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喬素華二級心理諮詢師
-
2 # 心理衛生工作者董淑花
態度是聯絡個體內、外世界的橋樑。態度是個體對特定物件的總的評價和穩定性的反應傾向。態度包括認知成分,情感成分,行為傾向成分。一般的說態度的三種成分是協調一致的,在它們不協調時,情感成分往往佔有主導地位,決定態度的基本取向與行為傾向。但事實是行為又會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那麼行為決定態度還是態度決定行為個人認為取決於這個人意識層面的態度和行為。態度含有行為的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認為態度決定行為,透過態度可以預測人的行為 。態度是行為的重要決定因素,在個體具體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還受情境、認知因素,甚至過去的經驗與行為的影響。例如一箇中學生因某件事被父母破口大罵時,產生的態度是非常的生氣、憤怒、委屈,但他的行為確是乖巧和遵從並以父母的意願去做事。因為行為的調整,他的態度也轉為原諒父母、理解父母,不在憤怒而選擇壓抑自己。所以態度和行為相互影響,相互決定。一個憤怒的態度,可能決定我們大大出手的行為;一個微笑的行為,可能把鬱悶的心情調整為平靜。那麼意識層面是我們的情緒腦掌控了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理性腦掌控我們自己,即態度、行為就會截然不同。通常在沒有意識層面,應該是態度決定了行為,行為影響著態度。
就如下圖,當第一眼看到這幅圖,如果態度是喜悅的,那麼行為可能也是積極的。若態度是惡劣的,那麼可能會挑剔圖文相配不合適,甚至說作者有“問題”。每時每刻知道自己的態度和行為,那麼態度和行為可能會相互的監督,讓我們做出更準確的決定。
純屬個人觀點,希望給予修正和交流。
-
3 # 緣2199
我覺得是態度決定行為,所謂的就是心態,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心態對了所做的一切都對了,心也就是態度決定行為!
-
4 # 5分鐘心理
他們行為和態度之間的關係是這樣一個公式:行為是態度決定的,態度是人格支配的,如果態度改變了,相對人格儲存的那部分態度改變了的東西也就被剝離出去了,但人格中所存在的沒有被態度改變的部分,依然完整的存在著,那麼,依然是人格支配的態度,態度決定著行為的體現。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體現都是由態度決定的,而每個人所表現出的態度,都深深植入在人格當中,這就是我們有的時候再說這個人的態度怎麼這麼堅決這麼固執,怎麼苦口婆心的去勸他,和他講道理,而他卻一點都沒有改變,這就是態度的根子,深深的紮在相對穩定的人格里,所以你讓他突然的改變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患者,其病症治癒的難度就在於態度很難改變過來,他們就是因為認知形成了新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恰恰是一種病態的與事實或實際狀況不相符的狀態下形成的,而形成的這種態度又深深的植入到他們的人格當中,產生了人格異常發揮,讓這些異常的人格去支配他們的態度而而形成了病態化的行為和體驗。
也可以這麼說,雖然是人格特徵形成的態度而產生的行為體現,但是當態度接受了某種東西,同樣能夠促進人格的改變,而人格的改變也就相對維持了態度所接受的這些東西而形成的行為體現,這基本上就是一個順序化或反順序化的迴圈,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態度所接納的,那就是非常堅決的,同時也可以改變認知。
這就是態度的“遊離性”的特徵所決定的,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中,人對任何事物的態度都有可能隨時的改變,但未必是真實的改變,因為他所存在的態度也許是假象來應付他所需要生存或者某一項需求的目的而改變的,這種改變是有需求的目的,但是這種態度絕非來源於自身的人格特徵,而能夠改變的原因是由於環境或情境造成的。
當這種態度在不斷改變的前提下,突然維持在某一特徵的態度表現下,持續時間長就會造成認知上接納,這時態度所表現出的特徵也就出來了,他可以將這種態度植入到現有的人格當中而改變人格特徵,或瞬間出現人格解體,一般維持在幾秒或幾分鐘之內?這時所產生出的人格,就會想入非非,而造成一種自身身體上新的體驗。
這就是態度,長久以來接納了一個不應該接納的思維格局而形成的人格改變,而這種人格改變也就依然能驅使著後來的態度存在,也就相應的支配了行為的體現,而這種行為體現是由人格改變,而體現出的態度,驅使的基本上都是病態化的,尤其是某些精神障礙的症狀,更能充分的體現出來。
所以,行為是受態度而支配的,態度與人格之間都是相互迴圈的,但是在正常情況下,態度是影響不了人格的,可以說人格始終影響著態度,但當態度接納了某種東西,也就是人的思維一直在受到某種影響,當然也可能是突然改變(不多),尤其是這種接納維持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就會對人格產生影響或變化,這時變化了的人格同樣會影響態度的變化,也就等於同樣支配了由人格改變了的態度所體現出的行為。
-
5 # 皓爸生活日記
大家好,我是皓爸!今天和大家聊聊行為決定態度,還是態度決定行為!其實,這個問題挺矛盾的,兩者應該是相互存在的!我個人的觀點,兩個都各自影響一半!去做一件事,從中得到了態度,在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會用之前的態度來去行動!比如說,我第一次嘗試了一種新的食物,以前沒有嘗試,吃過之後感覺很不好!甚至有點害怕吃了,以後再遇到沒有吃過的菜,我就會拒絕嘗試!不管別人說的多麼好吃,我都會拒絕!這個舉例就是說明,行為決定態度,態度也可以決定行為!所以個人覺得,這兩個相互的!
-
6 # 漸棄
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我們先拋開行為不說,僅僅說一下態度。如果這個所謂的態度包括內心的自覺性和外在的自律性。那這個行動我們也就不需要再去說了。
如果非要把它們兩個放在一起說,其實的答案更像是一滴水加上另一滴水。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水滴。本質上並沒有多少區別。
而決定態度和行為的,第一個叫現實。在現實面前所有的行為和態度,都是為他服務的。更高層次的叫理想。在真正找到理想的人面前,所有的態度和行動都是沒有意義的,它們會化為生活的常態。肚子餓了就去吃東西,你會去問一聲我為什麼肚子餓?為什麼要吃東西?
停止無意義的思考。其本身便已經高於思考。
-
7 # 秋風隨落葉共舞
心態決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定向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對待事和物,你的心態是否積極向上,決定了你會付出怎樣的行為,你正負能量的行為養成了你是習慣的好壞,習慣一旦養成,也就成型了你的性格,而你的性格最終左右了你一生的命運。
-
8 # Kris心理時間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態度和行為之間是可以相互影響的。
一方面,態度能夠決定行為。這是符合行為的內驅動機,也符合認知-情感-行為的ABC理論。
1)認知(cognition):指個人對外界物件的概念和印象。它包含人們如何去理解有關的事實、知識和信念。比如,我覺得長跑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
2)情感(affect):指人們對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以及由此引發的情緒狀態。比如,我覺得長跑很痛苦還是很享受。
3)行為(behavior):指人們基於行為和情感,產生行為傾向。比如,我覺得長跑對身體好,跑步讓我覺得快樂,我願意去跑步。
最終,你做出相應的行為。
這就是態度影響行為的過程。
另一方面,行為也能影響態度。這種由於行為習慣影響態度的方式,常見於“挖掘使用者痛點”的產品經理們。
人們對於一些事情的態度取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你的親身經歷。
比如,你第一次去玩潛水的時候,感覺特別爽!沒有遇到任何身體不適的感覺,有靠譜的潛伴和教練保護,看到了海底美麗的風景,可愛的魚蝦蟹。這次的體驗,就影響了你對於潛水這件事情的積極態度。你可能會從此愛上這項運動,甚至安利給別人。
你可能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是你看到了別人的行為,也會影響自己的態度。
身邊人的經歷往往讓使用者更有代入感,彷彿自己使用了這個產品也能收穫同樣的效果。微商、小紅書等基於社交圈的分享一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使用者的這個心理。
產品屆有一句經典的名言,“使用者的習慣都是培養出來的!”
行為影響態度的應用疫情當下,很多單位會在進門處擺放免洗消毒液,供大家消毒雙手,其實就是利用了行為影響態度。
試想一下,沒有擺放的時候,你可能會因為嫌麻煩而忘記洗手。但是,擺在眼前,別人都在用,你難免也會消毒,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你便覺得進門消毒這不錯,你說是不是呢?
願你依然愛這個世界!
Kris,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專業的解讀與分析,用心理學知識指導育兒與職場,講心理,我是認真的!
回覆列表
態度包括認知與情緒,實是上態度與行為的關係即認知,情緒,行為三者的關係。這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又相互依存的,沒有一樣是可以獨立的。否則即為異常狀態啦,個人意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