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陸最南端湛江
-
2 # 宮商角徵羽羽羽
孔子路過泰山腳下,有一個婦人在墳墓前哭的很傷心。孔子扶著車前的橫木聽了一會兒,讓子路去問問那位婦人。子路問:“你哭成這樣,就像是有很多傷心事一樣。”婦人回道:“是的,過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兒子也死於如此。”孔子問:“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回答:“這裡沒有嚴酷的政令”孔子說:“年輕人要記住了,殘暴的政令比兇狠的老虎還要可怕啊。”
苛政指嚴苛殘暴的政令、繁重的賦役。老虎兇殘吃人,婦人的公公丈夫甚至兒子都被老虎咬死了婦人都不願離開,因為苛政比老虎還要可怕。透過這樣的強烈對比,控訴了當權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壓迫。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為孔子的“德政”和孟子的“仁政”等儒家思想提供佐證。
-
3 # 羅賓漢式的人物
苛政猛於虎的意思為,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可怕,百姓寧可讓冒著讓老虎吃掉的危險,也要遠離有殘暴的政令地方。
這種苛政與儒家思想是相違背的,儒家崇尚君主要施任政、德政,才可以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亞聖孟子主張的“民重君輕”也是說,君主應該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時刻考慮百姓的生活,讓百姓過得和諧、安樂,遠離戰爭。而不是君主只知道自己貪圖享樂,把百姓置於水火之間,視人命如草芥。
古代凡是殘暴不仁的君主,最後也都是沒有好下場,比如夏桀、商紂,到最後都是會被人民推翻的。凡是施任政的君主,都是會受人民擁護的,比如夏湯,周文王,周武王。
-
4 # 惠能
寧於老虎為伴,死於虎口,也不願去接受暴虐者的統治,用反襯的方法烘托出社會政治的殘暴專橫,不堪忍受。這種水深火熱 的狀況也許有點誇張,但卻道出了一種現實:人類社會有時比獸類社會還要黑暗和兇暴,,人有時比食人野獸還要殘忍。
個人是無力反抗比野獸好要兇殘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樣的聖人,也只有哀嘆的份兒。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烏鴉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便於野獸為伍,寧為野獸腹中餐,不願做人刀下鬼。
黑暗和殘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從中看到人性的醜惡和兇殘,看到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據說,人是最怕照鏡子的。當人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實面目時,會被嚇得魂不附體。不知道我們從鏡子中看到“苛政猛於虎也”之時,會不會嚇得魂不附體?
-
5 # 啊斌哥影視
一、作品概況
苛政猛於虎出自於《十三經注疏》《禮記·檀弓下》,作者是戴聖編,為孔子對弟子的教育言論,後世多用於比喻賦役沉重。
作品名稱:苛政猛於虎
創作年代:戰國
作品出處:禮記·檀弓下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名稱:苛政猛於虎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作品體裁:散文
選自《禮記》
二、作品註釋
(1)式:同“軾”,車前的伏手板,這裡用作動詞 扶著車前的扶手板。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實在。
(4)而:乃。
(5)然:是這樣的。
(6)焉:於此,在此。
(7)去:離開。
(8)苛政:繁重的徭役賦稅。
(9)識(zhì):同“志”,記住。
三、作品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派遣子路去問訊那個婦人.孔子說:”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個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裡呢?”婦人回答說:”(這裡)沒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說:”學生們記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四、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透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生動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本性,對封建暴政的鞭撻入木三分。祖孫三代命喪虎口,令人悲憫。但可悲的不在於老虎吃人,而在於以身飼虎卻難捨其地。那悲悽老婦的一席話,那一條條離去的鮮活生命,是對當政者,尤其是昏庸殘暴者的血淚控訴。孔子提出“德治”,“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論語·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孟子·梁惠王下》)。表達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張。這則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發人深省。
-
6 # 濤某說古文
我們先來考究一下《苛政猛於虎》。
原文說到,孔子過泰山側,泰山是齊國和魯國的交界點,那麼故事應該發生在孔子35左右, 35歲那一年魯國內亂,孔子去了齊國,會經過泰山,當然也有可能是從齊國回來,什麼時候回來的,不清楚,不會晚於孔子47歲,這是這個故事發生的大概時間,時間不會再往後靠,因為孔子50歲在魯國掌權,之後南下週遊列國,不可能往北走。
其次故事發生的地點,有可能是魯國也有可能是齊國,按照猜測更有可能是齊國,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說這句話應該也是去齊國見聞之後說的,在孔子眼裡魯國比齊國還是‘高階’一點,孔子一直對魯國心存希望和懷念。
《苛政猛於虎》出自《禮記》,《禮記》是西漢戴聖彙編,其文原著者已經無從考究,據學者研究《苛政猛於虎》出於戰國末年,我們知道戰國末年各國征伐極為殘酷,一場戰爭投入就是幾十萬人,戰敗一方經常遭到屠城,血流成河,所以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通常比較冷靜甚至極端,說出的故事大多比較一針見血,這就是《苛政猛於虎》這篇文章誕生的時代背景。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太多了,墨子,孟子,莊子,韓非等等,都大量引用,至於真偽實在難說,就《苛政猛於虎》而言,裡面的故事不大像孔子所說,有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孔子的政治是貴族的政治,只關心貴族階級有沒有守禮,有沒有做到仁義禮智信,關於民,孔子是不怎麼關注的,孔子對民的要求是按照季節生產(使民以時),這不奇怪,孔子時代的戰爭規模很小,而且很有‘禮貌’,打輸的一方逃跑50步,是不能再追了的,戰爭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參加。所以孔子的總是溫文爾雅的,像子路這種直性格牛沖沖的人孔子會經常敲打的。
在乎民的是孟子,孟子已經是戰國中期了,戰爭都是平民參加,戰時打仗,閒時務農,百姓水生火熱,戰爭成了貴族的‘遊戲’,所以孟子才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事實上《苛政猛於虎》更像是孟子的思想,孟子跟梁惠王說: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用棍棒殺人和用刀殺人,有什麼區別?梁惠王回答說,無以異也,沒有區別。孟子又問,以刃與政,有以異乎?那麼用刀子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什麼區別?梁惠王說,也沒有區別,然後孟子說,現在大王的廚房有肥肉,馬欄裡有健壯的馬,而老百姓卻面色飢黃,野外屍浮遍野,這就是領著野獸在吃人。孟子的這個說法和《苛政猛於虎》如出一轍,一針見血。這就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
此文真偽存疑,但是絲毫不影響文章的警示作用,故事說的是一個悲慘的夫人,家人死於老虎之下,但是更願意躲避苛政,反應人們懼怕苛政,渴望仁政。但是從歷史來看不管苛政還是仁政,取決的是‘大王’仁之與否,民始終處於‘靠天子吃飯’的局面,老百姓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
7 # 唐志律師
民眾的眼睛
-
8 # 登攀
一,《苛政猛於虎》出自《禮記》。《禮記》中的內容,包羅永珍,大都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苛政猛於虎》一文,短小精悍,僅僅幾句簡短的對話,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嚴苛的暴政比老虎都兇猛。所以,即使家裡人都快被猛虎吃光了,還是不願離開這個雖有猛虎,卻沒有苛政的地方。
三,透過本文,我們能夠從本質上更加清晰地認識封建社會:黑暗腐敗,苛捐雜稅嚴重,當官的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而廣大的人民群眾雖然受苦受累,卻還是被逼迫的沒有出路,沒有奔頭,不能當家做主。本文和後來的《捕蛇者說》,《賣炭翁》,《憫農》等作品要表達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諷刺當時的社會,表達對人民的同情。
四,對照古今,告訴我們要珍惜新社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也確實是這樣:黨的政策英明,人民當家做主了,日子越過越紅火,真是新舊社會兩重天!
-
9 # 逍遙歷史交流閣
這個典故是這樣的:
春秋戰國的時候,孔子周遊列國。
有一次,孔子過泰山側 ,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
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
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
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夫子就是孔子,這是孔子對弟子子路說的話。他就是讓子路明白苛政猛於虎的道理。)寧願冒被老虎咬死的風險,也要搬到苛捐雜稅少的地方去的心理。
孔子過泰山之側,見到一個婦人在墓地旁邊悲哀的哭泣。孔子過去聽,還叫弟子子路 問婦人為啥哭泣。子路問:你哭的樣子好像有很大的憂傷的感覺。
婦人說以前我舅舅死於老虎口中,我的丈夫也死於虎口,現在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吃了。
孔子說:既然這樣你為啥不離開這裡?這個老婦人回答說因為沒有苛刻的稅賦,所以孔子說:嚴苛的稅比老虎還要猛。
這個就是苛政猛於虎的典故。可見稅務繁重令老百姓吃不消,稅收太嚴重甚至比老虎還要厲害。這種厲害會影響收入,影響生活質量,這就是孔子感嘆苛政猛於虎的典故。
回覆列表
出自《十三經注疏》本《禮記·檀弓下》。這篇文章透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生動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本性,對封建暴政的鞭撻入木三分。祖孫三代命喪虎口,令人悲憫。但可悲的不在於老虎吃人,而在於以身飼虎卻難捨其地。那悲悽老婦的一席話,那一條條離去的鮮活生命,是對當政者,尤其是昏庸殘暴者的血淚控訴。孔子提出“德治”,“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論語·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也”(《孟子·梁惠王下》)。表達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張。這則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