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萌小笑笑
-
2 # 醉美木瀆
在“長安”中,當自認為即將代政走向人生巔峰的林九郎看見聖人賜給他的布衣時,瞬間心如死灰,有種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可以說就像日了狗一樣難受。
在唐代,就是“人靠衣服,馬靠鞍”。衣著代表著臉面,尊嚴和等級,唐制,三品以上著紫服,五品以上著紅色官服,老百姓就只配穿白布。所以林九郎對於紫色官服那是愛的不得了,現在讓他穿布衣,和讓他光屁股實際上沒什麼兩樣。
其實相對於林九郎來說,太子所受的屈辱更大,作為儲君和林九郎受到一樣的懲處,可以算是給了林九郎天大的面子。在彼時的大唐,所有的男子除了平頭老百姓,所有的官員和貴族都有品級,包括親王(正一品),郡王(從一品),只有兩個人沒有品級,就是聖人和太子,可以說他倆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兩個人。
林九郎為右相,左僕射,國公,不過是從一品,在“長安”裡他一天之內死命撲騰為的就是把太子拉下馬,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結果棋差一招,跑了小李必,他和郭力士連手上書,參奏林九郎不法。官司打到了正準備歡度上元節的唐玄宗手裡,結果兩人都受到懲罰,玄宗讓他們穿布衣,下了兩人的臉面,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可是儲君和臣子打官司,一起受罰,本身就是對太子打壓,太子也罰的更重。實際上,林九郎不應該表示什麼不滿,這已經給足了他臉面。
聖人所謂的代政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徹底放權,真的放權,放給太子,自己做太上皇多舒心。他只是想把一些瑣碎事甩出去,能騰出手來玩樂。面對即將代政,林九郎野心勃勃,為了代政後攬權,他竟然想立即除掉太子李亨。這一切實際上玄宗看在眼裡,嫉恨在心裡。作為臣子,面對代政的大權,其實要做的不是迫不及待,而是一推再推,閉門謝客,甚至於上書請求退休,一定不能顯示出對權利的熾熱期盼,這樣等於找死。
另外,許多人將這一情節和現在的君主立憲制放在一起比較。其實兩者差著十萬八千里,玄宗根本不可能真正放權,另一方面如果林九郎真的大權在握,玄宗的死期也就到了,當官肯定不如當皇帝舒服,林九郎就是王莽第二。
林九郎實際上觸碰到了玄宗的底線,他並不是對李亨不滿,他只是對太子這個位置不信任,廢了太子讓林九郎掌權,實際上是狗屁邏輯。玄宗對太子李亨還是比較信任的,不然太子早就死了好幾回了,他只是在不斷敲打李亨,比如讓他和林九郎一起穿布衣。但是廢掉太子,唐玄宗不會幹的。
太子懼,表請與妃離婚,乞不以親廢法。丙子,再貶堅江夏別駕,蘭、芝皆貶嶺南。然上素知太子孝謹,故譴怒不及。打壓太子需要抓手,林九郎自己湊了上去,但是聽說要代政了,這個爪子有點癢了,伸的長了,玄宗自然要打幾下。順便再次敲打一下太子,何樂而不為呢!
-
3 # 小牧是你啊
聖人賜了右相一身粗布衣服,是為了剝奪右相的臉面,對他的行為加以警告。
右相非法把持大權的事情,聖人已經知道了,但林九郎樹大根深,直接斥責他牽連太大,又是在上元節這樣的大日子,不好對林九郎發難。可變相警告一下右相,讓他認清自己的位置,聖人還是做得到的。
官員最重要的就是臉面,他們的服飾就是品階的體現,給他身粗布衣服,提醒林九郎他的權利都是聖人給的,脫離了聖人的恩寵,就相當於再次回到平民階層,又要穿回粗布衣服。聖人不動聲色的把對他的不滿傳達給了林九郎,還讓他在眾人面前出了醜,意識到皇權的厲害,不敢再將自己凌駕在皇權之上。
聖人同時賜了太子粗布衣服,是為了構建右相和太子勢均力敵的競爭關係,平衡朝堂上的兩股勢力。
聖人對林九郎狠心,多年信任的重臣就聽了寧王孫的幾句狀告,便駁了他的臉面。自己的親生兒子,他也同樣沒給個好臉色,太子也在夜宴前收到了聖人送的粗布衣服。
太子在聖人面前不得寵,地位還比不過林九郎,是官場中人盡皆知的事情。聖人寧願把權力丟給一個外人接管,也不想讓太子掌權。朝中審時度勢的官員,倒向右相的大有人在,勢力超過了太子黨。
作為最高統治者,聖人不想看到任何一方勢力過強,帝王之術講究的是平衡牽制,唯有太子和右相實力相當,才能保證官場處在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不至於一家獨大。
為了牽制右相,聖人讓太子也穿著粗布衣服進宮,這樣在文武百官面前,兩派的領導人等於各自都被聖人從心理上責罰了一下。外人看起來,也分不清到底哪一方在聖人心中的地位更重。
右相和太子爭鬥不休很多年,各自拉攏朝臣企圖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到頭來才發現,原來一切都在聖人的掌握之中,他們不過是聖人用來制衡的棋子。長安十二時辰的最大贏家,到最後只能是手握天下的聖人。
-
4 # 上將噯福斯
這是帝王之術。
就像李必所說,聖人是要以平衡之術御下,從而鞏固他的無上皇權。帝王之術有兩大要訣:
第一,決不能讓臣下變成鐵板一塊,而要讓他們相互爭鬥;皇帝則要做高高在上的裁決者。相互爭鬥的兩派或者幾派大臣,都需要爭取皇權的支援,所以都會無比依賴皇帝、效忠皇帝。
第二,爭鬥的各方勢力要大致保持平衡,決不能讓一方獨自做大。如果一方獨大,完全壓制其他的勢力,就會直接威脅皇權。
林九郎是皇帝用來平衡太子一黨的重要棋子,所以賦予了他很多權力,似乎權傾朝野。但是皇帝也有他的底線,那就是必須保證能夠控制林九郎和他手中的權力。劇中林九郎有點狂妄、有點忘乎所以。御史臺、大理寺和刑部是當時最高監察、審判和司法機關,結果這三個重要部門的大印藏在家中,想怎麼用就怎麼用。說明林九郎已經完全掌握了這三大部門的實權。皇帝豈能容他?!
所以傾向於太子的郭利仕把這個訊息告訴皇帝以後,皇帝立刻察覺其中的危險資訊,並且立刻決定給李九郎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他穿著布衣(也就是平民百姓的衣服)出席花萼樓夜宴,叫他在百官面前出醜丟臉,也讓他明白,他的一切權力都是皇帝借給他的,隨時都可能會被收回。他林九郎就算再炙手可熱,天子一怒,就會讓他一無所有,甚至死無葬身之地!這是對他的警告和敲打。
至於為什麼讓太子也穿布衣,說到底還是為了平衡。如果林九郎穿著布衣,而太子依然光鮮亮麗。那麼就會向百官和天下人釋放出一個訊號,太子在權力鬥爭中獲勝,林九郎一敗塗地。如此一來,太子必然實力大漲。這是皇帝所不願意看到的。
加之太子在當天的表現,也讓皇帝極為不滿。所以也賞賜了他一件布衣。
回覆列表
右相林九郎本想借著何監和李必自投羅網的機會,栽贓陷害太子一下,把權力攥在自己的手裡。誰知藉故出逃的李必搶先一步,透過郭利仕的關係,把右相手握三個重要部門大印的事情先報告給了聖人。再度來到右相府的郭利仕,帶來了一件聖人賜給右相的衣服,囑咐他要在赴宴的時候穿上。滿心歡喜的林九郎開啟裝衣服的盒子後,臉色大變。
給一個當朝要員送了件粗布衣服,還要人家穿著去宮中赴宴,聖人的想象力果然異乎常人。何監也不忘了趁機補刀,讓林九郎又害怕又糾結。
只是穿件檔次不高的衣服去宮裡吃個飯,林九郎怎麼就怕成這個樣子呢?
唐朝等級制度森嚴,官員們的衣服是不能隨便穿的,綾羅綢緞才是為官者使用的面料。在現代社會頗受歡迎的純棉麻服裝,那時只有底層百姓才穿。一個人的衣服,代表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底層百姓不能超越所在的等級穿高規格的衣服,不小心穿錯了,也是可以定罪的行為。要是一個機緣巧合穿上了龍袍,腦袋就保不住了。
地位低的不能穿地位高的衣服,那麼反過來讓官員穿穿百姓的衣服,搞個憶苦思甜,體驗民間生活之類的不行嗎?在自家小院裡不見外人的時候,沒人管得著官員們穿什麼。可是在上元節夜宴這樣的大型場合,當著各國使臣的面穿了粗布衣服,那和被聖人打了臉也就沒什麼區別了。
聖人賜了右相一身粗布衣服,是為了剝奪右相的臉面,對他的行為加以警告
右相非法把持大權的事情,聖人已經知道了,但林九郎樹大根深,直接斥責他牽連太大,又是在上元節這樣的大日子,不好對林九郎發難。可變相警告一下右相,讓他認清自己的位置,聖人還是做得到的。
官員最重要的就是臉面,他們的服飾就是品階的體現,給他身粗布衣服,提醒林九郎他的權利都是聖人給的,脫離了聖人的恩寵,就相當於再次回到平民階層,又要穿回粗布衣服。聖人不動聲色的把對他的不滿傳達給了林九郎,還讓他在眾人面前出了醜,意識到皇權的厲害,不敢再將自己凌駕在皇權之上。
聖人同時賜了太子粗布衣服,是為了構建右相和太子勢均力敵的競爭關係,平衡朝堂上的兩股勢力
聖人對林九郎狠心,多年信任的重臣就聽了寧王孫的幾句狀告,便駁了他的臉面。自己的親生兒子,他也同樣沒給個好臉色,太子也在夜宴前收到了聖人送的粗布衣服。
太子在聖人面前不得寵,地位還比不過林九郎,是官場中人盡皆知的事情。聖人寧願把權利丟給一個外人接管,也不想讓太子掌權。朝中審時度勢的官員,倒向右相的大有人在,勢力超過了太子黨。
作為最高統治者,聖人不想看到任何一方勢力過強,帝王之術講究的是平衡牽制,唯有太子和右相實力相當,才能保證官場處在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不至於一家獨大。
為了牽制右相,聖人讓太子也穿著粗布衣服進宮,這樣在文武百官面前,兩派的領導人等於各自都被聖人從心理上責罰了一下。外人看起來,也分不清到底哪一方在聖人心中的地位更重。
宮宴過後看不懂聖人心思的官員們,將會重新選擇自己要依傍的勢力,右相的一部分黨羽就有希望改投太子名下,讓兩方陣營達到實力相當的水平。聖人管制起來更加輕鬆。
右相和太子爭鬥不休很多年,各自拉攏朝臣企圖擴大自身的勢力範圍,到頭來才發現,原來一切都在聖人的掌握之中,他們不過是聖人用來制衡的棋子。長安十二時辰的最大贏家,到最後只能是手握天下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