

  • 6 # 郭小宅power

    習慣了自己一個人,除了至親,其他人走進我的生活有時反而覺得受到了打擾 慢慢享受孤獨!emmm…一個人也不錯啊。

  • 7 # 別客125

    孤獨是內心世界缺乏理解、共鳴,但是自己不想或者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導致的困境,但是現代社會的紛繁複雜,很多人也會故意讓自己處於不被別人打擾的狀態,這就不是困境,而是一種自我設定的心境。

  • 8 # 獨飲一壺闌珊

    孤獨的根源是一種內心的自卑。

    沒有引以為傲的一技之長,沒有懂你的至親好友。

    有一種愛好或特長會讓你結識圈子裡的朋友;

    有懂你的朋友會在你孤獨寂寞時有個傾訴的物件;

    所以首先讓自己強大起來;

    不光是內心的強大,還要有知識的武裝

    必要的時候場合表現自己,讓更多人記住你

    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在路上碰到一個不太熟悉的朋友,他會走過來跟你打招呼;

    哎朋友,你好!

  • 9 # 唏哩呼嚕

    孤獨的根源,有很多因素,有的是沒有了目標不知道該幹些什麼,有的是厭倦了之前的生活,有的是突然失去自己最珍貴的,為什麼會孤獨,就是經歷了太多,有的人喜歡孤獨是主動孤獨,因為孤獨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了給他帶來創做的靈感,有的人孤獨是被動的孤獨,被動孤獨就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釋放方式,性格內向,壓力大,想說的話壓在心裡沒地方釋放,人本身的性格有很多種,所有孤獨的根源也有很多種,最主要的是能找到適合自己釋放的方式

  • 10 # 舊時光

    心理學家認為,孤獨的產生和人的性格有很大關聯。依據人的不同性格,心理專家將容易產生孤獨感的人分為12類:

    立即反抗型。這種人採取利己的方式進行自我防衛,會形成攻擊性格,令周圍的人厭惡,而走上孤獨之路。

    寄生型。這類人老於世故,物慾強,且不擇手段,使人不願接近而導致孤獨。

    情緒易變型。這種人情緒大起大落,易得罪朋友,最終使自己陷於孤獨。

    冥想型。這類人離群索居,總是沉溺於自我封閉的思索中,孤獨感最強。

    不平不滿型。憤世嫉俗,對什麼都不太滿意,始終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為孤獨所困。

    獨樂型。喜歡賣弄自己,為表現自己,不惜傷害他人,最終令眾人反感,陷自己於孤獨。

    精於計算型。處處考慮個人得失,但斤斤計較難免造成障礙,而阻塞了自己的路。

    張狂型。這種人貌似看破紅塵,實際是自我催眠,與四周環境形成對立,而陷入孤獨。

    固執規則型。太拘泥於形式和習慣,不善變通,令人敬而遠之。

    溺愛寵物型。無法或不善於在人際關係中滿足,因此在自養的小動物上尋找樂趣。

    自戀型。過於自戀,容易變得自高自大,其孤獨心理也就越強。

  • 11 # 在路上6549665

    你認為孤獨的根源是什麼?

    我認為孤獨的根源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排他感,是在某一個特定時間裡對外界一切事物的疏離感。

    而且孤獨本身,就像生理期一樣,有周期性,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比如看到一片落葉,就會莫名其妙的覺得難過,比如看到一群熱鬧的人,也會覺得難過,孤獨本身不致命,孤獨感才讓人慾罷不能!

    我在某個大霧的黃昏,走在一個待了一年還陌生的城市街頭,看到前方能見度不足十米的天空,身後走過的路也一點點引去,那一刻特別孤獨,即使周遭一直有車流和人經過,那一刻卻從沒有過的孤獨,感覺全世界都是那霧裡的集體,而我,是連霧都融不進去的一個人……

  • 12 # 道縣愛幫

    孤獨是生活在任何時代任何文化之中的人所需要面對的一個共同的問題。孤獨感伴隨著人的自我意識的產生而產生,它是人理智的發展與個體生命覺悟的產物。

    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字幾乎還沒有形成,我們與母親融為一體,這時的我們就不會有孤獨感。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的自我意識逐漸產生,並開始認識到自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完整個體而存在,於是我們開始脫離母體,並經歷了生理斷乳期。這個階段後我們的思維和身體進一步發育,時機成熟後進入了心理斷乳期,這個時期是人的孤獨感快速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階段。由於我們需要在精神和物質上實現快速獨立,所以我們的自我意識進一步強化,從而使我們從原來與周圍世界(母體)融為一體的狀態中迅速分化出來,並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並永遠不可能再回到同之前一樣與世界(母體)融為一體的那種狀態,因此孤獨感迅速增強。此時的我們會使用各種方法來擺脫和消除這種孤獨感,使自己內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但其實這只不過是暫時的掩蓋與緩解而已。(弗洛姆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詳細論述過克服孤獨的五種方法:縱慾、同一組人結合、工作和娛樂的迴圈交替、創造性勞動、愛情,當然他的主旨是在說第五種,在此不詳細論述。)

    這個過程其實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相類似,人的理智的發展使人脫離了自然(“儘管人永遠不可能完全脫離自然。人繼續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同自然分離,永遠不可能再同自然合二為一。”),使人從一個確定的環境(與自然融為一體),被推到一個不確定的,完全開放的環境中去。因此在新的環境中人必須進一步發展理智以尋求與新環境的和諧。隨著理智的發展,人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開始覺悟到人自身的單一存在,開始覺悟到生命的短暫,意識到身不由己,死的必然,意識到面對社會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無能為力,所有的這一切使人陷入了孤獨的牢籠,並開始了各式各樣的自我解救。

    為什麼說自我意識是孤獨的源泉呢?

    其實所謂的自我意識與個體生命的覺悟無非是認識到了單個生命體的獨特性和個體間的距離感。而孤獨就是在此基礎上深刻的意識到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個生命體並消除這股距離感。儘管我們做了一切努力去認識自己和他人,但我們還是不認識他們,因為我們和他們不是一回事。我們越深入我們生命的深處或另一個人的生命深處,我們離認識生命的目標就越遠。聖經中亞當和夏娃吃了辨別善惡之樹的果子後,他倆就脫離了動物界與大自然的原始和諧,從而成為人。當他倆作為人誕生後,“這才發現自己是赤身裸體,感到很是羞愧”。弗洛姆認為這種“羞愧”並非是因為他們看到對方的性器官,而是因為意識到自己和對方並非一體,也就是意識到了他倆之間的區別和距離。由於他們認識到他們之間的區別,所以他們就相互陌生起來。這股距離感來自於自我意識產生,同時也是孤獨的根源。

    自我意識和個體生命的覺悟是自由的根基所在,而自由和孤獨是一體兩面,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越是自我意識強的人越是自由的靈魂就越發孤獨。比如梵高,比如尼采,再比如愛因斯坦,一切人類偉大的靈魂無不是高度的個體生命覺悟者和自由靈魂的孤獨者。作家周國平說“心靈的孤獨與性格的孤僻是兩回事。孤獨是因為內容獨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卻無獨特的內容,只是因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發生障礙。孤僻屬於弱者,孤獨屬於強者。兩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後者是因為精神上的超群卓絕。”其所謂的“獨特內容”就是自我意識和個體生命覺悟開出的思想之花,而所謂的孤僻者不過是對自我意識發展的壓制和個體生命覺悟的逃避罷了。

    最後,孤獨的根源,孤獨是我們永遠面臨的一個人類生存問題,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而在愛中實現人與人的統一才是對這個問題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減脂的話是買個運動單車好還是划船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