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一生蝶夢千百回
-
2 # 使用者51182697922李思
天涯浪人
浪和君心《八聲甘州:風滿天涯》
================
靜詠君心八聲甘州,殤情撒難收。
恨春華秋夢,明月煙嵐,卻隔重樓。
筆曲情濃宵冷,何事啼鷓鴣?
百緒繞雕欄,醉步長秋。問清風怎了?
又亂寂寞懷,暮晚歸叟。
去杏花村裡,醉看鴛鴦酒。
這濁世,沉香空鬱,飄零人,怕把海棠嗅。
些許痛,鬧街迷途,墨海行舟。
====付====
八聲甘州《風滿天涯》長髮綰君心
======================================
伴悽風苦雨冷蟾宮,離緒籠心頭。
看歲華悄逝,欄杆拍遍,疊月重樓。
萬頃蒼波浩緲,霧靄繞歸舟。
百轉柔腸斷,嘆水難收。
厭顧清歡怎了,再唱陽關曲,已是窮秋。
問蕭郎哪處?綺夢最清幽。
恨如今,零花空遠,雁書沉,徒把暗香留。
天涯許,與卿攜手,四海邀遊。
-
3 # 景陽鍾
你的問題是:除律詩之外,其它的詩體也有嚴格的要求嗎?
一、詩歌體裁
詩歌形式從原始歌謠的不定型,發展到四、五、七言詩的基本定型,期間變遷無數次,從商、周到明、清,歷時四千餘年。商、周詩歌絕大多數是四言詩,漢魏六朝發展為五言,又發展為七言古體,到唐代又由古體發展為五、七言近體詩,又在五、七言基礎上創制仿古的三、五、七言的雜言詩,進而又出現了宋詞、元曲。從有文字記載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發展到今天的詩歌,中間又經歷了兩千多年,都說明了詩歌的形式和內容是相輔相成的。
詩歌從形式上一般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自由詩, 自由詩也稱新詩。
我國的古典詩歌的體裁很多,《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樂府;古詩、 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雜言。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
二、詩歌的基本特點
詩歌有自己的體裁,用以區別其他的文學形式。文學作品中一定的內容必須透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詩歌在形式上有以下特點。
一是語言精煉。詩歌的遣詞造句是語言藝術中的精華展現,詩的語言需要字斟句酌,準確地表達思想感情,具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具有較強的音樂感。詩不僅是閱讀的,而且是朗誦的, 不僅寫在紙上,而且要響在空中。詩的語言音響效果上的完整性,比起散文來要大的多。它的節奏,它的韻律,就象一條潺潺流過的小溪或一道奔騰的大河一樣,挾裹著濃郁的詩的感情,流入讀者心田,撞擊著讀者精神世界, 激起作者與讀者和諧的共鳴。
二是節奏。詩歌的節奏又叫音節,大致相當於音樂中的節拍。古典詩歌的節奏是很鮮明的,由平仄聲調的字詞有規律地排列起來,使它們具有間歇,顯示強弱,這就是節奏。節奏的長短、快慢,是由詩歌的語言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點所決定的。詩的語言應該比散文的語言具有更鮮明的節奏,而這種鮮明的節奏,是被詩的內容所決定的。一般地說,一定的詩的節奏,決定於一定的詩人由一定的社會生活或自然現象所激起的情緒波動的狀態和方向。
三是韻律。詩歌必須押韻,這是詩歌的主要特點。古典詩詞押韻要求較嚴,現在的自由詩押大致相近的韻就可以了。不押韻的文字排列,應該叫“分行排列的散文”。詩行末尾的主要停頓是和韻律有聯絡的,韻律幫助讀者把各行貫通起來,沒有韻律,詩就零落分散了, 變成了陳述句讀。韻律也是加強節奏的一種手段,韻愈密,節奏愈急,反之,韻愈疏,節奏愈緩,韻律起著震盪詩情的作用。韻有頭韻、內韻、腳韻等,詩的韻最主要的是腳韻。一般地說,讀到有韻的地方,應該有一個或短或長的頓歇。對於自由詩,節奏是起伏連綿具有規律性的聲調,韻律雖然沒有節奏重要,但韻律高吭低沉的和諧聲調,在詩中的作用也是很明顯的。
四是排列。詩的形式上的排列是被詩的情緒上的起伏所決定的,被詩的節奏、韻律所決定的。美的排列,是在視聽方面要求具有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詩歌在形式上的特徵是被它的內容上的特徵所決定,而又反作用於內容上的特徵。如果不把語言、節奏、韻律、排列等當作傳達詩的情緒的媒介,而是把它們本身當作一種目的物,也就是說,僅僅用它們來表徵所寫的“詩”的時候,那它們就註定成為空虛的完全多餘的東西了。
三、近體詩(格律詩)的特點
近體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七律第一二句稱首聯,第三四句稱頜聯,第五六句稱頸聯,第七八句稱尾聯;
2)押平聲韻;
3)每句中詞字的平、仄都有規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頜、頸二聯必須對仗。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或排律, 是按照“粘、對”規則任意延伸的作品。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
除律詩之外,其它的詩體也有嚴格的要求嗎?
有!絕句中律絕要求與律詩相同。
四、絕句的特徵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 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律絕可以看作是擷取律詩任何相鄰的兩聯而成,跟律詩一樣,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詩的平仄,講究粘對,要避免孤平,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
古絕是古體詩的一種, 早於律詩與律絕而存在,古絕是和律絕相對而言的一種體裁,古絕可以用仄韻,它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凡合乎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稱為古絕:一是用仄韻;二是不用律詩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律詩一般是用平聲韻的,因此,律絕也是用平聲韻的。如果用了仄聲韻,那就是可以認為古絕。
五、古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是指唐代律詩(近體詩) 形成以前所有的詩歌,包括古詩和樂府兩種。古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古體詩除了押韻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縛,這是一種半自由體的詩。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可歸納為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1)古風詩。古風的特點歸結起來大致如下:
(1)用韻比較自由,既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既可一韻到底,也可中間換韻;既可四句一換韻,也可以兩句一換韻;而且一篇之中可以重韻。
(2) 一般不講究平仄,不要求粘對。
(3)不要求對仗。有的古風出現對仗,那也只是修辭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
(4)句式不限:通篇可以是五言,也可以是七言;可以五言為主,雜以七言,也可以七言為主,雜以五言。至於雜言詩,
更是可以短到兩個字一句,長到十一字一句。
(5)篇幅不限:可以少到五句一首,也可以長到十韻(每句為一韻) 五十韻乃至上百韻一首。
古風不拘平仄。大致說來,漢魏六朝古詩,以五言為主,既有押平韻的,也有押仄韻的。到了唐代,詩人仿古,用韻也因襲前人,平韻仄韻互見。後來為了追求古奧,或者為了有意區別於近體,專用仄韻的古風就多起來了。但是平韻古風仍然相輔而行。這種情況一直影響到現在。但是,古風押韻的位置卻是多種多樣。在南北朝以前, 是四言句用韻的,到南朝鮑照才有了隔句用韻的七言體。
因此,古風押韻的情況就有:(1)隔句押韻的;(2)每句押韻的;(3)中間換韻的三類。
古風不用對仗。但是由於受古代駢體文的影響,唐代以前的古風有不少是出現對仗的, 主要是修辭作用, 追求的是美感。儘管如此,古風用對仗仍然是自由的, 它具有兩個特點: 一是上下句不講究平仄相對。二是本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很多是間隔相重的。
除律詩之外,其它的詩體也有嚴格的要求嗎?
詩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不僅由於它在內容上是用高度精煉的語言來抒發豐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於它的表現形式既有別於其他一切文體,同時又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髮展、演變。
詩有詩格,詞有詞譜,曲有曲調,中華傳統文化淵遠流長,萬變不離其宗。詩歌無論古今變化萬千,其體裁架構骨格是無法改變的。
日月星辰將天曉,
夜半鍾聲到客船。
-
4 # 封護勝463
除律詩之外,其它的詩體也有嚴格的要求嗎?有的,比如說絕句就要有嚴格的要求。絕句是律詩的上半部分,或者是律詩的下半部分,律詩是八句,共有四聯,而絕句僅是兩聯,共有四句。在字數上也有要求,比如說是一首七絕,共有二十八個字,一首五絕,就是二十字了。這些都是有著嚴格要求的。
再就是押韻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比如說起句是平收,最後一個字是平聲,就要開始入韻,與第二,四句押韻。如果第一句是仄收,最後的字是仄聲。就可以不入韻,僅從第二,四句押韻即可。
還有詩詞類的要求嚴格,要根據什麼曲牌填多少字,根據平仄要求去押韻,都有明確的規定,因為在過去是要譜曲的,不嚴格是譜不上唱不出的。
其它的詩體就比較寬泛了,如古詩類,現代社會稱為古風,雖然說比律詩絕句還早,但是在字數,句數,押韻,都不很嚴格,可以乾淨短促,也可侃侃而談,盡情發揮。
-
5 # 老街味道
問題:除律詩之外,其它的詩體也有嚴格的要求嗎?
前言律詩即格律詩,又稱為近體詩。舊體詩分近體詩和古體詩。
題主的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
古體詩也有嚴格的要求嗎?簡單來說,古體詩沒有近體詩那麼多條條框框,但是也有自己的要求,有的要求還非常的嚴格。
一、古體詩不嚴格處先說一下,古體詩和近體詩(格律詩)相比,有那些不同之處。
1、古體詩不要求符合格律
格律詩要求平仄相符、對仗、押平韻而且一韻到底、黏連。這四種規則違犯任何一條,都不是標準的格律詩。
但是古體詩無所謂,這四條都可以不遵守。例如杜甫的八句古體詩《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從平仄來說,格律詩有四種律句,不遵守即出律。古體詩無所謂,可以用律句,也可以不用律句,例如:岱宗夫如何,仄平平平平,完全和律句不同。
2)押韻可以押平韻,也可以押仄韻,例如杜甫的《望嶽》:了、曉、、鳥,小。
還可以通篇用鄰韻,例如李商隱的這首《井泥四十韻》節選:
皇都依仁裡,西北有高齋【齋:九佳】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陲:四支】 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泥:八齊】 到水不數尺,積共庭樹齊【齊:八齊】可以看出,此詩是三個韻部混押的,這叫做鄰韻通押。
3)不用必須對仗。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4)不用必須黏連。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在律詩中,【井】、【人】這兩個字如果平仄不同,就是失黏。古體詩不需要必須黏連。
2、古體詩不要求是齊言詩
古體詩不用必須每句字數一樣,可以是齊言詩,例如《望嶽》、《靜夜思》等每句五個字,也可以是雜言詩,例如李白《蜀道難》長短不一: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可見,古體詩的句子長短隨意。
二、古體詩的嚴格之處古體詩也有嚴格之處,體現在押韻時,2、4句韻腳的平仄必須一致。
1、絕句的押韻,不可平仄韻混押。
例如李白《靜夜思》押平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例如賈島《尋隱者不遇》押仄韻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絕句中,不能出現第二句押平韻、第四句押仄韻的情況,反之亦然。
2、長詩換韻,每一組內不可平仄韻混押
1)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5)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6)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7)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首詩6次換韻,因此有七組韻。每一組的韻腳平仄要一致。
例如,有5組兩句一押韻,上下兩句的韻腳要平仄一樣:折、雪;來、開;冰、凝;客、笛;門、翻。
有兩組4句一組的,其中2、4句韻腳必須平仄一致:薄、著(入聲);路、處。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押韻居多,這一首兩組的第一句都押韻。
結束語作近體詩不易,作古體詩簡單得多。但是沒有學習過押韻的基本知識,也不能說做出來的都是古體詩。
欣賞現代人的古體詩,如果看到絕句第2、4句的韻腳一個平、一個仄,就是沒有入門的愛好者。
不過有不少人作長篇古體詩時,忽視了換韻的韻腳平仄,這也是一個需要避免的問題。
-
6 # 鬱郎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還應該弄清楚除了律詩之外,其它詩體包括什麼呢?
律詩在文學體裁中的位置:廣義的詩包括一切韻文,即詩、詞、歌、賦。律詩與絕句並稱為格律詩,但一般認為詞也屬於格律詩的一種,因為詞也有固定句式、字數,也有平仄、押韻要求,有些還要求必須對仗。
格律詩又被稱為近體詩,用以區分古風。古風又被稱為古體詩。格律詩對體式要求嚴格。所以除了律詩,絕句和詞的規矩也很多。甚至詞的要求比律詩更嚴格。
古體詩和近體詩統稱為舊體詩,以區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新體詩。
除了律詩,絕句和詞也有嚴格要求主要表現在:
押韻方面
絕句必須押韻,必須押平聲韻,而且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平仄方面
絕句的平仄要求與律詩完全一致,律詩就是加強版的絕句。之所以說是加強版,而不是“加長版”,是因為律詩要求頷聯(第二聯)和頸聯(第三聯)必須對仗。
詞的創作要求更加嚴格相當於律詩和絕句,詞的規則更加複雜。
平仄方面
詞中部分位置的平仄要求是死的,不能有任何改變。而律詩和絕句還有拗救、拗而不救之說,詞則沒有這種補救措施。
韻律方面
因為詞最初是用來唱的,所以對韻律要求格外嚴格。例如,有些詞牌必須押入聲韻,有些詞牌必須叶韻與平聲韻混押,有些詞牌必須押仄聲韻,有些則必須押平聲韻,有些則平仄混押。
歌賦的要求也較嚴格除了上面提到的近體詩詞,賦這一文體的要求也較多,主要就是對偶、對仗和押韻。但一是由於對仗要求不嚴格,虛詞可以重複使用,二是句子長短沒有規定,所以相對於格律詩,賦的規矩還是比較寬鬆的。
-
7 # 雲卷飛山
除律詩外,其他詩體也有嚴格要求嗎?
詩歌本是人類歷史文化自然發展的產物。中國的詩歌自產生後,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中,只有共識,沒有規則。
中國歷史發展到公元五世紀,就是南朝齊梁時,以沈約為代表的一批文人們發現了漢語平上去入四聲,並以此基礎制定了格律詩,才開始有了規則。
到了唐代,詩歌文化爆炸式發展,詩歌也成了普通人進階官場的主要工具,因而有了更具體更明確的規則。
除律詩外,古體詩也有了明確規則,不過只表現在押韻方面,其他的如字數、篇幅都有相當的自由度,並無平仄對仗要求。古體詩一般有如下規定:
①詩句的最後一字叫“韻腳”,押韻的是有韻韻腳,不押韻的叫白韻腳。一般採取隔句押韻式,不押韻的兩句之間,韻腳必須是上仄下平或上平下仄,不能兩個韻腳同平或同仄卻不押韻。
②押韻可押鄰韻近韻,可押平韻仄韻入聲韻,但不能互押;平聲只能押平韻;上去聲可互押,但上去聲不能與入聲互押,入聲只能押入聲韻。中間可以自由轉換,但一般以四句為一單元。
如果不能達到上述要求,就只能屈稱為“打油詩”了,打油詩無需遵守任何規定。
唐以後產生了詞,詞的押韻規則與古體詩基本相同。
清代人戈載,根據唐宋人古體詩、詞的鄰韻通押實踐,編了一本《詞林正韻》,將平上去聲合併為14韻部,入聲5韻部,計19韻部,基本上能反映唐宋古體詩、詞押韻的通押情況。
歷史發展到近代新文化運動後,白話詩興起,即所謂現代詩,就再無任何規定了。
由於詩歌已經失去了進階官場功用,官方不可能再對詩歌作具體規定,即再行進入只有共識,沒有規定的時代。
隨著詩歌地位漸行式微,逐漸淪落為一種文化消遣,對於詩歌必須押韻這種已經有了五千年的共識,都已打破,還談什麼規則呢?任何文字只要分一下行,弄點花樣,只要會炒作,都能堂而皇之、登堂入室,摘取大獎,再談要求、規則,有意義嗎?
回覆列表
真正的詩詞應是語言和思想結合的藝術,格律詩只是最簡單的一種表現形式,每一個字,詞都有著它獨立的意韻,每一個意韻在一首完美的詩詞中都無可替代,不是必須填在古人擬定的格子中,不是指定的,是自然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