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哥28789785
-
2 # 苗山風物視角
部分新銳教師教改的探索嘗試,非偷懶,而是試圖逼迫家長批改作業來剛性要求家長關注子女的學業。
認為這些新銳教師手法有點過猛,畢竟家長不是專業人士,對考點、難點把控不強,答題規範性不夠,反而會誤導子女。
比較好的方式是由家長稽核教師的作業批改,並形成稽核心得體會,強化與教師的交流,對子女才能帶來更好的幫助。
-
3 # 飛灬羽
我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我在鄉村從教,孩子都是村裡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外出工作的佔去了大多數,讓家長批改作業的情況是幾乎不可能,我們這裡的孩子多數是去輔導班,所以寫的作業多數是由輔導老師輔導完成並檢查!
-
4 # 毫米
對於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現象,網上輿論多持批評態度。其實,這種一概否定的觀點很不嚴謹、也很不負責任,容易誤導公眾。
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1、教材明確要求家長批改或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
這在小學一年級教材中很常見。和家長一起完成作業,既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2、家長批改孩子的作業,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學習上的短板,然後向老師反饋,與老師一起商量有針對性的策略。這種方式,比老師單獨批改的效果要好。老師們經常以這種方式佈置診斷性作業,請家長批改,實踐效果很好。
3、請家長批改作業,可以提醒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可否認,很多家長有時間打牌、喝酒,卻總是沒時間陪孩子。要求家長批改孩子的作業,既是對孩子的監督和鞭策,也是對家長的約束。只有家校共同發力,孩子的學習成績才會提高得更快。
當然,有時候老師因為精力有限,批改作業時,能夠指出學生的錯誤並更正已屬不易,再個別反饋很難做到,偶爾請求家長幫忙批改作業。這種情況,也應該能夠理解。
也不否認存在這樣的老師,把批改作業的任務推給家長,自己偷懶當甩手掌櫃。這樣的老師,屬於極不負責任,應當提出批評。
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做法,只能偶爾為之,不能成為常態。否則,老師就無法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何談因材施教?
另外,請家長批改作業,還需要考慮家長的文化程度能不能勝任。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知識,家長們還勉強可以同步輔導,上了初中之後,就有大批家長跟不上趟了。這也是家長們詬病老師做法的主要原因。
所以,除了家長明顯可以勝任的作業之外,老師最好不要把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如果家長講解錯誤,或者答案正確但是方法不對,都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迷茫和困惑,弊大於利。
-
5 # 師者道
首先,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有失妥當。你必須要有專業的知識,才能對作業進行批改。家長又不是專業的教育人員,怎麼批改。如果是在農村學校,家長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很多時候更是無法勝任批改作業的任務。
其次,作業作為一種課外輔助學習的手段。由老師親自批改作業,有利於把握學生聽課的效果,更有利於更好地把握課堂的重難點的效果。這也是一種教學的反饋,有利於教師的教學工作。
最後,把批改一詞改為檢查更為妥當。家長檢查作業,一方面可以知道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跟孩子進行學習上的互動,增加親子感情;另一方面可以配合學校,監督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無論家長的文化水平如何,都能做飯最基本的作業檢查。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家長可以仔細檢查,甚至可以糾正當中的錯誤;而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家長,簡單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這些都不會耗費家長太多的時間。當然,我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為了孩子,相信家長都願意。
作業是一種教學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孩子課後能夠複習和鞏固課堂的知識。孩子在家完成作業,需要家長的配合監督,當然老師親自批改,這樣能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
6 # 塘主說歷史
最近總是看到許多家長在朋友圈抱怨,孩子作業太多了,每天批改作業到十一點,累死了!每當我看到這些,我心裡就想:按理說,檢查和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兒。但是,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家長都被動的檢查學生作業?所以,問題出來了。既然不應該,但卻是事實存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家長應該檢查孩子作業嗎?
如果班上學生人數在國家規定標準之內的老師,還給家長佈置檢查和批改作業的任務,這是老師不負責任。這位老師是錯誤的。應該明令禁止。
為什麼老師領著改作業的工資,讓家長我自己改作業?天理何在?
你覺得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合理嗎?
-
7 # 馨香閣小屋
現在家長檢查作業已普遍存在,如果自己有時間,建議給孩子檢查,這樣就能知道孩子那些型別題不會,今後可以多練習些
-
8 # 張志學689360
老師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一般都是家庭作業。
如果家長有時間,能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瞭解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即使家長沒有時間檢查孩子的作業,也要督促孩子把家庭作業認真地完成。同時,與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檢查。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沒有能力檢查孩子的作業,如孩子的爸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孩子屬於留守兒童,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和老師交流,也讓老師檢查孩子的作業。
如果孩子的學習態度端正,積極性高,自覺性強,已經養成了良好的作業習慣,其作業是可以不檢查的。
面對一班級好幾十個孩子,老師管理起來也不容易。希望家庭與學校相互配合,共同把孩子培養教育好。
-
9 # 10克拉
我的答應是:必須認真應對。
身為老師家屬,我很明確的告訴你,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每位老師的工作量都是超負荷的。想要老師能夠督促到每一位孩子,是不大現實的。想要孩子學習好,家長必須不能放鬆。
至於如何應對檢查作業,家長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1、不漏看老師佈置的每一項任務。據我所知大部分學校都會發放一本“家校聯絡本”,老師會讓孩子抄寫下來,家長可以逐條檢查孩子是否完成。
2、如果有疑問,不妨群裡多問問。據我經驗看,每個班總是有幾位特別熱心和細心的家長,資訊瞭解的很全面,又非常樂於幫助大家。如果你不夠放心,怕有遺漏,不妨群裡問一下,一般每個班級都會建立有班級群或者沒有老師的家長群。
3、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和老師溝通。現在通訊軟體發達,家長和老師一般都可以透過微信、QQ、釘釘等方式聯絡,想要找老師也是很方便的事情。有時候,有些事情可能不是全班孩子都需要做,這個時候諮詢老師是最方便了。不要怕老師煩,一般老師也會體諒孩子小,記不全事情,家長能協助完成作業比拖拉作業強,老師也不會因此對家長有什麼意見的。
-
10 # 太陽夠暖我心夠大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不是老師,但我認同家校共育的理念。現在的年輕父母,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和祖父輩養育理念不同,提倡現在的科學育兒理念,怎麼到孩子上小學了,反而像老人一樣,一直強調“我們小時候上學……”,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升學壓力和三十年前能一樣嗎?
給孩子檢查作業簽字,並不是老師推脫責任,而是讓家長最起碼要知道孩子學到哪了?學會了多少?問題在哪?孩子們也能意識到,爸爸媽媽是關心他學習的。如果連這點也做不到,老師在學校再努力也沒用。
整個小學,其實就是打基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時期,家長要做的就是儘量配合老師,等孩子上了中學,青春期的他們需要的是獨立的空間,我們就要退居二線了。
根據我家兩個孩子的經驗,剛上小學,是家校共育的關鍵時期,白天在校學習的內容,養成的習慣,也要延續到晚上回家。一二年級內容簡單、容易理解,要多和孩子聊聊白天的所見所聞,引導孩子複述白天學到的知識,鼓勵孩子自己讀題,書寫規範。尤其是書寫速度,絕對不能拖拖拉拉,一但養成拖沓的習慣,以後就很難改正了。
等孩子到了三年級,知識點多了,更需要當日事當日畢,不要讓孩子養成遺留問題的習慣。
孩子是自己的,既然生養了他,就要對他負責,共勉之。
-
11 # 留心教育事
家長每天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要檢查以下幾點:
1.看字型
數學的字型,輕則影響作業美觀,重則影響到高考。字型的不規範很容易讓孩子自己看錯數,抄錯數。字型不端正也說明孩子寫作業比較急躁。
關注孩子每一天作業上的字型都必須工工整整。練字能讓孩子寫出一手好看的字形,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家長的堅持,孩子才會堅持下去。
2.看完成情況。
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家長可以在作業上面簽字,但是家長簽字要給孩子做出表率,簽字的字型要工工整整。
3.家長不能代替孩子檢查。每到期末考試,好多孩子做完試卷就無事可做。不知道檢查,不會檢查。就是因為平時每天的作業沒有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所以在平時每一天的作業當中,要教孩子檢查的方法,訓練孩子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
4..看前面錯題訂正情況。
對於數學作業,如果只是寫完僅僅是走了第1步。最關鍵的應該是訂正錯題。訂正錯題很重要,我們經常看到學霸介紹學習經驗時一定會提到他的錯題本。而考試時孩子出錯的地方,往往是因為孩子平時出現的錯誤沒有及時糾正。平時訂正錯題不自覺,不能做到錯題日日清,這也是造成這些孩子成績不能提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錯題整理到一個錯題本上,積累一個星期做一次,看錯題是否已經掌握。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分兩面,一是在減負的情況下老師不敢佈置太多的作業,但學生練習量不夠又對知識的掌握熟練程度不夠,只能建議家長買些課外練習讓學生完成,這部分作業由家長檢查批改。二是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一般要求家長是檢查完成情況,能檢查出錯誤及時糾正更好,但起碼要檢查書寫及完成情況,這本來也是家長的責任。有部分家長不負責任,放任孩子去不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了心生不憤,反而把責任推給老師。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你的態度就是你孩子的態度,自己想著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