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追溯歷史傳奇
-
2 # 阿武同學
不是所有人都只喜歡財富,試問當極權看似只有一步之遙時,又有幾個人會不冒一次險呢。況且吳三桂當日引清兵入關只是因為幹不過當時的李自成的無奈之舉。而後他又一直訓練兵士,囤積糧食準備反清事宜。其實我覺得吳三桂如果當時能知道清政府能把國家治理的那麼好,絕對不會引清兵入關,而且他錯估了一部分反抗者痛恨漢奸的程度居然大過了痛恨清政府,導致他沒法將這些反對力量聚集起來。也不得不說康熙確實治世之才了不起。
-
3 # 史曼羅
有人說,吳三桂的的起兵時康熙削藩造成的,但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就算康熙真的削藩成功,也不會把吳三桂的榮華富貴一概抹去,畢竟清王朝的建立,吳三桂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當時康熙要讓全天下的人看到滿族人對漢朝人的寬大,對漢人也是非常重用的。所以,就算是削藩,吳三桂也不一定下場很慘。
但是,為什麼吳三桂要放著富貴榮華不去享受非要起兵呢?
一、形勢所迫雖說削藩結局不一定不好,但是畢竟削藩就代表著自己的一切大權的旁落,今後要受到地方政權節制了。
二、判斷失誤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吳三桂對形勢分析的問題。
清軍入關已經30年,吳三桂認為此時的滿洲八旗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血性,而自己這些年東征西討,從來都沒有卸甲,隊伍戰鬥力十足。
因此,吳三桂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推倒清廷。
三、百姓基礎滿清入關,本來原本民族就對清廷有所不滿,入關以來,反清復明的團體叢生,而民間大大小小農民軍也是此消彼長,這也是吳三桂起兵初期連連得勝的原因。而且,當時吳三桂起兵的時候,還假惺惺地祭拜了曾被他親手用弓勒死的永曆皇帝。而懷就壞在,吳三桂稱帝把自己唯一的出兵正當理由破滅了。
-
4 # 歷史客觀說
康熙下令撤藩時,吳三桂已61歲高齡,任誰在這個年齡也不願再折騰了,然吳三桂仍願起兵造反而不願做富家翁,無非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1、 造反成功機率很大。吳三桂經營雲貴十幾年,手下的部將非常忠於自己,再加上耿精忠、尚可喜的廣東福建,已然佔據江南半壁江山。京城的朱三太子、漠北的察哈爾王、陝甘提督王輔臣都是支援自己的,造反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的,這從吳軍在很短的時間就打到江北可以驗證。
2、 吳三桂對清廷、康熙不信任。縱觀歷史,成王敗寇,兵權一旦交出,又有幾個能夠善終。明朝朱棣的江山不都是打來的,吳三桂經歷山海關之戰,對清廷的殘忍是非常瞭解的。況且康熙擁有雷霆手段,小小年紀就降服鰲拜,鰲拜可是滿清的巴圖魯,都不得善終,何況自己呢!
3、 漂白自己。吳三桂作為明朝的部將,殺永曆皇帝成為一生的敗筆,這不僅引起明朝遺老們的憎恨,同時讓滿清皇族更加對吳三桂提高警惕。所以吳三桂打出“反清復明”的口號也是為了漂白自己。
4、 部將的干預。撤藩後,康熙許諾遼東地區作為吳三桂的養老地,永享富貴,但吳三桂的數十萬士兵怎麼辦?康熙可不會管他們的死活。畢竟這數十萬士兵,已經過慣衣食無憂的生活了,突然間失去了供給那還不得造反,在全軍的鼓動下,再加之吳三桂稱帝的野心促成反清。
-
5 # 歷史不退貨
吳三桂希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封建王朝自古以來的開國之臣很少有好下場,漢朝的韓信,明朝的藍玉等等,到了清朝情況更特殊。滿清是異族統治中原,如果吳三桂是滿人,奪了兵權也不怕,吳三桂一旦交出兵權就相當於把自己身家性命交到康熙手裡,作為梟雄的吳三桂肯定是不情願的。
吳三桂起兵造反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康熙不削藩,吳三桂絕對不會反叛,畢竟已經人到晚年追求安穩,造反一旦失敗必死無疑,吳三桂不願意賭。而康熙的強硬削藩無疑堵住了吳三桂最後的退路,不願坐以待斃的吳三桂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抗!
-
6 # 歷史密探
吳三桂造反,實際上是被逼無奈。如果他不造反,很可能他這個富家翁做不安穩,即便能安度晚年,他的內心也不安穩。
作為明朝末年的總兵,吳三桂兵權在握。但是,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在意識到明朝氣數已盡的時候,果斷拋棄了危在旦夕的明朝,引滿清入關。
吳三桂投靠滿清之後,主要負責南部戰場,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滿清入關之後,給予吳三桂榮華富貴,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對封地擁有絕對的主權,這樣的日子是作為臣子的最高境界。
異姓王的問題,在漢朝就已經暴露出來了。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功臣這種角色,在打天下的時候要什麼就給什麼。但是,在和平年代,變成了一種危險的訊號。一是因為他們功高震主,資歷老,人脈廣,支持者多。二是因為他們權勢越來越大,這對中央的管理無疑是一種壓力與隱患。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外族,任其生長無異於養虎為患。所以,撤三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這件事,康熙做的很正確。就算吳三桂不造反,擁有這麼大權勢的集團,始終都是一個隱患。
吳三桂自然知道這對於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試想一下,一個六十一歲的老功臣,為了滿清不惜背叛明朝,自己本應得到應有的恩賜。可是,自己還沒入土,年輕的皇帝就想收回自己的一切。有些人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沒有把握,保全性命是重中之重。
可是吳三桂不會這麼做,因為他不甘心。他為了清朝不惜揹負叛臣罵名,帶領五萬大軍投靠滿清,打擊李自成,引滿清入關。這一切,到頭來都沒有了。此時的吳三桂內心是崩潰的,他並不想平平淡淡的安享晚年,與其如此窩囊,他更想討個說法。所以,趁著手中還有兵權,他索性就跟滿清拼了。只是此時的康熙早已羽翼豐滿,有了對付吳三桂的把握。
吳三桂的失敗,驗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不知吳三桂晚年勢窮病死之時,有沒有對反叛明朝有一絲懺悔之情。
-
7 # 花開時節思春秋
一、東門逐兔,豈可得乎
這個問題讓我不由想起秦相李斯在被押赴刑場的路上,對兒子李由說的那一句歷史上著名的話: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記 • 李斯列傳》這種臨終的感慨和調侃,這份對過往生活方式的懷想和對自己熱衷追逐權力的反思,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李斯當時平靜而又激盪的心路歷程和淺顯而又雋永的深刻反省。
因為李斯的這句話,東門黃犬或東門逐兔,成為一個成語,被用為“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
二、失去權勢,毋寧死同樣的,吳三桂想做富家翁,“豈可得乎?”
回答是肯定的,不可得。
歷史上的多少次削藩,削的還大都是血脈至親,有幾個被削的王爺落了一個好下場?何況吳三桂這樣很早就被康熙皇帝心心念念記恨的異姓王。
康熙帝自己曾說:“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這已經和在柱子上掛上吳三桂的畫像,經常有事沒事往畫像上扔飛鏢沒有什麼區別了。
對於康熙皇帝而言,撤藩就是一個說得好聽一點的必殺令。
對於這一點,雙方均心知肚明。
對於吳三桂而言,被撤了藩,失去權勢,毋寧死。
更何況,抗旨造反不僅不會速死,還有成功的機會。
被逼反的吳三桂,還確實有機會住一住乾清宮,上一上金鑾寶殿。
在起兵反清初期,手握雄兵的吳三桂高舉“興明討虜”旗幟,四方響應,天下動盪,反清勢力迅速佔據了半壁江山。
最為關鍵的關鍵,是吳三桂出現了戰略失誤。《清吏稿 • 吳三桂傳》記載:
三桂初起兵,其下或言宜疾行渡江,全師北向;或言直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運道;或言宜出巴蜀,據關中,塞殽、函自固。三桂皆不能用。“吳半壁”上中下三策“皆不能用“,而是不思進取,等待觀望,心存劃江而治的幻想,導致大好局面的喪失,最終在對手的步步緊逼和隊友的紛紛搗蛋中走向滅亡。
渡江北伐,直指京師,是要成決勝之勢,隊友和民眾才會團結一心。
直下金陵,佔據江浙,是要搶精華之地,斷絕清朝可能的錢糧支援。
如此,方可將吳三桂白首舉事、名聲不佳的劣勢轉化為優勢乃至勝勢。
事實上,明清更替之際,明朝官員將領投降清朝,從來沒有什麼因為大義千里投奔的事情,也甚少有什麼主動棄暗投明的事例,投降絕大少數發生在事到臨頭、兵臨城下或者戰敗被俘。
這雖是題外話,但“三藩之亂”同樣適用。
三、勝利者才有話語權,失敗者只會成為歷史的塵埃這一場“三藩之亂”歷時八年,波及十餘省、兵馬數十萬,給國家社會經濟造成了空前的破壞。
然而,“三藩之亂”本可避免。因為三藩是被逼反的,三藩並沒有必反之由,也沒有必反之象。
最為重要的是,吳三桂等已垂垂老矣,去日無多,處理三藩問題只需要等待和穩妥。其間道理簡單明瞭:能夠用政治解決的問題,不需要戰爭;能夠用時間解決的問題,只需要等待。
中國歷史上,早已留下了西漢景帝削藩、唐代歷次削藩、明建文帝削藩等成敗的經驗教訓。年青天子卻因為皇權和意氣,致國家危險於不顧,大力削藩,急於求成。若不是吳三桂戰略選擇失誤且無得力繼承人,加上臺灣鄭明和耿尚兩藩互不信任、相互拆臺,“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都可能成為亡國之君。
以逼反三藩之過,卻收平定三藩之功,這道理實在是怪異無比。以我看來,在處理三藩問題上,康熙皇帝是急躁的、失策的,更與英明相去甚遠。
歷史書上,把這一段戰爭定性為“三藩之亂”,是因為清廷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如果是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推翻了清朝,同樣可以聲稱為了國家統一,實現了恢復中華,撥亂反正。
因此,不論從那一方來說,都是為了國家的統一,都具有正義性。只不過,這種正義性需要用勝利來證明。
總之,勝利者才有話語權,失敗者只會成為歷史的塵埃。
回覆列表
有句俗話說的不知道對不對,讓大家來評判下:“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我不動,“敵”卻在變!這是歷史的變遷輪軸!△吳三桂(1612-1678),字長伯,祖籍,南直隸高郵(當代江蘇高郵),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吳三桂之所起起兵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懼怕這三件事,逼著他不得不反清復明,造反康熙。△罷官,繳權,打散
不是吳三桂不願意在家獨樂樂,試問身為半截入土的老者,那個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子孫滿堂樂呵呵,你問問萬三千願不願意?
答案是肯定的,誰都願意安享晚年,數著餘光,躺椅上搖搖晃晃,看看書,回憶回憶往事,抱著孫子聊聊自己的英雄戰績,輝煌過去。
正所謂:在其位不得不謀其政,真是智者的行為,杞人憂天雖然有些貶義,但是瞻前顧後絕對恰如其分,更貼切額一個詞語應該是身不由己吧。
其實最懂吳三桂而最能治吳三桂心病的還數孝莊太后:他吳三桂已經半截入土了,你就不能再等等,容他再多享受幾年福,等他老的不能動了,三番自然也就瓦解了,他現在雖然年邁,但是他本人卻有將帥之才,虎狼之心,深險難測,恩怨必報!△孝莊太后劇照
不論是吳三桂還是鰲拜等人都是權臣之輩,嗜權如命,他們可以沒有財色,但是絕對不能沒有權利的操控感,吳三桂為了大清打下了半個江山,順治帝為了讓吳三桂穩定安心,破例將其封為異性王爺,這也是吳三桂權利的證明和實力的體現。
所以說罷官激起了他心中求生的慾望,在他心中沒有賴活著,哪怕好死,身為一個武將也要死在沙場上。
孝莊太后說的對,吳三桂錢財富可敵國,武力身邊的將是也是久經沙場的虎將,之所以那麼多年沒有造反,也是基於先帝爺的恩寵,內心飄忽不定,不想做“三姓家奴”,所以唯有提康熙抵禦外患。
如果康熙沒有撤番的意願,相信吳三桂致死不會造反,或許直到他兒子吳應熊也就直接瓦解換人鎮守了,但是事與願違,吳三桂顧忌的不僅僅是他吳家,還有跟隨他多年,拖家帶口的兄弟,他不願斷臂求生。吳三桂不是不願因在家做富翁,而是想想做康熙那樣的富翁位置,與康熙抗爭八年,最終以稱帝自立,立王朝大周,改元昭武,他有一顆君臨天下的心,可惜時不我待,錯失良機,未能如願以償。
吳三桂這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雄心,雖然失敗了,但是相信他也是死而無憾了,圓了皇帝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