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小袁呀
-
2 # 綠隴作物營養社
重茬地,很容易引起土傳病害發生,降低產量,注意對耕地補充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板結。另外注意合理施肥,水肥均衡。重茬嚴重地區,適當補充微生物肥料,抗重茬病害發生
-
3 # 小蘭愛寫字
一般年份以11月初播種為好。不要在10月內播種,因為播種過早冬季豆苗生長過旺,會降低抗寒能力,遇攝氏零下4、5度的強寒流會連根凍死;但也不能播種過遲,最遲不遲於11月10日。因為遲播種,第二年春天開花過遲,會縮短收穫時間,產量不高。
一年或多年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包括連續種植同科同屬作物),會造成作物苗期死苗、爛棵,苗弱、不髮根,甚至作物不健壯、易患生理性病害、較易感染病蟲害,終導致產量嚴重減產。所以。瞭解重茬的議案因並找到解決辦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重茬的原因
一、種植模式單一
由於連年種植一類作物,使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形成病土,成為年年發病根源。特別是棚室連作,大棚內的特殊環境有利於病菌的越冬,病菌逐年積累,數量越來越多。茄科蔬菜連作,疫病、枯萎病就會發生嚴重;西瓜連作導致枯萎病高發;姜連作可導致嚴重的姜瘟等等。
二、土壤不消毒
很多菜農在定植的時候都會用藥對苗子根系進行殺菌消毒保護工作,並且把生長不健康的苗子都剔除出去,他們認為這樣就能將疫病、根腐病等防治住。但是定植以後會發現仍然會出現大量的爛根死棵的情況。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忽略了對於土壤的消毒處理。之所以稱之為土傳病害,是因為這些有害菌不僅透過土壤傳播,而且土壤就是有害菌繁殖傳播的大本營。僅對苗子進行處理而不重視土壤的消毒,這無疑是治標不治本。
三,不能及時對症下藥
土壤中包含大量的有害菌,不同的致病菌導致蔬菜根部出現不同的病害。需要正確判斷才能有效治療,否則一旦錯過了的防治時期就很難挽回。
第四,肥水管理不當
肥水管理不當造成根系受傷也會造成土傳病害的流行。
防治措施
1、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秸稈在微生物發酵菌等作用下,定向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熱量抗病孢子、酶、有機和無機養料,在反應堆種植層內,25釐米耕作層土壤孔隙度提高一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水、肥、氣、熱適中,對保護地土壤連作障害有治本的作用。
2、土壤消毒
(1)大水浸泡: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閒的季節,進行20天左右的土壤浸泡,能顯著地消滅土壤中有害雜菌與病蟲。
(2)夏季高溫悶棚技術:溫室大棚在高溫季節晴天的上午,地面噴施殺蟲殺菌劑,每30斤藥液加100毫升酒精,及時覆蓋上地膜,密閉棚膜,使棚內溫度高達70℃以上,以殺死棚內和土壤中部分病菌和蟲卵。悶棚時間一般掌握在15-20天,1個月更好。
(3)溼熱殺菌法:可以有效的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線蟲、有害真菌和細菌,解決重茬死苗的難題。具體方法:在冬春茬蔬菜拉秧後進行,每畝撒施70千克生石灰粉,10-15立方米生雞糞或其他畜禽糞便,植物秸稈3000千克,微生物發酵菌種8千克。用旋耕梨旋耕一遍,使桔稈、畜禽糞便、菌種攪拌均勻,然後深翻土地35釐米,澆透水,蓋上地膜,扣嚴棚膜,保持一個月左右,去掉地膜,耕地一遍,裸地晾曬一週,即可達到殺滅病菌、活化土壤的效果。該法對重茬導致的土傳病害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其中對危害黃瓜嚴重的嫁接黃瓜根腐病和根結線蟲病防效。對於嫁介面細菌性腐爛病也有明顯效果。
3、增施腐熟的農家肥
多年連作的大棚要移棚換茬,對耕性差的黏質土要壓沙改良,對保水保肥效能低的沙質土要摻黏土改良。培肥菜地應以基施農家肥為主,農家肥養分全面,對土壤酸鹼度、鹽分、通透性等有很強的緩衝調節作用。保護地地常用的農家肥主要有腐熟人糞尿、畜禽糞、土雜肥和草木灰等,各種物料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後再施用。
4、平衡施肥
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過多,是連作保護地土壤障害的主導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保護地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關鍵措施。
5、合理間作、輪作倒茬
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對養分需求和病蟲害抗性的差異,進行合理的輪作和間、混、套作,也可以減輕土壤障害和土傳病害的發生。
6、土壤洗鹽深耕
對土壤中某種鹽分含量超過0.2%的菜地,可進行大水漫灌,沖洗鹽分。鹽害嚴重時,可停種一年蔬菜,改種一茬吸鹽植物,進行生物脫鹽。對土壤深翻35-40釐米,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層,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消除土壤連作障害。結合深翻整地用棉隆顆粒劑進行化學消毒,也可有效減輕連作障害的發生。
7、調節土壤pH值
蔬菜連作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種普遍現象,每年對棚內土壤要作一次pH值檢測,當pH≤5.5時,翻地時每畝可施用石灰50-100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勻,這樣不但可提高pH值,還對土壤病菌也有一定得殺滅作用。
8、利用抗性品種和嫁接技術
選用抗病、優質、高產品種,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治土傳病害為經濟有效的措施。利用嫁接技術防治根系病害,選擇高抗根結線蟲和根部健壯的品種作為嫁接砧木,如用黑籽南瓜嫁接黃瓜等已有多年成功的經驗。特別在病害流行年和地區,與其他防治措施結合,是蔬菜穩產和豐產的重要保障。
9、藥劑防治
可根據病害種類,選用相應的藥劑,在播種前進行土壤消毒,生長期進行噴霧和灌根。灌根方式除採用淋施外,還可將噴霧器的噴頭取下,直接用噴霧杆施藥灌根。推薦使用複合微生物肥料-活菌15億-沃爾美
面對重茬,我們應該怎麼辦?作物重茬原因及解決辦法
功能特點:
全營養:不僅給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的NPK和中微量元素外,還能為作物提供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活性菌。
肥效具有緩釋的功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生產過程中,部分無機營養元素溶解後被有機質吸附絡合在一起,形成有機態NPK,進入土壤不易被流失和固定,化學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0-30%,肥效可持續3-4個月。
疏鬆土壤,溶磷解鉀,培肥地力:肥料進入土壤後,微生物在有機質、無機營養元素、水分、溫度的協助下大量繁殖,減少了有害微生物群體的生存空間,從而增加了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的數量,微生物菌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可以把多年沉積在土壤中的磷鉀元素部分溶解釋放出來供作物再次吸收利用,長期使用后土壤將會變得越來越疏鬆和肥沃。
防病防蟲抗重茬
微生物菌在肥料中處於休眠狀態,進入土壤萌發繁殖後,分泌大量的幾丁質酶、胞外酶和抗生素等物質,可以有效裂解有害真菌的孢子壁,線蟲卵壁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有效地控制土傳性病蟲害的發生,起到防病防蟲和抗重茬的功效。
生根壯苗,降低亞硝酸鹽含量,提高品質,增產增收
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後,產生大量的植物激素和有機酸,刺激根系生長髮育,增強農作物的光合強度,作物生長根深葉茂,可有效提高作物果實的糖度,降低作物產品中硝酸鹽及其它有害物質的含量,提高品質,農作物可增產10-30%。
加速土壤中有機質的降解,不僅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更多有機營養物質,提高農作物的抗逆性;同時還可以減少土壤中一些病源菌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