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教資源中心

    我們關於自我和生活的一個重要信念是,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影響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地震災害卻打碎了它。它讓你覺得自己渺小、無能、無助。死亡更是如此。它像一個黑洞,把所有靠近它的光、意志、希望、對生活、世界和自己的信仰統統吸收。在死亡的逼視下,你很容易讓自己墮入無盡的虛無,就像一個將被丟棄的破娃娃,任由命運擺佈。你的生活開始變得虛幻,虛幻到不值得投入,而生命的意義,也成為一個大大的疑問。焦慮和抑鬱隨之而來。

    如果人的心理也發生了地震,死亡就是這個地震的中心。離死亡越近,你所受的傷害就越重。死者和你的關係越親密,你所受的傷害就越重。心理受災最嚴重的是在死亡中掙扎過的倖存者,然後是親見親人死亡的倖存者、聽到親人死亡的倖存者……直到,餘震波及因媒體傳播而見識到悲慘場面的普通你我,都可能成為心理地震的受災者。

  • 2 # 衛教雲

    災區兒童的哪些反應需要留意

    災難之後,兒童的情緒、行為和社會關係都會受到災難的影響。

    (1)情緒反應:兒童會出現恐懼、害怕、緊張、焦慮、擔心、無助。有的逃生出來的兒童會因為同學、老師的傷亡產生自責。警覺性增高,如難以入睡,淺睡多夢易驚醒。作為情緒反應的軀體化表現,有些兒童會出現頭痛、頭暈、腹痛、腹瀉、哮喘、蕁麻疹等。

    (2)行為反應:發脾氣、攻擊同伴、不想上學、不想與同學交往。過於在意父母,害怕離開父母,怕黑、怕獨處或新的環境。也可能出現尿床、吮手指、要求餵飯和幫助穿衣等退行行為。不由自主地反覆想到或夢到與災難有關的情境,或反覆以遊戲、繪畫或其他象徵性的方式表達對災難的認識與體驗。迴避接觸與災難有關的事物和場景,迴避談論與災難有關的情景和感受,甚至否認災難的發生。

    (3)社會人際關係:災難引起學校、住所和其他熟悉環境的改變,會引起兒童情緒煩躁、注意不集中、容易與其他人發生矛盾等適應問題。災難導致的原有師生、夥伴、作者單位親子關係的改變或喪失,使兒童感到孤獨、無助和迷茫。親人的喪失給兒童帶來的創傷尤其巨大,會損傷其生活的信心,其影響可能持續終身。

    在地震前就存在的心理或軀體問題或患病的兒童是地震發生後出現心理問題的高危人群

    包括:(1)以往遭受過數次災難或創傷事件;(2)兒童期有被虐或毆打史;(3)女孩比男孩更容易發生災後異常反應;(4)兒童智商不高,理解能力差,解決問題能力差;(5)患軀體疾病、殘疾兒童,或者在災難中身體受傷兒童;(6)兒童或家庭成員以往有精神疾病、個性不良、情緒行為等心理問題;(7)家庭支援與父母對災難的應對能力較差。這些兒童原有的心理疾病會加重,容易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物質依賴等新的心理疾病,因此尤其需要重視這類易感兒童的心理問題。

    災區兒童的心理需求

    兒童在地震後成為比受災成人更弱勢而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對心理幫助的需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感的需求:地震的突發性與破壞性超出了兒童的理解與承受能力,兒童所熟悉的人際環境、物理環境可能在瞬間毀滅,同時由於兒童相對於成年人更缺乏自我保護與自救能力,受災兒童更容易感受到害怕、緊張、不安全。兒童既往生活中所獲得的安全感遭到嚴重破壞,恢復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時間內,獲得對人際環境與物理環境的安全感將是災後兒童心理復健的主要需求之一。

    (2)確定感的需求:地震不僅破壞了兒童所熟悉的物理環境與人際環境,也破壞了兒童原本有序的生活節奏與規律。兒童無法恰當理解所發生的事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自己能做什麼,也無法預測將來的生活,常會產生無助、無望的感覺。重獲對生活的控制感(確定感)也是災後兒童心理救助的長期目標之一。

    (3)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兒童的心理與身體處在發育中,其生物、認知、情感與社會發展還沒有完成,任何重大的環境與心理災難事件都有可能破壞或滯後其心理與身體整體或個別方面的發育與發展,有些甚至會產生終身的影響。因此成年人應當更為關注災區兒童身心發展的需求,對兒童身體、生理及心理的發展需要敏感,及時給予滿足與引導。

    災後常見的兒童心理衛生問題的處理

    1.暢重建兒童的安全感災難發生後,儘快保證兒童身體和環境的安全,預防潛在危害:如立即提供清潔的飲用水和安全食品,進行預防接種等增強免疫力。儘快為兒童提供一個安全的住所。儘快指導兒童遠離災難現場、可能繼續發生危險的場所以及受傷的倖存者,避免進一步的傷害。儘量由兒童家長或其他熟悉的人照料,避免不必要的分離,保證所在家庭的平靜氣氛。(1)兒童的照料者學會如何陪伴兒童,以及如何有效地與兒童交流。經常抱抱孩子,拍拍孩子。在入睡前,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照料者鎮定、平和、溫暖的感覺是兒童產生安全感的基礎。(2)兒童的照料者要了解兒童的心理需求,理解和接納兒童因為地震所產生的各種反應,使兒童相信他們的主要照顧者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援和保護,重建安全的依戀關係。

    2.暢重獲對生活的控制感:(1)用兒童能夠接受的方式如實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不隱瞞、不欺騙。反覆向兒童承諾,災難的發生不是他們的錯。讓孩子放心,現在他們都很安全,也都會在一起,最好向孩子反覆保證。同時成人要恰當地為兒童提供有關災難的準確資訊,在傳達困難真相的同時,應給予兒童以希望、支援與保障。(2)幫助維持兒童正常的睡眠和飲食起居,保證規律的作息時間。讓兒童復學或者開展遊戲、閱讀、繪畫等文體活動,以幫助兒童重建熟悉的生活環境,儘早回到常規狀態。(3)儘量避免不斷遷移或者變換生活環境,對於迫不得已需要經常搬遷的兒童,要儘量告訴他們搬遷的原因是為了尋找安全的地點,這只是個過程,過了這段時間就可以安定下來了。並告訴他們將要搬去的地方的一些基本資訊,比如要去哪裡、情況如何,並給兒童一些承諾,比如去多長時間、有哪些同伴一起去、在那裡會得到什麼照料等。

    3.暢促進兒童的發展:(1)災後兒童會有許多恐懼與無助,需要鼓勵他們發展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年齡相適應的處理焦慮的方法。避免過分同情和憐憫,儘量要求兒童遵守基本規則,如能聽取其他人的意見,能堅持上學,沒有暴力行為或攻擊行為等。(2)鼓勵、幫助兒童以他們習慣的方式(如繪畫、講故事)表達他們的經歷、想法及情感體驗:鼓勵並傾聽兒童說話,幫助兒童瞭解出現恐懼和害怕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允許他們哭泣和表達悲傷,不要強求兒童勇敢或堅強。不願表達時,任何人無權強迫,告訴他們有權利拒絕其他人的好奇。(3)不要批評兒童暫時出現的一些退行或幼稚行為。應該反覆向兒童承諾愛他,會照顧他,使其免受再一次的傷害。兒童在學校的表現可能會暫時下降,應暫時減少兒童各種學習、活動與行為規範的期望,減少壓力,然而仍應要求兒童有基本的禮節與遵守常規。(4)鼓勵兒童多與同伴及其他人接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兒童多參加遊戲活動,以促進重建社會關係。

    4.暢照顧者的態度與行為:(1)受災成人的反應也會影響兒童,儘量不要在兒童面前表現出自己的過度恐懼、焦慮等情緒和行為,及時處理自己的壓力和調整情緒。(2)成人應該重視對兒童的關心與支援,但也不要過度保護或過多限制兒童的活動,應給兒童積極的影響。(3)成人應該充分考慮兒童對媒體報道的不同反應,並給予適當引導:適當限制兒童看電視、上網的具體時間,監督兒童看電視與上網內容,或者與他們一起觀看。必要時可以關掉電視並花足夠長的時間談談彼此對災難事件的看法和感受;告訴兒童,即使沒有相關的媒體再繼續關注他們,他們也依然會得到社會與成人的幫助和照顧;避免兒童被媒體過多幹擾。(4)成人可以鼓勵並陪伴兒童在災難紀念日、死去親人的生日,或者自己的生日以及其他重要的日子參加一些家庭、學校或社群的紀念活動,也可以藉此機會與兒童討論既往災難,幫助兒童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它。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以人為本,物質和心理援助並重的災害救助局面正在形成。面對這場特大災難,讓我們勇敢面對的同時,伸出雙手,幫助我們的孩子度過難關。

  • 3 # 靜靜地等待花開

    當孩子親眼目睹地震中,房屋倒塌,生命的消逝與死亡時,要及時化解孩子們的心裡的恐懼及心理鉅變。

    做心理疏導,也就是多做做遊戲。

    做遊戲一方面氣氛很愉快,另一方面就是在這種忙忙碌碌的過程中,忘掉了煩惱,透過遊戲活動讓孩子忘記災害、疏導孩子心理,讓孩子們在遊戲中逐漸重拾歡笑,舒緩恐懼情緒。

    可以跟孩子們多做交流,聆聽並接納孩子對地震的感受,讓孩子們正確的面對自己的恐懼。

    做災害教育。克服恐懼最好的方式應該就是讓孩子們正確地認識這些災害,直面它,瞭解它,不再害怕它。教會孩子認識地震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並且教給孩子們一些應對災害的知識和技能。

    注意兒童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做好基本的心理保護。鼓勵並傾聽兒童訴說恐懼,允許他們哭泣,幫助兒童瞭解出現害怕和恐懼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要強求兒童勇敢或堅強。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曾經見過這樣的孩子:在經歷地震後,容易受到驚嚇,比如說親眼看到電燈、桌子、或椅子等的劇烈搖晃,聽到各種物品撞擊出噼裡啪啦的聲音,或親眼看到身邊的親人或朋友受傷,都會給他帶來強烈的心理刺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說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你打算怎麼找到你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