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思踐悟2018
-
2 # 國球第六人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核心的技術,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依據的。正手攻球的教程網上有很多,第六人不再贅述。
下面第六人拋開晦澀的專業術語,結合自身體會,用大白話直奔主題探討下:為何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的核心技術?
第一,正手攻球屬於基本功的範疇,是需要經常練習的一項進攻技術。你看國手們在正式比賽開打之前,首先就是用正手攻球來進行熱身,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整個人能快速找到打球的感覺。另外,在平時的訓練中,正手攻球也是必練專案,據說專業隊每天進行的正手攻球,來回的板數能達到成千上萬次。對正手攻球的重視和訓練說白了就是一個不斷修煉內功的過程。常言道:練球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第二,萬變不離其宗,這句話用在乒乓球這項運動上同樣合適。這裡的“宗”指的就是正手攻球。第六人認為,之所以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核心的技術,主要是因為該技術可以衍生出很多其他技術,例如提拉球、挑打、突擊、弧圈球等等,這些都是在攻球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往深裡說,正手攻球有一套相對固定的發力機制,雖然每個人的正手攻球動作都不一樣,但是這套發力機制卻非常的相似。具體來說,先蹬地再頂胯轉腰後隨勢揮拍(收前臂)。
下面我們以右手為例,來探討下正手攻球的發力順序:首先是前腳掌要踩住地,重心壓在右腳上,然後蹬地後地面會給你一個反作用力,這個力量的傳輸過程是有一個路徑的,從右腳--小腿--膝蓋--大腿--胯--腰--肩--大臂--肘--前臂--手腕--手指。最終,這個力量透過板頭作用到球體上,這就是正手攻球的力量傳導過程。
由此可見,這套發力順序是有共性的。任何人在練習正手攻球的時候,都離不開這個順序,有區別的是由於每個人的身高不一樣,對身體各部位的控制感覺不一樣,所以從外形上看,每個人的正手攻球動作不會完全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發力機制需要後天不斷的學習才能讓肌肉形成深刻的記憶,又加上參與發力的肌肉群太多太複雜,所以對專業選手來說,必須每天進行大量的重複訓練,來加強各部分的肌肉記憶。
以下為第六人列舉的專業選手正手攻球示範動作:
示範1:王皓的正手攻球
示範2:福原愛的正手攻球
示範3:馬琳的正手攻球
掌握了正手攻球的發力機制和擊球感覺,在學習拉球技術時就會輕而易舉,只需要將攻球的動作幅度加大,改變撞摩的比例,多體會摩擦球的感覺,久而久之就能掌握拉球的動作要領,將拉球的動作再進行一些調整,就是我們常說的弧圈球技術,針對臺內球,我們調整下發力部位的側重點,比如以手腕、手指發力為主,採用類似攻球的動作,就是我們說的挑打技術。
綜上,學會了正手攻球,尤其掌握了其中的發力感覺,再學習其他的技術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橫拍或者直拍全橫打的選手來說,你學會了正手攻球,對於反手撥球的學習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第三,大球時代,正手攻球越來越重要!眾所周知,乒乓球已經進入到40+的塑膠大球時代,為了提升擊球質量,在擊球手法上要進行微調,用句通俗的話說,小球時代講究的是摩擦感覺,大球時代注重的是撞擊感覺。
球越來越大,旋轉和速度都下降了,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正手拉球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原來的加轉弧圈球在撞摩比例上可能是2:8,現在的加轉弧圈撞摩比例可能是4:6。坦白講這種撞摩比例很難量化,但是手上的感覺確實非常明顯的。而正手攻球本身就以撞擊為主,對球體的撞擊感覺越清晰,越能體會到速度給你帶來的快感。
因此,正手攻球對於精進你的技術框架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這裡有個小貼士,球迷們可以多效仿下馬龍的正手攻球,很標準,乾淨利落,看著舒爽。
下面請欣賞馬龍的正手攻球:用身體打球的感覺非常明顯,腰胯的轉動恰到好處,小臂幾乎沒有收縮,對來球撞擊的感覺更加明顯。
總的來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的一項基礎技術,更是主流技術之一,應該引起我們業餘球迷的重視,不建議上來就打比賽,如果真想提高球技,每次打球的時候,拿出半小時來和球友互相練習一下,時間長了對於建立動作定型很有幫助。事實已經證明,越是重視正手攻球這種基本功的訓練,越能提高你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理解,更能簡接提高你的能力上限。試試看!
-
3 # 微乒乓
簡單來說——正手的發力因為參與的身體部位最多,動作最舒展,所以發力與動作最充分、力量最大,進攻點相對反手要更多,而正手攻球是塑造正手的基本功,是框架,是地基,所以是最核心的技術。
中國乒乓球隊一直是強調正手的。對正手的動作規範性可謂做到極致細微,並經年累月的訓練。儘管在現代乒乓中,反手技術已經日趨豐富,威力也很大,有的選手的反手甚至成為招牌動作,比如張繼科的暴王擰,比如王皓賴為成名的直板橫打,但不要忽略掉,這兩位的正手能力也是非常強的,絕不能偏頗。馬龍之所以能夠保持如此長的運動狀態,其核心就是馬龍的正手冠絕天下。
從攻擊範圍來看,儘管現代乒乓反手可以到正手位去作擰拉等動作,威力也較大,但相對於正手可以實現的全臺進攻,尤其是側身位的大力發力來說,反手在正手位是做不到的。我個人認為這是必須樹立正手為核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
4 # 耀哥說體育
所謂練功先練本
在乒乓球界正手攻球就是本,你熟練掌握了正手攻球,再去學拉上旋下旋,拉弧圈等等就非常容易上手了!常聽人說某某某的基本功不紮實,其實就是指的這個人的正手攻球的功力不足,從而導致別的技術動作變形。
然後,我覺得正手攻球最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讓你快速的感受球感:就像我,每次休假之後,想要找回球感狀態,就跟別人對攻百十個球,馬上熟悉的球感就來了,那種順暢流利的球感,節奏感極強的擊球聲,都讓我越打越興奮,然後不知不覺就調整到自己最好的狀態了!
正手攻球可以讓你體會發力:初學者老是認為乒乓球是一個靠手臂發力的運動,其實不然,乒乓球發力中心其實在髖!打正手攻球的時候,力從腳→腿→髖轉動→腰→手臂→球拍,最後擊球,你遵循這樣的一個發力順序,才能有穩定準確的擊球,如果你光靠手臂發力,那你的球是不穩定的,都是七零八散的,所以正手攻球最能體會轉髖,放鬆、重心轉換和借力,而且實戰對付上旋、不轉和防守也是非常有用的!
總而言之,正手攻球既是乒乓球技術是乒乓球的基本功,也是比賽中克敵制勝的重要手段。不可謂不重要!
-
5 # 使用者然言
乒乓球進攻體系中分別由正手進攻技術,反手進攻進術組成。身體參於發力的各相關肢體、關節的最佳發力形式,方向決定了力量的大小。關節由曲到伸直,肌肉由松馳到緊張的爆發力大於其相對形式。因此正手攻球的攻擊力大於反手攻球的攻擊力。所以正手攻球是乒乓球進攻體系中,優先使用的主要技術。
-
6 # 乒談
問題回顧:為什麼正手攻球技術是乒乓球技術的核心?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表達的更加精準一些。首先,進攻和防守是一對矛盾,這二者是不可以被分割的。其次,乒乓球技術也是可以按照正手技術和反手技術去分的。其實這個說法可以更加精準表述成:“正手技術是乒乓球技術的核心”,也就是說正手技術比反手更加重要。
一、正手的球,比反手更加有威脅當然這個大前提是正反手技術恆定。首先,從發力上來說,反手受到生理構造上的限制,正手的發力半徑更大,當然也就是更加容易打出高質量了;其次,發力更加充分,如果是從製造旋轉的角度看的話,正手擊球摩擦的空間更加充分,所以能夠製造出更加強烈的旋轉;第三點就是正手位技術對於落點的變化和控制上更加佔據優勢,還是因為擊球空間的問題。正手位可以引拍的空間更大,擊球過程中控制和變化落點的時機很多,所以可以在落點上更好滴進行變化。所以,正手擊球更加容易打出威脅。
二、正手技術練習的難度更大想要成為一名乒乓球高手,基本功的厚度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正手技術的練習和提升難度較大。放眼業餘,正手技術過關的寥寥無幾,經常是以失誤告終。
現在的情況是反手得勢正手得分,確實反手技術發展也是非常快的,但是正手技術才是拿下比賽的關鍵所在。所以說正手技術才是乒乓球的核心技術。
-
7 # 匹諾曹60302228
乒乓球三要素:速度、力量、旋轉,低手怕轉,高手怕快。
對初學者來說,旋轉是很難掌握的,而正手攻球對旋轉要求低,門檻低,又可為快打下堅實基礎。
對於高手來說,己掌握了旋轉規律,他們之間比的就是誰的根基穩固,能夠把三要素有效率的結合起來,正手攻球就是速度和力量的根基。
正手攻球對於穩固根基是十分重要的,重點要練腰帶手。
腰腹是力量的保障,能夠傳遞腿蹬之力,帶手核心是帶軟肘,放鬆的肘部是速度的保證,而腰轉動時的角速度是速度的條件。
手臂發力,看似快,一是難以結合腿部,發不出重心力量,二是容易導致肘部肌肉緊張,產生吃不住球、拉肘、翻腕、重心過高和步法跟不上等許多問題,速度上不去。
如果說你的正手攻球除了怕強旋轉外,能夠發出重心大力,又能從容卸力,銜接跟得上,就基本過關了,再要就結合強轉了。
-
8 # 功夫與乒乓
乒兵球的主流打法都離不開快攻兩個字,而快攻就是使用正手攻球的一項技術,因而可以說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的核心技術也是對的。
乒乓球打法主要有快攻結合弧圈,弧圈結合快攻,以及削球三大體系。前兩種雖然是快攻和弧圈旋轉兩個在側重點上有所不同,但都離不開快攻兩個字。而削球中也時常穿插著快攻的反擊,打對手的措手不及,收穫奇效。
快攻,是正手攻球的主流,它的特點是站臺位置比較近,動作小,速度快。多以撞擊性擊球為主,也可以在擊球時加一些磨擦性手法,藉助對方來球的力量進行回擊。中遠臺的正手攻球,則多是提拉,補以扣殺。
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快攻是打法的主基調,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弧圈旋轉是主旋律,但二者均離不開快攻~正手攻球。第三種類型的削球,現今也都結合了快攻的反擊,打對手個措手不及。前不久全錦賽,男單冠軍侯英超就是這種打法的典型。
乒乓球的反手,現在技術發展的也很快。從早前的推、搓、挑、擺,豐富了擰拉、彈擊、兜拐等手法。但無論如何,反手都受肢體生理方面的限制,在乒乓球技術中不如正手發揮的自如,乒乓球的得分仍然以正手為主。
綜上所述,快攻結合弧圈型打法,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或者是削球打法,三大乒乓球流派都離不開正手攻球(快攻)。同時,反手受肢體生理方面的限制,也不如正手發揮的更好。所以,我很贊同正手是乒乓球核心技術這一觀點。 -
9 # 蘋果188312167
也不一定。
馬琳教練吳敬平認為正手拉下旋前衝是直板反膠的基本功。正手攻球速度慢,適合業餘的練球。相反的,職業運動員都想一板打死。拉前衝弧圈比較適合職業運動員。力量大,成功率高。馬琳進國家隊,先練了正手拉前衝三個月。直板反膠正手拉下旋前衝弧圈應該是基本功,是得分的基本手段。
現在是打球的套路是反手上手,正手得分。張繼科能得大滿貫,就是反手擰拉很強,反手直接就上手了,接發球也能得分。擰拉技術出現前,接發球得分很困難。主要靠發球搶攻得分。通俗點,就是前三板技術。所以擰拉也算基本功。如果不會擰拉的話,反手臺內球很難上手。
以前臺內球只能擺短。把上手機會留給發球方。這種打法的代表就是馬琳。馬琳後來也開始練直板橫打了,反面原來是正膠改反膠了。臺內球如果挑打,很容易給對方正手拉弧圈的機會。馬琳的手感好 發球好 天賦好。許昕的手感也很好。現在臺內挑打第二板很少出現了,因為會給對方上手的機會。
-
10 # 菲比33
比如馬龍。他的正手攻球和反拉能力是無人能敵的。可能在絕對力量上他不是排第一,但在正手的使用上、正反手銜接的速度上,馬龍都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他被譽為開局王,也正是因為他能在開局就快速使用正手殺手鐧迅速開啟局面,把比分拉開差距。在東京奧運會的男單決賽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這一戰術的運用。在2017年世乒賽的決賽中,馬龍拿下賽點的那個球也是側身用正手來解決戰鬥的。
再比如孫穎莎。這次在東京奧運會上,兩次絕殺伊藤美誠,就是因為她的一個改變打得伊藤美誠措手不及。這個改變就是孫穎莎改為正手接伊藤的發球,並且在對攻中大量使用正手。再加上孫穎莎反手能扛住、發球多變化,才打出了讓華人拍案叫好的殺藤之戰。
當然,也有反面的例子。比如張本智和。他的反手擰拉、對攻都是非常好的。但在2019年度、2020年度時,他的正手是他整個技術體系中最短的那塊板。很多和張本智和打的人都抓住了他的這個薄弱環節,在比賽中死死盯住這個正手短,最終戰勝了張本智和。這也是張本智和為什麼總會在公開賽一輪遊的原因。再比如歐洲選手,普遍都是反手好,正手相對弱,所以他們打正手好的亞洲選手時就比較吃力。
透過正反兩個方面的案例,我們不難看到,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最核心的技術。
-
11 # 老胡的感想
正手攻球最符合人體工程學,力量大,容易上手,落點覆蓋全臺面,能打能拉,能搓能劈,假動作多,殺扳主要靠正手攻球。
無論直拍還是橫拍,開始練習
都是先練正手攻球,基本掌握了後才開始練反手。就是反手技術有了相當的水平,得分主要還是靠正手攻球。
回覆列表
正手攻球是一切進攻技術的基礎,透過練習正手攻球,可以掌握乒乓球的發力和重心交換,正手攻球放大以後,再有意識的加上摩擦就是弧圈球,正手攻球縮小版就是挑打,正手攻球練好了以後只要體會對稱原理就能打好反手撥球,所以說它是一切進攻技術的基礎,極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