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圳創師記
-
2 # 阿富美味匙
幾支小小的荷花、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把賞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緻、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
-
3 # 鴻慶明月
題字太多,有一點影響主題表達!此外,中國畫玩的是線條和墨色,墨色變化還需豐富。書法和國畫的用筆不同,題字有儒雅的感覺!
-
4 # 老榆國畫
首先我很喜歡你的畫,給我賞心悅目的感覺,
其次要從藝術角度來評價,筆墨,書法,意境,這三方面完美的統一,所以說是幅好畫。
趙沛:水墨可以說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一筆一墨都充滿了東方的哲學與智慧,而我們試圖呈現的正是全球華人對於這一精英文化的理解、傳承、突破與再創造,正因許多藝術家有著長期的海外經歷,這個展覽所呈現的面貌更具國際視野。我們今天講“萬變不離其宗”,正適合形容當代水墨——繼承傳統的同時拓展水墨語言的多樣性與可能性。
中國畫的欣賞是個很大的題目,一百年來圍繞這個題目有很多的爭議,很難形成共識。如果從中國畫論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得出沒有爭議的結論,確立起一個鑑賞標準。但是到了20世紀,由於文化的多元發展,中國畫出現了眾說紛紜的局面。如何看待中國畫?畫家、評論家莫衷一是,一般欣賞者更是茫然。學界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今天。
但是,隨著國力的提高,中華民族的日益強大,尤其是傳統文化又被客觀地重新認識之後,人們對中國畫又有了新的認識,這種認識與之前有所不同。爭議總是正常的,可在爭論中形成了更多的共識。
-
5 # 精準導向
三幅畫的荷花沒有精彩奪目,荷葉選色不適當,荷花周邊的草影響了荷花鮮豔,墨跡未達到國畫標準。畫裡面的書法非一般。
-
6 # 章務簡
看了畫家炳武作的三幅荷花圖。
其中已亥小寒時節作的一幅荷花圖,畫家在畫中寫了這樣的內容: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無人甚愛牡丹,於獨愛蓮,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右錄周敦頤愛蓮部分以盈畫意。
三幅畫荷圖,都施以蜻蜓立於花苞之上,蜻蜓精妙,荷莖勁挺,盡力
表現了荷花,中通外直的氣質;荷葉墨色分明,以水草助之,荷花之香遠、清淨,獨立風姿盡現無遺。
-
7 # 野駱駝9777
荷花畫的怎麼樣啊?
回答;
不懂繪畫,不敢妄談。
說一說:
清荷的品質;
花中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
同流而不合汙。
您的大作,我感覺畫面虛了些,提字過於羅嗦;
應該著重強調整體結構表現力,亭亭玉立是相當重要的;
立體感太厚重,畫面感應該長寬結合;
相信您會得到名師的指點!
不值得一讀,權當貽笑大方好了。
-
8 # 使用者秋天的印象
我喜歡繪畫而又不會,固改學習攝影。用我這個外行的眼光看:構圖精到、線條流暢、用墨所鋪陳的荷葉尤其耐看、所書文字也比較規整,覺得稍微不足是文字所佔比例過大,影響了整體的留白,畫面顯得滿,不利突出荷花主體。總之:這三幅畫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對我今後拍攝荷花時構圖肯定也會有幫助。
回覆列表
個人感覺,貽笑大方。基本功紮實,用筆純熟。但就國畫來說,題字太多,影響留白,墨色變化不多。見笑見笑,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