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三維觀時空
《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按《水經注》:“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
據《禮記·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嶽與四瀆。
《史記·殷本紀》:“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
“四瀆八流”都源出名山,河出崑崙,江出岷山,濟出王屋,淮出桐柏。
漢、唐史書記載,魯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濟水在南,源水居中,黃河最北,濟南即因為地處濟水以南得名。濟水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稱允水,東流稱濟水。東漢以後,黃河改道,在武陟、修武間,濟水注入,經河北、山東兩省入海,河南境內已無濟水,而山東境內的菏水、汶水等仍沿濟水故道匯流入海。所以唐代人改稱清河(後又稱大清河或北清河),以別於古之濟水。據說因水色清澈而得名。從此,山東境內只知有清河,而不知有濟水了。
-
3 # 阿里小泰
濟水簡稱濟,古時沇、渰、奄、兗、渷都是指濟水。王大有先生在(中華源流 )考證,濟水就是黃帝成於jishui的姬水。古代滎澤、雷澤、大野澤可就是濟水攜帶黃河淤土填平,形成現在廣闊平原,因此孕育出個華夏農耕民族。(禹貢)分天下為九州,兗州為之一,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古代航運佔重要地位,濟水向南透過泗水、淮河、大江連線徐州和揚州及荊州 ;向東北直通青州;向西直通豫州,進入大河聯通冀州和雍州。所以,大禹治水打通了連線濟水和泗水的荷水(現洙水),即治理了水患,又疏通了航運。定陶,現在不出名的古地,也成了當時的天下中心~曹國在這裡建國,發展漕運業;范蠡在這裡經商富可敵國;劉邦在這裡登基開四百年漢朝基業。
-
4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古代皇帝祭祀的大山是“五嶽”、大江大河是“四瀆”,“四瀆”即:南北順序為長江、淮河、濟水、黃河。黃河、淮河、長江目前仍然存在並用始稱號。但是,因濟水而得名的濟水發源地河南濟源和齊魯大地名城的山東濟南,名氣不減當年。自古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因河水改道,如今濟源、濟南變成了黃河邊上的城市。自唐朝以來在山東的原濟水已換名,如今的人們只知清河,不知古濟水!
-
5 # 珞珈山的貓
也許即使濟水今天依然存在,你也會認為他不那麼重要為何能夠位列五嶽四瀆。但如果你瞭解中華民族文明的程序史,你會發現濟水可以與黃河並列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濟水雖然消失了,但我們不難還原出它的軌跡。無論是《山海經》,還是歷代的史學著作,都對其有過詳細的介紹。而且根據今天的地名河南濟源,山東濟寧,山東濟南以及所轄的濟陽,可以清晰地看出濟水的流向。直接看圖直觀瞭解下:從圖上可以看出,從北到南依次是黃河、濟水、淮水和長江。很多人也發現了濟水所流經的位置正是今天黃河的河道。在就不難解釋濟水消失的原因了。歷史上黃河從來都不是一條安分的河流。經常的變更河道使得百姓和朝廷苦不堪言。同時也吞併了一條古老的河道——濟水。
從夏朝的地圖不難看出。古代的中國文明發源於黃河濟水淮水和長江之間的流域。因此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中國,逐水而居的先民們,對於河流的感情是多麼的深厚。再看橫亙在華夏大地上的四條河流。黃河洶湧渾濁且河道飄忽不定,長江險峻更為洶湧且兩岸多山脈。淮河地勢過低易受洪澇災害。而濟水溫文爾雅,水量適中,水流清澈,且穿過河南、山東兩個農業大省(在古代便是農業大省)。因此,濟水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說,其作用不亞於其他三條河流。看一張中國古代文明遺址的分佈就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與濟水的關係甚至要超過與其他三條河流。
從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佈可以看出。濟水兩岸孕育了燦爛的古文明,如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可以說為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濟水也與黃河、淮河、長江以及五嶽構成了我們祖先眼中的世界和宇宙。他們在我們的祖先眼中是神聖的,是大自然賜予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因此,請不要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以前的事情,尊重歷史,敬畏自然。
-
6 # 王一攝
古人把流入大海的河流稱之為瀆。由於地理知識原因,當時的人們認為流入大海的河流只有四條,分別是黃河、濟水、淮河、長江,並把它們稱之為四瀆。由於黃河屢次改道淤積,濟水早已不復存在。不過,由於一些地名的存在,如濟源、濟寧、濟南、濟陽等,仍然能看到當年濟水的印跡。
-
7 # 老楊狼
《爾雅·釋水》雲:“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何謂“瀆”,翻譯下就是有獨立源頭,並能入海的河流。唐代以淮為東瀆,江為南瀆,河為西瀆,濟為北瀆。“濟”能躋身四瀆,可見在當時地位非同一般。
濟水,同長江、黃河、淮河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尚書·禹貢》《詩經》《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等著作裡均有明確記載。
資料顯示,濟水發源於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據說,太乙池的水向東潛流七十餘里,至濟源城北雙源噴湧而出,西源為老龍潭,東源為濟瀆池。兩源分別流出的龍河和珠河,在濟源交匯,形成古濟水,流經河南、山東,三隱三現,終入渤海灣。
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濟水在縣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東源週迴七百步,其深莫測;西源週迴六百八十步,深一丈,皆繚以圍牆,源出王屋山。”
但濟水一直收到黃河的影響。岑仲勉在《黃河變遷史》中講:“濟水在黃河的影響下,其規模、流程、入海也不斷變化”。至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封縣(今蘭考)銅瓦廂決口,潰水折向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由利津入海,從此古濟水徹底消失在河流版圖。
為什麼濟水能列入四瀆呢?我認為,一是四瀆之說比較早,而當時濟水還是比較有氣勢的,而且因為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人才輩出,文化繁榮,所以能列入四瀆。 二是一種傳承,一種精神。這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許敬宗的一段對話即可看出。李世民問許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載祀典,濟水甚細而尊四瀆,何也?”許敬宗答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
-
8 # 河南這些事兒
為什麼濟水能夠與黃河、長江、淮河並列?
在《爾雅·釋水》中有這樣一個解釋: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意思就是說這四條河流都是發源單獨流入到大海里,早在2000多年前,是影響我國中原地區先民生產生活非常重要的一條河流。
濟水起源於現在的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從王屋山起源後深入地下,一直到濟瀆廟才露出地面,後在滎陽、山東定陶等地陸續露出地面,三隱三現,非常神奇。濟水河流清澈,因此在歷史上也叫大清河,過黃河不渾濁、三隱三現獨流入海,這便是並列為四瀆的重要的原因。
然後大約在魏晉時期,河南境內的濟水已經消失,1855年,黃河在河南境內決口改道奪了濟水河道,至此濟水徹底消失。
如今在它過去的河流沿線有濟源(濟水的源頭)、濟南(濟水的南部)、濟寧(濟水安寧)、濟陽(濟水以北,古代以北為陽,以南為陰)等地名,在濟源濟瀆廟依然完好的儲存,還有一條濟水大街在訴說著濟水過去的往事。
-
9 # 科普大世界
我們都知道五嶽為天下名山,其實在古代,不單有五嶽,還有四瀆,《爾雅•釋水》中記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這四條大河分別是長江,黃河,淮河(古稱淮水)和濟河(古稱濟水)。長江,黃河,淮河這三條大河如今都還在,但是濟水卻消失了,而這條消失的大河,不單對中華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神秘莫測。
古代的吉水發源於今天的河南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濟源之名就是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這裡北依太行山,西接王屋山,濟水就發源於王屋山上的太乙池。
但奇葩的是這條河流出之後竟然在地面上看不到河流,因為它總是穿行於地下,很長距離都是地下河,其水源出太乙池之後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里,到濟瀆和龍潭才湧出地面,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並行不長距離,未出濟源市又交匯成一條河,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不久後再次潛流地下,穿越黃河而水不渾,到了滎陽再次神奇地浮出地面,分為南濟水和北濟水,南濟水或流過濟寧,其流經原陽時又第三次伏行於地下,至山東定陶後與北濟水會合形成鉅野澤,之後折向東北與汶水匯合,再轉向東北入海。
濟水三隱三現,時而匯成大湖,時而分開流動,百折入海,神秘莫測,其流向在《禹貢》中也有記載:“導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邱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古濟水沿岸也孕育出了燦爛的古文化,比如著名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都和古濟水的滋潤有很大關係關係,而且直到如今,中國的一些城市等地名也是以濟水命名的,比如濟源、濟寧、濟陽、濟南等,所以它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古人將它與長江,黃河與淮河並稱,並不誇張。
濟水這條大河流經河南、山東兩省,蜿蜒流動一千公里左右,而且能形成面積廣大的湖澤,為什麼在歷史上就憑空突然消失了呢?其實這都是由於水量更大且含沙量巨大的黃河造成的,在有記載的歷史中,黃河經歷了一千多次決口,26次大改道,曾經北從海河入海,南從淮河入海,而如今黃河入海的河道,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古濟水的河道,另外還有山東境內的大清河和小清河河道,所以濟水的消失,實際上是由於黃河奪了它的河道造成的,這條河已經融入黃河之中,它的河水也在黃河之中奔流著。
回覆列表
在中國傳統的國家祀典中名山巨川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對五嶽的崇拜就延續到了今天,許多人家習慣在門前擺一方“泰山石敢當”以求驅邪避難。山以五嶽為雄,河以四瀆為靈。與五嶽崇拜相對應的是對大河的崇拜,《水經注》中以:“江、河、淮、濟為四瀆。”這就引發了小夥伴們的疑問了,長江、黃河、淮河作為傳統中原地區三條最雄壯的大河被人們尊奉祭祀毫無疑問,已然從地圖上消失的濟水與之並列是何說法呢?諸位看官莫急,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在說濟水之前我們首先得講明何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這句話中四瀆含義一目瞭然,四瀆就是有獨立的源頭並獨立注入大海的河流。以此標準來看長江、黃河、淮河,確實符合標準,可以為“瀆”。但是如果僅僅是獨立發源,獨立入海而沒有別的殊異之處想必濟水也不能位列四瀆與長江、黃河、淮河平起平坐。(濟水河道)
我們翻開今天的河南、山東兩省地圖,已經看不到濟水的身影了,只留下了濟源、濟南、濟寧、濟陽等幾個與之相關的地名來回應歷史。濟水有文字記載的時間很長。早在《禹貢》中就有記載:“導流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段文字基本交代清楚了濟水的方位走向,而“入於河,溢為滎”六字發人深思。既然“入於河”又如何“東入於海”?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溢為滎”三個字,這也正是濟水的獨特之處——三潛三現。
原來濟水發源於濟源的王屋山,發源以後潛入地下,直到濟瀆廟才露出地面向東南流,這個時候方始以“濟水”為名,此為濟水一潛一現。經過溫縣後南流注入黃河,過黃河後於鄭州西北滎陽縣的滎澤(古澤名)露出地面。
實際上此時濟水已經注入黃河併成為黃河的支流了,但是古人看到黃河水濁,濟水水清,黃河南岸的滎澤亦清,就異想天開的認為是黃河水輕,濟水水重,濟水並非流入黃河而是從黃河下面穿過再從滎澤流出。有趣的是大自然給人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滎澤流出的濟水當是黃河下游的分叉,只不過由於滎澤這個大湖有沉澱泥沙的作用,才使得流出的黃河叉流再次變清使古人誤以為是北岸的濟水穿過黃河流到了南岸,此是濟水之二潛二現。滎澤因為長期的泥沙淤積而在唐宋以後逐漸消失了。濟水出滎澤後經原陽(黃河改道前此城在黃河南,濟水北)再次潛入地下流經數百里至山東定陶現出地表,繼續向東匯入菏澤(古澤名)又納汶水為支流後入海,此為濟水之三潛三現。濟水自發源至入海經二千餘里可謂一波三折,故而憑藉其獨立發源,獨立入海,又三潛三現,入黃河而不與之混的品質得以位列四瀆,至今祭祀不斷。
(河南濟源濟瀆廟)不過令人惋惜的是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氾濫,黃河氾濫的範圍非常廣泛,北至燕冀,南達江淮!所以濟水自滎陽以下的河段最終被黃河奪取,東流入海。濟水邊的濟源、濟南也都成為了臨黃城市。不過祭祀濟水水神的濟瀆廟仍然儲存完好,祀典延綿,成為四瀆廟中的孤例。
參考文獻:《禹貢》、《水經注·濟水》、《漢書·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