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史為鑑

    第一種,確實有不知道的事情,想諮詢一個答案。

    第二種,故意刁難大臣,看看他們的反應。

    第三種,確實猶豫不決,想找大臣堅定自己的意見。這種情況若是大臣一個應對不妙,就是身死族滅。

    一,確實不知道,求助於臣子。

    曹操在決定與袁紹開戰之前,因為袁紹人多地廣,曹操猶豫不決。

    於是曹操向謀士大臣問計,鬼才郭嘉就推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幫助曹操堅定了與袁紹一決死戰的決心。

    還有一個故事。漢武帝只要有不知道的東西就問東方朔。

    有一次,建章宮出現了一隻長的像麋鹿的動物,但是沒有人認識這隻動物。

    漢武帝便命令東方朔來看。東方朔說:“我知道這個東西,請賜給我美酒好飯讓我飽餐一頓,我才說。”武帝應允。

    吃過酒飯,東方朔又說:“某處有公田、魚池和葦塘好幾頃,陛下賞賜給我,我才說。”武帝再次答應。

    於是東方朔說道:“這隻動物叫騶牙。當遠方有前來投誠的事情,騶牙便會先出現。它的牙齒前後一樣,大小一致而沒有大牙,所以它叫騶牙。”

    後來過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帶領十萬人來歸降漢朝。武帝於是又賞賜東方朔很多錢財。

    二,故意刁難臣子看他們反應的

    鍾繇的兒子鍾毓、鍾會小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神童,這名聲都傳到曹丕耳朵裡了。

    於是曹丕就叫鍾繇帶他們兄弟過來,親自看看神童。

    面見天子的時候,十三歲的鐘毓有點緊張,滿頭大汗,曹丕故意問:“卿面何以汗?”

    鍾毓馬上回復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曹丕看見一邊的鐘會一點不緊張,又問鍾會:“卿何以不汗?”

    鍾會於是學著鍾毓說:“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曹丕哈哈大笑。

    再講一個孫權的故事。

    孫權最愛刁難人。

    一次劉備派遣外交官去聯絡孫權,孫權故意在朝堂上等使者參拜完自己後問到:你伺候無道昏君一定很辛苦吧。

    結果劉備的外交官是有急智的尹籍,尹籍直接不慌不忙的說:就剛剛一拜一起而已,不辛苦不辛苦。

    孫權被懟的啞口無言。

    三,性命攸關的問答

    毒士賈詡堪稱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

    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在曹植和曹丕之間很是糾結。

    曹操思前想後,覺得還是要問賈詡,於是故意逼賈詡回答。

    曹操性格多疑,賈詡要是直接回答我支援誰,絕對會被曹操多想,不但起不到支援作用,反而會搭上自家性命。

    於是賈詡故意沉思不語。

    曹操等了半天,就問:老子問你話呢,你不說話想啥呢?

    賈詡說:我在想袁紹當年是怎麼立儲的。

    曹操一聽,恍然大悟,袁紹就是在兩個兒子之間猶豫不決,結果葬送了大好局面。於是堅定了立曹丕的信心。

    而賈詡不但沒得罪任何人,也依然得到曹操重用。

  • 2 # 東方絲綢1812

    明成祖朱棣對解晉說“長子多疾,庸俗無能,不堪大用?”解晉答曰“長孫,好聖孫”(明宣宗朱瞻基)。皇帝說兒子朱高熾不堪大用。解晉答,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堪大用。

  • 3 # 奇卡奇卡

    要說古代帝王向大臣提出的刁鑽問題,我突然想到一個,所有皇帝都必須要面對一個永恆的千古難題,貌似此問題是無解的。古來聖賢明君,雄才大略者大有人在,但不論秦始皇還是唐太宗,都在此問題上栽了跟頭,無一例外。這就是皇位繼承人選擇問題。

    每到皇帝難以決斷之時,他們自然會想起身邊的心腹大臣,向他們諮詢立誰為太子比較合適。此問題堪稱君臣之間最兇險的問題。皇位傳承既屬於帝王家事,又是國之大事。大臣回答此問題時,一語不慎,要麼違背皇帝心事,馬上就有眼前虧;要麼種下後患,招致新皇帝登基後對自己不滿。結果是被問到此問題的大臣,無一例外,都會有悲慘下場,堪稱死刑判決書。

    唐朝李世民晚年,對自己繼承人難以決定。於是向他最信任倚重的長孫無忌詢問。長孫無忌極力推舉晉王李治。太宗很不高興,因為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但長孫無忌堅持己見,太宗最後還是聽從了他的建議。結果李治登基後,想立武則天為皇后,長孫無忌又極力反對。糊塗的李治聽信武則天,把一心向著自己的親舅舅發配邊疆,長孫無忌羞憤交加,自縊而死。

    明成祖朱棣,曾經也為繼承人發愁,在朱高煦和朱高熾兩人之間難以決定。他向寵臣、大才子解縉諮詢。解縉也是個機靈人,只答了3個字:“好聖孫。”原來朱高煦、朱高熾難分伯仲,但朱高熾之子朱瞻基,卻聰明仁孝,深孚眾望,是個皇帝好苗子。一句話讓朱棣恍然大悟,決定立朱高熾。結果解縉因此開罪了朱高煦,從此百般陷害攻擊解縉,最終他被錦衣衛灌醉,扔在雪地活活凍死。

    由此看來,如何回答皇帝的問題也是一門學問,如果回答不好,面對著的可能就是殺身之禍!

  • 4 # 歷史紫陌閣

    在清朝乾隆年間發生的一件事,乾隆問中過狀元的翰林官員秦大士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謂是刁鑽古怪。因為秦大士姓秦,而歷史上的奸臣秦檜也姓秦,乾隆救好奇秦大士的身世背景,就問秦大士:

    “你果真是秦檜的後代嗎?”

    大家此時看乾隆這個問題問得,回答是的,秦大士就涼了,要是簡單的回答不是,答案也不會讓乾隆滿意。而且對於一個高中狀元,又是“天子近臣”的翰林院供職,要是回答不好也說不過去。這下可是把秦大士整的有點懵啊!

    讓秦大士先想著答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秦大士和“天子近臣”的翰林院。

    秦大士字魯一,又字鑑泉,生於1715年,祖籍是安徽人。因為祖上在明朝末年躲避戰亂,便搬到了南京。成為了江寧人士。

    秦大士自幼就聰明好學,10歲的時候就你能寫詩,當時靠書法就能養活家人,可見秦大士確實有幾把刷子。秦大士在23歲時在江南考中了舉人,之後在38歲的時候考中了狀元,是清朝的第43位狀元。

    之後就被去了翰林院,主要工作就是修撰,修國史之類的。翰林院的官員雖說沒有什麼實權,但是養才儲望之所,是日後飛黃騰達的必經之路。一般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修撰、起草詔書等。

    翰林院的學士無論放在何朝何代都是社會中地位最高計程車人群體,是文化人中精英的聚集地,地位清高。翰林是古代科舉時代士大夫們的人生理想。只要成為了翰林院的一員,就可以親近皇帝,是皇帝的私人團隊,自身的建議可能會被皇帝聽取。

    我們熟知的張九齡、白居易、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之前都有在翰林院供職的經歷。只要進了翰林院,之後的仕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只要有過翰林院供職的經歷,日後的成就不會小。秦大士作為一名翰林,秦大士可以經常“入直武英殿”“直上書房”,與乾隆皇帝面對面地交流。

    乾隆賞識秦大士的才華和氣節,讓秦大士擔任過科舉考試的考官、鹹安宮的官學、景山官學總裁,之後乾隆皇帝又提升秦大士為翰林院侍講學士,讓皇子們和秦大士學習。

    之後秦大士在一次面見乾隆的時候,乾隆對秦大士的身世有疑惑。便問秦大士:

    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問:“汝家果秦檜後人乎?”

    意思就是說:你真的是秦檜的後人嗎?

    秦大士此時心想,這不能隨意回答,回答“是”或者“不是”,似乎都不夠得體。

    最後回答了七個字:“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不虧是狀元,回答雖然簡短,但回答是滴水不漏、巧妙至極。相信乾隆對這個問答也是滿意的。

    之後追查的結果顯示秦大士是宋朝清官秦梓的後代。之後秦家在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可謂是鼎盛時期,後代不乏朝中重臣。比如大兒子秦承恩先後出任江西廣饒九南道、直隸布政使、陝西巡撫;二兒子秦承業是一代帝師,是道光帝的啟蒙老師。

    秦大士不僅受乾隆皇帝的喜愛,還能詩文、善書畫。秦大士的詩、書、畫更是被稱三絕。

    詩得雅頌體、賦之神韻,文受益於蘇老泉。書法兼精篆、隸、行、草。書法直逼歐陽詢、柳公權。繪畫也有盛名,尤其擅長於畫竹。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逝世於家中。

    秦大士的才華確實沒得說,大家覺得秦大士的回答如何?

  • 5 # 正宗小酢酒

    讀一些正史、野史類的書籍,每每看到一些君與臣的那些精彩絕倫的進諫與對答,總是會心一笑,服膺於大臣們進諫的機智巧妙,服膺於為人臣子們的舌粲蓮花,也感嘆那些臣子們的用心良苦。接下來,咱就說說記錄野史裡的一個精彩勸諫故事。

    劉備入川之後,因為糧食不足,而釀酒要浪費大量的糧食。為保百姓有糧度日,劉備下令蜀中各地均禁止釀酒,不單釀酒者重罪,擁有釀酒器具者一律同罪。

    簡雍問為什麼擁有釀酒器具也要治罪,劉備說“藏酒具一定是要釀酒。”簡雍沒說什麼。

    一日,謀臣簡雍與劉備同行,面前有一男一女走過。簡雍突然對劉備言道,請主公下令將這一對男女拿下治罪,因為他們要發生姦情。劉備大奇,問你怎麼知道。簡雍笑而答道,他們身生淫具,故當以淫邪者同罪。劉備撫掌大笑,遂下令撤銷禁擁釀酒器具之令。

    簡雍告訴劉備的是:不能因為人家有犯錯的條件和可能就處置人家。一定要等到他真的犯錯了,而且你有充分的證據時才能處置,否則就是濫用刑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外打拼的你將來你是留在現在城市還是會回到生你養你的家鄉,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