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代社會中,朋友之間流行蹭吃、蹭喝,出門在外蹭網、蹭車,酷愛交友的茶人們更是蹭茶蹭飲,還有人說“不蹭茶茶,非茶人”,對於這些每天想盡辦法蹭的人,你可曾有過反感
6
回覆列表
  • 1 # 奮鬥路上的李原渤

    不反感,既然喜歡蹭茶,那說明他喜歡茶!你既然泡茶了,也不在乎那點茶水不是,蹭茶的人他們蹭的多,那見識自然也就廣了,你請他吃茶,並不見得都是“賠本的買賣”,因為他們會講好多自己的茶經驗,這個就是你的收穫,比自己上網查閱資料記得清楚!

  • 2 # 茶誦茶空間

    有一種“伸手黨”,習慣性的什麼都找別人要,又不交換等質量的“事物”(物質、非物質),其實非常不好。人與人之間靠禮尚往來維持,單方向的付出是不會長久的!

  • 3 # 不廢胭脂

    這個要看人,如果是合得來的朋友,三觀正且相同,興趣愛好也有共同點,很樂意對方來蹭.如果三觀不同,純粹愛裝B的,虛偽浮躁之徒則會反感.

  • 4 # 風雨蘭fyl

    品香茗,怡心性。茶道所追求的“儒、靜、雅、怡”需要內化至我們的思想、行動中,而不是僅僅的附庸風雅,作為個人假裝高尚的套路。 愛茶之人,生活中總少不了茶,同時也停止不了追求好茶,有緣喝到一杯好茶,想必是愛茶之人最歡快的事情了。

    蹭茶,可以有自己愛喝茶,但不捨得買茶,然後只想蹭別人的好茶,這種適可而止是可以的,太過則會令人心生反感。也有愛喝茶,樂於與別人分享好茶,也敢於向他人討要好茶,對於這種想必是深交,那麼蹭茶又怎會令人心生厭惡呢?

  • 5 # 子夜寂語

    能經常一起喝茶,然後還能成為朋友的人應該很少吧。作為茶人,互相之間交換喝才有樂趣,自己都沒有一點存貨,只靠蹭喝。那也不能叫做茶人。但如果你有一款價值很高的茶葉,誰都會想嘗一嘗。

  • 6 # 海絲茶道

    茶,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其實自從你愛上茶,或許它已不再僅僅是“茶”,它擁有更高層次的理解 ,可能是生活所需,亦可能是心靈的陪伴。就像思想與文化一樣影響著你,浸潤著你的內心。

    與茶,影響是相互的,它讓你靜心,你使它鮮活。解渴,解口舌之渴,亦可解思想之渴。人們常說喝茶可以靜心,但如果你始終帶著一顆躁動不安分的心,即使你只是一個人安靜地喝,即使你喝再多再好的茶,你也無法獲得你所想要的感覺。往往喝茶就是為了達到心靈的某種目的,所以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喝茶是一件多難得的事呀。可是如果你的心都不配合,那你便無法獲得你所追求的目的。墨已成青花,茶則生永珍

    茶,其實只是一片比較特殊的樹葉罷了。可茶如人生,只要你的特殊可令人接受,你的特殊存在價值,那你離成功自然不遠了,你將成為眾人眼中的璀璨之星。 茶葉就是如此,人們自發現茶葉伊始便不斷地探索挖掘出茶葉的特殊性。從最早的藥用價值,到作菜餚湯料食用,接著演變到以茶代酒的模式,再到如今的社交飲料,在未來的日子裡茶又將被賦予什麼意義,我們不可得知,但茶的包容性與多元性已深入人心了。也正是茶的包容性讓我們願意結交五湖四海的茶友,蹭茶也成了我們之間常出現的活動了。喝一口茶,讀一件心事

    正如以上所說,只要有心,茶便可生永珍。茶是有靈魂的,它具有包容性,願意傾聽你的喜怒哀樂。或許你覺得喝茶不就是一個動作嗎?何必說的如此玄乎呢?說實話如果只是看見這句話,我自己也覺得似乎矯情了,但一切的結果都是有論據、有理由的。 當你認真去感受、去體會,你會發現茶其實總是在無意間影響著你,你願意在開心時拿出一泡收藏已久的好茶與朋友分享,可能在你難過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覺得只有一壺好茶才能安慰當下的心情,這當然不是玻璃心,只是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每個人都值得被愛,不僅是努力被愛,更應該學會愛自己。“特別親密,也非常脆弱,很容易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和強烈的欣賞,但是稍稍有一點風浪,就特別容易對自己失望,這是一種自戀式的關係” 這是柏邦妮說過的一句話,以前在她的觀念裡,與自己的相處模式應該更像情侶。但如果你跟自己的關係變成了朋友,可能想法也變了,因為你的心事或許不會和伴侶說,但你一定會和朋友說 。因此當你瞭解了自己的每一份心情,然後學會傾訴,那你將豁然開朗,而茶偏偏就有這樣的魔力,它懂你、知你、包容你。 喝茶,我愛淡茶,夠柔潤夠暖心。往往喝酒時,更多的是爆發式的感情,但喝茶不同,這是經時間醞釀的情感,越釀越濃,這樣的情感更令人回味,因此我愛蹭茶,也愛被蹭茶。

  • 7 # 讀茶記

    網路蹭茶篇

    在普洱茶的江湖裡,有這樣一群人,有點小錢,但不多,足夠養家餬口;他們痴迷普洱,有一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品普洱,卻無足夠的餘錢購買上等普洱,但他們不愁沒茶喝,純靠蹭茶收得的茶葉,就被他們喝出玩家一樣的風采。

    他們日子閒得發慌,雖不是富有階級,但絕對是有閒階級,每天蹲在辦公室,屁大股沉,肚腩油膩。他們好像沒有人到中年的憂慮,每天思量著的就是閒逛各大平臺,看哪家有活動,然後立馬發大招,憑著多年來的蹭茶經驗,於千萬人之中殺出一條血路,帶著殘缺的7克茶樣,珍而重之,滿載而歸,然後在一悠閒的午後或者靜謐的傍晚,像寶一樣拿出茶樣,開湯品鑑,而後文思泉湧,下筆成河,一篇老練的資深茶客品茶感悟帖子,赫然現身於貼吧論壇或茶友交流群裡......

    那麼,他們是如何蹭茶的?

    然後留言,寫下言不由衷的文字,揚長避短,盡說好話,儘量吹捧商家服務態度及產品質量,如能具體想到掌櫃或茶藝師客服,則直接誇掌櫃,實事求是,認真誠信,舉止高蹈,不食人間煙火;贊茶藝師,則如花似玉,貌如天仙來形容;或誇本平臺釋出的內容及資訊,是業界良知,行業一股清流,為此點贊云云。

    他們之中的不少人極有可能至少有兩個微訊號:一個是專門用來蹭茶的,此號朋友圈基本釋出參與商家活動的圖片或連結等,另一個是他們的日常微訊號。在蹭茶號裡,也極有可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在各論壇貼吧社群網站認識的同類蹭茶客,漸漸地,他們會越來越默契,共享資源,分享各自手中關注的商家公眾平臺。他們形成一個圈子,無孔不入,又一毛不拔,憑著敏銳的嗅覺和小聰明,蹭來的茶足夠打發無數個閒得發慌的日子。所以,他們不愁沒茶喝,他們根本不必買茶。

    筆者姑且稱呼這類蹭茶客為“茶渣渣”(注意,此“茶渣渣”非彼茶渣渣),請商家認清這些愛佔小便宜的“茶渣渣”,果斷剔除。

    如何看清網路蹭茶客?一般情況下,可參考這四點:

    第四, 他們一毛不拔,基本沒有購買過自家的茶。就算買過,也極有可能是促銷活動限量秒殺拼團價產品等,就因為這些貪便宜之徒的無時不在,無孔不入,商家的所有誘人活動不得以觸達更多的新客戶,於是活動中打頭陣的流量就歸於無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組合成員的酬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