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振觀像

    這首詩的題目是“ 望嶽”,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著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嶽》一詩,成為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

    《望嶽》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這首遊覽詩全篇以“望”字貫穿,前四句寫望中所見,五、六句寫望中所感,七、八句寫望中所想,從而顯示了感情與自然浩氣溝通的心理過程。全詩遣詞峻刻,雄奇偉岸;篇末用典,由望嶽而生登臨之想,表現青年杜甫不因文戰失利而氣餒,高自期許,壯志凌雲的大氣。登泰山而曉天下“的格言廣為人知,而杜甫更能進一步的知道其出自《孟子。盡心》篇,而這恰恰是讀透這首詩的關鍵。所謂”盡心“意思是盡其心而與天道相通。

    2、全詩可分兩大層,都是切著“望”字寫的。前兩聯為第一大層,著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開頭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設問統領下文。二句的“齊魯青未了”自問自答,生動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綿延 、高大。後兩聯為第二大層,也寫了泰山景物,但著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

    3、“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寫的是實景,乃細望所見。“蕩胸生層雲”描寫山腰雲霧層層繚繞,使胸懷滌盪,騰雲而起,用“層雲”襯托出山高。“決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著一隻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出了山腹之深。

  • 2 # 遼水之魚

    你說的情況在書法作品中可能存在,因為層的繁體字為“層”,書法家在創作的時候由於結字、筆法的需要,某些字會寫得變形,所以看起來會像其他的字,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另外,出於結構上更加合理,很多碑帖裡還存在異體字,比如“德”字少右邊中間的橫,“峰”字的山字旁移到上方等等,應該說是書法的特色,不算錯別字。

  • 3 # 仰虹軒主

    杜甫五言詩《望嶽》詩中的蕩胸生層雲一句,在以前的版本中多做“曾”字,現在多用“層”字,這兩個字是通假字,表重疊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各位跑步的朋友,跑步時手機放哪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