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畫堂影視苑
-
2 # 冰天冰地
過於時尚的化妝,如染髮,發光口紅,和現代髮型等。
順便帶一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的小城鎮的農村的將士,地下工作者都理著現代的髮型,真是好搞笑的,甚至有在農村抗日遊擊隊騎著哈雷摩托車的呢。
-
3 # 風雨向陽花
現在有些古裝劇製作甚不嚴謹,有些真是挑戰我們這些瓜眾的智商啊!有些尷尬。我平時清劇看的多,就說說一些太低階的錯誤:
在《康熙王朝》中,有一個明顯的常識性錯誤,孝莊太后言必稱“我孝莊”,我們都知道,孝莊是一個諡號,所謂諡號,從某人死後綜合其生前作為而給予的稱號。劇中孝莊生前即知身後事,先知先覺啊,犯這種低階錯誤不應該。
-
4 # 朝文社
其實,但凡是古裝劇,無論做到多麼良心的考據,有時出錯也是難免。今天要講的,就是不同年代題材的古裝劇裡,經常錯得如出一轍的劇情橋段。希望可以在錙銖必較間,開開心心的漲知識。
常見錯誤1:諸葛亮打蜀旗
《三國演義》題材的影視劇裡,諸葛亮北伐的劇情,從來吸引眼球。戰旗烈烈之間,諸葛亮覆雨翻雲吊打曹魏的橋段,乃至終於壯志未酬的悲愴,每拍一遍都強力拉動收視率。特別是央視老版的《三國演義》裡,生命盡頭的諸葛亮,在大營裡滿臉眷顧凝望蜀漢大軍“蜀”字戰旗的一刻,不知把多少觀眾看得淚奔。但等等……蜀漢大軍的戰旗上為啥要寫“蜀”?
何止是戰旗上寫“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三國題材影視劇裡,蜀漢一方的大臣們,說話時都常把“蜀”字掛嘴上。還是央視經典老版《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派去出使東吳的使臣鄧芝,張口就是“蜀國使臣鄧芝”。倘若真叫歷史上的孫權聽著,沒準當場追問一句:你再說一遍,你到底是哪旮沓來的?
因為,雖說三國曆史上,諸葛亮一方常被叫蜀國,可人家的國號真不是“蜀”,而是正大光明的“漢”。開國皇帝劉備的諡號更是“漢昭烈帝”。正是這承繼東漢王朝的法統,才是諸葛亮浴血北伐的精神支撐。倘若五丈原大營裡的諸葛亮,瞧見莫名其妙的“蜀”字旗,誤以為自己終生效忠的蜀漢王朝擅自改了國號?那何止會淚奔,恐怕會當場氣吐血。
常見錯誤2:炮彈會爆炸,宋朝跑戰車
古裝劇裡另一個常惹眼的橋段,當屬戰爭場面。尤其是用上火炮的戰爭劇情,畫面更是刺激。好些明清題材的古裝劇裡,大炮兇猛一響,對面就是烈火熊熊,分分鐘間十來個敵人就炸飛。其兇猛威力,足以拉到抗日神劇裡打鬼子,當然,也錯到離譜。
因為在黃色炸藥發明以前,古代火炮的威力,其實十分有限。特別是威力巨大的重型巨炮,發射的更以實心彈為主,基本是一顆大鐵球呼嘯飛出來,一砸就是大坑。放在古代戰場上,殺人砸牆全是無堅不摧。但一炸一大片,那是百分百不可能。就連比明清先進得多的拿破崙戰爭時期,歐美最好的火炮照樣做不到。明清年間的中國火炮,倘真有電視劇裡那麼狠?大航海時代就沒西方人啥事了。
而比起“炮彈爆炸”來,四輪馬拉戰車衝鋒的場面也十分搶眼。尤其是幾部關於梁山好漢以及岳飛抗金題材的影視劇裡,連金朝大軍戰無不勝的“鐵浮屠”都成了重灌馬拉戰車。可要放在真實宋代戰場上,用這種戰車來衝鋒,基本就是自作死。
因為春秋戰國時曾是絕對戰場大殺器的馬拉戰車,之所以後來退出戰場,關鍵原因就是機動力。放在弓弩技術登峰造極的宋代,重型的床子弩可射透城牆,輕型的神臂弓也能射穿重甲,還有成熟的“疊陣”戰術,確保源源不斷輸出打擊。敢在宋朝戰場上用戰國時的戰車?基本就是當活靶。
常見錯誤3:玉米紅薯辣椒隨便吃
古裝劇裡的吃飯橋段,基本是司空見慣。可食材上的紕漏,更是動不動就出現“穿越”的既視感。
首先一個經常“亂入”的食物,就是玉米。別看現代人常吃,鄉間玉米地也常見,可確實是明朝時才傳入中國。但央視老版《三國演義》裡,曹操麾下的東漢士兵,官渡之戰時就抓著玉米啃得正香。新版的《水滸傳》裡更敞亮,梁山好漢們何止提前五百年吃上了玉米?宋江與公孫勝更抄傢伙鑽進玉米地裡幹了一仗!
跟玉米一樣深受古裝劇歡迎的,就是同樣明朝時才傳入中國的紅薯。比如好幾部包青天題材的電視劇裡,不但宋朝農民早就提前吃上了,甚至還為了表達對包青天的敬仰之情,熱情的給包青天送紅薯吃。官民情深的橋段,拍的十分感人。
甚至比玉米紅薯稍晚傳入中國的辣椒,竟也沒逃了被亂吃的命。尤其是一些蘇東坡題材的電視劇裡,為了強調蘇東坡的四川籍貫,不但安排蘇東坡吃上了辣椒。甚至蘇東坡家的屋簷上,都常掛滿紅燦燦的辣椒。可問題是,北宋時就算是四川人,也是百分百沒見過辣椒啊!
常見錯誤4:五花八門的盔甲
比生活紕漏錯的更“辣眼睛”的,卻是古裝劇戰爭橋段裡的常見道具:盔甲!
錯成“重災區”的,當屬三國題材古裝劇。就連考據精細的央視老版《三國演義》,都鬧出了大笑話:一身白甲白袍的帥氣趙雲,穿起了唐朝精銳騎兵標配的明光鎧。以這裝備水平說,難怪趙雲能在長坂坡七進七出,單盔甲就領先曹操軍將四百年。
同樣是老版《三國演義》,司馬懿的盔甲就比趙雲更“先進”,就是一套百分百的宋朝“步人甲”。這種重29公斤的宋朝盔甲,擁有能扛遼金鐵騎衝擊的強大防護力。這一版司馬懿身上的盔甲,從頭盔到甲衣都是高度還原。為啥司馬懿能成功從上方谷烈火裡逃生?穿這麼一身盔甲,就是超越三國時代七八百年的防護加持!
唐宋的盔甲都叫三國人物穿人,那唐宋又穿啥?可以瞧瞧《貞觀之治》《貞觀長歌》這類劇,劇中的唐太宗等唐朝英雄,出場更穿起了明清時的綿甲。尤其是《貞觀之治》裡的唐軍綿甲,做工也十分逼真。演員又是常演明清劇的老戲骨,不留神就容易跳戲!
但不管怎樣,這幾部劇,都還是做工精細的良心劇。些許的錯漏,掩蓋不了作品本身的精彩。文章最後,作為熱心觀眾,還是要向主創人員們,鄭重表達下敬意。
-
5 # 小馬公
說幾個常見的吧:1,一公公宣讀帝王召書:“奉天成運,皇帝召曰…”。這就是錯誤的。正確的讀法為:“奉天成運皇帝,召曰:”。2,秦漢時騎兵,騎在鞍登其全的戰馬上,手拿長柄大刀。現實:馬鞍和馬登要百年後才有,馬韁和馬毯是有的。馬戰的主戰兵器是馬槊,弓弩。特別是遊騎兵只帶小刀和弩。3,明代前的農民們在地頭烤玉米和地瓜。現實這兩樣和西紅柿,菸草,都是明代之後傳入我國的。
-
6 # lee_oui221093207
古人腰掛刀劍,大大方方地逛街。
按古代律法,普通百姓持兵器,罪同謀反。沒人敢這麼明目張膽的。
青年男女牽著手逛街。(呵呵,又是逛街)
導演,這是古代,可不是二十一世紀啊。
-
7 # 沒戶口的馬
現在的電視劇不論啥年代,桌子上都擺一盤套袋紅富士蘋果,我正好是一個靠紅富士蘋果謀生的陝北洛川農民,富士蘋果的前世今生知道一點,就做一點普及。富士蘋果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以國光為父元帥係為母本雜交而成,後人人著色好的芽變中選育出著色鮮豔的紅富士,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到中國,大規模普及到九十年代,至於套袋紅富士已經是二十一世紀才大量生產的東西。所以凡事表現兩千年以前事的電視劇中出現套袋紅富士那都是道具手背擦屁股,圖方便。
-
8 # 歷史觀古亦今
常見錯誤一:兒子當了皇帝 ,生母就一定能當太后?
其實不然,這還要看皇帝生母的出身,如果皇帝生母的出生太低則只能被封為太妃,而不是太后。因此想當太后可不是光生個好兒子就能行的,自己也還得生得好或者手腕硬。
常見錯誤二:要想成為太子就必須要兄弟幾個殺得你死我活?
其實不然,這也害得看朝代,比如明朝就有一個非常簡單粗暴的辦法嫡長子優先。就連皇帝也不能違背這個祖制,像萬曆朝的爭國本事件就是這麼回事
常見錯誤三:見到官員就稱呼“大人”?
其實除了清朝以外,大人這個稱呼更多的是代表父親的意思,而稱呼官員這多是以職位稱呼諸如縣尊,侍中.......
常見錯誤四:太醫能夠直接接觸到皇帝的妃嬪,就像甄嬛傳裡溫太醫跟沈眉莊嘿、嘿、嘿?
其實不然,太醫在位妃子診斷病情的時候病情都是依靠太監或者宮女的介紹來判斷的,幾乎不可能見到妃子的容貌
常見錯誤五:上朝都要跪著?
其實不然,像唐朝就是大臣是坐著上朝的,而跪著上朝的則只有清朝
回覆列表
有些古裝劇與古人的風俗習慣禮儀語言等相差太遠!比如說女人的儀表及行動等,古代女子是小腳走起路來不會大踏步,而是小碎步!有些古裝劇中女子行走純粹是現代女性的步態!比如87版紅樓夢的林妹妹走起路來飄飄欲仙,那就是真正的古典美人的標誌!我國是禮儀之邦!古代人很講究禮儀,但有些古裝劇中對禮儀很是淡化。還有頭髮等裝飾,古代女人披頭散髮就顯不太禮貌,但劇中的古代女人批頭散發很正常!這就顯得很不合時宜!當然像87版紅樓等劇還是非常經典的,只是近幾年的古裝劇就感覺是穿著古裝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