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根蟻民
-
2 # 4796老兵
東風牌手錶,(天津產)。紅旗牌腳踏車(瀋陽寧)。飛人牌縫紉機(上海產)。美多牌收音機(上海產)。熊貓牌收音機(南京產)。東芝,夏普黑白電視機(日本產),三五牌掛鍾(煙臺產)。……。
-
3 # 閔予老子
力士白飯魚——布鞋。
小時候能得到一雙這個牌子的白布鞋就寶貝得不得了,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髒了。洗完還要貼爺爺手卷煙的白紙,是口口相傳能保證鞋子不粘上別的顏色的方法。
-
4 # 紅塵俗世amn
鋁皮飯盒(帶蓋長方形)
-
5 # 楓亭晚
風扇扇風扇搖風起,
水車車水車轉水出。
千層底鞋對襟襖,
軸承小車溜鐵圈。
紙拍紙槍紙飛機,
捉蜒捉蝶捉迷藏。
-
6 # 使用者1538843158341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腳後跟就會疼,沙子一墊疼的不行,穿的鞋就是個問題。所以我們要選鞋時,要選鞋底厚不要太硬的鞋穿。
-
7 # 夢215131511
昨日回家,無所事事,遊目四顧,忽然發現在牆角落裡有一半導體的收音機,它的外型還算可以,用手調調頻道,已經沒了聲息。
七十年代,收音機應該是農村人最大的娛樂工具。那時候每天傍晚六點鐘,正是劉蘭芳老師演播《岳飛傳》的時間。半個鐘點,實際只有二十幾分鍾。全家人吃著飯,沒有人亂吱聲,都豎著耳朵聚精會神的聽劉蘭芳老師那乾淨利落的一聲:俺乃岳飛嶽鵬舉是也,來將何人,速速通名受死――!俺乃金國四狼主完顏兀朮是也,拿命來――!……。時間大短,飯還沒有吃完,評書已是下回分解,惹的我是心急火燎,又有些不甘,於是趕緊換頻道。這個電臺播放的是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於是又在潘楊兩家的官司中把晚飯吃完。
時光匆匆,光蔭荏苒。不知不覺中,在《楊家將》《岳飛傳》的評書中,過完了我快樂的童年。現在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太快,電視電腦數字化,一些產品剛換了新的,還沒完全會玩,卻早已是昨日黃花,已不再新鮮。有時不盡迷惑:生活越來越好,卻為何少了童年時對收音機的那種痴戀!
手把弄著這臺破舊的半導體收音機,感慨萬千:是不是真的老了,年輕人玩的電腦遊戲一律不會玩,看著電視裡的狗血劇情,哭的是梨花帶雨淚水漣漣。想想真的老了,就象這臺收音機,空有個殼子不算太舊,但它早已不在頻道上了,我是不是也脫離了頻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
8 # 遇見最美鄉村
認識它嗎?不錯是“大哥大”,一個只能維持30分鐘的通話,重量在一斤以上狀如黑色磚頭,在大哥大還很緊俏的年代,我就是和大哥大同一代的產物。
看是不是很“高大尚”
今天“大哥大”已經成為了一個走進歷史的代名詞,很多××後都不知道這個詞的具體意思,在八九十年代“大哥大”可不是簡單的手機,那還是身份和財富的絕對象徵。可以想象一個月工資就幾十元,初期一臺大哥大動不動就是兩三萬。
隨著現在智慧手機的普及,大哥大也已成為一種情懷,我們也都不在年輕了。
-
9 # 使用者nz2ym4d6f2
小編,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拿一個物件來說明你老了不再年輕了,好多人喜歡拿物件來形容自己已不再年輕了,最直觀最親身的體驗是對於男性來說那小家雀不再給力了,尿完尿還得抖三抖才敢離開便池的,而對於女性來說則是看不上老年人了,而是想嚐嚐小鮮肉來延續自己的性命。
-
10 # 寶爸日記之俄羅斯篇我出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年,那時候國家的經濟剛剛有所好轉,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物質供應也不是那麼匱乏,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家裡的物件兒就有飛人牌的縫紉機,還有西鐵城的手錶,還有一臺掛在牆上的掛鐘,那是媽媽結婚時姥爺傾盡所有送給媽媽的嫁妝,在那時,這叫做當時的四大件兒,代表比較好的一個生活水平,在我小學的時候,兒時的玩伴們玩經常玩的玩具,也是我們青蔥歲月的見證,因為那是八九十年代,80後和90後獨特的獨特的記憶,因為我們小時候也沒有什麼玩具,家裡也沒有錢給你買玩具,我們只能自己動手就近取材,聽說下雨天我們可以利用粘土,所說的摔剛炮,就是一人拿一塊泥土,把中間掏空,成一個碗狀,然後呢倒過來,把她像一個平面摔打,在慣性的作用下,看誰的泥巴上面的,窟窿大,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遊戲,但是卻蘊含了兒時的美好的記憶,可見當時的物質多麼的匱乏,兒時的玩具大多都是有泥土啊,木頭做的,比如木劍,木馬等呢,就地取材而來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也非常有趣,還有幾個遊戲就是扎魚就是用一個錐子在地面上畫出一條魚的形狀,但是他卻有兩個腦袋,兩個小朋友各拿一個錐子,分立兩側,只有紮在魚身上的部分才算是有效的,連起線來,一直連一直連,當一方連到了另一方的魚的眼睛扎到對方的魚的眼睛位置,才算獲勝!那時的動畫片,我記得是哪吒鬧海,還有大鬧天空,都是最早的那時候製作的動畫片,嗯,那時我們還看過露天電影,是在村裡集體放映的那種,每逢放電影的來,不亞於過年的場景,全村老少都集中在一片空場地,熱熱鬧鬧看一場電影,放電影的場景是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全家老小扶老攜幼,左手拿著瓜子,右手挎著小板凳的熱鬧場景,一群小孩子圍著放電影的機器又唱又跳,玩的好不開心!現在當時的預言已經實現了,“樓上那樓下,電燈電話”早已實現,現在時是線上影片通話也在科技的發展下實現了,家庭影院也實現了足不出戶看電影的夢想!回想起來真是科技改變生活,生活需求反推科技的發展方向和程序!
-
11 # 子亦不語
煤油燈
很小的時候用過的煤油燈,上學時晚上自習課也有用,後來逐漸使用蠟燭。
手電筒裝兩個一號電池,前面擰著調節燈光照射面積大小,小時候家裡必備品。
黑白電視機整個村子都沒幾臺電視,晚上誰家有電視那跟放電影似的,熱鬧。
縫紉機以前家裡有一臺,現在應該還在老家放著,母親空有手藝但沒機會施展了。
改裝腳踏車走街串巷的小販有的會騎個改裝的車子,燒油的,突突突跑著挺好玩。
滾鐵環最簡單的也是最快樂的,滾個鐵環滿街跑。
吉普212很小時候有張照片是過年穿新衣服靠在212車頭拍的,那時候都是公家單位能看到,街上遇到一輛車很新鮮。
打火柴的玩具槍用鏈條和鐵絲、皮筋等就可以作出一把,火柴棍塞到前面,啪的一聲別提多開心了,威武!
氣槍很小的時候有的家裡會有氣槍,小商店裡也有買子彈,後來都被收繳了。
還有打兔子的獵槍,那時只是見過,沒摸過。
-
12 # 冷秋的葉子
生活於批評之中,卻學會了接受;
生活於嘲笑之中,卻學會了害羞;
生活於敵意之中,卻學會了寬恕;
生活於妒忌之中,卻學會了羨慕;
生活於羞辱之中,卻學會了尊重;
生活於貧窮之中,卻學會了致富;
生活於冷漠之中,卻學會了同情;
——70後已經走向老年。
-
13 # 豫東光仔
說起老物件,很多人都能說出幾件!我第一想到的是,煤油燈!作為八零後的你,應該不會陌生吧!記得那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教室裡都沒有通電呢!早上上課教室裡黑乎乎的,什麼都看不見!然後就從家裡把唯一的煤油燈,拿到學校裡陪伴我學習!那時候班級裡也沒幾個煤油燈,好多都是點的蠟燭!有煤油燈的同學,用現在話來說,在當時毫不誇張的說,那就是“土豪”啊!嘿嘿嘿!
-
14 # 一代天嬌88
黑白電視機,我上初一的時候我家第一次買電視機,一臺14吋的黑白電視機。從此擺脫了全家去鄰居家看電視的現象。
-
15 # 伊麟者小郅
作為80後的我,聽父母那一代人,他們結婚的標配就是三轉一響,三轉有、腳踏車、縫紉機、手錶,一響就是收音機!而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我所知道的就是手電筒,收音機,黑白電視……
-
16 # 心若菩提67
縱橫112國道的大鐵驢《水管焊制的28腳踏車
-
17 # 慢節奏的徐徐
我孩提時收藏的毛主席像章,那個年代各大小單位都爭相設計、製作各式各樣的毛澤東像章,佩戴、收藏、贈送、交換毛澤東像章,成為一種時尚。
當時所作的紅色油漆和其他顏色的油漆均是特殊的工業和民用油漆,這種油漆算是當時比較先進的樹脂漆。有醇酸漆和氨基漆之分,二者混合使用效能更優,它們是以醇酸樹脂和氨基樹脂為主要成膜物的一種烘烤型的油漆,塗飾在像章表面後必須經過烘烤能幹燥成膜,十分適合鋁質像章的製作,尤其是氨基漆使用最多最廣。醇酸漆的特點是漆膜柔軟、光澤好、附著力強,而且耐熱耐酸鹼,而氨基漆比醇酸漆的效能更好一些,主要表現為漆膜光亮豐滿、色澤持久、抗酸鹼等,這種漆不能在常溫中乾燥成膜,所以能耐一定的高溫。這些紅色的油漆隨著政治運動發展的需要成為營造“紅色海洋”的重要材料。
-
18 # 出水芙蓉6725
這種火柴槍我做過兩把,那個年代回不去了,雖說窮點,但童年感覺很快樂,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比如,螺砣,高腳登,風車,風箏等等。
-
19 # 牛仔靴子
哈哈哈……我七零後……用腳踏車鏈子做過……火柴頭兒就是火藥……火柴棍就是子彈……能穿透老式作業本……美好的回憶……多謝這張照片……
回覆列表
馬車。
在城市裡跑的馬車,用於載客,作用相當於現在的計程車。外形類似於英國女王的禮賓馬車:大洋馬拉車,馬脖子上有一個高高的、弧形的像“小凱旋門”似旳那麼個東西,沒啥實際用處,就是為了好看、把馬顯得很威風。
只在剛解放的初期有這種出租馬車,1953年、1954年以後就逐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