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刁上打工

    建議母豬產前產後拌料白頭翁散十利高44預防,觀察母豬是否患乳房炎對症治療,小豬注意保暖,口服楊樹花十慶大黴素。

  • 2 # 老周說三農

    剛出生3天的仔豬下痢該如何治療?

    在農村,仔豬下痢是經常發生的,仔豬下痢是造成仔豬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剛出生3天的仔豬下痢是由於豬舍汙染和初乳不足所造成。如何治療呢?

    一是仔豬應使仔豬儘快吃到初乳。

    二是在母豬產仔前三天用菌毒敵1:200倍稀釋液對圈舍四周、地面、墊草等用具進行消毒。

    三是在母豬飼料中新增土黴素,每100公斤飼料加土黴素5克。

    四是用調痢生進行治療 , 每天用100毫克喂服 , 連服 三天 。仔豬口服調痢生後 三天內精神、食慾、休溫正常 , 糞幹成 形, 有效率100%。

    五是用痢菌淨治療,每天肌肉注射2-5mg。或內服5-10mg,連續 三天。

    六是用氯黴素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肌注15 毫克或者磺胺咪片按每公斤體重內服10毫克 。 1 日 2 次 , 連用 3 一 4 天。

  • 3 # 四海為家—森哥

    仔豬灌服一支瀉痢停,母豬肌注15ml地塞米松。一天灌一次,灌到好就可以了。注意做好溫控,不能讓仔豬著涼,也不能太悶熱。要做到大環境(保溫箱外)是母豬的,小環境(保溫箱內)是仔豬的。

  • 4 # 豬場的小黑

    第一,大腸桿菌引起的黃白痢;

    第二,母豬繁殖系統感染引起的仔豬下痢;

    第三,天氣冷溼度大引起的細菌性腹瀉;

    第四,傳染新疾病引起的梭菌、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等;

    第五,母豬奶水不足引起的腹瀉;

    第六,球蟲引起的腹瀉;

    第七,仔豬因乳汁過敏引起的腹瀉(較少);

    第八,母豬中毒性疾病引起的仔豬腹瀉;

    治療措施:

    首先,確定原因;

    其次,對症治療及輔助性治療如注射保溫(母豬仔豬適宜溫度)、消毒(圈舍和腹瀉的糞便處理)、仔豬補液不脫水,母豬飼餵藥物新增劑或者注射針劑抗菌消炎進而透過奶水治療仔豬,按照中醫上講“子病治其母”治療原則,沒有經驗的建議尋求專業技術人員技術支援;

    最後,做好豬場的免疫程式和生物安全措施;

    以上是小黑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 5 # 果然悠

    剛出生3天的仔豬下痢該如何治療?出生三天的仔豬最怕腹瀉,也是最容易感染腹瀉的階段,一旦感染腹瀉,若又未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那麼就會導致仔豬。腸黏膜受損,輕者影響後期生長,重者導致仔豬脫水死亡。所以防控仔豬腹瀉的關鍵就在於,疾病的鑑別診斷。出生3天仔豬比較常見的腹瀉有兩種,一種是仔豬黃痢,一種是仔豬病毒性腹瀉。

    仔豬黃痢

    仔豬黃痢主要感染的就是1-7日齡仔豬,而且發病日齡越小危害越大,病豬的病死率越高。仔豬發病後會排出黃色稀糞,後期隨著病程的延長會排出水樣稀糞,最終脫水死亡。

    針對仔豬黃痢應選擇敏感藥物,而且要母仔同治,母豬飼料中新增苦參止痢顆粒+林可大觀黴素,持續新增至黃痢消失。仔豬可以使用苦參止痢顆粒灌服,肌注頭孢噻呋和苦參注射液。

    仔豬病毒性腹瀉

    仔豬發生病毒性腹瀉後,會排出水狀稀糞,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甚至可達80%以上,病豬還會嘔吐。

    針對病毒性腹瀉,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只能是透過藥物對症治療,減少仔豬的死亡。可以給仔豬灌服四逆散+硫酸新黴素+小蘇打,若是有脫水症狀應該仔豬腹腔補液,以防止病豬脫水死亡。

  • 6 # 諾馨寶媽說

    仔豬拉稀預防三個易發期   第一個易發期:常發生在出生後的3日齡左右,以拉黃色稀糞為主要病症,發病和死亡率高。   第二個易發期:為仔豬易發白痢期,10~20天的仔豬發病最多,稀便呈粘稠粥樣,有難聞的腥臭味。   第三個易發期:斷奶後2~10天內,仔豬下痢死亡的第三次高峰出現。   抓好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給母豬飼餵營養全面的飼料,避免營養單一。給母豬連喂2天母仔康,仔豬透過吸收母乳的抗菌止痢成份,達到抑菌止痢作用。母仔康應 用了超微粉碎技術,徹底打破纖維細胞壁,使有效成份利用率大大提高,臨床效果比普通散劑提高3~4成倍。   給仔豬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溫暖乾燥、清潔衛生、空氣新鮮。   產前徹底消毒:對豬腹部、陰戶及豬舍,用環得淨或者健奇進行清洗消毒。   藥物預防:仔豬出生第一天注射抗毒水種靈1毫升/頭,三天後注射牲血寶或血日升1毫升/頭,可有效預防黃白痢的發生。   發生拉稀後的治療:輕微拉稀可單獨使用雙安口服液灌服,對較嚴重的拉稀,使用雙安口服液的同時還需要用寒特或痢速康或止痢神肌注。   臨床上常見一些頑固的拉稀,用針劑肌肉注射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太好,這是因為用來治療拉稀的針劑只能殺死病原菌,但被破壞的腸道內環境並未得到恢復,拉稀就會繼續。雙安口服液是具有當代高科技含量的綠色獸藥,能標本兼治,並側重於增強抵抗力和促進腸道內環境恢復平衡。   所以,用針劑久治不愈的拉稀,用雙安灌服能藥到病除。雙安的灌服可採用注射器取掉針頭後壓住舌根部緩慢擠入,操作不當作容易誤入氣管,超量使用容易引起嘔吐。   仔豬斷奶後的拉稀:可採用在飼料中加痢菌淨的方法進行預防和治防。

  • 7 # 發財馬

    仔豬腹瀉是日常養殖中常見病。在仔豬價格猛漲的當下,其“金貴”與否不言而喻。9月第1周全國仔豬均價65.84元/公斤,按正常的仔豬28天斷奶7.5-8.0公斤計算,摺合500元左右/頭。

    仔豬養殖如繡花,是個精細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引來麻煩,諸如仔豬腹瀉。題主的仔豬出生3天腹瀉稱為紅痢。

  • 8 # 李南南吖

    仔豬拉稀預防三個易發期 第一個易發期:常發生在出生後的3日齡左右,以拉黃色稀糞為主要病症,發病和死亡率高。 第二個易發期:為仔豬易發白痢期,10~20天的仔豬發病最多,稀便呈粘稠粥樣,有難聞的腥臭味。 第三個易發期:斷奶後2~10天內,仔豬下痢死亡的第三次高峰出現。 抓好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給母豬飼餵營養全面的飼料,避免營養單一。給母豬連喂2天母仔康,仔豬透過吸收母乳的抗菌止痢成份,達到抑菌止痢作用。母仔康應 用了超微粉碎技術,徹底打破纖維細胞壁,使有效成份利用率大大提高,臨床效果比普通散劑提高3~4成倍。 給仔豬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溫暖乾燥、清潔衛生、空氣新鮮。 產前徹底消毒:對豬腹部、陰戶及豬舍,用環得淨或者健奇進行清洗消毒。 藥物預防:仔豬出生第一天注射抗毒水種靈1毫升/頭,三天後注射牲血寶或血日升1毫升/頭,可有效預防黃白痢的發生。 發生拉稀後的治療:輕微拉稀可單獨使用雙安口服液灌服,對較嚴重的拉稀,使用雙安口服液的同時還需要用寒特或痢速康或止痢神肌注。 臨床上常見一些頑固的拉稀,用針劑肌肉注射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太好,這是因為用來治療拉稀的針劑只能殺死病原菌,但被破壞的腸道內環境並未得到恢復,拉稀就會繼續。雙安口服液是具有當代高科技含量的綠色獸藥,能標本兼治,並側重於增強抵抗力和促進腸道內環境恢復平衡。 所以,用針劑久治不愈的拉稀,用雙安灌服能藥到病除。雙安的灌服可採用注射器取掉針頭後壓住舌根部緩慢擠入,操作不當作容易誤入氣管,超量使用容易引起嘔吐。 仔豬斷奶後的拉稀:可採用在飼料中加痢菌淨的方法進行預防和治防。

  • 9 # 甘肅行者楊

    剛出生3天的仔豬下痢該如何治療?

    首先,對剛出生的仔豬要做好保暖工作,在豬舍中掛殺菌燈進行病毒的消殺。給母豬和仔豬儘量給乾淨的水,另外豬舍要保持通風,這樣就不會給細病菌的生長環境提供溫床。

    其次,如果仔豬下痢,我們農村人就會把磨好的面用大火炒熟,炒成金黃色為好。然後給仔豬燒成麵糊,讓它吃,這樣小豬就不會下痢了,如果下痢就會很快好了。

    再其次,可以給仔豬吃的食裡放些痢特靈或阿莫西林之類的藥物,讓籽豬吃上二天,就會好的。

    最後,就是把母豬和籽豬放到一個寬敞的地方,讓它們曬曬太陽,這樣對病菌的消殺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養豬在冬天保暖是關健,也可以起到增肥,增長的目的。

  • 10 # 大別山鷹

    仔豬的胃腸炎疾病分病源性、條件性、營養性三大型別,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密切,相互影響又互為因果,病源可以單獨致病,當大量的細菌或病毒感染時,一種病源也會與其他病源混合感染,如冠狀病毒混合大腸桿菌和球蟲;有時致病雖為種病源,都會造成兩種不同症狀的疾病,如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病性下痢和病毒性下痢,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腸炎或流行性腹瀉;有時沙門氏菌也會引起黃痢。

    豬舍條件太差,季節性溫差變化太大,陰暗潮溼,太熱,冷風襲擊,飼養條件的應激,為致病創造了條件,也會造成仔豬腹瀉或下痢;在仔豬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太高,植物性蛋白含量太多,會造成仔豬胃腸損傷和吸收能力下降;母豬本身營養不佳,體況虛弱等,也會給仔豬造成腹瀉和下痢,由此可見仔豬腹瀉和下痢的病因很多,並且相互關聯,互相影響。

    預防仔豬胃腸炎的方法有:

    1、搞好免疫接種和抗菌。在母豬臨產前30天和15天,分別在壞孕母豬耳根部皮下注射仔豬大腸桿菌K88、K99、987P、F41四價滅活疫苗,每次每頭2毫升,以增加母豬血清和初乳中抗大腸桿菌的抗體;在母豬產前30天,後海穴注射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二聯苗4毫升,可有效防止仔豬流行性腹瀉及傳染性胃腸炎的發生。

    2、母豬臨產前5天至產後3一5天,每天給母豬喂止痢粉I5一20克(拌料餵給),可防止大腸桿菌在仔豬腸道內繁殖產生毒性。

    3、母豬產仔後第3一7天,兩次給母豬喂瞿麥,第一次500克,第二次250克,煎汁去渣,拌入飼料餵給,預防仔豬白痢效果可達到98.5%。還可用胡椒50一100克,研成細末,在產前和產後餵給母豬,每天5克,可有效預防仔豬的白痢病。

  • 11 # 豬業前沿

    又遇到一道豬病問題,最近特別喜歡回答養豬相關問題,感覺這才是我的歸屬,答豬病信手拈來,下面我們直入主題,出生3日齡仔豬腹瀉,該如何治療?

    其實說句實話,很多提問資訊特別少,無法精準解答,就像我平時出去給農村養豬人講課培訓,“老師,我家豬發燒,你說是什麼病?”這樣的問題,我又該如何回答?能夠引起出生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不僅僅是疾病,大家不要一發病就懷疑是大腸桿菌、流行性腹瀉、偽狂犬等,可以說養豬所有的問題都來源於飼養管理。例如:

    出生小豬受賊風容易腹瀉,尤其是靠近門口和風口的產床小豬吃不飽或者吃得多,也容易腹瀉母豬奶水不足、脂奶、奶水帶毒等都會導致出生仔豬腹瀉產房衛生環境差,溼度大或者溫度低,也都會導致仔豬腹瀉

    像上面這些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幾乎都跟疾病掛不上邊,但是都是豬場產房非常常見的因素。因此,豬場出現問題,豬場管理者首先應該細心觀察豬場出現的飼養管理漏洞,從中找出原因並加以改正。

    其次,除了飼養管理,我們還要做好豬場獸醫的本職工作,也就是疾病診斷。這裡也跟大家講述一下,針對腹瀉,如何使用排除法診斷,並出具相應的治療方案。

    一、黃白痢等細菌性腹瀉

    出生三天仔豬就出現腹瀉,我們第一個想到的疾病可能就是仔豬黃白痢,90%以上的豬場都存在這個問題。黃白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腹瀉,由於是細菌性疾病,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比如硫酸新黴素、環丙沙星、恩諾沙星、阿莫西林、硫酸粘桿菌素等,由於無法採食,仔豬隻能灌服或者肌肉注射。

    但是現在很多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因此使用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大家還可以選擇一些中藥製劑,比如穿心蓮注射液、博落回注射液、楊樹花口服液等。

    二、偽狂犬等一般病毒性腹瀉

    仔豬細菌性腹瀉可以說佔了絕大部分,如果使用上面的抗生素治療無效,而又排除了環境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是病毒性腹瀉,只要仔豬死亡率不高,那大多數情況是由一般的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腹瀉,這裡不僅僅是偽狂犬,豬瘟、藍耳都有可能引起。當然不同病毒症狀有所區別。

    偽狂犬:黃色油量腹瀉,像雞蛋黃一樣,有的伴發有神經症狀。

    豬瘟:出生仔豬黃色、白色腹瀉,抗生素治療無效,出生仔豬腹股溝淋巴結髮青。

    藍耳:出生仔豬弱仔,吃奶困難,後腿無力,7-15日齡頑固性黃白痢,死亡率低。

    對於一般病毒性疾病引起的仔豬腹瀉問題,根據症狀判斷疾病所屬,然後透過調整疫苗免疫和加強母豬排毒保健,比如在產前21天開始使用板藍根、金銀花等抗病毒中藥。

    三、流行性腹瀉等嚴重病毒性腹瀉

    仔豬流行性腹瀉可以單獨拿出作為一類,如果抗生素使用無效,且病死率較高,那就可以懷疑是不是流行性腹瀉,因為其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7日齡以內小豬幾乎全群死亡,因此比較好判斷。因為流行性腹瀉威脅比較大,因此下面拿出大量篇幅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豬場如何防治流行性腹瀉。

    1、仔豬口服補液鹽:水中藥物補液防止脫水酸中毒,另外新增補液鹽、多維,氯化鉀,或者購買現成的補液鹽,因為仔豬多數死於脫水,因此補液很重要,能夠減少仔豬死亡率。

    2、仔豬腹腔補液:補液方案為腹瀉嚴重的仔豬,可以透過補液降低10%-15%的死亡率,具體配方為500毫升的葡萄糖生理鹽水,5毫升阿托品,適量碳酸氫鈉,少量抗生素,每個小豬20毫升,升溫 38到攝氏度,一天兩次,注意抓豬應激。

    3、產房適當升溫、降低溼度:適當升高幾度,可以減少腹瀉發病率,很多北方豬場是因為溫度低而發病嚴重,可以增加產房燈泡數量,或者增加電熱板數量,並且在圈舍內放置幾袋生石灰,可以降低空氣溼度。

    4、注意母豬群的營養:適當增加飼餵量,減少飢餓應激,並適當提高母豬免疫力。

    5、撲殺原則:撲殺7日齡以內所有出現嘔吐、腹瀉並脫水的仔豬,產房出現腹瀉後,及時淘汰發病乳豬,7日齡內乳豬安樂死直接無害化處理。

    6、斷奶原則 :爆發疫情的豬場,應及時處理產房仔豬,7-10日齡以上全部斷奶,以粥料細心護理,到保育還能存活一大部分。進行早期斷奶,減少由於母豬奶水帶毒造成腹瀉不能停止,進行液體粥料飼餵,增加適口性好的粥料(粥料用溫水+黃芪多糖+多維+阿莫西林)。

    7、母豬產後環境控制 :分娩欄母豬和乳豬飲20°以上溫水,水進行加熱和酸化劑處理,減少腸胃冷應激,增強小腸的上皮細胞增殖,提高絨毛長度。冬季加強產房保溫,適當提高產房溫度(最低不得低於15度),能夠有效降低冬季仔豬腹瀉發生率,注意產床衛生,加強仔豬護理。

    8、產床內環境合理消毒:除了產房消毒,對於產床小環境也要注意,尤其是母豬乳房,是仔豬必須接觸的,建議使用無刺激性中藥消毒液,擦洗乳房,每天6次,減少透過乳房傳給仔豬的病毒數量,同時減少母豬乳房炎發病率。

    9、商品疫苗與返飼 :到底是透過肌注疫苗免疫產生的IgG起口服返飼引起粘膜免疫產生的IgA起作用,我認為都有作用,但是返飼要注意生物安全和細節操作,還要透過檢測確定病料中PEDV陽性和藍耳、偽狂犬、豬瘟陰性。

    9、控制藍耳穩定,定期使用馴藍方案。控制藍耳病的發生,減少由於藍耳不穩定,加大PED控制難度。目前發現,很多豬場由於藍耳不穩定,引起免疫力下降,免疫器官所損,造成豬場感染PED發病增加。需要豬場在控制藍耳病上花大力氣控制,否則PED很難控制好。

    10、保健方案:在各種預防措施不理想的情況下,運用中醫防控腹瀉的思路,脾主運化,健脾除溼,需要減少母豬懷孕期間便秘,否則母豬產後奶水質量不好,乳豬腹瀉增加。針對母豬在產房排毒,需要提前在懷孕後期清熱解毒,排毒體內溼毒,總的來說需要清熱燥溼,健脾排毒。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析的關於出生仔豬腹瀉的原因和防控方法,總體一個思路,豬場出現問題,首先在飼養管理上找原因,其次再透過排除法,判斷疾病的可能性,結合生物安全、飼養管理、藥物和疫苗,逐步解決豬場問題。

  • 12 # 蜜汁林

    剛出生兩三天的小豬仔兒下痢,下痢實際就是農村人來講小豬拉肚子 。小豬拉肚子,有點兒飼養常識的人都懂得怎麼治療,這也屬於一個常見疾病 。

    1、藥物抗菌消炎,控制腸道細菌繁殖 ,

    2、用藥物及時修復腸胃,緩解腸道痙攣給小豬造成的疼痛感 。

    3、修復腸粘膜而建立益生菌群,協助長道鎖住水分,防止脫水死亡 。

    前兩點的藥效我們推薦對大腸桿菌和副豬血桿菌特別敏感的喹諾酮類藥 “腸胃修復素 ”

    最好注射干擾素+勉疫球蛋白增強抵抗力,另一邊兒注射抗病毒藥物刀豆素,同時灌服楊樹花口服液每天一次,連用兩天;拉稀嚴重的應該配合灌服補液鹽,防止仔豬脫水,對少數特別嚴重的可以腹腔補液,(藥水5%葡萄糖15亳升+0.9%氯化鈉 10亳升+加維生素C2毫升+ATP2毫升,注射前把藥物混合加溫至38度左右,每天一次,連用兩天,避免虛脫而死亡 。

    預防這樣的疾病,母豬預產期前一個月左右注射胃流二聯或三聯苗,在豬圈儘量保持乾燥,衛生有條件給仔豬墊上稻草或用保溫箱,這樣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不會使仔豬腹部直接接觸地面受涼而加重病情, 同時母豬適當藥物飲水,防止激發感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人街探案》網劇中,lvy說的話,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