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陳侃體育
-
2 # 海爾琴島
你好!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空肥皂盒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說在解決事情上不要被專業思維侷限住了!有時候跳出本專業結合生活閱歷反而容易解決一些事情。
國內最大日化公司引進了一條國外肥皂生產線,這條生產線能將肥皂從原材料的加入直到包裝、裝箱自動完成。但是,意外發生了,銷售部門反映有的肥皂盒是空的。於是,這家公司立刻停止了生產線,並與生產線製造商取得聯絡,得知這種情況在設計上是無法避免的。
老闆要求工程師們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成立一個以幾名博士為核心、十幾名研究生為骨幹的團隊,知識型別涉及光學、影象識別、自動化控制、機械設計等等門類。在耗費數十萬後,工程師們在生產線上一套X光機和高解析度監視器,當機器對X光影象進行識別後,一條機械臂會自動將空盒從生產線上拿走。
另外一傢俬人企業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老闆對管理生產線的小工說:你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於是這個小工找來一臺電風扇,擺在生產線旁,另一端放上一個籮筐。裝肥皂的盒子逐一在風扇前透過,只要有空盒子便會被吹離生產線,掉在籮筐裡。
-
3 # 寒石冷月
能夠考上博士研究生本身就很不容易了,我當恭喜這位同學,可以說你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已經在學業這條路上走的很遠了。
才讀博一,就感覺大腦一片混沌,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必須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番,看看你目前為何處於這種境地。如果你無法清晰地給自己一個學業規劃定位,恐怕會影響將來的職業規劃定位。下面我就針對題主所講的“侷限”來與你聊一聊。
何為侷限?侷限對於一名博士研究生來講,到底被困在哪一片小天地裡呢?侷限,從小處說,是指你的視野太過狹窄,看問題過於膚淺;從大處講,是你格局定位太低,缺乏目標定位的大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聽說過小農意識這個詞吧?什麼意思呢?就是小富即安,一直固守著傳統觀念,很容易滿足於現狀,不敢大膽去嘗試突破自我。對於題主來講,你可能就被困在生活、學業、社交、職業的傳統觀念之中。
突破自我侷限,必須要學會合理評價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你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為。很多讀博的同學,由於一直在學業這條路上埋頭往前走,接觸社會的機會少,這就容易使自己與社會脫節。一般來說,所瞭解的社會往往是聽別人怎麼說,或者從網路上看到的一些資訊,這些碎片式的資訊往往缺乏真實的社會體驗感。因此,很難看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哪些優缺點,在哪些方面有擅長與不足。當你真正能客觀評價自己時,你會才能圍繞自我去定位。
必須要讀懂博士到底是什麼意思,博士研究生怎樣才能畢業。李政道當年向鄧小平建議在我們國家設立博士後制度,鄧小平問:“博士已經很博了,為什麼還要辦博士後呢? ”李政道答:“大學是老師教學生,考試的答案老師知道,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去答試題,做對了就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進研究生院,在碩士的基礎上,老師除了上課以外,給研究生一個研究題目,可是老師並不知道答案,讓研究生自己去按照老師指導的方向,求知一個新的結果,如果老師與同行專家評議認定研究生的結果是對的,研究生就可以畢業,老師給研究生的畢業學位叫博士。但是真正做研究,必須讓學生學習和鍛鍊如何自己找方向、找方法、找結果出來,這個鍛鍊的階段就是博士後。博士後不是學位,而是一個過程。”
讀博需要在學術研究領域裡有大局觀,需要用前瞻性目光和創新思維去做課題研究。結合李政道先生的話,你可能會對自己在讀博士研究生有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你目前受困,是不是就在於你的研究課題上面呢?因為你缺乏大局觀,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總是進展緩慢,或者感覺有一種鑽死衚衕般。如果是這樣的話,必須要在你的研究課題領域去拓展視野,用前瞻性目光和創新思維去面對你的研究課題。哪怕你花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去做對比研究,也要讓自己跳出思維侷限,力爭讓自己站在高點上去俯視自已課題領域。
結束語:就侷限一詞而言,有時是來自一維社交平面太窄拓展不開,有時是來自思維的立體空間無法延展,有時來自於學術領域你所知太少,這三維的受限必然會讓你總是感覺自己太受束縛,甚至有時會下意識拿自己不足去比別人的優勢,這就更會讓你有一種自卑感,發現自己總不如別人。如果你能突破思維的侷限,跳出圈子看自己,或許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比任何人差,只是你還沒有放寬眼界而已。
-
4 # 憂傷的光影流年1
侷限,一種思維和認知僵化的表現如果要打破這種局面。需要從多的層次多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可以多看有關哲學,宗教,藝術類的書。也可以選擇一些運動專案
-
5 # 西部荒涼
別把知識學死了,學死了那只有很少的路可以走了。就像學金融,可以去銀行,可以談客戶,也可以做基金做股票,做投資,做理財,也可以炒期貨,甚至可以都不做,重新擇業,活泛一點,拓寬人脈,然後從中找尋自己能幹的想幹的,賺錢的買賣。而不是說就學了這些東西,就會做這些東西。其實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很多,學習知識只是閱歷的一部分,只能證明你在某個地方比別人知識更專業一點,但是光用知識是成不了事的,一個博士生去講課,未必有大專生講的好,你只是懂得多,並不一定做的好,所以不要侷限在所學的知識裡面,要找一個自己擅長的東西去做,也許與你學的東西根本不搭嘎,跳出來,眼界放寬,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
6 # 王米博士
博一有的學生還沒開題,腦子蒙很正常。這說明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是壞事兒。但是這種不足都是暫時的,絕大多數博一學生都會遇到,所以不要灰心。多和導師聊聊,如果你自己有想法,就讓導師評價一下可行性,在導師指導下認真動手去做;如果沒有,就讓導師給你確定方向,也要盡力去做。相信我,你越認真,就越容易從目前的狀態中走出來。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有的人熱衷於評價別人,彷彿一眼望穿了你的前世今生,輕易就給你下了定論。你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但是可以做最努力的!加油
-
7 # 優博數學
讀博第一年一般來說都是暈頭轉向的,因為讀博和讀研完全兩個level。師兄說的侷限到底是什麼呢?我這個老師兄試著猜一下吧。
很多人說讀到博士,已經到了學術的一個頂層,需要就某一點持續的發力,專注於某一個方向提出創新性的,建設性的貢獻,這句話當然很對,所有的博士畢業都要有創新性研究,但博士的博字,本身就是博覽群書,博學通識的意思,所以說,博士不僅僅要專注某一個點,還要在一定的寬度上具有一定的宏觀判斷能力。
博士畢業的人都知道,創新性很難,但方向的選擇更難,有的博士比較“幸運”,導師把重點主攻的方向明確了,作為博士生只需要利用現有的儀器做做實驗,分析一下實驗報告,再做幾個對比組就能出幾篇paper,量的積累最終使得畢業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當然,這樣也是有利有弊,好處是畢業有期,壞處當然是自己的宏觀分析能力不足,甚至到了畢業也無法具備對本行業,本專業的系統性認識。大部分博士生面對的突出問題實際上是研究方向的精細化選擇上,如何從很多個研究方向上選擇出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呢?這就需要你的師兄所說的,不要被侷限住,不要因自己的學識不足而錯過了很多很好的選擇。
說到底,博士學位的獲得還是需要付出艱辛的腦力、體力勞動,需要我們從書本中,導師、副導師那裡,師兄學姐那裡以及各位同行中獲取靈感,加油吧。
-
8 # 柒甲柒
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啊,就把學業比作修仙好了,碩士期間你應該元嬰期,各種資源的統合,以及勤苦修煉,達成這一成績,基本夠得上戰鬥力的代表了,而博呢,就相當於一步化神或者分神了,不單單靠自己了,突然就可以吸收仙氣,方式也由內而外活血養顏。。。你的前輩大概是化神期的資深玩家,深刻明白,到了這個階段,光修煉是不行了,還得看看這個世界,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能帶來什麼,別光關門玩,出去打打架,搞搞拍賣,參與參與資源爭奪什麼的,才是突破的途徑,讓你不要僅限於學業,放開腦子,結婚戀愛生孩子,入職立項搞市場都可能是你進步的助力。話說,博士到底是個啥感覺?
-
9 # 社會保障快訊
侷限就是格局,也就是看待事務的高度。
作為一名博士生,如果只是考慮怎麼透過課程考試、怎麼發論文,怎麼畢業這些具體的問題,你每日的時光就會在無盡的重點但又繁瑣的事情消磨而去。
如何擺脫侷限,最重要的是站在整個人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規劃。
首先,要想明白自己讀博的目的,畢業之後準備走什麼道路,是創業、仕途還是科研?
其次,總目標確定以後,就要思考如何實現它。這個時候,總目標就會被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
第三,根據拆解的小目標,制定詳細的計劃。
第三,完成計劃。
擺脫侷限,要以長期利益為根本考慮,實質上包括了思想和行動兩個方面。
在思想方面,要注重成長和長期利益,不能貪圖短期利益和剎那間的幸福和快感。
因而要從整個職業生涯乃至整個人生的角度去看待賭博。這是一個由上到下的佈局和規劃的過程。站的越高,格局就會越大。
在行動方面,要以堅毅的心智達成一個個小目標。自古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這就是一個從下到上的執行過程。
所以,要擺脫自己的侷限,就要知行合一。
回覆列表
說到“侷限”這個詞,莊子曾經揭示了人類存在“認知侷限的狀態”,以及這種狀態造成的錯誤生活觀,並發現人的價值與本位所在,最後為此提出了打破認知侷限的方案:無我、無功、無名。
也就是說,他實際上是教我們認識到人的認知侷限,然後如何避免認知侷限造成的錯誤生活。
也許在你的學長眼裡,所謂的侷限就是你目前的迷茫。你的生活陷入了一個死迴圈,上課,宿舍,做實驗這些,他更多的是希望你對生活多一些熱情,比如,積極的社交,多開闊一些自己的眼界之類,這樣你的生活也更加充實一些![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