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溪源桑柘

    這種近似乎密閉空間恐懼症的狀態,我有過,就是平時日常生活,處於狹小的空間,就有種要窒息的感覺,壓抑感,每遇上這個時候,或閉上眼睛,心裡浮現出寬闊的田野啊,浩瀚的海面啊,各種漫無邊際的遐想,轉移暫時的密閉空間反應的注意力,挺有幫助的。

  • 2 # 心吧客

    坐飛機多半是恐高症吧?密閉空間恐懼症多見乘坐電梯的時候。當然最常用的簡易方法就是學會自我放鬆調節轉移視線,看書睡覺或者和旁邊的人聊天。

  • 3 # 觀山歌嶽

    有以下幾種方法:

    1.搞清楚引起恐懼的原因:

    找出使你害怕的原因,發現讓你焦慮的反應是如何引起的。當你焦慮水平還未升高時,找出觸發原因,可以控制你的恐懼。

    2.坐飛機前充實自己的知識

    焦慮會在無知的時候產生,並伴隨著“如果…會怎樣?”的悲慘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有見識,“如果…會怎樣?”的想法就會被事實真相所限制。儘可能的熟悉事實真相。它們不會消除你的焦慮,但會幫助你去控制它。

    3.預期你的焦慮

    預期性焦慮指我們預期恐懼時的焦慮。它通常是你在飛行過程中經歷的最強烈的焦慮,但它不能準確預測你在飛機上的感覺。它通常遠遠大於你實際經歷的焦慮。

    4.將恐懼與危險區分開

    人們通常很難將焦慮與危險分開,因為你的身體對兩者做出的反應是一樣的。所以要明確你的恐懼只是焦慮,不是危險。告訴自己,焦慮會使你更容易產生可怕的想法。提醒自己,感到焦慮並不意味著你處於危險中。即使在感到強烈焦慮時,你也是安全的。

    5.焦慮帶來的直覺會誤導

    (1)焦慮會欺騙直覺:當你非常安全的時候,焦慮會讓你誤認為自己處於危險之中。 在這些情況下,你的直覺總會讓你去躲避,但如果你跟著這些直覺走,反而會加強你的焦慮。

    (2)你可以戰勝焦慮:一般來說,做焦慮試圖引導你的相反的方向的事情。與焦慮告訴你的事情抗衡,但是接受焦慮帶給你的不適。

    6.消除飛行過程中顛簸造成的焦慮

    要想在遇到氣流撞擊飛機時控制好焦慮,最好了解一些飛機構造。在現場,要專注於控制你的焦慮,不要考慮氣流會如何結束或它可能導致多麼嚴重的後果。提醒自己,你是安全的。

    7.告訴同行者如何幫助你

    同行者需要知道什麼使你害怕,以及怎麼幫助你應付飛行中的焦慮。你需要做的是搞清楚焦慮觸發因素,並向同行者提出有用的具體的幫助你的方法。

    8.重視每一次飛行

    暴露在恐懼中是克服恐懼症的有效方法。 每次飛行都為你提供了一個使你下一次更放鬆的機會。 你需要做的是重塑你的大腦,使其對造成你恐懼的起因變得不再那麼敏感。

  • 4 # 森肆psy

    從認識上重新一下認識一下飛機與死亡的聯絡。

    從客觀的資料上看,在這我想推薦你看一本書邁克爾邁克爾·布拉斯蘭德(Michael Blastland)和戴維·施皮格哈爾特(David Spiegelhalter)《一念之差》,在文中作者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微死亡,1微死亡等於連續20次拋硬幣都是正面。公路的是31微死亡,飛機是0.02微死亡。2002~2011年,美國每年的商業航空平均最少有1000萬航次,期間無重大災難。其中每年7億位搭飛機的人,平均有16位乘客或是機組人員死亡。所以客觀上資料上看,飛機比公路是相比是更加安全的出行方式。如果有這種客觀的認知,心裡會坦然一些。

    當然還有個人情緒問題,如果是相對應的驚恐發作,比如密閉的空間,對高度的恐懼,更或者是兩者的疊加。【症狀標準】表現:

    (1)符合神經症的診斷標準(可以網上找到詳細對照標準);

    (2)驚恐發作需符合以下4項:

    ①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發作不可預測;

    ②在發作間歇期,除害怕再發作外,無明顯症狀;

    ④發作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峰,發作時意識清晰,事後能回憶。

    這種恐懼要去諮詢專業的醫生,業界普遍的行為認知療法和藥物治療,效果都不錯。

    如果沒有以上的症狀表現,那就是隻是一種短暫的不舒適感,很快就會恢復,那就沒什麼關係。我也比較怕坐飛機,因為如果是在公路或者鐵路,即使出了事故,我還能爬一下。但是如果是飛機上出事,根本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我很怕這種無力感。但是有句話叫做兩害相權取其輕,害怕坐飛機與錯過某次重要的行程相比,我覺得可以克服,權衡一下,其實問題也沒那麼大。換個角度看,也可以轉移注意力飛機上有漂亮的空姐,以及很美麗的藍天,唯美的朝霞與落日。轉移一下注意力,恐懼感也就沒那麼強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粉哪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