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武暢通
-
2 # 譚小龍29
戰國四大名將嘛!
這樣說的原因主要是秦趙兩國在戰國末期爭端最多,而且相互之間互有勝負,山東六國中趙國是唯一一個真正意不賄秦的,以此為前提,秦趙各選兩人為“戰國四名將”倒也合適,打得多,自然有名嘛!
其實,真要以戰績和水平評選“戰國”四將,前有“亞聖、四聖、十哲”級別的吳起,後有“四聖、十哲”級別的白起、“十哲”級別的樂毅,還有同為“七十二將”的孫臏、田單、趙奢!真要評選“戰國四名將”除了白起有足夠資格,恐怕同為“七十二將”的王翦、李牧都沒資格了,按這個選的話,“戰國四名將”只有吳起、白起、樂毅三人足夠,至於最後一名,同為“七十二將”的孫臏、田單、趙奢、李牧、王翦、廉頗選一個補上,估計孫臏的話,信服的人比較多。
-
3 # 奔跑者55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輩出,在歷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如春秋戰國時期,西漢時期,三國時期,盛唐時期等等,在這些年代裡,名家如雨,名將如雲。說到戰國時期,就不得不提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以司馬遷著《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為實,戰國始於公元前475年,結束於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中國,在此274年中傑出的將領數不勝數,但期間最為有名的當為被後人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白起,王戩,廉頗,李牧四人
-
4 # 想要去旅遊
我感覺廉頗不配戰國四大名將之稱。
公元前270年,秦國進攻趙國,圍困閼與城。趙惠文王召見大將廉頗、樂乘問道:“閼與城還有得救嗎?”他們兩人都說:“從邯鄲到閼與,路途遙遠,更兼道路險峻,難救。”趙惠文王又問趙奢,趙奢回答說:“道路遙遠險峻,就好比兩隻老鼠在洞穴中咬鬥,勇敢者將取勝。”最終,趙奢果然出奇制勝,成功打敗秦軍,解了閼與之圍。
不知為什麼,後人在讀史或評價廉頗時,極少關注這件事,但我認為,在客觀評價廉頗此人時,這件事不能被忽略,因為這件事很能體現廉頗的軍事才能,戰略眼光。換句話說,廉頗的軍事才能,戰略眼光,其實也就與樂乘在一個檔次上,而與趙奢相比,就差了一個檔次。
我們再看史料中提及的關於廉頗指揮的其他一些主要戰鬥:
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秦趙澠池之會當年(前279),廉頗向東進攻齊國,打敗了它的一支軍隊。過了兩年,廉頗又攻打齊國的幾邑,把它攻佔了。此後三年,廉頗進攻魏國的防陵、安陽,都攻克了。再過四年,藺相如領兵攻齊,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以上戰鬥,需要提醒諸位的是,公元前283年,廉頗大敗齊軍是在燕國樂毅統領五國劃齊的背景下取得的;而之後,齊國已經被樂毅打得只剩下兩座城池,所以廉頗在齊國所取得的戰績,未免勝之不武;至於打魏國,大家知道,魏國馬陵之戰龐涓死後,已經不堪一擊了。
公元前260年,趙國與秦國爆發長平之戰,趙國的策略是速戰速決,以廉頗為將,對陣秦國的王齕。結果王齕把廉頗打得一敗再敗,只好轉入防禦,打消耗戰。這也是後來趙國用趙括替代廉頗的根本原因,所謂秦國反間、郭開進讒,並非是根本原因。
公元前251年,燕國錯誤估計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損失,悍然發動攻打趙國。趙王任命廉頗為將,率軍迎擊燕軍。廉頗先後擊敗燕將慄腹(戰死)的部隊和卿秦、樂間的部隊,並乘勝追擊燕軍五百餘里,順勢包圍了燕國國都薊城,燕王只得派人向趙國求和。
對燕反擊戰,恐怕是廉頗一生中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戰役。不過,對燕反擊戰之勝利,實際上還有多方面的因素,如燕軍輕敵、樂乘守代地,吸引了燕國的大量軍力和注意力等等。
廉頗最為後人熟悉的不是他的戰功,而是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在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後,藺相如因功被封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馬上就不高興了,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受。”並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此事後來因為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容不計較而順利化解,實現了“將相和”,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美談。
但我們現在反觀當時的情景,如果藺相如不是一個顧全大局、心胸寬廣善寬容的人,那麼在廉頗咄咄逼人的羞辱之下,必然造成“將相不和”,這無疑會給趙國帶來沉重的打擊。所以,在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中,藺相如的顧全大局、心胸寬廣,恰恰反映了廉頗胸襟狹小,格局不高,過於爭強好勝,心眼太小的毛病。
廉頗的爭強好勝、心眼太小的毛病不僅表現在與藺相如爭功上,還表現在與樂乘爭權上。據史料記載,趙孝成王去世後,太子悼襄王即位,派樂乘接替廉頗。廉頗大怒,不僅不交出兵權,反而出兵攻打樂乘,迫使樂乘逃跑。廉頗自己也因此逃奔到魏國。
另外,司馬遷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開篇中說廉頗“ 以勇氣聞於諸侯”,但在本篇的結尾“太史公曰”部分,卻不提廉頗,只說藺相如“ 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這很有可能是司馬遷有意如此安排,目的在於說明,像藺相如那樣的勇氣才是真正的值得稱道的勇氣。司馬遷如此苦心安排,值得我們在讀史時留意!
-
5 # 華山老奴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與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後人統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但我以為,廉頗不配戰國四大名將之稱,原因有二:
公元前270年,秦國進攻趙國,圍困閼與城。趙惠文王召見大將廉頗、樂乘問道:“閼與城還有得救嗎?”他們兩人都說:“從邯鄲到閼與,路途遙遠,更兼道路險峻,難救。”趙惠文王又問趙奢,趙奢回答說:“道路遙遠險峻,就好比兩隻老鼠在洞穴中咬鬥,勇敢者將取勝。”最終,趙奢果然出奇制勝,成功打敗秦軍,解了閼與之圍。
不知為什麼,後人在讀史或評價廉頗時,極少關注這件事,但我認為,在客觀評價廉頗此人時,這件事不能被忽略,因為這件事很能體現廉頗的軍事才能,戰略眼光。換句話說,廉頗的軍事才能,戰略眼光,其實也就與樂乘在一個檔次上,而與趙奢相比,就差了一個檔次。
我們再看史料中提及的關於廉頗指揮的其他一些主要戰鬥:
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秦趙澠池之會當年(前279),廉頗向東進攻齊國,打敗了它的一支軍隊。過了兩年,廉頗又攻打齊國的幾邑,把它攻佔了。此後三年,廉頗進攻魏國的防陵、安陽,都攻克了。再過四年,藺相如領兵攻齊,打到平邑就收兵了。
以上戰鬥,需要提醒諸位的是,公元前283年,廉頗大敗齊軍是在燕國樂毅統領五國劃齊的背景下取得的;而之後,齊國已經被樂毅打得只剩下兩座城池,所以廉頗在齊國所取得的戰績,未免勝之不武;至於打魏國,大家知道,魏國馬陵之戰龐涓死後,已經不堪一擊了。
公元前260年,趙國與秦國爆發長平之戰,趙國的策略是速戰速決,以廉頗為將,對陣秦國的王齕。結果王齕把廉頗打得一敗再敗,只好轉入防禦,打消耗戰。這也是後來趙國用趙括替代廉頗的根本原因,所謂秦國反間、郭開進讒,並非是根本原因。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6 # 風吹過456
可以的,像紙上談兵的趙信就不能勝任大將,統領士兵,廉頗說了只要堅守城牆不出,日子一長敵人必然因為過度深入,糧草消耗殆盡而撤軍,是比較正確的方針,擁有絕對的軍事才能,稱得上國之將才
-
7 # 望風瑟瑟
可以肯定的是,廉頗配的上戰國四大名將的稱號。
我相信大多數人所知的廉頗,是根據負荊請罪的故事瞭解的,還有就是辛棄疾的詞中提到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瞭解的。但是真實的歷史中,廉頗在戰國影響力要遠遠大於藺相如的,幾十年如一日忠心於趙國,最後還落得個客死異鄉的下場。
廉頗,趙華人,著名軍事家,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李牧,王翦,白起並稱趙國四大名將。趙惠文王時,他揚名於攻齊,取陽晉之地,“以勇氣聞名於諸侯”,遂拜為上卿。此後,多次在與魏齊作戰中取得勝利,捍衛了趙國的安。他不僅善攻,更善守。在長平之戰前,他鑑於秦軍強大的前提下,制定了堅城固守的持久戰策略,這樣的策略對於當時的趙國是最有利的。只可惜,趙孝成王急功近利中了秦國的離間計,派紙上談兵的趙括接替廉頗當了趙軍主將,使得四十萬趙軍被白起坑殺。長平之戰後,趙國被燕國所欺,趙孝成王又啟用廉頗後大破燕國,燕國割五城才算完事。在趙悼襄王時期,廉頗讓郭開所害,被迫逃往魏國,期間趙悼襄王想再次啟用廉頗,又被郭開買通傳信人而作罷,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廉頗老矣”的故事。後廉頗在魏王處受疑,又逃往楚國,最終在楚國病故。
透過以上對廉頗生平的簡單介紹,不難看出他有很多優點。首先,英勇無雙。他的一生,敗績幾無,與列強交戰,皆有勝果,如果長平之戰按照他的策略,恐怕秦國統一天下還要推後多年。其次,知錯能改。在負荊請罪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他能做到有錯就改,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不容易的,司馬遷都認為其有“大將之風”,可見對其評價之高。最後,忠君愛國。也許我這樣說會有人嗤之以鼻,因為他畢竟最後是跑了魏國了,要知道,他已經得罪了當時的權臣郭開,如果不跑,下場會很慘。他在魏國還想著為趙國打仗,所以魏王才會見疑於他,才會又一次的跑路到楚國,趙國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其鬱郁不得志,最終憂勞成疾,病死在楚國。他死後不久,趙國被滅。
是以,廉頗列入四大名將名副其實,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名聲不顯,不代表其不是名將。王夫之說的好“有名將而不用,趙黜廉頗而亡”!
-
8 # 開心
戰國四名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打仗穩妥,不輕進。戰場上交兵,戰機非常重要,所謂的戰機就是對手露出的缺點劣勢。但是如果對手佈局周密沒有戰機可尋呢?這時候就是比耐心,比城府了很多人拿閼與之戰舉例子,秦軍以胡傷為將率八萬軍襲閼與,廉頗不主張救援,原因是該城地形複雜,道路崎嶇,不利於行軍作戰,而且離魏國近,當時秦魏結盟,若秦魏夾擊恐死傷慘重。趙奢卻說閼與地形複雜不利於我軍同樣不利於秦軍,機會都是對等的,要把不利轉化為有利,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趙惠文王派平原君趙勝伐交遊說魏國按兵不動。趙奢率軍馳援,結果是秦軍全軍覆沒。很多人由此都認為廉頗眼光不行,但是且看勝利方怎樣呢,趙軍同樣死傷慘重,而且主將趙奢也是重傷不久死去,兩敗俱傷像秦將王翦也是穩妥為主,秦王派其徵楚王翦要兵60萬,秦萬不許。派李信,蒙武率軍20萬徵楚,結果被楚將項燕打敗,秦王再次請王翦為帥徵楚,王翦仍要60萬,秦王應允,最後滅楚。所以說作為一個名將,眼光,城府,心態,衡量利弊得失,缺一不可。而廉頗正是具備這些條件,所以身處戰國四名將非常合適
回覆列表
在戰國時代,大爭之世,名將輩出,初期有吳起、樂羊、孫臏、龐涓等,後期更是有白起、李牧、王翦、樂毅等。可以說是個將星璀璨的年代,而且,後世還評出了戰國四大戰神,也就是四大名將,他們是白起、李牧、王翦、孫臏。而從史書來看,前三位的戰爭功績和能力那是不用說,當之戰神很恰當。但是,廉頗在史書上並無顯赫的戰績,也沒有出神入化的戰法,他憑什麼能夠入列四大名將?其入榜顯得有點牽強,分析來看,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戰功上:不配。
名將之所以成為名將,必然有耀眼的戰功和百戰百勝的威名,而這一點,白起、李牧、王翦都十分的顯赫。白起一生無敗績,每次打仗都是大量斬殺敵軍,尤其是長平一站,全殲(加活埋)60萬趙軍,最後打得列國陣痛,提到白起都害怕,戰神之名最名副其實。而李牧更是在與匈奴等少數民族戰爭中大顯神威,而且尤其擅長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多次打敗秦國鐵軍,是當之無愧的名將。而王翦擅長打大仗、惡仗,更是滅掉強國趙國和楚國,名將之名實至名歸。但是,反觀廉頗,拿的出手的戰績幾乎沒有,在長平之戰之前基本是小打小鬧,而且還是趁齊國被樂毅打殘艱難復國後才取得的一些戰績,再就是打燕國,也沒什麼可稱道之處,就連最後跑到國外,也是一事無成。在戰績上甚至遠遠不如吳起、樂毅、趙奢等將領,所以說,從這一點看,廉頗根本不配為四大名將之稱號。
其次,兵法上:不行。
作為名將,沒有出神入化的兵法奇謀是肯定不行的,也就是說,名將都是用智慧在打仗,用謀略在取勝。比如說白起,特別善於兵法,每戰都能打出新亮點,而且善於偽裝,善於分割包圍,善於迂迴……可以說是兵法取勝。而李牧更是不用說,尤其對兵法佈置,應敵,很是擅長,能夠以很小的兵力取得很大的戰果,尤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兵法之最上乘的,因此,其作為名將很是恰當。但是,從廉頗來看,看到的只有勇猛和順風仗,你看廉頗最擅長的是什麼?穩紮穩打,深挖狗固守,步步為營,一寸一寸往前打,基本上兵法在這也沒什麼作用,打的都是老實仗,都是蠻仗,不說跟前三位比吧。就是跟龐涓、孫臏等相比也是有差距的。所以,其出神入化的兵法方面根本不行,無法站在戰神的高度。
再次,冒險上:不能。
作為名將,都是很喜歡打仗的,不會挑肥揀瘦,好打的就去一下,不好打的就不去,名將之所以是名將,是其不因戰爭的難易而退卻,而失敗。首先,你看白起,一生無論大仗小仗,都很開心的前去,而且也不管難易,長途奔襲也好,欲擒故縱也罷,都能勝任且打的很好。而李牧這一方面更是了不得,趙王讓李牧阻擋秦軍,而李牧每次不是士卒嚴重不足就是糧草匱乏,總之,每一戰在外界看來都是必定要失敗的,但是李牧恰恰能以少勝多,打出大逆轉,這才是名將。而再來看看廉頗,最能說明問題的是,瘀與之戰,趙王本來想的是讓廉頗出戰,可是,廉頗是怎麼回答的,說什麼道路艱險,補給困難,而且最終的結論是,這個仗很難打勝,去了可能就是白白送死。而這就可以看出其無能的表現,這一點連趙奢都不如,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連冒險的精神都沒有,還怎麼稱作名將呢?
最後,在胸懷上:不稱。
一個千古名將沒有胸懷那也是枉然,也是不相稱的,你看龐涓,心胸狹窄,所以註定不是什麼好的將領。而四大名將裡面,論胸懷,白起對下屬的表現是最為成功的,其在作戰時也開始培養年輕將領,就連王翦也離不開白起的培養,這使得在白起死後,其下屬都能獨當一面。而李牧更是不必說,心中裝有天下,對自己的功名得失看得很是輕淡,從來也不會為此斤斤計較。而反觀廉頗,有兩件事足見其胸懷狹小,不稱名將之名:其一,與藺相如的糾葛,雖然負荊請罪最後成為一段佳話,但是從這個典故也可以充分看出廉頗這個人的胸懷狹小,當藺相如高升後,廉頗很是不服氣,還在背後說人壞話,有小人之嫌;其二,趙王命樂乘到軍中代替廉頗,而廉頗很是不服氣,雖說是對朝廷、君王失望,但是更多的還是考慮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官爵,最後還直接帶兵攻打樂乘,被迫逃走他鄉,死在楚國。所以說,廉頗從這一點來看,與名將之名也是極度不相稱的。
真的不知道,廉頗到底憑什麼位列四大名將之列?後世在評價名將時為什麼把廉頗算在內?難道是因為其典故比較多,比較出名?但是,其頂多算一個忠勇有加的將才,離名將確實差的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