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養生鄭芝環
-
2 # 智多星軍師律師
溼氣人體儲存水氣,水腫。如有人游泳不把水氣摸幹慢慢從毛孔,面板浸入體內很難排出,如果水氣嚴重會把某一部位骨頭變質,變型讓患者疼痛難忍!好比是一個鏍絲母變型無法扣緊機器固定!
-
3 # 養生起跑線
人體內會有溼氣主要是生活習慣和環境造成的。
1⃣️睡不夠,經常熬夜。2⃣️口味重,愛吃肉特別是有的人無肉不歡。3⃣️愛吃生冷,特別夏季愛喝冷飲,吹空調。4⃣️喝大酒,會造成酒溼。5⃣️運動量少。6⃣️老坐著,不愛動。7⃣️冬季穿的太少,容易寒溼。8⃣️身處的環境不通風。9⃣️地處溼氣重的區域。
-
4 # 家庭醫生線上
溼氣,是中醫所說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如果體內溼氣重,就會導致水溼內阻,常常引起全身的不適,其原因是溼氣會侵入五臟六腑:溼在脾,則脾虛,溼在胃,則胃弱,溼在腎,則腎虛,溼在肺,則肺弱......五臟六腑不調和,溼氣根本不可能完全祛除。溼氣會在外導致很多表症,如面板油膩,口乾口苦,嗓子幹癢,長痘,溼疹,腰痠背痛等等。那麼,人為什麼有溼氣?溼氣怎麼治?
人體記憶體有溼氣,究其原因,不外乎外因與內因所致。
外因:外在的環境,也就是溼邪進入到了身體。比如長期呆在溼氣重的地方,比如淋了雨還不及時擦乾,比如晚上洗頭沒吹乾就睡覺,讓外界的溼氣進入到體內。溼氣進入身體後常常奔著脾胃去,導致脾的運化能力下降,而這又會容易導致體內生溼。
內因: 脾胃虛弱,飲食不當、習慣差,導致脾運化能力下降而生溼。脾主運化,吃進來的食物透過它來運化出精微物質,剩下的糟粕排出體外。當脾胃虛弱者,便會導致脾虛、運化能力下降的時候,精微物質就沒法完全提煉出來。
對付溼氣,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潮溼環境。日常生活注意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還應注意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直接睡地板。
2,飲食清淡適量。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少食甜膩食物,避開生冷食物,少飲酒。
3,常喝薏仁茶祛溼。溼氣重的人可以喝薏仁茶來祛溼,方法是:取薏仁茶一小包,玻璃杯注沸水200ML左右,待茶葉侵泡3-5分鐘即可品飲,每日一至兩次即可有效祛溼。薏仁茶採用薏米仁、赤小豆等精製而成,祛溼效果極好。
4,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可以試試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
5 # 拿果吃
溼氣“清潔工”找到了,除溼不輸山藥,平時常吃,溼氣繞道走
白居易有一首詩是這樣描述三伏天的:“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長達40天,自從入伏以來,各地都進入了“桑拿”模式,又高溫,又潮溼。
而中醫認為:三伏天雖然難熬,但是卻是養生的好時節,養生的關鍵,也是在於排溼氣。
什麼是溼氣呢?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我們人體新陳代謝後產生的廢水,而當身體無法排出這些廢水,就會越攢越多,從而影響身體。
排溼氣並不簡單,想要排出體內溼氣,就需要先了解溼氣從哪裡來?主要是分為兩個源頭,一個是外溼,一個是內溼。一、外溼
外溼其實就是環境產生的溼氣,夏季高溫多雨,空氣含有大量水分,如果我們不注意防範,很容易就會使溼氣入體。
二、內溼
5個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讓身體不經意間溼起來1、長期坐著不動,這也是如今很多上班族、學生黨的習慣吧,久坐不動容易使身體代謝變慢,降低我們的運化能力,溼氣無法排出,所以說,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積攢溼氣。
2、飲食口味太重口,比如太鹹、太辣、太油膩等,這類食物往往容易影響脾胃功能,脾胃功能一旦受影響,就會影響身體排溼。
3、長期熬夜,容易引起脾虛,而脾虛則影響溼氣排出,所以長期熬夜,身體得不到休息,溼氣也會越來越多
4、喜歡飲酒,這是加重溼氣的關鍵所在,酒助溼邪,儘量還是少喝酒。
5、貪涼,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
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平時表現的並不明顯,但是隻要你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以下幾點表現1、大便粘稠,容易粘馬桶
當自己排便的時候,發現比較粘稠,很難沖掉,那就代表需要排溼氣了,這種情況主要跟飲食有關,比如吃了比較刺激油膩的食物,就容易讓溼氣入體。
2、舌苔又黃又厚,有口氣
正常的舌頭,應該是淡紅色,舌苔薄而均勻,而當你發現舌苔又黃又厚,明明已經刷過牙,但是還是有口氣,這樣的情況就代表你體內溼氣過重。
3、臉上容易出油,長痘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溼氣重往往是脾胃虛弱引起,從而導致體內水液失衡,所以臉上容易出油,還會有長痘的情況。
4、頭暈沒精神,容易犯困,中醫認為,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容易堵塞我們人體的“清氣”,使其無法上升至頭部、四肢,所以會出現頭昏發脹,無精打采,還容易犯困的情況。
5、沒食慾,吃一點點就飽,當你覺得自己的突然沒有食慾,而且很累沒有精神的時候,多半是體內溼氣過重了。
上述5個表現是體內有溼氣最常見的表現,但凡中了一個,就代表身體提醒你要除除溼氣了。
正如前文所講,三伏天養生的關鍵是除溼氣,一說到除溼氣,很多人想到的應該就是吃山藥吧,但是吃多了容易肚子脹。
那麼還有什麼食材是可以排溼氣的呢?中醫推薦一個食療方:赤豆無溼茶
準備:薏苡仁、赤小豆、芡實、紅豆、大麥、橘皮、苦蕎、梔子、甘草等9種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製成赤豆無溼茶,每天用開水沖泡3-5分鐘,能夠排出體內堆積的溼氣,一個月之後,你的身體會越來越輕鬆。
這個食療方主要的3個材料,千萬不能少
薏苡仁:溼氣的“剋星”,有健脾養胃,利水滲溼的作用
赤小豆:消除水腫,清熱退黃
芡實: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的作用
另外,做好預防也很重要,千萬不要等到溼氣入體了,才想著排溼,要知道,預防比排溼要簡單得多。一、堅持鍛鍊,不要因為夏天高溫就放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迴圈,讓溼氣跟隨汗液排出體外,可以選擇傍晚或者清晨,氣溫沒那麼高的時候做運動。
二、堅持泡腳,睡前泡一下腳,可以緩解疲勞,還可以預防溼氣,是三伏天養生不錯的一個方式,對身體是有益的。
-
6 # 醫聯媒體
溼氣重的情況,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那麼人為什麼會有溼氣的存在呢?存在有溼氣的時候,此時要怎麼進行治療好呢?
溼氣的產生,可能是由外在的環境所導致的,即溼邪進入到人體內。如果一個人長期呆在溼氣重的地方,例如在洗好頭後,還沒吹乾就開始睡覺了,此時就會導致外界的溼氣進入體內,最終導致其機體脾的運化能力下降,最終導致體內生溼的情況發生。
此外,如果機體本身脾胃較為虛弱,與此同時所進行的飲食不當,則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脾運化能力下降而出現生溼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虛弱的患者,往往會出現有脾虛和運化能力下降的情況,此時患者們對於精微物質,往往無法完全提煉。
要想更好治療機體記憶體在的溼氣,在平常的生活中,大家要注意避免潮溼的環境。儘可能減少自身暴露在潮溼環境中的機率,注意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也不要直接睡地板。適當的食療,對於治療溼氣所具有的好處也是不少的。患者們此時可以選擇喝薏仁茶進行祛溼,一般每日飲用一至兩次,即可達到有效祛溼的目的。
指導專家:陳寶財,醫學碩士,主治醫師,滄州市人民醫院國醫館。
-
7 # 獸醫新同學
溼氣也是溼邪,病的一種,之所以稱之為溼邪,主要是因為溼氣無孔不入,現代人,尤其是現代年輕人,基本上人人有溼氣,各個“溼漉漉”啊!
人為什麼有溼氣?正常的水氣人人都有,水分是保持身體各個器官形態或者正常運轉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體的水氣含量都是有比例的,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一到水分少了,身體馬上就會出現面板乾燥,疲憊無力,便秘以及高血壓的症狀。但是水分多了,人也受不了。多餘的水分排洩不出體外,在體內距離,這就產生了溼氣。
溼氣往往都是伴隨著其他六大邪氣侵襲人類身體健康的,這六大邪氣分別是風、寒、暑、溼、燥、火。其餘的五大邪氣與溼邪構成諸如風溼,溼熱,乾溼等一系列的症狀。
怎麼能看出自己身患溼氣?身患溼氣的人,有一下幾點是肯定會有的,如果你僅僅有一項兩項符合,那麼還不嚴重,如果多項都符合,那麼你肯定溼邪侵襲,要抓緊治療了。
一,看大便
正常人的大便是溼潤有形狀的,起碼是柱狀體,但是有溼氣的人,大便是軟的,沒有形狀,而且大部分都特別稀。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大便粘在馬桶上,非常不容易衝下去。當然,如果你前一天吃肉吃多了,大便也比較粘,不過經常吃肉的人,身體肯定溼氣重。
二,睡眠
現代人,因為夜生活豐富多彩,所以睡眠都比較晚。但是如果你是那種睡夠了8個小時還艱難起床的人,那麼你需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溼氣在作祟。
很多人睡夠了,早上起床也特別困難。主要溼氣重,讓人打不起精神。
三,愛出油
這裡說的愛出油,實際上和面板自己頭髮有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需要經常洗澡洗頭髮。因為面板和頭皮會分泌油脂來保護它們,可是如果溼氣重的人,面板出油特別嚴重,洗完一會就感覺油膩膩的。同時,頭髮愛出油的人,也是溼氣重的表現。
還有多種身患溼氣的情況,自己對比一下表格,檢查一下是不是身患“重疾”了。很多人不以為意,覺得溼氣沒什麼了不起。其實溼氣不嚴重沒事,但是嚴重了以後,身體每況愈下,健康程度一天不如一天。很多人因為簡單的溼氣最後慢慢演變成風溼,腫瘤,最後發展到癌症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溼氣怎麼治?得了溼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以為意。溼氣是日漸積累的,所以祛除的時候,也是比較緩慢的。很多人推薦吃薏米或者喝薏仁茶。但是我想說這種方法緩慢不說,也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果,所以最好的方法首先排除薏米法~
①艾灸
這裡把艾灸放在首位,主要是其效果來的最快,而且無痛,最重要的還很便宜。
艾灸去溼氣有一套,而且艾灸還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著名的明星寧靜,曾經公開表示自己溼氣特別嚴重,皮膚髮黃而且經期疼痛,但是艾灸了兩個月,這些症狀都沒有了。當時給王涵和薛之謙都驚呆了,因為他們這種早出晚歸還經常熬夜的明星,基本上每個人都身患溼氣,也被這樣的毛病所困擾。
②運動
是藥三分毒,每個人都知道這句口頭禪,但是如果有一種可以治療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病並且不花錢,這一種肯定就是運動了。
運動的好處就不一一列舉了,每個人都知道要健康,須運動。但是能堅持運動的就不多,不過你身患溼氣,堅持運動的話,身體的改善也是顯而易見的。運動治療溼氣主要是排汗,人體溼氣大的時候,透過運動能排除絕大多數的水汽。正常呼吸,每小時會排放出14.7毫升的水汽,但是如果在運動的時候,排水量是這個數值的5倍,而這些還不包括汗水的量。
拔罐一定要是火罐才祛溼,不然氣的首先沒有那麼大的吸力,其次火罐會刺激面板膨脹,有利於水分的排除。不過拔火罐的時間不能太長,不然對身體反而有壞處,同時,也不能經常拔火罐,不然毛孔大了更容易收到溼氣的侵襲。
-
8 # 濱州市儒果農莊乾果店
溼氣有外感和內傷的區別,外感都存於肌腠,如果平素飲食習慣不佳,脾虛導致溼盛,有身體困重,倦怠懶言,頭腦不清楚,舌膩,脈滑等臨床表現,溼氣祛除,多需要補脾化溼,平素可健康清淡飲食,可以多食用白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化溼食品,如果自己調整效果不佳,可以臨床就醫,得到更系統的治療。更多可關注健康要棗知道。
-
9 # 燕教授生活研究所
減肥減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溼氣。
大家可能會很奇怪,減肥不就是減去脂肪,跟溼氣有什麼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減肥和溼氣的關係。
溼氣是什麼說到溼,那肯定是跟水有關係。我們身體裡面誰最喜歡水?腎臟。誰最不喜歡水?脾臟。
腎是水的搬運工,幫我們把水運到全身;脾是腸胃的大管家,它主要負責把體內的水放進血液裡,血液再把水運回腎臟。
脾如果虛弱,就會造成水分不能很好的迴圈而造成溼氣。所以溼氣和脾虛是相輔相成的。
溼氣與肥胖1、溼氣重的人一般口味很重,喜歡吃很多高油高糖的食物。這些不僅會讓體內溼氣加重,還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囤積更多的脂肪。(提醒一點:不僅高糖會囤積脂肪,高鹽也會。)
2、溼氣重的人很怕冷,基礎代謝低。而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代謝提高13%。但溼氣常常伴隨著的是手腳冰冷,畏寒。基礎代謝低容易囤積脂肪。
3、排洩能力弱,不是便秘就拉肚子。身體的廢物不容易排出去。
什麼導致溼氣
1、潮溼:
居住環境常年下雨,樓層低。氣候太潮溼導致的溼氣。南方的朋友經常中招,回南天不陌生吧?還孕育了許多會飛的大蟑螂。但好在南方有排溼的神器涼茶啊。
2、熬夜
溼人,說的就是你了。黑眼圈油面板。熬夜不僅傷脾還傷腎臟。對肥胖的加成是暴擊式的。
溼氣加成以及熬夜代謝降低,胃口增加。比別人少代謝一個漢堡的能量,再加上想多吃一個漢堡的胃口。胖是必須的。
3、飲食油膩
喜歡吃炸雞漢堡、很油的大魚大肉、喜歡糕點蛋糕、經常點外賣、暴飲暴食。油膩的食物很容易給脾臟造成負擔,脾虛則溼氣重。
4、貪食冷飲
5、特別不愛運動
運動是排除溼氣的好辦法,如果一坐就是一天不怎麼運動,代謝不出去的水就會變成溼氣。
檢查一下你溼了沒?1、早上腿如筷,晚上腿如柱。
晚上回家捏捏你的腿,看看是不是比早上種了一大圈。那恭喜你中招了。
2、小肚子很大
溼氣導致的肥胖很容易把脂肪囤積在肚子上。
3、舌苔發白有齒痕
檢查自己的舌苔是不是發白,以及舌頭兩旁有沒有鋸齒狀的齒痕,有的話說明溼氣重。
4、臉和頭髮很容易油
這直接會導致我們長痘痘和粉刺。頭髮必須每天洗,不洗就很油。早上起床先摸摸臉,如果出油很嚴重,說明要去溼氣了。
5、大便浠
便便不規律,不成形。這是溼氣的一般表現也是典型的表現。
讓溼氣滾蛋!1、少吃生冷以及熱帶水果
熱帶水果也要少吃,比如菠蘿、榴蓮、荔枝、芒果。
2、少吃油膩、甜食
油膩的包括:紅燒肉、糖醋里脊、豬肘子這樣的菜;漢堡、炸雞、披薩、泡麵這樣的快餐;烤肉、紅油火鍋、麻辣香鍋、燒烤這樣的聚會餐。
含糖的包括:麵包、歐包、糕點、西式蛋糕、蛋黃酥,也包括蜂蜜、奶茶、紅糖。
對紅糖和蜂蜜有疑問的看這裡:
紅糖為啥不建議喝?
蜂蜜為啥不建議喝?
3、吃這些
溼氣重就先去溼氣:
這裡有個方子,出自《本草綱目》。取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種食材配製而成。
既可以祛溼又可以健脾,對溼氣重導致的痘痘、斑點、口臭、虛胖都有不錯的效果。
比較複雜,沒有條件的直接簡單粗暴:紅豆薏米糖水。(糖少點!)又好喝又去溼氣。早上當早餐喝很棒。
冬瓜湯可以多煮煮,利尿去溼氣。
喜歡辣椒的朋友可以吃辣椒,注意不是油潑辣子而是辣椒麵兒。
第二健脾胃:
山藥。早上可以蒸一些山藥補氣健脾。
鯽魚。可以煮湯可以清蒸,適合中餐或晚餐。
醋。吃什麼都能放點兒,對脾胃好還能降低食物中的AGEs,能養顏保護我們的膠原蛋白。
4、小心潮溼的環境
頭髮吹乾再睡覺!!這點很重要。
儘量不要住在低層,住高一點。
冬天別學日本女孩兒光腿穿裙子,乖乖拿出秋褲來穿上。
南方的朋友們,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在牆上刷防水防潮的塗料,回南天這玩意兒真不是好受的
別睡地上,別管你家在哪層。
5、運動
做一些蹦蹦跳跳能出汗的運動,比如跳繩、跑步。如果沒有時間運動的話在家裡可以跳健美操。
推薦鄭多燕減肥操、HIIT、pump it up不用每天都做,一週運動三次即可。
女孩子生理期除外,生理期不要做任何運動。
6、固定生物鐘
我說的是固定生物鐘而不是早睡,有些人就是要到1點才能睡覺,他已經習慣了。
所以固定你的生物鐘,讓它在習慣的睡眠時間休息,適合的時間起床。不要睡懶覺也不要熬夜。
7、拔罐
這個建議冬天進行,夏天不是不可以拔罐,主要是不太好看。冬天剛好可以遮住拔罐的痕跡。
8、泡腳
泡腳是個好的辦法,對新陳代謝很有幫助。晚上吃完飯1小時候再泡腳,水最好要沒過小腿,泡腳泡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建議太長時間泡腳容易虛。
還有不要用太燙的水,很多人認為泡腳水越燙越好,其實不然。太燙的水除了讓你變成大豬蹄子之外,別的再沒什麼魔法加成了。
編後:去溼氣飲食調理和生活習慣是最重要的,不要相信什麼魔法外敷去溼氣。
-
10 # 傳承發揚中醫
人為什麼有溼氣?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必須瞭解人體五臟六腑的內在關係。搞清楚溼氣成因與臟腑關係,怎麼治療,就有了方向。人體臟腑關係,就象樹木的葉、樹幹、土壤、土壤中的水、太陽之間的關係。如下圖“五臟關係示意圖"。
太陽相當於人體的心臟,葉相當於肺,樹幹相當於肝,土壤相當於脾胃,土壤中的水相當於腎。如果沒Sunny(心臟),樹葉(肺)無法進行呼吸及光合作用,則水分營養無法上行輸送,則土壤(脾胃)中的水成溼氣,植物的根會爛(脾胃溼);如果樹葉(肺)弱,不能進行有效的呼吸及光合作用,結果一樣(脾胃溼);如果樹幹(肝)弱或樹幹毛細管堵塞(肝鬱),則土壤(脾)之水無法上行,結果一樣(脾胃溼)。
-
11 # 是千璽啊958
溼邪已經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首位殺手,一旦溼邪入侵身體,讓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就會誘發各種疾病。中醫認為,“溼邪在,百病在,溼邪除,百病無”,可見,溼邪過多,對身體健康影響非常大。
堅持“三拍”祛溼減肥
1、拍膝窩
膝窩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即委中穴,它被譽為是人體自帶的排毒祛溼的發洩口,日常拍打膝窩處,刺激委中穴,可以疏通經絡,開啟排毒口,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進行有效的排出,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溼作用。
2、拍肘窩
人的肘窩是一個非常容易觸及到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沒事的時候拍打一下自己的肘窩,能夠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在拍打的時候若是顏色越深,說明體內的溼氣越重,溼氣重的人,可每天堅持拍打10分鐘左右。
3、拍打腋窩
腋窩處也有一個排溼穴位 ,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每天拍打腋窩,可以刺激到極泉穴,幫助疏通經絡,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具有很好的調理和保健作用,將溼邪排出去。
穴位祛溼是中醫上常用的方法,常會配合食療一起,祛溼更明顯。飲食上可多食赤小豆、火麻、荷葉、茯苓等有健脾祛溼的食物。想要排溼又減肥的,每天可飯前喝點火麻荷葉發酵液,荷葉、火麻、決明子、茯苓等多種具有健脾祛溼功效的食材組合搭配結合益生菌發酵成的飲品,所含的荷葉鹼、亞麻酸、益生菌代謝產物等,可促進代謝,健脾排溼毒,加快脂肪的分解,對溼氣重引起的肥胖效果很明顯。
除此之外,運動也是很好的祛溼方法,溼氣重的人每天堅持運動,可幫助身體排出溼氣和毒素。
-
12 # 對哦紅米
為什麼會有溼氣?
其實這跟我們的生活是有關係的,平時我們生活在潮溼的環境當中,就會吸收過多的溼氣,所以你就會有一些溼氣重的表現出來了
○頭髮面部愛出油,臉上經常出現痘痘
○渾身無力,身體總感覺沉重
○大便便溏,不成形,總是粘馬桶
○眼袋大,臉上或者下身水腫,小肚子有贅肉,時常還伴有脹氣
○臉色蒼白,沒有血色
○ 舌苔厚白,邊緣有齒痕
那麼體內有了溼氣怎麼辦?生活中經常用這四個方法,溼氣或能慢慢消
第一個方法:早起按摩腹部去溼
腹部按摩也是一種祛溼的好方法,只要長期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每天在早上起床後,仰臥在床上,雙手掌重疊,放在肚臍部位。先順時針按摩150次,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摩150次,再向下推至腹部150次,直到腹部有發熱的感覺就好。
第二個方法:早上常食薏米紅豆粥去溼
如果體內有溼氣,會使得人體內的水液得不到很好的身體迴圈,造成水腫。而薏米、紅豆具有消除水腫,祛溼的作用。因此,在夏天的早上常食用薏米紅豆粥,有助於排除溼氣,去水腫的作用。
第三個方法:晚上9點鐘泡腳去溼
泡腳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之道,同時也是一種去溼非常好的方法。人在泡腳的時候,可以加點生薑、艾葉、紅花等材料,透過熱力和藥力的雙重作用下,起到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促進人體的血液迴圈,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幫助身體加速排出體內的溼氣、毒素和垃圾。
第四個方法:睡前貼一物去溼
經過一天的工作,通過了白天的去溼方法,還可以利用晚上睡覺的時候達到去溼的效果,就是在睡前用花椒、桂圓、艾絨一起打碎後,在睡覺前挑適量放在肚臍裡,用膠布貼上,起床時的揭掉即可。因為花椒、桂圓、艾絨都是屬於熱性食材,把它們放在肚臍,身體就可以吸收它們的熱性,就像太陽可以蒸發潮氣一樣,隨著熱性進入身體,可以幫助身體提升陽氣,從而排出體內的寒溼之氣。
-
13 # 奮鬥的小野馬
傳統醫學認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溼氣較重。溼邪過盛可致病。溼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溼多由氣候潮溼,坐臥溼地而致病;內溼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溼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痠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
應特別注意居室和工作場所的通風;涉水及淋雨後應及時將身體擦乾並更衣;陰天水涼時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長時間浸泡,以防外溼入侵肌表傷人。為防內溼,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此外,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溼之品適量煮粥食用,可護脾胃,祛溼氣。
但要真正去體內溼氣,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下手。中醫提供以下方法,讓你輕鬆除去身體濁重溼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
第1招 勤運動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 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
第3招避環境的溼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
4.水分攝取要
-
14 # 張哥美食街
從中醫學來講,我們身體內都有溼氣,而且體內溼氣過多的情況下,就會給人類的健康造成影響,所以說多瞭解一些祛除體內溼氣的方法,對於養生保健很有好處。那麼,怎樣祛除體內溼氣呢?
有時候人們瞭解得並不多,所以對祛除溼氣無從下手,下面我教你五步法祛溼氣效果很不錯。大家不妨試試看! 體內的溼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類的健康,而對於溼氣,人們對其知之甚少,故對其也是無從下手,其實對於去除溼氣有幾個小妙招,您知道嗎?
身體裡面的溼氣減少的話那麼由於溼氣引起的便秘或者臉上長斑等症狀就會慢慢減輕,另外到了冬天還要注意保暖,由於天起的寒冷,體內溼氣容易凝結,故對於身體的傷害也很大。
五步拍走體內的溼氣
1、拍手 體內溼氣重的人,在雙手的大魚際靠近手腕的地方,會呈現青色或紫色。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溼氣給拍出去。最開始拍手時,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住,不要放棄。
2、抓腋窩 腋窩的頂點是極泉穴,它是心經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經常按摩、抓揉此處,能幫助心臟排毒。
3、拍肘窩 拍打肘窩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連續拍打5~10分鐘,就會出現青、紅、紫、黑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
4、拍打腹股溝 拍打腹股溝能加速氣血執行,驅除病邪。不僅能健脾胃,對於調理婦科病、治療因血脈不暢導致的血瘀痰溼都很有效果。
5、拍膕窩 在膕窩(也就是膝蓋後的凹陷)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溼通道,而委中穴就是這個通道上的一個重要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暢,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很容易導致關節炎。空閒時候,拍打膕窩5~10分鐘,或直到出痧、有瘀斑為止。每10天拍一次,把這個排汙口調理通暢,體內的溼氣就能順利排出來了。
祛除體內溼氣飲食的方法
1、薏米紅豆粥 祛溼除了要少吃油膩、甜食、冷飲外,還可多吃點具有祛溼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玉米、小米、荷葉粥、蘿蔔、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紅柿、萵筍、橘子等。而薏米紅豆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取薏米、紅豆,熬粥喝,每日1次,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溼功效。
2、藥/食/同源-仲—醫-源-祛-溼-膏能去除溼氣,某/宔就可以看到它,它採用純中藥配製而成,味道清淡無異味,適合大眾服用。配料:茯苓、茯實、赤豆、蓮子、覆盆子、砂仁、山藥、白扁豆、白茅根、冬瓜皮、麥芽糖等,熬製成膏體。服用方法:開水沖服,每次2勺,隨時都能喝。功效:具有很好健脾祛溼功效。。
3、扁豆玉米煲湯 在煲祛溼湯時可以加入適量補氣養血的湯料。如黨參、大棗、枸杞子、懷山藥、生苡仁,起到益氣利溼之效。如果自己無法判斷是何種溼氣,可選用藥性平和的材料來煲湯,最常用淮山藥、土茯苓、扁豆、玉米。有溼的人可以祛溼治病,沒有溼的人可以健脾。
看過上面的介紹以後,大家肯定明白了五步祛溼氣的具體方法,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小妙招很實用,而且動作也比較簡單易學,只要堅持做的話,對於祛除體內溼氣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這裡還為大家推薦了兩款祛除溼氣的食療方法,朋友們要想健脾祛溼,可以在五步祛溼氣方法拍走體內溼氣的同時,藉助食療,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
-
15 # 趣味生活百科君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
夏季天氣往往十分炎熱,陽氣蒸騰。與此同時,人體內陽熱反而虛少,容易生冷生寒,此時保健,最離不開生薑。
感冒:姜水加鹽泡泡腳
將雙腳浸於熱姜水中,水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鹽、醋,並不斷加熱水,浸泡至腳面微微發紅為止,但不可大汗。
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惡寒,發熱的患者,但不適合熱暑感冒及風熱感冒。
同時也要注意,高血壓、心臟病、足廯、糖尿病、面板感染者慎用。泡腳時,面板微微發汗即可,不可大汗。
咳嗽:生薑汁擦背
風寒咳嗽典型症狀:
受涼後流清水鼻涕、咳痰清稀、痰白稀薄、舌苔白。可用生薑汁擦背。
用生薑榨汁,兌一半溫開水,生薑與溫水的比例是1:1。
擦上背部面板,背部有肺俞穴、大椎穴、風門穴,這些穴位有補益肺氣、宣散風寒的作用,用生薑汁擦背可以溫宣肺氣、疏散風寒。這個方法1歲以後的孩子可以用。
面部暗瘡:溫熱姜水洗臉
用溫熱姜水洗臉,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
生薑具有殺菌消炎解毒的功效,同時可通血脈。因此姜水對於中焦寒溼阻滯的暗瘡有效。
老年斑:薑汁丸
中醫認為,生薑性味辛溫,經常食用可有效幫助消除老年斑。
將生薑搗爛成汁,置於容器中,除去上面的清黃液體,取沉積在容器底部的白色部分陰乾為姜乳。
用姜乳與蒸餅或米飯混合,製成綠豆大的小丸子,每天用米湯送服幾丸。
關節痛:熱敷薑片
將生薑切成1釐米厚的薑片,放在濃鹽水中煮熟,然後用熱的生薑片外敷腰部和膝關節。
此方是對付陰天下雨、天氣驟冷導致的腰、關節痛的有力武器。
腎主骨生髓,腰椎及骨關節疾病和腎精損耗、化生不足有關。鹽煮生薑,鹹味入腎,熱助陽氣,辛散氣結,所以對這類寒瘀凝滯的疼痛有效。
-
16 # 使用者95102544288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姚博義教授
人體內溼氣重也會影響到面板的新陳代謝,會導致面板變得越來越差,而且也會加快人體的衰老,會出現全身乏力的症狀,人體溼氣重會影響到血液迴圈,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如何快速去溼氣成為了人們近年來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溼氣以及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十人九溼,原來這些症狀都是溼氣造成的!
1、精神頹廢
人的體內溼氣一旦過重,首先表現的便是精神和睡眠。溼氣重會導致人失眠,或者是精神頹廢,一整天都會感覺到渾渾噩噩的,完全提不起精神。
2、頭重腳輕
當溼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溼證。除溼氣,祛溼健脾,是冬季女性的熱門話題。
3、面板油膩
溼氣重的人,臉上會出很多油,皮膚髮黃,還會長青春痘,嚴重時還會局部發炎瘙癢,起疹等。
4、舌苔厚膩
這是溼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時就有所表現了。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5、關節疼痛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執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痠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6、消化不良
溼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低、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溼”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
7、身形肥胖
溼氣重時,女人的小肚子會顯得腫大,但裡面並不是脂肪,而是溼氣跟脂肪混在一起,造成的虛胖症狀。這是溼氣重,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8、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溼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氣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溼氣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俗話說一溼不除百病生,所以需要及時去除人體內的溼氣,其實很多食物都是祛溼的利器,例如白扁豆具有去溼氣的作用,薏米具有健脾去溼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食療法對於輕度溼氣患者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體內溼氣不用怕,這些食物輕鬆祛溼不是事兒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其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溼、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赤白帶下等症。
白扁豆的補脾除溼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淨晾乾用鍋炒,鐵鍋幹炒,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ok了。單獨吃薏米或者家裡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衝芝麻糊一樣衝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3、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沙,做稀飯,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那種豆子屬於藥類,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4、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溼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於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5、玉米鬚葉
挑乾淨的玉米鬚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溼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溼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鬚子葉子,曬乾可以喝一年,這樣省的沒有玉米的季節弄不到。
6、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除此之外,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面板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流向體表,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食物對於輕度溼氣患者效果不錯,但對於溼氣比較重的人群來說見效太慢,像便秘或者長痘痘的人群,建議採用專業的祛溼方法,及時除溼,防止引發身體其他疾病。
嚴重溼氣這樣做,及時祛溼效果好!
1、針灸祛溼
一般針灸治療需要先找到具體的病症原因,然後根據相應的穴位租用進行針灸治療,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這種方法應用較為廣泛,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嚴重情況制定整體的治療療程,對於較為嚴重的朋友還需要結合中藥、拔罐等治療方法來祛除溼氣!
2、拔火罐
拔火罐透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促進血液迴圈,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後會留有罐印。一般情況下,罐印會在7天左右消散。
拔火罐後的顏色主要取決於體內溼氣、拔火罐的時間長短、醫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後的顏色有紫黑色、紅色、暗紅等,分別提示可能有相應的疾病,但只能作為參考,還要結合個人的症狀表現來判斷。通常拔火罐後顏色偏深,預示著體內寒氣、溼氣較重,平素貪涼、可能是溼熱體質等。
3、中藥祛溼效果最佳
中藥去除溼氣一直被廣泛運用,中藥膏滋效果首當其衝,其特點是無任何副作用,對於溼氣這種久治不愈的病症尤為適宜。中醫講究“知病治病”和“標本同治”,總體來說效果比任何一種都要好。祛溼膏滋——肖淑之夫陽清溼飲均採用天然中藥藥材。
此膏滋主要成分有薏苡仁、茯苓、芡實、赤小豆等二十四味藥材,經過“三煎三熬”製作而成,充分保留了原材料的成分,發揮最大的功效,每天只需取適量沖水即可,入口如蜜,回味無窮,此方傳承百年,不僅能去除體內溼氣,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極大的降低疾病的複發率。
很多溼氣患者服用兩三天就有明顯的效果,排便順暢,精神氣色也逐漸好轉,此膏滋已在國家食藥監局備案,對於國內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但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堅持運動,祛溼事半功倍
夏季馬上來臨,我們不妨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溼邪的產生。
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還能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讓身體感覺更加輕盈。專家發現,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以散步、快走、慢跑、各種球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為宜。
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
-
17 # 北看臺的小青年
還在給醫院送錢?三甲院長筆記流出,溼氣這樣除,簡單有效不花錢
上海仁濟醫院郭振旗教授
春季,陰雨綿綿,不僅給人的心情帶來了影響,就連身體也因此而蒙受各種不適,其實這都是溼氣惹的禍。
如體內溼氣重了,就會感覺精神變差,渾身不適,易疲勞等現象。長時間不把溼氣當回事,則會積累出一堆病。所以,春季祛溼,刻不容緩。要想祛溼,首先要認識我們的敵人,下面讓我們瞭解一下溼氣吧!
溼毒纏身,最明顯的症狀有哪些?
1、精神不振
如果一個人溼氣過重的話,最先表現出來的就是精神狀態和睡眠狀態,白天精神頹廢,工作打不起精神,晚上躺到床上又睡不著,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
2、頭暈目眩
還有一些抵抗力較差的人群,當溼氣侵入她們的身體時,她們會感覺頭重如裹,身體也沒有一點力氣,還會感覺發熱,怕吹冷風,一旦見風就會流清水鼻涕,尤其是女性和小孩子,一定要重視起來。
3、易生痤瘡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臉上、前胸及後背長青春痘,任何外用產品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這時,你就該意識到這其實是體內溼氣過重的導致的。
4、舌苔厚膩
舌苔厚膩是溼氣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時就有所表現了,觀察舌苔狀況以早晨起床為準,如果舌苔比較厚膩,就說明你體內溼氣比較嚴重了。
5、關節痠痛
嚴重溼氣可侵蝕到關節,表現為關節痠痛,上下樓都感覺很費力,進一步發展就是關節炎。
6、腸胃不佳
溼氣還會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溼氣重者會表現出食慾不振、胸悶,到了飯點沒有飢餓感,稍微吃一點就感覺很撐。因為脾虛運化不利而導致的溼氣重,常常還伴有口乾口淡,口渴卻不想喝水等症狀。
溼氣上身對人的傷害並沒有看到的這些症狀這麼簡單,溼氣就像一個刺客,隱蔽而又狡猾,稍不注意就會給你致命的傷害,那就是惡性疾病以及各種疑難雜症,到時候再想治癒就很難了,所以對於溼氣的治療越早越好!
祛溼排毒4大法
1、常通風,多抽溼
其實,溼還分“外溼”和“內溼”。外溼主要是由於外界的天氣潮溼或因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溼,溼邪入侵體內導致的。許多人起初可能是外溼,為了祛溼而飲用了過多的涼茶,或食用了過多的生冷食物,傷了脾胃,導致脾虛,不能運化水溼,溼滯自然就內生,於是外溼就變成了內溼。
祛外溼,不要長期呆在潮溼的地方,也儘量不要到外面潮溼的地方去。溼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室內多抽溼。特別是陰雨季節,不妨多開抽溼機或者暖氣,讓室內保持乾爽。另外,不幹的衣服不要勉強去穿著,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2、少吃冷甜食、溼滯的海鮮
預防溼症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在飲食上,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溼病之源。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薑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
另外,還要少吃蝦、蟹等溼滯的海鮮。脾胃溼則容易引起過敏,溼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溼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3、多運動,排溼邪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運動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種。健康管理專家認為:夏季裡,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力,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進而防止內生溼邪的產生。
同時,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還能帶走體內多餘的水分。建議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運動,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以免著涼。
4、溼氣嚴重者,中藥膏滋效果最佳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方法雖然對於溼氣有一定的預防和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溼氣,而且花費的時間會很長,並不適用於上班族等比較忙碌的人和溼氣嚴重的人,祛溼是迫在眉睫的。
膏滋是中醫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經典的劑型,傳統膏滋是中醫的一個鮮明體現,是中醫的重要內涵。膏滋內服具有補益兼有防治疾病的效果,包含了“祛病”與“防病”雙重意義,是治療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調整體質、治療亞健康的最好劑型。
中醫認為溼氣以虛證居多,治療大法以補為主,或滋陰祛溼,或溫補脾腎、引人歸原。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肖、淑、之、夫、陽、清、溼、飲》經過肖家200餘年的傳承,受到了使用者的一致好評,此方是由薏苡仁、芡實、茯苓等24味上等中藥經過“三煎三榨”之後,再小火熬製,最後以蜂蜜収膏,將原材料64倍濃縮形成藥之精華,小分子藥材比普通茶飲更易吸收,效果固然也最好,達到健脾利溼,消腫解毒,祛除體內溼氣的功效。
臨床資料顯示一般使用一週左右,就會有明顯感覺,比如排便順暢,口臭症狀緩解等,傳承數百年來深受患者的喜愛和業內專家同仁的認可與支援,現已在國家食藥監局備案,國內人群在家就可以查到相關資訊,但對於國外患者來說,郵寄有些困難。
溫馨提示:這五種生活習慣最傷脾胃,增加溼氣,少做最好
1、猛吹空調
空調吹出的冷風為外寒,也對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調、電風扇環境中,容易出現肚子涼痛,甚至腹瀉,都和外寒侵襲脾胃有關。
2、狂吃冷飲
冷飲,啤酒喝起來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3、不吃主食
很多人胃口不好,不愛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適當吃開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點養生粥,如綠豆薏仁粥、山藥扁豆大米粥、紅薯燕麥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喝太多涼茶
對於脾胃本就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涼茶就是“雪上加霜”。涼茶不宜長期飲用,月經期女性、準媽媽、產婦、幼兒都不宜多飲。
5、穿衣露腰腹
很多時尚女孩穿著露臍裝,趕時髦的代價是脾胃受傷。裸露腰腹會讓神闕穴和命門穴這兩個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襲,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傷骨頭。
-
18 # 光輝089
1溼氣是什麼?
溼是中醫的一個概念,又稱溼邪、溼氣。《溼氣論》雲:蓋聞坤土主溼,溼土寄旺四季,而春夏為甚,季夏為尤甚。溼生於土,本氣屬陰,陰為寒溼,後乃漸化為溼熱。
溼邪致病有外溼和內溼之分。外溼是外部溼熱、溼寒、風溼入侵體內所致。內溼可因外溼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溼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
一般人們知道避風寒,不知避溼。避風寒而不知避溼的原因,是因為風寒傷人容易發掘,而且發作很快,而溼氣傷人比較隱蔽,而且發作起來比較緩慢。這樣的話,其實溼氣的危害的大得多,一方面,因為隱蔽,傷害會越來越深;發作緩慢察覺不到,等到知道時候已經晚了。
因此,溼氣的危害很大。
2溼氣有什麼症狀?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雲:因於溼,首如裹,溼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無論外溼或內溼,都有阻遏氣機、傷人陽氣和侵襲脾臟的特點。因而都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等特性。
沉重:指感受溼邪後,通常有頭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痠懶沉重,關節疼痛重著等症狀;
穢濁:指溼邪致病後,人體各種分泌物穢濁不清,如面垢多眵,大便溏瀉,下痢膿血黏液,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溼疹浸淫流水等症狀。
黏滯:指溼氣之症實踐漫長,纏綿難愈;也指生病的部位大多潮溼不淨,排出物黏滯,舌苔膩等。
溼氣大的人往往比較胖,而且屬於那種喝水都長肉的那種。脾主運化水谷,升清降濁。《黃帝內經》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溼邪傷脾,人怎麼不胖?
3溼氣大怎麼辦?
祛溼的方法有很多,最好是平時注意保養,比如避免外溼入侵,比如夏天吹空調,吃傷脾胃的涼東西等。祛溼在中醫上一般有種做法:
【中藥調理】
中藥調理的意思是可以去看中醫,根據自身的情況,開些祛溼的中藥,吃上幾服,調理一下。
-
19 # 健康知識及時說
一般來說,很多人對溼氣的理解總是停留在女士身上,中醫裡常說,“男屬陽、女屬陰”,溼氣是陰邪的範疇,所以女性患有溼氣的很多,但是這並不代表男士不會出現溼氣。1、頭髮油膩,頭部出現昏、沉、重2、經常渾身無力、貪睡。腿腳容易浮腫、易出汗3、易便秘、大便沾黏、不規律、不成型4、食慾不振,胃痛、胃脹,消化不良5、臉部容易長痘、毛孔粗大6、嘴唇發紫、發乾、口乾、口臭舌苔厚膩7、鼻頭愛出油、黑頭多、酒糟鼻、眼袋浮腫8、面板經常莫名發癢、易過敏、易起溼疹9、胸悶、心悸、呼吸不暢10、四肢關節痠痛沉重、腰腹脂肪堆積、出現大肚腩、體型肥胖以上10點,出現1-3點就表示你已經有溼氣的存在了,如多超過5個,則說明你溼氣已經很嚴重了,需要除溼了。男士除溼可以多運動,運動不僅可以舒緩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比如:跑步、游泳、球類運動都可以。溼氣較重的,就要在運動之外再加把勁。將6種有除溼的材料一起泡水喝,可以幫助除溼,改善溼重狀態。“排溼”小配方——赤豆無溼茶
準備:薏苡仁,紅豆,赤小豆,大麥,橘皮,苦蕎,芡實,梔子,甘草製成茶飲,開水沖泡5分鐘,早晚一杯,溼氣自己都溜走。
-
20 # 厚德漢方集團
需要祛溼的人:
1、眼皮容易月中、出汗少、面板較厚、膚色暗、頭沉沒有精神的人群。
2、睡不醒,每天睡再多,還是覺得很困,睡覺流口水的人群。
3、起床之後如廁,大便溏稀不成形,或者隔三差五便迷的人群。
需要祛溼時間:
長夏,一般指的是夏末秋初之時,或指夏季中高溫、多雨、潮溼的特殊時段,空氣中溼度大。
主要是因為夏季悶熱潮溼,陰雨連綿,更容易感受溼邪。此外,因夏季飲食不注意,過度進食生冷或誤食發黴變質的食物損傷脾胃也會導致溼邪內生。
祛溼方法:
1、適量運動
適當的運動幫助我們燃燒身體脂肪,醋進體內代謝,還能夠排溼去寒,醋進身體運動,讓身體動起來,加速溼氣的排出。
2、泡腳祛溼
泡腳有助於加速我們體內的血液迴圈,醋進面板的代謝,足貼可以幫助帶走體內的垃圾,起到祛溼排讀的作用。
回覆列表
我為大家歸納總結這些症狀,以供自己判斷是否“溼重”?
一、看大便形狀是否正常?
如果平時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化,溼邪困阻胃腸,就會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或者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或者大便粘馬桶,粘稠很難沖水下去,排便時感覺不清爽,都是提示胃腸有溼。
二、看身體的自我感覺?
“溼性困重”,容易流滯四肢、經絡,因此會導致人體覺得很疲勞、酸脹、沉重、睏倦,尤其是以下雨天或者潮溼天氣感覺明顯,就如同背了一個很沉重的包裹一樣,這些都是體內有溼氣的特徵。
三、看舌苔顏色、形狀?
正常人舌苔是薄白苔,透過舌苔能夠見到舌底,乾溼適中;如果舌苔厚膩或白膩,是提示寒溼;如果舌苔黃膩,提示體內溼熱;如果舌邊有齒痕,是提示脾虛有水溼。
四、看胃腸道的相關症狀?
脾胃是“溼”的根源,脾胃虛溼阻,就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腹脹、便溏、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脾胃虧虛,不能運化水谷,化生溼邪阻滯胃腸,所以出現胃腸的以上症狀表現。
五、看口中感覺?
如果出現口淡乏味、口中發黏、不想喝水,提示脾虛、胃腸寒溼;如果有口乾口苦、口酸、口臭的症狀,則提示胃腸溼熱或者肝膽溼熱。
六、看面板狀態?
如果出現面板油膩、面生暗瘡,或者面板皮疹、溼疹、水泡等症狀,有時吃肥膩、海鮮、刺激等“發物”會加重症狀,是提示體內溼熱、溼毒;如果出現面板浮腫、眼袋,容易肥胖等現象,則因為體內水液代謝紊亂,有水溼停滯四肢經絡導致;如果面板晦暗、汙濁,是提示體內陽虛、寒溼。
七、看二陰表現?
如果女性容易出現外陰騷癢、白帶增多、異味等陰道炎反覆發作現象,往往跟免疫功能紊亂有關,中醫認為跟下焦溼熱相關;在男性則容易出現外陰溼疹、陰囊潮溼等現象;溼邪阻滯經絡也會導致陽痿、性功能低下等現象。
可以自己對照以上症狀,症狀越多、越頻繁,表示體內“溼”程度越重,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作息,想辦法防溼除溼,恢復健康!