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瞭解延遲滿足嗎?
14
回覆列表
  • 1 # 華東鍵盤俠

      1、延遲滿足

      所謂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

      “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當孩子收到紅包或者得到零花錢時,他們就會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他們是毫無理智可言,也不會分辨價格。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懂得處理好孩子的利是錢了。

      你可以暫時不滿足他的需求,查詢同類商品中,有沒價效比更高的,教導孩子“貨比三家”,最後再買他想要的東西給他。透過這樣的教育,既可以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用錢習慣,也讓孩子親自學習用錢的技巧,可謂一舉兩得。

    2、讓孩子體會到掙錢的不易

      有個朋友說:“6歲的兒子每天跟我要零花錢,只要零花錢一到手,眨眼間,他就花光了,一點也不知道心疼。我說了他好多次,可依然如故,如果不給,他就賴在地上大哭大鬧,直到我給錢,他才罷休。兒子如此毫無節制地亂花錢,再這樣下去,勢必害了他。”

      “為了讓兒子知道掙錢不容易,同時也抑制他亂花錢的習慣,我和老婆商量後,決定帶著兒子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住幾天。”沒想到,他體驗一把以後,亂花錢的習慣改了不少,他也知道艱苦環境下,錢是來之不易。

      例外,你還可以給他講一講,從前那麼些人是怎麼吃苦,父母是怎樣辛苦賺錢,讓他知道一點酸甜苦辣,才會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

      許多父母心疼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吃苦,更別說讓孩子自己去賺錢了。這種對孩子的過分保護,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沒有多大益處的。溫室裡的花朵難以經受風雨的考驗,只有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磨礪,他們才能健康地成長。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可以要求他們在家裡參加勞動,獲得報酬,這種培養方法比較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父母一定不能心疼孩子,必須堅持讓他們完成任務才能支付報酬,讓孩子體驗到賺錢的辛苦。而且父母支付的報酬不能過高,勞動也不應該過於簡單,否則,也難以產生教育的效果。

     3、家長要以身作則,不給孩子贈送昂貴禮品

      父母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教育上必須要做好榜樣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物件。教育孩子理財,父母的榜樣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如果你想你的孩子懂得勤儉節約,你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灌輸他們這種思想,用你的行為和思想感染他。

      家長以身作則勤儉節約、勤儉持家,對孩子的教育無疑是最好的。家長經常給孩子講關於勤儉節約的故事,讓孩子懂得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在平日裡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做到了勤儉節約,在吃、穿、用等方面不和別人家孩子攀比,給孩子買衣服、玩具等講究適用,不追求高檔,不給孩子贈送昂貴禮品。家長在生活上注意節儉,不鋪張浪費,給孩子做榜樣。

      4、培養理財觀念

      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孩子手中的零花錢越來越多。如果孩子沒節制地使用零花錢,給他們再多的錢都是沒用的,而且還會養成他們鋪張浪費的行為。

      因此,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讓孩子知道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從小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並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父母應該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教育他們正確地認識金錢和財富。財富並不總能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但是幸福的人生需要財富的支援。

     父母在培養、教育孩子理財時,不應該一味重視理財技能的培養,更要重視正確理財觀念的樹立。

      因此,在培養孩子理財觀念時,父母應該先有一個長遠的目標。比如說,這筆錢是將來用於上學、婚嫁或者創業等等,然後圍繞這個目標去理財。

      在理財方式的選擇上,壓歲錢理財,首先要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低風險,因此,定期儲蓄、基金定投、分紅險等產品都是壓歲錢理財的首選。

      孩子應該從小就明白,錢不是萬能的,不能讓孩子掉進錢眼裡。但是錢又是每個人生存於世的基本保障,因此,他們必須學會如何管理錢財,如何讓錢“活”起來。

      另外,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準備一個自己的記賬本,把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詳細地列在本上,然後每個月或每週進行彙總,讓他們反思每筆錢是否都花在該花的地方。只記賬不反思,對孩子養成正確的理財習慣也是沒有大作用的。

  • 2 # 王喜南1

    教育應該具有一個從適齡過程規律到嚴謹的規劃,我們從自然發展過程就應該懂得這一點,比如一株玉米,從種子種下開始,經歷不同階段的生長過程就是我們培養教育過程,我們現在生活好了,反而違反自然規律。給社會造成越來越多的副作用,應該反省的時候了,

  • 3 # 男孩成長記

    延遲滿足教育,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忍耐力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延遲滿足,提出一個要求,沒有馬上得到滿足,必須要等待或者是滿足相應的條件,才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裡,是很需要忍耐力的。

    小時候自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跟父母提要求,如果沒有馬上得到滿足,我會用撒潑打滾的方式去應對。當然最後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現在知道是這個要求父母辦不到,做的到的都會直接滿足,他沒有延遲滿足的概念,另外一個是,裡邊即便是知道延遲滿足(無意識的,可能當時剛好做的行為滿足這個延遲滿足的條件),也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的情緒,任由孩子撒潑打滾。所以我覺得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不是所有的延遲滿足都能達到延遲滿足後想要的效果。應該是有父母的引導在裡邊的。

    比如說,孩子吃飯前要求說要吃草莓蛋糕,你為了讓他多吃飯,不能馬上答應他的要求。會和孩子說,我們吃完飯再吃。孩子不同意,馬上就大哭大鬧要吃,還不肯吃飯。之前我的做法是馬上滿足,管他吃什麼,只要吃飽就好了。現在的做法是,兩種做法給他選擇一是現在吃,只可以吃一口蛋糕,就要吃飯了。二是吃完飯以後隨便吃蛋糕,吃多少都可以。跟孩子說清楚很重要,我會給他分析這兩種情況的利弊,讓他自己選擇。之後有一點是比較重要的,堅持孩子選擇後的後果,要說到做到,

    選擇第一種,吃一口就是一口,吃多大口由孩子自己選擇。之後就該吃飯,不吃就餓著,再哭鬧也沒有蛋糕。選擇第二種,認真吃飯,蛋糕可以隨便吃,不干涉。

    延遲滿足後有一個過程就是幫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這個也是挺重要的。表示可以理解孩子的感受,也接納他的情緒,再給出相應的分析,最後溫柔的堅持著。這就是我的做法。

  • 4 # 陪wo長大

    我覺得重要,但是不能絕對化。

    很多孩子不懂的等待,他們習慣了自己的需求立刻被滿足,稍有怠慢,他們的情緒就會爆發,這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溺愛的父母大都即刻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他們遇到挫折很容易束手無策,容易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

    而延遲滿足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一個孩子能學會等待,學會在等待的時候也不急不躁,甚至還能學會自娛自樂,只是為了獲得未來的他期待的好處,那麼我認為這個孩子的未來就是不可限量的。因為他具備了成功人士必須具備的寶貴的自制力。

    雖然延遲滿足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父母絕對不能單純扼殺孩子的慾望,甚至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永遠無法被滿足,直至缺乏努力的動力。延遲滿足是一種能力,需要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進行引導和培養,既要讓孩子學會為了美好的事物而忍受眼下的挫折和困難,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值得成功,他值得擁有美好的東西。

  • 5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對於這個問題呢,我們將從一個很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說起,有關於延遲滿足的棉花糖實驗。

    大概在二十年前,心理學研究者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實驗中,大人將孩子一個人留在房間裡,面前擺著一個盤子,盤子裡有一粒棉花糖,然後稱自己有事要離開。

    大人在離開前會叮囑孩子說,他們有兩種選擇:如果堅持一小會兒(15分鐘),等大人回來時還沒有吃掉棉花糖的話,他們會再額外獲得一枚糖的獎勵;但如果實在想吃,也可以選擇並立刻吃掉棉花糖。

    你們可以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對,對於孩子而言,抵抗棉花糖的誘惑當然很難。實驗的結果是三分之二的孩子屈服於誘惑,他們將無法得到第二塊的棉花糖。而剩下的那部分的孩子由於抵抗了誘惑,他們甘於先苦後甜,從而得到第二塊棉花糖。

    Walter Mischel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多年的跟蹤研究,在大約20年後,他又聯絡上了六百多名當年實驗的參與者,並調查了他們各方面的發展情況。

    他發現,當年是否抵禦住了棉花糖的誘惑,和他們日後的人生有著緊密的聯絡。對比兩組孩子的sat(美國高考)成績,足足差了有250分,而這兩組孩子在智商,能力,品質等等方面均未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可見,只是一個忍住不吃的棉花糖的能力,就足以有如此大的影響。

    研究者們發現,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人會擁有更好的學業成績,更高的學歷,更健康的體重,更不容易有物質濫用問題。

    我們往往會認為,智商是導致成績變好的最重要因素,但是這個研究告訴了我們,延遲滿足能力遠比智商更能準確預測孩子未來的學業成績。

  • 6 # 喜歡cake的橙子

    延遲滿足當然是非常重要。

    1.延遲能正確辨別孩子的需求,而盲目的採取不理不睬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2.總是不被滿足的孩子自尊心會受到打擊,變得自卑,不自信.

    3.如果想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一定要告訴孩子等待的原因.延遲滿足

    4.延遲滿足可以讓給出其他解決方案讓孩子進行選擇.學會在一個過程中學會思維的轉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明星越紅越是被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