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水之墨白
-
2 # 牽手來空手去321
已經算是經常訓練的水平了,但是這絕對不是你的最終水平,平時多多進行一些有氧,混氧,間歇訓練,下一次半程馬拉松怎麼也能提高個十幾分鍾!加油
-
3 # MyAngeL
比我好多了,我16年第一次參加半程馬拉松,跑了兩小時十多分鐘,重在參與,比速度跑不過非洲黑娃,太忙了,我跟著自己節奏跑,既能完賽又不會很痛苦。
-
4 # 秀才愛跑步
已經是中級跑者了,半馬破2是很多入門級跑者的目標,我第一次半馬2:05:56,有大神帶速,全程沒進水站,沒吃補給。破2是一個坎和分水嶺,你比我強。我現在的目標是明年的重慶或無錫全馬,半馬不算馬,全馬才是馬。加油
-
5 # EverDream國際學院
比我第一次快了兩分鐘。當時35週歲,體重 88公斤,超重十公斤,中途肚子不好上了一個廁所。健身是經常的,但顯然不是最佳狀態。
-
6 # 心雨星月
1 已經很厲害了,不要刻意追求,強身健體才是根本,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健康保障!
3 跑池馬賽/免費遊池州山水(3A/4A/5A)
九華山/杏花村/牯牛降/神龍谷/大王洞,讓運動帶來健康,讓美景帶來快樂!
-
7 # 使用者6448168708354
二級水平,進入2小時為一級水平,進入80分鐘為精英水平,進入75分鐘為運動健將極,進入70分鐘為國家隊運動健將極,進入65分鐘為國際運動健將極!
-
8 # 跑者展少俠
第一次半馬可以跑進兩小時,其實已經很好了。這個無關水平,因為第一次的成績不代表將來你的成績是好是壞。很多人第一次半馬跑到2小時開外,最後也能跑到130以內。也有很多人第一次半馬就破2小時,最終依然在1小時50多分鐘以外徘徊。
第一次半馬的成績不代表你的真實水平,因為它沒有系統訓練做支撐。如果把這個作為天賦來講,是不成立的。除非你的首次半馬成績特別出色。
我第一次半馬是自己在操場上跑的,跑了2小時09分。當時根本不懂什麼是節奏,什麼是跑量。就知道堅持,最終跑完腳也磨破了。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當時好衝動。因為在這之前只跑了3個五公里,就自己跑半程,實在是風險太大了。
後來遇到了跑團的老跑者,才知道想要跑的快跑的遠,需要堆積跑量和跑步的技巧。才逐漸的步入正軌,第二次半馬依然沒能跑進2小時。再後來一小時五十多分鐘。
後來認真訓練,4個月後參加了半程比賽,一下突破了個人最好成績,提高了18分鐘。
對於業餘跑友來講,成績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減少受傷,健康跑下去才行。我曾經因為貿然加強度,受傷導致近2個月沒能跑步。所以,一旦受傷才是阻礙你進步的最大障礙。
在這裡祝大家能夠科學跑馬,系統訓練。在健康的基礎上,逐漸PB。
-
9 # 你是我的豬肉燉粉條
我今天也跑了人生第一場半程馬拉松,淨成績1:48:36秒,感覺應該能跑得更好,主要第一次跑比賽太興奮了,一夜沒睡著
-
10 # 裡下河天馬
#馬拉松# #跑步#
第一次半馬可以跑進兩小時,如果你是女生,那超級棒。
如果你是男生,那也是非常優秀的。
我第一次半馬秀2小時14分。
第二年揚州半馬才跑到1小時39分。
目前半馬水平是1小時19分,全馬2小時44分。
-
11 # 使用者6375109352
今天剛剛參加完嘉興國際馬拉松,淨成績:2小時2分35秒。早上六點不到起床,然後喝了杯咖啡就出門了。整個過程一開始很興奮且有點激動,跑到15公里左右的時候感覺都還行,平均配速也保持在5分30秒多點,到了後面尤其是18公里左右的時候速度上不去了,只能降速保持體力,到了第二十公里以後開始衝刺,本想著能兩小時以內完成的,不過對於第一次參加半馬的我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跑步已有近二十個月了,但平時幾乎都是六七公里健康跑,偶爾十公里,十一、十二這樣跑跑,所以還是要為自己點贊
-
12 # 文武之跑
好牛逼的水平啊!
半馬很危險,跑死跑暈的多是半馬!
第一次這麼快,可見你很有潛力了!
-
13 # 唯健身與讀書不可辜負
一直都在堅持跑步,但是沒有跑全馬,有時候會自己跑個半馬,有時候會參加線上或者線下的馬拉松活動,下面兩張圖是前後兩個月的跑步時間,第二次比第一次進步的很多。
最好的一次成績是參加線下馬拉松,參加的人很多,所以跑步激情被調動起來了,能夠很投入的跑步,加上中途有補劑,可以好好跑出成績,最後跑出來1小時43分鐘。
-
14 # 蚊子運動達人
我第一次完成半馬,是在2019年10份在珠海舉行的富力半馬,完成時間是1:44分,年齡52歲,記得參賽之前心裡還是有些緊張和擔心:能不能跑完?什麼時間可以跑完?我平時跑步最遠的距離也只跑過一次19公里,所在的跑步群裡的一位大神告訴我,你平時跑步的配速非常穩定,應該沒有問題,而且這賽場上人多氣氛好,成績還可以提高,完成半馬的時間在1:40左右,非常感謝群友的鼓勵,在整個跑馬過程中,我都是在非常穩定的配速下,完成半馬,途中也沒有補給,跑完之後,也沒有拉伸,直接坐車回公司上班去了,整個人感覺比較輕鬆,身體上也沒有哪個部位有疼痛感,接下來在12月份完成了珠海華髮半馬,有了第一次的跑馬經驗,第二次半馬跑的更有自信,沒有絲毫的緊張,完成時間1:43分,平均心率140,經歷了二次半馬比賽,個人覺得,不管是平時跑步還是在正式賽場上,穩定的配速非常重要,記得平時跑步時,有不少的跑友都喜歡跟著我跑,都說,和我一起跑步不累,配速非常穩定,我也從來沒有想到要怎麼樣的呼吸法,自己跑的舒服,氣不喘,在跑步過程中,還可以和跑友聊聊天,就可以了,今年,開始計劃跑全馬了,另外,我平時還有健身的習慣,還有一些感受,下次再分享了,謝謝
-
15 # 真叫靜靜
不少的人第一次半馬可能集中在200-230之間,這個範圍內的都是有一定跑步基礎的,對於一些報名要求不高的賽事,可能不少第一次參加半馬的人成績會無限接近關門通常的半馬關門時間。
儘管現在馬拉松成績整體提高,但是不要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第一次,而第一次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數的發揮。
我第一次半程馬拉松參加的是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那一年半馬名額為4000個,我成績200,在整體排名中是1137名,目測那一年158可以進1000。
對於馬拉松的成績,我奉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手大把的抓,但是像某些人高調的的認為半馬200不怎麼樣的人,我想是沒有經歷過最後幾公里的崩潰過,也沒有嚐到何為撞牆的難受,這種人直言太年輕。
我們跑步不管是半馬,還是全馬,我們不需要和比人去比較,更多的在於自身的提高,不管是跑步能力還是認知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成長,也許這才是運動背後除了身體健康的意義所在。
-
16 # 羅體快跑
10年前我跑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場馬拉松,2010珠海半程馬拉松,1小時57分33秒,至今我依然記得那種興奮感:
1) 第一次在馬拉松比賽上可以順利完賽,而且還是在2小時內;
2) 跑完之後還可以自由走路,和朋友興奮聊天;
3)開車經過早上跑過的情侶路,很驚訝自己竟然跑了這麼遠;
回到題主問題,第一次半程馬拉松用時1小時58分是什麼水平?
幾年前的馬拉松完賽成績單裡可能只分男女,但目前早已按照各自年齡段去做劃分,這樣可以更客觀看到自身情況;
以目前的馬拉松主力軍30-50歲為例,請看以下參照:
男子業餘:
精英級別:1小時35分-38分(每上升一個年齡段增加1分鐘,比如:30-34歲的精英標準是1小時35分,35-39歲是1小時36分)
一級:1小時52分-55分
二級: 2小時15-18分
女子業餘:
精英級別:1小時50分——53分(每上升1個年齡段增加1分鐘,比如:30-34歲的精英標準是1小時50分,35-39歲是1小時31分)
一級:2小時12分-15分
二級:2小時32分-35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針對於業餘馬拉松愛好者的參考,其中所說的標準並非專業運動員的標準,請勿對號入座;
至於專業選手成績,大家也就是仰望吧,跑出最好的自己才是初衷!
男子:肯亞選手卡姆沃羅於2019年9月15日在哥本哈根半程馬拉比賽的58:01;
女子:肯亞選手喬塞琳·傑普科西蓋於2017年4月1日在布拉格創造的1:04:52;
-
17 # 不停奔跑的剛
我是從2015年5月份開始跑步的,當時由於長期飲酒身體出現不適才開始意識到鍛練身體的。我第一次參加半馬是2015年9月份的太原馬拉松,當時也是從來沒聽過馬拉松,後來有一次在大學校園操場跑步的時候聽到有的跑友說起來才突發奇想去報名了。我的第一次半馬是2小時1分鐘,還不如你,當時跑不來也是腿都不會走路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跑半馬,我至今已經參加了39場全馬比賽,pb成績為去年的北馬3小時21分。
經常跑馬的人都知道半馬不是馬,很少有人去報半馬的。你的首次半馬成績還可以,如果要問什麼水平,我只能說如果沒有跑過全馬,是無法評論的。我認識很多跑友,半馬都是能夠跑進75分鐘的,但一跑全馬立馬崩了。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是非常磨練人的。只有參與過的才會對它又恨又愛。希望你早日完成你的首馬。
-
18 # 寂靜水手
我前年首個半馬也是1小時58分,去年首個全馬用時3小時47分,後天要今年首個全馬,力爭突破330,加油吧兄弟!
-
19 # 優素福33
比起我你好多了,我也是今年九月才參加的比賽,第一次很正式的場合比賽,心情激動,成績是兩小時十幾分!但是感覺很開心,那種感覺真的很棒!加油
-
20 # 使用者1727363284566
66年,去年第一次參加高淳半程馬拉松成績是1小時46分鐘,接著參加高郵半程馬拉松成績是1小時39分鐘多一點;二十天後自己跑了一次成績是1小時35分鐘多點,自我感覺良好。
回覆列表
第一次半馬1小時58分,那你的配速就是536,破2小時,很不錯了,屬於大眾跑者中等水平。好好練,平時加強力量訓練,週末多跑跑LSD,打好有氧基礎。每週再來一次間歇跑,你的成績會更上一層樓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