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晚看神馬

    儘管嚴嘉找了很多原因,但自己執導的電影不好看,還能怨誰呢?

    嚴嘉很委屈

    今天GQ發了一篇《神探蒲松齡》導演嚴嘉主動要求採訪的稿子,內容就是他分析為何6億回本的片子為什麼才賣了1.5億。從全文能看出嚴嘉很委屈,他覺得片子評分低票房低有很多原因,包括AB組分開拍攝導致畫風不統一,結尾戲份過於依賴CG導致失去細節,與工作人員溝通不及時置景出問題,很多分鏡他不滿意但選擇了妥協,不願在片名中加入“神探”但最後妥協,因為“新人導演有片子拍就不錯了”,宣發只靠“大哥電影”,後期“掙扎式宣發”被制止,“搶救式路演”效果甚微,春節檔影片全都是沒“營養”的大排檔等等。

    彷彿是在說憑藉自己的才華,只要改正了上述問題,《神探蒲松齡》一定會是一部叫好叫座的優秀春節檔影片。

    事實又如何?

    畢竟不是所有影片都能做出《阿麗塔》的效果,稍微遜色的CG也不是沒見過。但在知道CG水平的情況下,切近景的時候還依靠CG是一種怎樣的自信?

    說實話要沒看到阮經天的臉被液化成蠟像我都沒看出來最後黑化那段是CG做的。

    “忘憂”的造型就跟個玩具似的,還能怎麼指望觀眾不把她當成假的呢?頭髮像毛線也可以接受啦。AB組分開拍攝,導致風格不統一。這不就是導演自己的鍋?沒確定要拍什麼,怎麼拍就敢拍?不滿意重拍,如果一直妥協,用“有片子拍就不錯了”來安慰自己,那觀眾什麼時候能看到他真正的才華?

    不對自己片子負責的導演怎麼能指望觀眾買賬呢?

    到底是誰起的《神探蒲松齡》?哪怕只講小倩和燕赤霞的恩怨情仇都行,帶上蒲松齡幹嘛?到底是哪位金主有“神探”情懷呢?是太喜歡劉青雲了嗎?

    宣發、路演跟不上是問題,在其他影片賣力宣傳的時候,我們只知道《神探蒲松齡》是成龍主演的,我們也習慣了每年都有一部成龍主要的賀歲檔影片,質量也都emmm。

    “成龍電影”是最簡單的宣傳,也是最有力的宣傳,但並不是最符合影片設定的宣傳,這也真是宣發上的失誤。但《閃光少女》逆襲不也證明真正能帶動一部電影的,還得是“影片質量”這條大腿。

    電影本身的問題

    劇本劇本劇本!

    到底還要強調多少次才能發現劇本上的問題?

    聶小倩變成蛇精與燕赤霞戀愛?行

    聶小倩承認自己是妖,吸食少女魂魄,但無法完全忘記燕赤霞。請問,她到底是善是惡?

    以往的改編中小倩都是被姥姥脅迫才取男人魂魄,這次變成的主動取少女魂魄。聶小倩你原來是人,麻煩你清醒一點呀。不要得到了蛇的妖丹就變成蛇精病呀!

    要是真的想為燕赤霞好,要麼不吸魂魄要麼自我了斷。前後行為矛盾,令人看得一頭霧水。

    燕赤霞被洗腦成寧採臣?行。

    心疼男一變路一的寧採臣一秒,神馬之前一直覺得寧採臣是《倩女幽魂》絕對男主,誰知道這次居然讓給了燕赤霞。寧採臣在忘憂幫助下回憶起自己是燕赤霞,要去救聶小倩?行叭。

    鍋都甩給忘憂,編劇就解脫了。想證明要也有人類情感其實可以不用這種方式。

    最後那段秀技術的戲不難看,就是太突兀,怎麼就突然黑化大殺四方?再說蒲松齡是清朝人,大辮子在哪裡?這是打算寫書湊稿費“反清復明”?顛覆《倩女幽魂》的傳統改編方式沒問題,但“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再胡來小心下次中美合拍不帶你。

    還是應該多愛惜羽毛,用作品證明自己吧,嚴嘉的《食人蟲》和《神探蒲松齡》好像都不太行。在成為大導演之前,每位導演都是新人導演,這應該成為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失敗的藉口。

    最後神馬想提個問題:《神探蒲松齡》口碑差票房低,到底跟“傳奇”有沒有關係?

  • 2 # 飛翔惹

    一部電影的票房好壞,歸根結底還是和內容息息相關。內容好壞,不用說,和最核心導演分不開吧。當然,每部電影都傾注了電影人大量心血,這個值得尊重。導演也很辛苦,但失敗了的教訓應該認真分析,下次再來就是,如果還有下次的話。

    這部電影到底是好是壞,各人見解不同,也可以探討,但如此低的票房,至少證明沒得到觀眾青睞,大家不太買賬。一個多億的收入,怕也是成龍的基礎影迷做的貢獻了。

    這部電影,還是有些亮點,比如寧採臣的設計,確實有意思,但就是這一點設定,是撐不起票房的。不足的太多了,僅僅說最直觀的。

    一是硬傷設定太多,誰都知道蒲松齡是清朝人,一副漢服打扮,好看是好看了,你是漢服控,但不能錯的太離譜。還有神探,更是平鋪直敘的探案過程,沒有探案推理,沒有燒腦,誰有膽叫神探?時代大錯,內容錯位,這已經很難讓人有好印象,讓人覺得簡直是胡拍。

    二是小鬼造型太醜陋,審美有問題。可愛點的,可能還能挽回點分數,但做的那麼醜,連不關心劇情的小朋友都不愛看。

    看看,劇情吸引不了成年人,造型也吸引不了小朋友。放在在春節,你不撲街誰撲街?這兩個要素,不是核心主創背鍋,誰背鍋?

  • 3 # 東邊海西邊山

    導演分析了半天,卻沒找到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很多片方急功近利,想模仿一些票房很好的爛片。

    這部片子我不去看,因為一看海報就覺得這片子想模仿捉妖記,說實話捉妖記Ⅱ這種爛片我5分鐘都看不去。

    觀眾有時會犯錯,看了一些爛片,但把觀眾當笨蛋,以為觀眾就喜歡看爛片,那就是蠢豕了。

    一句話總結,觀眾可沒那麼閒,有時間看爛片。

  • 4 # 覓影追聲

    說實話,一部影片有成龍這樣的大碗出演,雖然不能說多好,中規中矩不能差到哪裡去。但是看了電影《神探蒲松齡》,讓我對成龍大哥的電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一個官方號稱投資三個億的電影能拍成這樣。嚴嘉導演,你真覺得這個鍋甩出去能對得起你自己?

    我第一眼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神探蒲松齡》的時候,就讓我聯想到了《神探狄仁傑》。我比較喜歡懸疑斷案的電影,所以對《神探蒲松齡》有點期待。什麼是神探?探案如神啊。我懷著小期待走進電影院,揣著迷茫走出影院。我就想問問導演,這是什麼鬼?你確定我看的不是《新倩女幽魂》不是《新新白娘子奇》?你確定這是這電影個神探劇?你確定這個五個億做出來的特效?我的神呀,這是什麼呀!

    《神探蒲松齡》官方宣稱投資三個億,票房1.52億,豆瓣評分3.9。導演嚴嘉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電影為何失敗,甩鍋不說,甚至覺得很委屈。嘉哥,委屈的不是你,而是很多像我這樣去電影院看你電影的人。我們是去看神探劇的,不是去看愛情劇的。我們是去看蒲松齡的,不是去看聶小倩的。我們是看成龍大哥怎麼破案的,你還給我們整一出雷峰塔鎮壓白娘子。你怎麼不把法海也弄來?哎呀,差點忘記了,成龍大哥的蒲松齡可能是法海易容了。

    嘉哥,失敗就失敗了,下次努力拍出好作品就可以了,至於把鍋甩的那麼響嗎?大大方方承認失敗能有多難?

    中國電影有好就有差,拍不好沒關係,要再接再厲,爭取下次能有好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這才是中國電影人應有的態度。我們作為觀眾對中國電影有包容之心,但一個導演這樣的行為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中國電影的發展需要的是有擔當的電影人,而不是不負責任的電影人。

  • 5 # 看電影的廚子

    嚴嘉導演的大段票房不理想分析,充滿著無奈,似乎處理好他說的幾個問題,片子就能大賣一樣。

    (神探蒲松齡海報)

    《神探蒲松齡》毀在什麼地方?按照嚴嘉導演的意思,分組拍攝風格不統一,美術佈景等有太多妥協,有些特效沒有做好……

    實話實說,嚴嘉導演能在這時候出來談“失敗”,絕對是勇氣可嘉,作為一個年輕導演,這一點不容易。

    但是,他沒有找到重點的地方。

    才34歲的年輕導演,嚴嘉覺得自己能拍這樣的大製作,很不容易了。確實,很不容易。所以,才更應該珍惜,而不是“甩鍋”。

    不管嚴導承不承認,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神探蒲松齡》是衝著《捉妖記》的風格去的。喜劇、特效、捉妖、大牌明星。

    《捉妖記》雖然口碑並不好,但是比《神探蒲松齡》要成功多了。這得益於香港導演對於閤家歡喜劇電影的經驗:圈錢是圈錢,但是流量明星給足了,爆笑爛梗給足了,劇情也足夠簡單。

    但是我們看《神探蒲松齡》,從劇本上就輸了。

    嚴嘉導演說,他介入劇本的時候,已經改到第五稿了,後來又改了二十多稿。看看吧,打磨了這麼多稿,就弄出這一個東西來。

    為啥會這樣呢?我一下子就想起年輕時自己拍小短片的時候,和編劇各種過招,想著把劇本打造成曠世奇作,睡一覺都能蹦出七八個點子,然後想辦法讓編劇加進去。沒有經驗的時候,總覺得加的東西越多越好。

    可實際上,劇本應該做減法,先琢磨怎麼完成一個優質的故事,而不是精心打造各種旁支末梢的小細節。

    比如嚴嘉導演非常強調裡面小妖的設計和拍攝,覺得這個問題很大。其實,這部劇最關鍵的不是這些妖好不好?關鍵是你到底想講一個什麼故事,是捉妖,還是愛情?你的主角到底是誰?觀眾看電影很簡單,你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好了,特效方面有些不足,觀眾不會罵人的。

    好,說到特效了,嚴嘉導演很喜歡特效。

    他說自己很喜歡特效電影,上一部導演的就是《食人蟲》。《食人蟲》我記得,快進著看完的,並不好看。但是勝在故事簡單,就是你追我跑,大聲尖叫,反而耐看一些。

    太炫耀技巧和特效的話,肯定會失敗。觀眾想看的是一個好故事。我想起了去年的《一出好戲》,口碑票房都不錯,人家沒啥特效,就是認認真真的講故事,認認真真的豐滿人物。

    希望嚴嘉導演能夠在喜歡特效的同時,花點心思弄一個好劇本,成功機率就會更大了。

  • 6 # 小兔崽崽999

    這個片子和女兒國一樣,劇情太差勁,不值得花錢上電影院坐兩個小時。導演們都走走心吧,為什麼人的綠皮書評分那麼高,並無任何特效大牌,也能讓人津津有味看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ASA科學家聲稱,外星人已經光臨過地球,並且他們還不是碳基生命,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