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景文盛
-
2 # 科技便當
華為鴻蒙系統與安卓、蘋果、window系統有什麼區別? 首先來看一張圖瞭解下幾個系統之間的架構關係:
可以看出iOS和Android和鴻蒙都是師出同門--UNIX,但UNIX是最古老的作業系統核心;並且一直處於一個半閉源的狀態(理論閉源,但其他開發者還是能得到足夠的程式碼);然後基於這個古老的核心年代久遠,後續開發並沒有完全遵循其規範,於是衍生出來了Linux和iOS;iOS是屬於是Unix的一個重要分支。原本這個系統名為iPhone OS,因為iPad,iPhone,iPod touch都使用iPhone OS,所以2010WWDC大會上宣佈改名為iOS,不開源,所以別人別想用。
而Android和鴻蒙更是像一對兄弟,都是Linux的小孩。而Windows系統則是和UNIX不同的架構,不能把Windows歸類於UNIX,但可以理解為一個是“公共資源”(UNIX半閉源?Linux開源),一個是商業資源(Windows);一個可以隨便用,一個得人家同意。所以Windows做手機系統的失敗是因為適配應用太少了。廠家都不願意為其開發更多應用,手機系統自然沒有人用了;為什麼廠家都願意抱團UNIX,或者說是Linux呢?因為是開源的。
其次就是UNIX下面分為iOS和Linux,為什麼人們喜歡Linux,包括華為的鴻蒙 ,由於可以得到Linux的原始碼,所以作業系統的內部邏輯可見,這樣就可以準確地查明故障原因,及時採取相應對策;Linux作為自由軟體有兩個特點:一是它免費提供原始碼,二是愛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修改、複製和釋出程式的原始碼,並公佈在Internet上。系統研發工作量巨大且漫長,能獲得原始碼,比自己矇頭研發來的更快,當然從開源的Linux著手會事半功倍。
其次為什麼華為要選擇Linux作為底層核心,而不是像iOS那樣挑戰UNIX呢?原因很簡單,Linux核心非常成熟,並且是開源的,同時這樣可以相容X86、ARM等多種處理器的裝置,所以各作業系統基於成熟的開源的核心;而linux做為底層核心,來開發本身就是一項龐大且複雜的工程。更別說基於UNIX了;所以華為鴻蒙基於Linux 是合情合理的。
作為師出同門的話鴻蒙OS和Android 理論上兩個系統的適配軟體應用都能通用,這也是餘承東高調的宣佈,鴻蒙OS能相容Android。能夠做到相容Android所用應用,那麼毫無疑問鴻蒙OS要普及推廣起來就輕鬆多了。對使用者來說也就更加便利和低成本了。當然這也是谷歌Android最擔心的地方。
餘承東表示,鴻蒙OS比Andorid有更強效能、更高的安全性、分散式能力、面向未來全場景能力,這是面向未來的作業系統,想告訴大家我們隨時可用,但是考慮到合作伙伴關係,目前Android的生態,減少大家工作量。但目前依舊沒有看到真正鴻蒙OS的真身,體驗如何,介面操作是否能快速適應,這些都還不得而知,唯有等鴻蒙OS真正面向我們開放的時候,謎底才能全面解開。
對於幾個不同的系統而言,相信都是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但是作為華為鴻蒙OS的釋出,作為國人來說,當然是最希望早日和我們見面,並且能夠和iOS、Android以及Windows一較高下的系統,同時也希望網友們對於新系統存在的不穩定性因素能夠持以包容的心態對待,這樣的鴻蒙OS才能變大變強,走向世界!
-
3 # FungLeo
所有的現代作業系統,都起源於貝爾實驗室的Unix作業系統。換句話說,Unix作業系統是所有作業系統的祖宗。但是話雖如此,但各大作業系統與Unix系統的淵源還是不太一樣的。
MacOS,也就是蘋果電腦所預裝的作業系統,其核心就是直接採用的Unix系統的BSD分支。換句話說,MacOS是Unix作業系統的嫡子。而題主所說的蘋果系統,應該是特指iPhone等移動裝置搭載的iOS作業系統。iOS系統是基於MacOS而來的,換句話說,iOS系統和Unix系統之間的關係是傳承有序的。
Linux,由於早年Unix系統的電腦非常昂貴,並且各種不相容等等問題非常的多。因此,Linus Torvalds決定完全參考Unix思想,但是絕不抄襲Unix系統任何程式碼,開發出來了完全開源的作業系統——Linux。
雖然Linux並非Unix演變而來,但是因為其完全借鑑了Unix的思想,所以兩者在應用層面的差異性並沒有很大。在很多時候,人們將其統稱為類Unix系統。不過Linux系統由於其開源的特性,導致廣為流傳,現在的發展也是要比Unix還要好。算是Unix的義子吧。
Windows作業系統,出自微軟。在比爾蓋茨創辦微軟之處,也有考慮過和蘋果公司一樣,基於Unix系統開發視窗系統。但是後來考慮Unix系統的版權歸屬十分凌亂,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考量,決定參考Unix系統的樹形結構的思想,打造了自成體系的MSDOS系統。當然,現在已經演變為Windows系統了。
微軟僅僅是借鑑了Unix的樹形介面的思想,但是在其他方面則大膽創新,自成體系。由於其發展路徑詭異(一開始就為PC而生),導致其適應性不廣。在PC時代自然呼風喚雨,過了這個時代,下坡路是註定的。算是Unix的俗家弟子,自創門派後脫離師徒關係吧。
安卓作業系統是谷歌公司基於Linux系統開發的一套移動端專用的作業系統。但是其並沒有採用Linux標準發行版(Ubuntu\RedHat\Deepin等)通行的GNU\Linux的方式開發,而是對Linux系統進行了相當的裁剪和專有最佳化,在安卓系統上執行的軟體都是基於虛擬機器進行執行。因此,安卓作業系統和普通的Linux發行版有本質的區別。
最淺顯的區別的表現形式就是普通Linux系統上,軟體的開發是不會限制語言的,你愛用啥語言就用啥語言,你愛怎麼打包就怎麼打包。但是安卓操作同會採用Java語言開發,並最終打包為apk程式進行執行。因為安卓是基於虛擬機器的,所以安卓系統所需要的硬體資源天然比iOS要更多,這也是這麼多年來,蘋果手機比安卓手機要更流暢一些的底層原因。
安卓作業系統算Linux的兒子吧。
阿里雲系統是借鑑了安卓作業系統的思想,優化了系統設計結構,並重寫了虛擬機器的一套相容安卓應用軟體的作業系統。所以,阿里雲作業系統不是安卓作業系統的分支,當然也就不受谷歌的影響和控制了。
所以谷歌對於阿里雲還是非常憤怒的,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個憤怒沒有道理。畢竟Linux當年就是完全借鑑Unix思想而開發出來的系統,大家都樂於接受。為什麼阿里雲不能借鑑安卓作業系統的思想呢?州官放火?所以,阿里雲系統算是安卓系統的兄弟吧。
本來阿里雲系統是可以發展得不錯的。不過阿里公司本身對於硬體這塊是並沒有太深造詣的,所以阿里雲能夠應用發展的硬體裝置並不多。曾經和魅族有合作,但是魅族黃章還是更加傾向於使用安卓系統。
目前阿里雲系統已經基本放棄了在手機領域的發展,轉戰各種智慧硬體和車載系統等方面了。
華為的鴻蒙系統同樣也是基於Linux系統衍生出來的一套作業系統。從這兩天釋出會後公開的內容來看,鴻蒙系統也是類似於安卓系統的。只是在結構上可能更加精妙,各種系統適配以及驅動調優都做得更加極致一些。
正因為如此,鴻蒙系統相容安卓軟體應該不存在太大的障礙。由於華為公司自身有手機產品,並且其他的智慧硬體也是非常豐富。內部問題總是比較好解決的,所以我相信在硬體適配最佳化上,鴻蒙系統要天然比阿里雲系統要更加落地一些。
換句話說,只要華為在自家產品上多多適配調優,鴻蒙系統的發展會比阿里雲系統更加輕鬆,自然在後期也會做得更好。與安卓作業系統相比,鴻蒙系統在初期肯定是落於下風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不好說了。畢竟谷歌公司和阿里一樣,直接生產的硬體產品是非常少的,主要還是依賴於產業鏈上的友商的幫忙。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開發者的思想問題。谷歌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開發人員從來都不在乎應用程式對於硬體資源的消耗,如果程式執行慢,第一反應並不是最佳化程式,而是升級硬體。而華為是從嵌入式裝置入手的,因此華為的工程師對於程式的效能最佳化的方面天然要比谷歌考慮得更多,也因此,我個人更加看好鴻蒙系統未來的發展。
當然,鴻蒙系統也是安卓的兄弟,Linux的兒子,Unix的外孫子。
-
4 # 個改革的
簡單點表達就是
ios,原生系統,軟體直接對接硬體,執行效率極高,
封閉系統,純淨度高,軟體都需上傳總部稽核,安全性極高,不存在木馬病毒。
winphone,微軟大法好。很是nb。系統不用說了,參考PC。
安卓,虛擬機器執行機制,軟體透過虛擬機器解碼在對接硬體。中間多了一層環節,所以流暢度不及ios和win。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相容性,讓其可以供給任何廠商用,佔領更大的市場。
鴻蒙,山寨版安卓。參考阿里os
-
5 # kaishui愛上山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是非常專業的,都是從技術層面回答的。
鴻蒙,安卓,蘋果,windows他們有什麼區別。在這裡我們從應用層面來區分。首先,windows大家都知道,主要是面向電腦的系統,非常的龐大。安卓主要面向手機端的系統,還有其他方面,如車載。蘋果有兩個系統,一個是面向手機的ios,另一個是面向pc的mac OS。而對於鴻蒙,目前,看來一方面面向手機,另一方面物聯網方面,如穿戴裝置。
-
6 # 華為雲開發者聯盟
不知道這個問題能不能吸引到一些技術發燒友,
我貼幾篇華為內部專家zhushy在華為雲開發者社群釋出的關於鴻蒙原始碼的技術分析帖子,
有興趣的可以一看究竟~
《鴻蒙輕核心原始碼分析系列一 前言》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263469
前言主要以鴻蒙輕核心中原始碼所包含的資料結構-雙向連結串列、資料結構-就緒佇列、資料結構-排序連結串列、中斷管理、時間管理、任務和任務排程、 互斥鎖、訊號量、佇列、事件、定時器、靜態記憶體、 動態記憶體等為例,講述鴻蒙輕核心原始碼的概況。
《鴻蒙輕核心M核原始碼分析系列二 資料結構-雙向迴圈連結串列》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263485
此文會給讀者介紹原始碼中重要的資料結構,雙向迴圈連結串列Doubly Linked List。在講解時,會結合資料結構相關繪圖,培養讀者們的資料結構的平面想象能力,幫助更好的學習和理解這些資料結構的用法。
《鴻蒙輕核心M核原始碼分析系列三 資料結構-任務就緒佇列》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265258
此文會繼續給讀者介紹原始碼中重要的資料結構,任務基於優先順序的就緒佇列Priority Queue。在任務排程模組,就緒佇列是個重要的資料結構。任務建立後即進入就緒態,並放入就緒佇列。在鴻蒙輕核心中,就緒佇列是一個雙向迴圈連結串列陣列,每個陣列元素就是一個連結串列,相同優先順序的任務放入同一個連結串列。掌握鴻蒙輕核心的優先順序就緒佇列Priority Queue這一重要的資料結構,會給進一步學習、分析鴻蒙輕核心原始碼打下了基礎,讓後續的學習更加容易。
《鴻蒙輕核心M核原始碼分析系列四 資料結構-任務排序連結串列》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273114
此文會繼續給讀者介紹鴻蒙輕核心原始碼中重要的資料結構:任務排序連結串列TaskSortLinkAttr。鴻蒙輕核心的任務排序連結串列,用於任務延遲到期/超時喚醒等業務場景,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基礎的資料結構。
《鴻蒙輕核心M核原始碼分析系列五 中斷Hwi》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273320
中斷是指出現需要時,CPU暫停執行當前程式,轉而執行新程式的過程。當外設需要CPU時,將透過產生中斷訊號使CPU立即中斷當前任務來響應中斷請求。此文會給讀者介紹中斷的概念,鴻蒙輕核心的中斷模組的原始碼。
《鴻蒙輕核心M核原始碼分析系列六 時間管理》
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273562
此文將帶大家一起剖析鴻蒙輕核心的時間管理模組的原始碼。時間管理模組為任務排程提供必要的時鐘節拍,會嚮應用程式提供所有和時間有關的服務,如時間轉換、統計、延遲功能。
回覆列表
其實我們不用想的這麼深奧,都是系統,不過就官方說的,鴻蒙應該是和蘋果一樣,可以適用於華為的所有電子裝置,想安卓和Windows只適用於一種。這對華為以後的發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