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掌中太陽
-
2 # 跋山涉水之書人
韓世忠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重大的貢獻。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韓世忠見岳飛父子被處死後,大好的抗金形勢白白喪失,自己又無能為力,便毅然辭去樞密使的官職,終日借酒消愁。晚年喜釋、老,自號清涼居士。最終憂憤而死,卒於1151年。
-
3 # 墨雅談歷史
歷史上高度評價的韓世忠,僅以八千人圍困10萬餘人48天,並使完顏兀朮在一段時間內都不敢南下。但是,韓世忠其實敗了,在接二連三的勝利中麻痺大意,認為金軍不習水戰,誰知有人向兀朮獻計,說韓世忠的戰船多海船,體型大,穩定性好,但是開起來很慢,只要在一個無風的天,使用火箭,他們船開不及,就能突破重圍。果不其然,兀朮成功突圍。 在此戰之後,紅玉直接一紙諫書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致使金兵突破江防,請求朝廷加罪,如此舉動,震驚全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她也被加封為為楊國夫人,如此一女兒,她最後是怎麼死的呢?有人說她是遇伏遭到金兵圍攻,力盡傷重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金兵佩服她的氣質和勇猛,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還有一種說法是,韓世忠二人老年隱居深山生活,在世忠死後兩年紅玉也鬱鬱而終,宋孝宗將夫妻倆合葬。 無論如何,這一對抗金夫婦,死能同穴,也算是一樁美談。
-
4 # 嶽劍
南宋時期,與岳飛齊名的韓世忠,在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後,便辭去官職,整日借酒消愁,最終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韓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陝西省綏德縣)人 ,南宋名將,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重大的貢獻。韓世忠見岳飛父子被處死,大好的抗金形勢白白喪失,自己又無能為力,便毅然辭去樞密使的官職,終日借酒消愁。
晚年喜釋、老,自號清涼居士。最終還是憂憤而死,於公元1151年卒(紹興二十一年)。死後被追贈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配饗宋高宗廟廷。
-
5 # M彬兒
後來,韓世忠從一個辦理十幾人的小隊長生長為擁兵數萬的一方名將,就連變節宋高宗的反臣苗傅也不得不忌憚他的勢力。韓世忠從苗傅手中救下了宋高宗,被封為武勝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
名將岳飛的結局是被奸臣秦檜害死,韓世忠的結局儘管沒有那麼慘烈,可是也較為抑鬱。當年岳飛父子被押,滿朝文武,只要韓世忠敢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可是岳飛仍是死了,韓世忠鬱結於心,辭去官職,整天借酒消愁,終憂憤而死。
-
6 # 帝子乘風2
宋朝對文武百官最仁慈的朝代,要不是岳飛犯的皇帝忌諱太多,也不會那個地步!要是明朝早就滅族了!而且說不準還千刀萬剮一般!參考袁崇煥!所以韓世忠富貴終老!!!!
-
7 # 樓蘭都護
韓世忠長的相貌堂堂,高大威武,但年輕的時候不上進,屬於街頭小混混,還特別懶,不愛洗澡,年紀輕輕,長了一身爛瘡,媳婦也不願意跟他過了。
這樣一個街頭混混是怎麼逆襲變成將軍的呢,他有一個奇遇,有一次在河裡摸魚,遇到一條大水蟒,這條大水蟒想咬韓世忠,韓世忠一手捉他的尾巴,一手捉他的七寸,不讓大水蟒咬他,就這麼僵持著,時間長了,韓世忠也受不了啊,用牙咬這個水蟒,把水蟒咬死了,又把水蟒拿回家煮煮吃了。
說來也怪,第二天韓世忠身上的爛瘡沒有了,渾身肌膚變成雪白,通體粉嫩,大概蛇有養顏的功效,打那以後,韓世忠咬死大水蟒的威名就傳開了,遇到的人一多,有人就指點韓世忠你老在街上這麼混也不是事兒,你儀表堂堂,又有把子力氣,你應該投軍啊,在陣前效力,將來建功立業,也不枉此生啊。
韓世忠一想也是,就投了軍了,在軍隊打拼多年,還跟著太監童貫徵方臘,就是韓世忠親手捉住的方臘,也算是建立了一些功勳,但官職一直不大。
有一年,金軍南下,韓世忠不顧上級的勸阻(他的上級要逃跑),自己領著八千人在鎮江獨立抗擊金軍。
金軍在南宋搶略一番,想回北方,在鎮江和韓世忠的隊伍迎頭撞上,金軍統帥金兀朮一想自己有十萬大軍,並沒把韓世忠的八千人放在眼裡,等在水裡交上手,金軍是陸軍,不習水戰,再加上金軍的船隻都是小船,韓世忠統率的是正規的水軍,用的是蒙衝鉅艦,金軍的小船根本不是對手。
金兀朮一看想突破韓世忠的水軍是不可能了,長江這麼長,我從其它地方北上吧。金兀朮沿長江向上遊逃去,韓世忠率領宋朝水軍在後面追,金兀朮被韓世忠追的沒辦法,誤打誤撞,進入黃天蕩,想往前走,發現沒水道沒路了,韓世忠把黃天蕩的進口堵住,不讓金軍出來,就這麼金軍被困四十多天,一直後來在一個儒生的指點下,用刀槍挖開長江故道,才逃出生天。
黃天蕩一戰,打的金軍甚是狼狽,提到韓世忠就發怵,以至於以後金軍南下,不敢再越過長江,只敢在江北劫略。
那麼韓世忠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韓世忠在官場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拼,也已經變了,不是當年那個意氣奮發的“潑韓五”了,他舉著三隻有殘缺的手指,對皇上說,“皇上,難道你忘了,有一年金兵南下,微臣為了保護皇上,拼死斷後,手中毒箭,這三個指頭就是中箭後斬掉的。”又把上身衣服脫下(他背上雖然沒有母親所刺的“精忠報國”,但也有滿身的傷痕),“這都是歷次戰爭中留下的,如今臣老了,打仗的事就交給年輕人吧。”趙構覺得韓世忠還行,忠心可表。韓世忠從此退出軍界,醉心於文學,流歷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再過問政事,不再跟任何部下來往。
-
8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南宋名將韓世忠,歷經北宋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和南宋高宗趙構三朝。因作戰勇敢戰功卓著,最後官至與宰相相當的樞密使。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岳飛並稱為南宋 “中興四將” 。 在南宋中興四將中,韓世忠功業最大。但與其他三位相比,歷史上對韓世忠的記載卻寥寥無幾,有點兒“門庭冷落”。
《宋韓忠武公世忠年譜》中描述,“南宋中興諸將,舉世以韓、劉、張、嶽並稱,就忠貞之節,武穆為最;功業之偉,則當推蘄王(韓世忠)。
韓世忠詮釋了,“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宋朝皇帝們的藝術造詣絕對是道風景。上行而下效,在重文抑武的大背景下,武將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士兵更是微不足道。要想從士兵升遷為將官的萬中無一。 若想不經過科舉考試而進入仕途,並升遷至執政大臣的高位,更是難於上青天。
綜觀整個宋朝,由於戰功卓著,不僅被擢升為將官,而且還升遷至樞密使( 主管軍政的最高職務)高位的,只有狄青與韓世忠。
十八歲初上戰場,即令人刮目相看公元983年至公元1126年,宋朝與西夏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爆發戰爭或武裝衝突。地處西北的軍民常年飽受戰爭之苦。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宋朝的名將多出自西北。如,韓世忠、岳飛、趙密、李顯忠、張俊、吳玠等等。
崇寧四年(1105年),年僅十七歲的韓世忠應募為鄉兵。據《忠武王碑》記載,“年未冠,以敢勇應募鄉州,挽強弓一百斤,嘗乘悍馬,手舞鐵槊, 賓士二郎山峭壁間, 觀者膽裂, 同列無一人敢繼者。” 剛入伍時的韓世忠即已顯露出其武藝超群,不同凡響的一面。
韓世忠第一次上前線打的是銀州戰役。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韓世忠在戰場上非常勇猛,“軍甫至而城閉,王直排扉入,斬主將, 擲首埠外,三軍乘之,大克。由是西邊益服王威名。” 韓世忠在戰場上雖然英勇,卻受統帥童貫無端壓制,並未得到大賞。
升遷之路異常艱辛,活捉方臘戰功被奪宣和三年正月初七,三十三歲的韓世忠,成為統制王稟的稗將,一同跟隨宦官童貫參加平定方臘的戰鬥。《宋史》記載,宋軍在攻佔青溪戰鬥中,韓世忠身先士卒,擒殺數十人,並活捉了方臘。大將辛興宗本來只是領兵截峒口,可到了班師回朝論功行賞時,功勞卻被辛興宗搶去,並因此得到了重賞與提拔。
韓世忠的上司王稟, 自始沒幫韓世忠向朝廷說過一句好話。另一將領楊惟忠實在看不過去,極力向朝廷申述,韓世忠這才得到獎賞,升至官階低微的承節郎。
韓世忠指揮的抗金三大戰事,均可圈可點韓世忠一生,大戰數十,小戰數百。親自指揮最為著名的三大戰事分別是,黃天蕩之戰、大儀鎮之戰和守衛淮東。
黃天蕩之戰,韓世忠率水、陸八千將士,硬是把兀朮的十萬兵馬,困在黃天蕩長達48天,打破了金兵不可戰勝的神話。
大儀鎮之戰,韓世忠利用議和大臣散佈假訊息,孤軍大敗兀朮。
守衛淮東,韓世忠率三萬“韓家軍”坐鎮淮東, 阻擊金軍南下侵犯,使南宋朝廷可以偏安一隅,並最終保住東南半壁江山。
三大將被罷兵權,韓世忠無奈隱退因為有了行伍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先例,其後宋朝開始忌諱武將專兵。武將專兵,同時也引起士大夫們的憂慮。
公元1141年4月,宋高宗將韓世忠、岳飛、張俊三大將召至臨安,宣佈韓世忠和張俊任樞密使,岳飛任樞密副使,自任命之日起即入樞密府辦公,不再返回各自的宣撫司領兵。三大將被剝奪兵權,前護軍、中護軍和後護軍的番號同時取消。
同年十年,韓世忠罷去樞密使,退休賦閒,自此不再參預朝政,直至1151年病逝。
回覆列表
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十八歲時應募從軍。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金國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作出重大貢獻。
韓世忠為人耿直,不肯依附權臣秦檜,曾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史稱其“固將帥中社稷臣也”。累遷至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封爵鹹安郡王。晚年杜門謝客,口不談兵,悠遊西湖以自樂。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秋,韓世忠病重,上表辭官。9月15日病故於臨安,年六十三。追贈太師、通義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